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零工經濟來臨,你如何抉擇?

2021-02-15 大賀裝飾設計

「假如不考慮收入和面子,你最想從事什麼工作?」

這個話題下的網友,很多選擇了「自由職業」。儘管「自由職業」、」新零工經濟「這些詞對於90後、95後來說,並不陌生。

但置身的現實世界中,自由職業依然被視為「穩定」的對立面,是「有錢任性」的選擇,是中年危機失業後不得已的嘗試。

如今,科技的發展使任何一個有iPad和GarageBand的人都可以創作音樂節奏。

實際上,全球有30萬以上的藝人就在車庫、臥室等等地方做著這件事。

其中一部分人在Amazon新發開的Airbit網站上售賣他們製作的節奏,已經靠它賺了成百上千的美金。

DopeBoyzMusic廠牌下的兩位德國製作人Tommaso和Alessandro Pinto也賣出了一段叫《Purple Clouds》的節奏,讓他們淨賺了1.5萬美元。音樂製作的門檻將越來越低,類似與Airbit的電商模式可能進一步發酵。然而不論生產線鏈條怎麼進化,想要成為塔尖的製作人,還是需要努力和才華,畢竟活兒好才是最重要的。其實,不上班不等於不工作。那麼,新零工經濟真的能讓年輕人不上班賺錢嗎?

近年來「新零工經濟」這一詞逐漸走進大眾視野,市場本身的性質也正在發生變化。

新零工的工作交流主要通過移動網際網路應用建立聯繫,遠程辦公和工作時間彈性化等特點,對傳統人力資源管理來說是一種去組織化的趨勢。

新型的勞動關係轉變也給企業管理人提供了重要的經驗。

對於很多苦於上班擁堵的路程、單調而乏味的工作,並希望能夠獲得更多自由的人來說,零工經濟無疑是轉換生活和工作方式的一種選擇。

大部分人認為,零工經濟就類似於兼職或者小時工,就是用戶利用自己的空閒時間及能力去獲得收入。這也許是零工經濟最表面的現象,它的本質是讓大家利用自己的特長及資源,來實現自己的更高價值。

零工經濟帶來的是一種以人為本的組織模式和工作方式:將傳統的僱傭模式由「企業—員工」改造為「平臺—個人」。

「無論你選擇哪種生活和工作方式,最重要的是:一定要做讓自己開心的事情。」

2008年經濟危機爆發,同時網際網路共享經濟平臺誕生。

Airbnb成立於2008年;

TaskRabbit成立於2008年;

Uber成立於2009年;

……

這些共享經濟平臺,為無數失業大軍創造了打零工的機會。

2018年12月12日,Edison Research發布一份報告《2018美國的零工經濟(Gig)》。

報告顯示,幾乎四分之一的美國成年人在零工經濟(Gig)中賺錢。商業調研結果顯示, "零工" 工人佔美國勞動力的 34%,,到2020年將增長至43%。

知識經濟是當前的經濟形態特徵之一,世界發達國家的經濟形態已經表現出了很強的知識經濟的特徵,而知識在中國經濟發展中所佔比重也越來越大。

知識作為一種軟要素,在某些情況下可以更少地依賴組織協作,而是通過個人更加自由的形式獨立嵌入到社會生產活動中。

管理學家德魯克曾經就在《管理人的未來》中暢想過未來知識工作者的形態,預言過零工經濟的可能性。

伴隨著二胎大潮的來臨以及人口老齡化的趨勢,不能按照傳統方式上班的人群數量將更多,照顧老人和接送孩子,都會耗費大量的家庭勞動和時間。

隨著新技術的發展,對於這些無法按照正常上班考勤的人而言,零工經濟無疑是很好的機會。

而由於大城市相對比較高的房價和生活成本,也會有很多有著全職工作的人,選擇以零工經濟方式來補充收入。

零工經濟與打零工不同的是,零工經濟是一種新型僱傭關係,平臺將替代企業,成為用工的主要連接體。

零工經濟的發展階段,從傳統型零工到技能型零工,發展到分享型零工,是一個不斷變化發展的模型。

1、靈活招聘,僱傭雙方不受事實勞動合同限制

打零工擁有企業(僱主)、個人(僱員)兩個埠,可以根據自己的工作性質、時間管理安排選擇哪份工作或一天接幾單。工作結束後點擊完成,即可獲得企業(僱主)端提供的相應報酬。

