面對職場的競爭打工人可以這樣疏解壓力

2020-12-10 華夏盛德禮商書院官網

大家好,我是華夏盛德禮商書院的金牌禮儀講師王清,今天為大家分享大學生禮儀素養提升課之壓力管理的有關內容。

什麼是壓力呢?從心理學角度看,壓力是心理壓力源和心理壓力反應共同構成的一種認知和行為體驗過程。通俗地講,壓力就是一個人覺得自己無法應對環境要求時產生的負感受和消極信念。

為什麼需要壓力管理呢?我們先來看幾個案例:在2019年的中秋節剛剛過去,又有一名90後程式設計師永遠的離開了他的代碼世界,被人發現的時候他的電腦上還有未完成的代碼靜靜的躺在那裡。提到程式設計師這個職業,往往會有一些標籤脫口而出:高薪、加班、996等。然而在這些詞裡面最刺痛他們的一個詞就是「猝死」了。長期的伏案工作,加之996的工作時間,對身體和精神都是極高的壓力。而去年6月剛剛研究生畢業的24歲女孩王鈺敏,在一家金融公司工作不到5個月, 就因工作壓力大、工作經常出錯而選擇了自殺。還有2013年的奧美公司李錚曾連續加班一個月,突發心臟病猝死;2011,普華永道25歲女碩士入職半年猝死,或因過勞...這樣的案例比比皆是。據統計:我國每年猝死人數達55萬,其中76%來自白領亞健康。過勞死、猝死、抑鬱症、自殺、焦慮等幾乎全都來自於壓力。所以做好壓力管理可以①維護身心健康,避免極端情況發生。

心理學家葉克斯(R.M.Yerkes)與杜德遜(J.D.Dodson),經過實驗研究歸納出一項法則,用以解釋心理壓力、工作難度以及工作績效三者間的關係:這個法則叫"葉杜二氏法則"。也就是上面的這張圖:適度的壓力可以使表現達到頂尖狀態,但過大或過小的壓力都會使表現不如預期。壓力就像琴弦,沒有壓力,就不會產生音樂;但是,如果琴弦繃得太緊,就會斷掉。壓力有積極壓力和消極壓力之分,壓力管理的目的是使壓力處於曲線的「最佳區域」,達到工作績效高峰。所以做好壓力管理可以實現壓力與個人承受力的平衡

另外,壓力管理還可以提升抗壓能力,助力職業發展。大家聽說過草莓人嗎?「草莓人」是用來比喻一些抗壓能力差的職場新人,因為他們和草莓一樣——

看起來光鮮亮麗,但卻不堪一壓。無論是職場新人還是資深老員工,都可以通過科學的壓力管理方法,來提升個人的抗壓能力,從而實現職業發展的飛躍。最後,壓力管理可以實現工作與生活的平衡

工作和生活是一塊硬幣的兩面,互為補充,互為因果。工作帶來的收入和成就感能提高生活質量,而生活幸福和安寧的人才能保持持續的工作熱情,使得事業有成,進而家庭和睦,形成良性循環。

不知道各位在線收聽的朋友們,你身邊的同事、朋友、家人甚至你自己常常會出現下面這樣的狀況嗎?1、當所有的東西都在「漲」的時候,我們的幸福感卻在下降。2、在單位工作的不太順心,所以回到家裡常常發脾氣。3、工作業績一天不如一天,但辛苦程度卻一天勝過一天4、常常覺得自己生活在一個「不公平」的環境裡。

5、學習任務繁重,又要忙著找工作、找房子。6、「哭點」越來越低,但「笑點」卻越來越高。7、開始變得急燥、不安、憤怒、沉默。。。。。

如果您有以上這樣狀況,可能我們就得關注下自己的壓力是不是過大了?

