「假如不考慮收入和面子,你最想從事什麼工作?」
這個話題下的網友,很多選擇了「自由職業」。儘管「自由職業」、」新零工經濟「這些詞對於90後、95後來說,並不陌生。
但置身的現實世界中,自由職業依然被視為「穩定」的對立面,是「有錢任性」的選擇,是中年危機失業後不得已的嘗試。
如今,科技的發展使任何一個有iPad和GarageBand的人都可以創作音樂節奏。
實際上,全球有30萬以上的藝人就在車庫、臥室等等地方做著這件事。
其中一部分人在Amazon新發開的Airbit網站上售賣他們製作的節奏,已經靠它賺了成百上千的美金。
DopeBoyzMusic廠牌下的兩位德國製作人Tommaso和Alessandro Pinto也賣出了一段叫《Purple Clouds》的節奏,讓他們淨賺了1.5萬美元。音樂製作的門檻將越來越低,類似與Airbit的電商模式可能進一步發酵。然而不論生產線鏈條怎麼進化,想要成為塔尖的製作人,還是需要努力和才華,畢竟活兒好才是最重要的。其實,不上班不等於不工作。那麼,新零工經濟真的能讓年輕人不上班賺錢嗎?近年來「新零工經濟」這一詞逐漸走進大眾視野,市場本身的性質也正在發生變化。
新零工的工作交流主要通過移動網際網路應用建立聯繫,遠程辦公和工作時間彈性化等特點,對傳統人力資源管理來說是一種去組織化的趨勢。
新型的勞動關係轉變也給企業管理人提供了重要的經驗。
對於很多苦於上班擁堵的路程、單調而乏味的工作,並希望能夠獲得更多自由的人來說,零工經濟無疑是轉換生活和工作方式的一種選擇。
大部分人認為,零工經濟就類似於兼職或者小時工,就是用戶利用自己的空閒時間及能力去獲得收入。這也許是零工經濟最表面的現象,它的本質是讓大家利用自己的特長及資源,來實現自己的更高價值。
零工經濟帶來的是一種以人為本的組織模式和工作方式:將傳統的僱傭模式由「企業—員工」改造為「平臺—個人」。
「無論你選擇哪種生活和工作方式,最重要的是:一定要做讓自己開心的事情。」
2008年經濟危機爆發,同時網際網路共享經濟平臺誕生。
Airbnb成立於2008年;
TaskRabbit成立於2008年;
Uber成立於2009年;
……
這些共享經濟平臺,為無數失業大軍創造了打零工的機會。
2018年12月12日,Edison Research發布一份報告《2018美國的零工經濟(Gig)》。
報告顯示,幾乎四分之一的美國成年人在零工經濟(Gig)中賺錢。商業調研結果顯示, "零工" 工人佔美國勞動力的 34%,,到2020年將增長至43%。
知識經濟是當前的經濟形態特徵之一,世界發達國家的經濟形態已經表現出了很強的知識經濟的特徵,而知識在中國經濟發展中所佔比重也越來越大。
知識作為一種軟要素,在某些情況下可以更少地依賴組織協作,而是通過個人更加自由的形式獨立嵌入到社會生產活動中。
管理學家德魯克曾經就在《管理人的未來》中暢想過未來知識工作者的形態,預言過零工經濟的可能性。
伴隨著二胎大潮的來臨以及人口老齡化的趨勢,不能按照傳統方式上班的人群數量將更多,照顧老人和接送孩子,都會耗費大量的家庭勞動和時間。
隨著新技術的發展,對於這些無法按照正常上班考勤的人而言,零工經濟無疑是很好的機會。
而由於大城市相對比較高的房價和生活成本,也會有很多有著全職工作的人,選擇以零工經濟方式來補充收入。
零工經濟與打零工不同的是,零工經濟是一種新型僱傭關係,平臺將替代企業,成為用工的主要連接體。
零工經濟的發展階段,從傳統型零工到技能型零工,發展到分享型零工,是一個不斷變化發展的模型。
1、靈活招聘,僱傭雙方不受事實勞動合同限制
打零工擁有企業(僱主)、個人(僱員)兩個埠,可以根據自己的工作性質、時間管理安排選擇哪份工作或一天接幾單。工作結束後點擊完成,即可獲得企業(僱主)端提供的相應報酬。
當企業(僱主)或個人(僱員)交易不能完成時,可以在雙方溝通後取消或強制結束訂單,合乎法律法規的約束。
2、就近工作,降低僱傭雙方的時間成本
打零工可以隨時隨地發現周邊的工作機會,比如Uber司機的定位接單技術。
以地域為分界線,再結合所需要提供的服務,這樣的僱傭關係可以讓雙方均合理減少了時間成本。
3、僱傭制轉為合作制,實現僱傭雙方利益共贏
打零工創造的用工模式,使僱傭制轉變成了合作制。
所有資源全部按勞取酬。工作結束,雙方的僱傭關係即結束,避免籤訂事實勞動合同,沒有社保、個稅等限制。
提供符合規範的交易發票,僱主降低用工成本,僱員自由支配時間,雙方都能降低負面情緒,提升滿足感,真正創造雙贏,成為利益共同體。
4、完善雙方「誠信檔案」,開創傻瓜式招聘方式
總打零工採用誠信互通的「誠信檔案」,為企業、個人提供雙方誠信評價,通過雙方以往的打工/用工數量、服務/提供就業機會質量、雙方評價、背景資料等多種維度,給出信用等級。
為用戶及企業提供客觀的參考信息,開創傻瓜式招聘方式,降低應聘及招聘門檻,有效撮合用工雙方,提升雙方效率。
過去穩定、一成不變的僱傭關係正在發生變化。企業和合同工、平臺和自僱者都必須加速適應新的勞動力關係,並不斷加強風險適應能力。
在將來,花樣型勞動者會是魚與熊掌兼得的大贏家。
從僱主角度來看,將長期聘用制和零工聘用相結合,實現聘用方式多樣化,可以降低企業人力成本,也可以增強企業的創造力和活力。
企業應致力於為花樣型勞動者供應「零工經濟」的平臺,實現員工和企業的雙贏互利局面。
點擊下方「閱讀原文」與設計師面對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