當企業(僱主)或個人(僱員)交易不能完成時,可以在雙方溝通後取消或強制結束訂單,合乎法律法規的約束。

2、就近工作,降低僱傭雙方的時間成本

打零工可以隨時隨地發現周邊的工作機會,比如Uber司機的定位接單技術。

以地域為分界線,再結合所需要提供的服務,這樣的僱傭關係可以讓雙方均合理減少了時間成本。

3、僱傭制轉為合作制,實現僱傭雙方利益共贏

打零工創造的用工模式,使僱傭制轉變成了合作制。

所有資源全部按勞取酬。工作結束,雙方的僱傭關係即結束,避免籤訂事實勞動合同,沒有社保、個稅等限制。

提供符合規範的交易發票,僱主降低用工成本,僱員自由支配時間,雙方都能降低負面情緒,提升滿足感,真正創造雙贏,成為利益共同體。

4、完善雙方「誠信檔案」,開創傻瓜式招聘方式

總打零工採用誠信互通的「誠信檔案」,為企業、個人提供雙方誠信評價,通過雙方以往的打工/用工數量、服務/提供就業機會質量、雙方評價、背景資料等多種維度,給出信用等級。

為用戶及企業提供客觀的參考信息,開創傻瓜式招聘方式,降低應聘及招聘門檻,有效撮合用工雙方,提升雙方效率。

過去穩定、一成不變的僱傭關係正在發生變化。企業和合同工、平臺和自僱者都必須加速適應新的勞動力關係,並不斷加強風險適應能力。

在將來,花樣型勞動者會是魚與熊掌兼得的大贏家。

從僱主角度來看,將長期聘用制和零工聘用相結合,實現聘用方式多樣化,可以降低企業人力成本,也可以增強企業的創造力和活力。

企業應致力於為花樣型勞動者供應「零工經濟」的平臺,實現員工和企業的雙贏互利局面。


點擊下方「閱讀原文」與設計師面對面

相關焦點

  • 從疫情看未來:零工經濟時代來臨,職場新人應具備的四種能力
    這裡不得不提到兩個名詞:「零工經濟」和「副業剛需」。 其實,「零工經濟」和「副業剛需」所表達的意思是相似的,只不過一個是表現工作形式的變革,一個是表達零工經濟時代下,副業的重要性。從某種層面說,零工經濟包含副業剛需。
  • 零工經濟:世界性的變革還是茶杯裡的風暴
    不過,民主黨總統參選人希拉蕊·柯林頓,對這種新的經濟模式充滿了警惕:「不管是共享型經濟還是零工經濟,創造了活躍的經濟,釋放了創意的潛能,但同時也帶來了一些嚴峻的問題,我們在未來又該如何定義一份好的工作?」
  • 零工經濟正在改變人力資源的「生態系統」
    美國皮尤研究中心的一項調查顯示,30%左右的美國成年人在數字「平臺經濟」中賺到了錢。商業數據平臺Statista預計,到2028年,零工數字將超過8600萬。不同領域的自由職業者應對新冠肺炎的方式不同,一些人難以找到工作,而另一些人則看到了就業機會。外賣司機或從Instacart等網絡平臺上看到了需求的飆升。
  • 調查:零工經濟凸顯,就業可以「多選」
    數字經濟也在不斷催生新的零工職業。5月2日滄州明珠國際商貿城商戶,通過直播平臺向網友介紹新款服飾。據報導,在有著中國好萊塢之稱的浙江橫店,新註冊外賣騎手的人數創下歷史新高,其中超七成來自群演行業;疫情期間,盒馬鮮生聯合西貝、雲海餚等餐飲企業開展「共享員工」合作……零工經濟,這個聽起來有些陌生的概念,在疫情的催化下,正迅速滲透到人們的生活之中。
  • 零工經濟加速崛起,你再不這樣改變就晚了
    一種叫做「零工經濟」的新型勞務關係,可能會加速崛起,改變一觸即發。美國學者黛安娜·馬爾卡希在《零工經濟》一書中,這樣描述零工經濟時代的工作方式:用時間短、靈活的工作形式,取代傳統的朝九晚五工作形式,包括諮詢顧問、承接協定、兼職工作、臨時工作、自由職業、個體經營、副業,以及通過自由職業平臺找到的短工。