那我們的壓力是源自哪裡呢?壓力的來源是多方面的,而造成壓力的主要原因有三個方面:1.工作;2.生活;3.個人性格。

1、造成壓力的工作因素

對工作的不滿意、工作量超負荷以及工作要求高通常是造成工作壓力的主要因素,尤其當得到的報酬與個人的付出不成正比時,我們就更容易覺得不公平,壓力感也相對增加。而人際關係不良也是導致工作壓力的另一要素。所以職場人士,尤其是我們剛剛踏入工作崗位的大學畢業生,要做好充分的心理準備。一方面,我們要做好角色轉換,實事求是的面對自身社會角色變化這一現實,我們已經從一名大學生成為了一名企業員工;所以我們需要多方位、多角度地對自己的工作環境進行全面調研和分析、及時融入崗位角色中,成為新的群體中的一員。轉變角色,擺正個人位置,培養獨立能力和競爭意識,擺脫原本靠父母和家人的依賴心理。同時,在擇業時要充分考慮自身技術優勢、興趣和創新能力,而不是抱著「端鐵飯碗」的觀念,或者聽從他人建議選擇了自己不喜歡的工作,反而造成工作壓力大。另一方面,建立良好的人際關係,同領導、同事保持順暢的溝通,大家互相啟發、共同探討和交流經驗,對我們在專業成長、技能提升和自我管理等方面都有促進作用。咱們剛進入職場的大學畢業生,還處於人生發展成長的轉折期,若人際關係處理不當,容易使自己陷入孤獨的境地。而良好的人際關係,可以使我們在和諧融洽的氛圍中工作,不僅有助於工作效率的提高,對我們的身心健康也很重要。

2、造成壓力的生活因素

1-3歲,喝奶粉,壓力大,有木有?(土奶粉有毒,洋奶粉太貴)

4-15歲,學習壓力大,還得參加各種補習班(周六奧數英語,周日琴棋書畫),是不是?

16-18——考大學,壓力大。千軍萬馬過獨木橋,狹路相逢勇者勝

19-22——考各種證,考研考證考公務員。

23-25——找房找工作,壓力大。稍微好一點的企業要求必須名牌畢業,甚至是要至少兩年經驗。之後面對生活中的各種事情,比如經濟負擔、家庭矛盾、人生大事等,壓力也越來越大。

造成壓力的個人性格因素

這是內部原因。外在的環境及工作、生活上的事兒確實會給我們帶來壓力,但相同事件發生在不同人身上,卻未必會構成同樣的威脅。所以,個人性格決定了我們如何看待壓力事件,以及如何應對和調節壓力。我們要注意五大非理性思維:

過度完美

標準定得很高、常常覺得時間不夠用、選擇犧牲休息、休閒的時間,導致長期失眠;缺乏與家人相處的時間,終年處於緊張狀態。或者為了完美很容易放棄,因為總要求十全十美,一點點不完美就會很大的波動情緒,情緒不好了就做不好事了。

過度自責不能自我肯定

過於自己主觀評判了,忽略了客觀因素和環境因素。所有問題都是自己的問題,對自己要求太高。自我價值感較低、非常在意別人的看法、敏感於別人的評價、常常不喜歡自己、怨天尤人、怨恨自己不如人。

逃避型

還有一種情況是什麼都是別人的原因,都是別人要故意為難自己,與自己為敵,給自己小鞋穿。比如: 剛入職的新人對任何人都很敏感,什麼都是別人的原因,錯的都是別人,我沒有任何錯誤,感覺很痛苦很受傷。

災難型

一旦有風吹草動,就覺得天塌了,滿口抱怨,關注點全部在負面的消息上面,在這種人口裡沒有半點積極的東西。別人升職或加薪了,覺得他是拍領導馬屁。公司裁員了,就覺得自己是被裁的對象。

幻想型

這種人對環境有非常幼稚天真的想法,他常常抱怨:「我創業怎麼沒人幫助我」,「我父母有錢就好了,我就不用這麼辛苦」,「我要是名校畢業就好了」。揪著這些本來沒有的一直不放,還把自己比來比去比的非常痛苦。

以上我們講到了壓力的三大來源,工作、生活及個人內部原因。那麼壓力大時怎樣進行壓力管理呢?