  • 「零工經濟」時代,什麼是你的Plan B?你需要這「一技」來傍身!
    近來,「零工經濟」一詞逐漸進入人們的視野,並越來越受到人們的重視。對許多人來說,上班擁擠的路程,枯燥乏味的工作,以及希望獲得更多自由的願望,零工經濟無疑是改變他們生活和工作方式的一個選擇。當網際網路+碰上疫情,零工經濟成了當下的主流和剛需;「零工經濟」到底是什麼?是一種商業模式?還是「打零工」這一現象?
  • 讀報刊學英語:零工經濟
    Gig economygig economy指「零工經濟」,是一種現代經濟模式,美國學者黛安娜·馬爾卡希在《零工經濟》一書中這樣描述零工經濟時代的工作方式:用時間短、靈活的工作形式,取代傳統的朝九晚五工作形式,包括諮詢顧問、承接協定、兼職工作、臨時工作、自由職業、個體經營、副業,以及通過自由職業平臺找到的短工。
  • 零工經濟——是什麼?普遍的誤解有哪些?
    「零工經濟」這個詞怎麼來的?在中文語境中,零工這個詞向來給人的感覺就是貶義的,貌似說的都是那些從事收入不穩定的、沒有保障的工作的、技能和教育水平不高的人群。不過,在英語中,Gig Economy 是一個近十年來已經被普遍接受的、正經的專用術語,意思翻譯過來就是零工經濟。為什麼用 gig 這個英文單詞?
  • 「零工」產業與中國經濟的「彈性」
    今天想聊一個經濟學一類的話題,在觀察中美貿易戰的過程中,思考中國經濟的彈性、韌性的時候,我就一直在思考這個問題。 與西方高度城市化、產業高度分工細化相比,中國經濟有巨大的彈性和韌性,特別是在就業方面,因為中國有一個異常龐大的「零工」體系,而從事這個「零工」體系的,包括了大量的普通民眾。
  • 專訪經濟思想史家瓊斯:英國工業革命之下的零工、工人與貧窮
    蓋瑞斯·斯特德曼·瓊斯您最初撰寫《遺棄的倫敦》,關注的是倫敦的「零工」(casual labour)群體。您的經濟史學方法是如何形成的?就這樣,在研究第三世界時,我最早對「零工」發生興趣——現在人稱之為「零工經濟」(gig economy),包括缺乏工作穩定性和技術含量的全部勞工領域。第三世界城市充斥著這種零工,主要是從農村湧入城市的人口。就此,我開始思考:19世紀的英國和法國零工經濟又是如何運行的?諸多想法一經匯流,便形成了我的研究課題——19世紀的倫敦。甚至可以說,不是我選了題目,而是題目選了我。
  • 讀報刊學英語:零工經濟-精讀筆記01
    【導讀】我們繼續來了解「零工經濟」。這種新型僱傭關係有其好處,例如工作時間靈活、能增加收入,也有其存在的問題,例如缺乏保障性、缺乏交流空間。今天的精讀文段選自經濟學人2020年02月08日。一起讀外刊-學英語-看世界。
  • 零工經濟,臨時工用英語怎麼說?gig economy,gig workers
    不管出於什麼原因,零工經濟已經漸成規模,據統計2020年,美國將有40%的勞動力從事臨時工作。那麼零工經濟用英語怎麼說?其中的從業人員又怎麼稱呼?零工經濟在英語裡是gig economy,gig一詞是俚語,本來指的是音樂家等藝術工作者受邀在音樂會或俱樂部等演出。現在被用來泛指不斷變化的文化和商業經濟,也包括共享經濟等各行業的臨時工作。
  • 零工時代|反對零工領域高標準立法,鼓勵集體協商
    隨著平臺經濟發展,包括網約車、快遞員、送餐員等在內的零工群體日益壯大,這類群體的權益保護也被提上日程。2020年1 月1 日,美國加利福尼亞州AB-5法案(即,加州零工經濟法案)正式生效。今年來,圍繞這項法案的討論和訴訟一直未間斷。