首先,我們要進行壓力診斷。

我們要進行自我評估並找出:目前我的壓力有哪些;我最大的壓力是什麼?以便於有針對性的緩解壓力。

確切地說,到底是什麼壓垮了你?是工作,是家庭生活,還是人際關係?如果認識不到問題的根源所在,你就不可能解決問題。

我們可以問問自己這樣的問題:

我目前最關切最擔憂的事是什麼? 改變我命運的事將會是什麼?

我想停掉哪些事,不再去做?我想開始去做或學著去做哪些事?

我能期望怎樣的理想未來?可以問問自己,並給出你的答案。

其次,緩解壓力。

高壓鍋為什麼要有減壓閥?這個道理很簡單,壓力鍋也是有壓力限制的,壓力大了它就會炸鍋,而減壓閥的作用就是將較高的壓力減小到所需要的合適壓力。

同理,當我們壓力大時,首先也要立即啟動我們的「減壓閥」,先釋放部分壓力,以避免「炸鍋」。

每個人都有適合自己的減壓閥,我們舉幾個例子以作參考:比如,休息片刻,呼吸下新鮮空氣。

一天中多進行幾次短暫的休息,做做深呼吸,走出工作場所呼吸一下新鮮空氣,可以使你放鬆大腦,防止壓力情緒的形成。千萬不要放任壓力情緒的發展。或者,洗個熱水澡,好好睡個覺。

休息是為了更好地工作。研究表明:每天睡眠4個小時的人,比每天睡眠8個小時的人死亡率高18%;每天睡眠少於8小時,精神集中程度下降30%。又比如,可以找好朋友聊一聊,通過傾訴讓你的心情舒暢;你也可以整理下家裡或者辦公區域,擺上點綠植,乾淨整潔的環境會緩解你的壓力。

當遇到問題時,我們與其抱怨擔心,不如轉向問題的解決。兵來將擋、水來土掩,問題來了不要怕,攻克它就是;骨頭太硬不要怕,啃下它就是;將負面壓力轉為正面動力。人往往不是被事情本身所困擾而是被他對事情的看法所困擾。

所以我們要改變一些看法,放棄一些不合理的觀點,比如:

我做事必須盡善盡美。

我必須總呆在這裡,因為這些事情離了我不行。

凡事應按照我期待和喜歡的方式進行。

我就是這樣的人,我就是無法改變了……這些都是我們應該放棄的想法。

我們還可以改變我們的活法。不要以被人稱為「工作狂」為榮。長期自我強迫、超負荷工作可能會導致沒有了生活情趣,逐漸變得情急浮躁、性情冷漠、剛愎自用、以自我為中心,忽視家人朋友的感受,缺乏付出和獲得愛的能力。畢竟除了工作,我們還可以有健身、培養自己的興趣愛好,適當的交際,擺脫單一乏味的工作生活狀態。

最後,提升抗壓能力。

每個人的抗壓能力都是不同的。對於企業來講,更歡迎那種抗壓能力強的員工。因此,做好壓力管理,除了減壓之外,我們還要增強自己的抗壓能力。

做好情緒管理,提升情商。擁有良好的情緒管理能力並逐漸提升自己的情商,抗壓能力自然會得到提升。比如,當我們遇到批評時,臉皮厚一點,誠懇地接受意見,不要太有挫折感,那麼,壓力感就不會很強了,抗壓能力也就提升了。

做好時間管理,讓生活井井有條。焦頭爛額的生活會帶來很大的壓力,而有條不紊、井然有序的日程安排可以消除緊張情緒。如果我們無法同時面對千頭萬緒的事情,可以在一段時間內只做一件事。做到今日事今日畢——很多事情擱著未做,本身就能造成巨大的心理壓力。