  • 連零工經濟都不知道還敢自稱打工人?
    選材來源:《經濟學人》主題:零工經濟(Gig Economy)無論是學習英專,還是其他專業,無論是學生,還是來自各行各業,小編都推薦大家閱讀外刊,尤其是《經濟學人》,其中的地道表達和思維觀點總能讓你眼前一亮,積累下的英文閱讀習慣和思考問題的視角和眼界也更能讓你的思維達到新的高度。
  • 他們打個零工都月入過萬了,你還在糾結啥時候漲工資?
    美國資深研究員黛安娜·馬爾卡希曾開設的一門叫做「創業與零工經濟」的MBA課程,被《福布斯》網站評為「全美十大創新性商學院課程」。她在最近的新書《零工經濟》中,詳細講解了到底如何藉助零工經濟對自己沉悶的生活方式進行革命。在書中,馬爾卡希提出了10大原則,或許可以解答你心中的各種疑問。
  • 歡迎來到零工時代
    David Feldman和Antoinette Kunda都在為自己打工,他們沒有跟任何一家公司籤訂長期的勞動合同,準確的說,他們都是支撐「零工經濟」(Gig Economy)的一員。但他們的生活卻截然不同,正是這場「零工」運動中兩個極端的縮影。
  • 【考研英語】同源文詳解258期:零工經濟正在破壞社會契約
    主題:零工經濟危害社會運行,英國政府對其嚴加管控。脈絡:介紹現象「英國政府在對零工經濟嚴加管控」(第一、二段)——反駁零工經濟支持者觀點「零工經濟代表著自由和賦權」(第三至五段)——進一步反駁零工經濟支持者觀點「零工工人可以自己預留收入應對將來生產力低迷期」(第六、七段)——收束全文:指出政府管控還遠不夠,並補充意見(第八段)。
  • 國泰君安證券:真要千方百計穩就業 指望地攤經濟不如期待零工經濟
    在剛剛落幕的兩會中,政府高層多次強調既要穩企業保崗位,更要創造新的崗位,並特別強調:「我們的零工經濟大概能夠容納兩億人的就業」「零工經濟」雖好,但用人方管理複雜、勞務方收入無保障等等問題卻是始終縈繞在勞務雙方心頭的煩心事。
  • 領英:女性或將成為中國零工經濟生態的有力推動者
    新華網天津3月11日電(記者周潤健)近日,職場社交平臺LinkedIn(領英)基於會員大數據和專題調研分析認為,女性或將成為中國零工經濟生態的有力推動者。  領英機會信心指數也顯示,在全球範圍內零工經濟發展最為旺盛的亞太地區,職場女性正在開展副業/兼職的比例普遍比男性高(女性35%vs男性33%),其中職場媽媽參與副業/兼職的比例達到全球最高,高達52%。  不斷變化的職場環境和不確定性也讓越來越多職場人開始思考和重新審視自身的「職業地圖」,尋找新的定位和突破。
  • 沒有副業的我太南了,據說90%零工是中青年
    ━━━━━女性零工佔比52.22%,縣域零工90%以上為中青年據58同鎮《2019中國縣域零工經濟調查報告》顯示,零工經濟靈活性和自由度較高的工作模式對女性吸引力更大,女性零工佔比達到52.22%。這充分說明了在網際網路滲透快速發展背景下的縣域市場,傳統的零工的定義已經被豐富,女性有更多的機會參與到網際網路背景下的零工經濟中。年輕化也是零工用工形態的顯著特徵,據《2019中國縣域零工經濟調查報告》數據反映,縣域零工從業人群以21-50歲的中青年零工佔比最高,達90%以上。其中,31-40歲的青年人佔比38.57%,是縣域零工的「主力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