養成好習慣,發揮減壓閥的作用。每個人都可以設置自己的減壓閥,但很多人往往沉浸在壓力中不可自拔。如果能夠平衡工作和休息的時間安排,經常鍛鍊身體,避免精神和體力上的過度疲勞,自然能夠提高自己的抗壓能力。

法國作家大仲馬說過:「人生是一串由無數小煩惱組成的念珠,樂觀的人是笑著數完這串念珠的。」我們從認識壓力來源到看清楚壓力,對抗壓力,從壓力中學習。

一直都是一個自己去解決問題的過程,但是自己走完了這所有流程,都沒有解決問題,建議求助於他人,比如現在很多企業都有EAP項目,又叫做員工幫助項目或員工援助項目。大家可以去了解下自己所在的企業有沒有這個項目,或者公司有沒有類似的心理諮詢。

相關焦點

  • 如何面對競爭壓力?這四個方法把關鍵說透了!(行走職場必備)
    在他們眼中,職場仿佛一場「零和遊戲」,在這場搶奪資源的遊戲中這些人竭盡全力,面對競爭壓力,他們恨不得自己多長出兩隻手去爭奪,結果卻總是讓自己孤立無援的險境,如果遇到什麼災禍,連拉自己一把的人都沒有。相比之下,那些能正確面對競爭壓力,願意共贏合作的人,在未來晉升的道路上內心將會擁有一種更加富足的安全感,未來會有無限可能。
  • 工廠沒人進,90後瘋狂湧入職場?80後:競爭壓力太大,打工難!
    如今,我國90後基本都進入到了職場中,甚至不少00後也參與了進來,不少人感嘆我國職場要「大變模樣」了。畢竟,這些年輕人進入我國職場中,會將一些新東西帶進入。但與此同時,我國職場中的年輕人越來越多,一些行業卻不受年輕人「待見」,不僅招工難相關技術人才也出現了「斷代」的情況讓人很是著急,我國的製造業就是一個典型的例子。近年來,有關我國製造業的消息有很多,或許大家也聽過我國製造業招工難出現「用工荒」的情況吧。很多工廠一年四季都缺人一直在招工,但卻一直「招不滿」,很多製造業工廠通過各種辦法招到人後,卻依舊是「留不住」人。
  • 尚德機構為21世紀打工人解決職場困境難題添磚加瓦
    隨著00後逐漸步入職場,很多80、90後的打工人「坐不住」了。此前,人社部中國就業培訓技術指導中心聯合阿里巴巴釘釘發布《新職業在線學習平臺發展報告》(以下簡稱《報告》)指出,在職業發展方面,80後曾遇到過職業危機或職業瓶頸的比例最高,達到83%;90後的比例為82%。為此,很多人決心接受職場再培訓,在類似尚德機構這樣的機構報名進行學習。
  • 打工人、打工魂——《非一般職場》
    你想嘗試另一種職場生活麼?在近期火熱的「早安,打工人」的玩梗浪潮中,《非一般職場》這款打工人模擬器好巧不巧地在steam開啟了EA測試,它展現的那個既荒誕又現實的職場正巧暗合了如今打工人半自嘲半勵志的吐槽。
  • 讀書 | 毛澤東思想教你如何面對職場競爭,早日逆襲
    ↑ 推薦閱讀 ↑有人的地方就有江湖,在任何組織和公司內,只要有利益存在,就不可避免地有各種競爭。競爭不僅限於同級,還包括你和下級的競爭、同級的競爭、你和上級的競爭,以及外部競爭。他從來不把競爭當做一種壓力,反而把迎接各種挑戰當中一種樂趣。正因為如此,他有戰勝一切對手的自信心,不管在鬥爭中遇到什麼樣的困難和挫折,他都無所畏懼。下面我們就用毛澤東思想來教你戰勝職場中的對手。一、我是個職場小白,前期應該怎麼積蓄力量並成長起來?
  • 劉濤發文稱壓力大到失眠:職場女性面對壓力怎麼辦?送你2個錦囊
    這也就說明了劉濤的壓力來源是為了接下來的直播做準備,從未直播過的她也正是為如何做好直播產生了壓力和焦慮情緒。其實,劉濤的發聲反映出了女性在職場中面對的強大的工作壓力。在競爭激烈的職場環境中,人人都面對職業發展、職業危機帶來的工作壓力。
  • 北京疏解人口的一個關鍵問題:違建中的蟻族如何疏解?
    蟻族的本質:壓力勞動力的成本的惡性競爭蟻族的本質是什麼?他們為什麼會生活在條件惡劣的違建之中。從社會的角度來說,違建條件惡劣,不是住人的地方,顯然最終的目標,就是不讓有人在違建裡面居住。蟻族的低成本生活歸根結底,蟻族找了一個便宜的違建居住,只是給了整個環境壓力勞動力的成本的計劃,這本身就是勞動力領域內的惡性競爭。
  • 【職場】工作壓力大怎麼辦?教您幾招減壓策略,輕鬆應對壞情緒
    正是在這樣的時代背景下,因崗位的特殊性,公務員群體承載著比普通群眾更大的職場壓力。為肩負起「有為與擔當」重擔,在履行自身崗位職責和追求理想的同時,公務員要學會調節心情和適當減壓,才能以良好的身心狀態投入到本職工作中。
  • 小升初、中考背後心理問題:家長和學生如何疏解升學壓力
    其實從三年級開始備戰小升初就應該開始了,數學學習思維的重要性就已經初現端倪,小升初的競爭並不亞於中高考,其中的競爭唯有靠成績說話。另外提醒家長:切勿根據孩子在學校的成績而過高的設定目標。  2)文科一般不容易短期提高,初中還要面對物理化學的壓力,所以語文和英語不能扯後腿要有一定基礎,只好在進口嚴格要求。
  • 在西安,打工人的周末也可以這樣過
    在西安,每天能夠賦予打工人滿滿動力的事情,就是吃上這樣一份香氣四溢的早餐。當然,周末也不能錯過。這個周末,沒有匆匆忙的工作,有的是坐在早點鋪子裡就著陽光下飯的享受。眼見著冬至將臨,從嘴裡噴出來的團團熱氣凝成了一層層霜花兒。這樣的天氣就要吃肉!都說:「提起長安城,常憶羊羹名。」
  • 面對職場中年危機,職場人該何去何從?
    35歲以後,有的人會遭遇「中年危機」,由於中年人在家庭和社會兩方面都承擔著較大責任,每天都在家庭與職場中奔波,處在一個職業生涯的瓶頸期,有較多的心理衝突和心理困擾,有較大的心理壓力
  • 職場女性,面對工作和生活的雙重壓力,應如何化解?只需3個方法
    在現代職場中,每一個職場人都背負著巨大的工作壓力。特別是對於職場女性而言,左手育兒帶娃,右手馳騁職場,需要面對的是工作和育兒的雙重壓力。有時候,這種壓力得不到很好的釋放,不僅會影響到我們工作和生活的質量,還會影響到我們身體的健康。
  • 職場必讀:具有競爭意識且積極進取,是你獲得成功的關鍵!
    比爾·蓋茨曾經說過:「有些人沒有進取心,安於現狀,不追求成長,這樣的人在公司最終會變得越來越沒有價值。」因此,具有競爭意識、積極進取對於職場人士來說是一種推動自我、消除懶惰的正能量。從自然界優勝劣汰的法則中我們可以得出一個結論,那就是競爭對於自然界的所有動物來說,都起著不可小覷的推動作用。如果哪一個物種有了惰性失去了競爭意識,那麼它們必然會在「弱肉強食」中自取滅亡。這種推動力量,轉化到人類社會,轉化到職場當中,同樣適用。競爭已經成為每一個身處其中的人必須每天面對的一件事情。業績的競爭,職位的競爭……競爭在職場可以說無處不在,無時不在。
  • 年輕人如何面對壓力?用這4個方法,給自己信心
    在這個時代裡,每個人在不同階段的壓力都會遞增,如果職場剛起步的年輕人害怕壓力,那往後的漫漫長路將何去何從。年輕人壓力大很正常,哪怕是看起來沉著冷靜或是嬉皮笑臉的人,都有被壓得面目猙獰之時。剛畢業的大學生因獨立生存、融入社會和角色轉換倍感壓力。除了個別優等生,更多的人找不到對口的工作,待業一年半載,最後選擇「被就業」。好不容易工作有了著落,工資與預期大相逕庭,每天起早貪黑,末了不過拿著三兩千,現實的經濟落差令人受挫。初入職場其中錯綜複雜,同事之間的競爭關係讓真誠變得奢侈。
  • 「工作壓力好大,怎麼辦」職場達人:學會釋放,千萬別讓職場壓力毀了你
    365天,李佳琦能做389場直播,但他卻坦言自己一點也不敢停下來,因為害怕被超越,被取代,甚至被競爭激烈的行業淘汰。他們不敢停下來的背後,更深層次的源頭還是職場壓力,世界上根本沒有什麼歲月靜好,有的只是負重前行。而職場壓力,也一直是上班族的隱痛,那麼,在面對職場壓力的時候,我們該怎麼緩解呢?
  • 熱詞背後的2020:打工人的內卷與白領意識的消失
    「打工人」:認清生活真相後仍不頹喪「打工人」的涵蓋面很廣:「程序猿」、「設計獅」、「新聞民工」是打工人,漂族、蟻族、窮忙族也是打工人……只要不是大老闆,都可以認領「打工人」標籤。但有意思的是,在網上,自認「打工人」的,往往是都市白領。
  • 盤點2020年職場熱詞的英文表達 內卷、職場PUA你知道幾個?
    九漏魚、集美、一起爬山嗎、u1s1、爺青回、上海名媛、打工人、突擊式盡孝、七夕蛤蟆、深藏blue,順利入選成為2020網民搜索熱度最高的十大流行語。   作為職場的打工人,小編帶你一起盤點2020年職場熱詞的英文表達,看看你知道幾個?   1、內卷   「內卷」是個社會學名詞。
  • 打工人打工魂,打工人吃飽了驚豔所有人
    不用我說,大家也知道【打工人】這個詞最近有多火。打工人梗為何爆火?相信最近很多人的朋友圈出現過「打工人」的身影。早上到公司見到同事的第一句問候都是:「早安,打工人」。都是「打工人」,何必為難打工人。每天早出晚歸,努力工作,給別人打工,為自己掙口糧,就是身為打工人的本職工作。「打工人」一夜爆火的背後,是年輕人對繁瑣生活的自我調侃,是對抗生活的壓力與疲憊的詼諧方式,是認清職場本質後的戲謔之語,是屬於成年人的一種黑色幽默。
  • 朋克養身早就out了,這才是打工人養身的正確姿勢
    可以說,每個打工人的第二次成年,都是從學會養身開始的。和其他的年輕人不同,打工人的養身絕對認真,他們沒有佛系養身的隨意,也沒有朋克養身的任性。隨著近年來中醫藥文化的不斷升溫,尤其是在抗擊新冠中的大顯身手,中式養身成為新潮流,也成為當下打工人最IN的選擇。打工人為啥偏愛中式養身?
  • 2018中國職場生存壓力報告:職場壓力關鍵詞為「慌」
    7月28日,國內最大的職業成長平臺脈脈,今日宣布在業內打造首個「職場解壓日」,並發布《職場人別慌——中國職場生存壓力詳解2018》報告,數據顯示2018年職場壓力關鍵詞為「慌」,迷茫成為職場人壓力最為重要的源頭,由此引發出一系列長期困擾職場人士的壓力問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