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聽我說謝謝您,李菲老師,因為您的回來,我們知道山外有大大的世界……」,雲南省紅河州紅河縣哈尼奕車山寨處,大羊街鄉車普小學的六年級教室裡傳出了動聽的歌聲。伴著稚嫩的童聲,記者目睹了返鄉任教、獲得首屆「奕車之花」榮譽稱號、2019年入圍「馬雲鄉村師範生計劃」的「95後」老師李菲的風採……
奕車人是哈尼族的一個支系。目前全世界僅有3萬多奕車人。其中,2.7萬千奕車人居住生活在雲南省紅河縣的大羊街鄉、浪堤鎮、車古鄉三個鄉鎮。生於浪堤鎮妥勺村奕車人家的李菲,2018年秋畢業於雲南麗江師範高等專科學校,是當地第一個走出大山,又一心回到家鄉當鄉村教師的女大學生。
想讓更多奕車子女看山外大大的世界
奕車人居住的山寨普遍小、人口少,村裡的學校只是分年級辦的教學點,一、二年級在村裡由一個老師教,三、四年級集中在大一點的村寨由兩個老師教,五、六年級集中在村委會所在地的村寨讀。李菲說:「好在自己不認字的父母開明,不認為送女孩子上學是在幫別人家出力,遇到的老師個個都用心教我,鼓勵我好好讀書,用知識改變命運。所以,雖然我6年小學上了三所學校,但學習成績一直還不錯。」
上小學六年級時,班主任許定瓊老師拉著李菲和其他幾個同學到縣城和州府蒙自參觀、學習、遊玩。李菲被山外五彩繽紛的大大世界深深地吸引了,她做夢都想如果能生活城市裡多好呀。許老師告訴他們:「孩子們,老師只有能力帶你們看縣城、州府這樣的小城市,只要你們好好讀書,老師還沒有去過的省城昆明、首都北京等大城市,你們自己都可以去看,甚至以後在那裡工作和生活!」
為了能看到許老師講的省城昆明、首都北京這樣的大城市,李菲更加刻苦地學習,順利地進了初中,又考進辦學條件好的高中。2015年秋,李菲如願考上了雲南麗江師範高等專科學校小學英語教育專業。
李菲表示,麗江是聞名中外的旅遊勝地。每年來麗江旅遊的國內外遊客非常多。讀書三年,寒暑假時間,基本上都是到與旅遊有關的公司實習。一是接觸來自四面八方的遊客開闊眼界,提高自己的英語表達能力;二是能減輕父母供自己上大學的經濟壓力。
2018年秋,李菲要畢業了,多家旅遊公司向她發來了入職邀請,都被她一一婉拒,她堅定地選擇回到大羊街鄉成為一名特崗教師。
隨著時代的發展,奕車人走出大山去打工的年輕人越來越多了,但是他們的文化水平普遍不高,幹的基本上是收入較低的體力活,無法供養兒女,只能將孩子送回山裡請父母照管。而老人大多只忙得盤山上的田地。老人們不認字、不會說普通話,對孩子的照管基本上都是放養,只能做到不餓著、不冷著。送學齡孩子去上學,大多也是把學校當成託管所,對孩子們的學習起不到多少激勵作用。長此下去,就算奕車人走出大山,還是跟不上時代前進的步伐。
李菲說:「我算是奕車女孩子中因知識改變命運的幸運兒啦!要不是當初有無私奉獻、堅守鄉村的老師教我們,我哪有機會出來看見山外大大的世界!假如連我都不願意回去當老師,幫助本民族的孩子帶著知識去看看山外的大千世界,你說喊其他的老師來堅守深山老林,培養山裡的孩子,說得過去嗎?所以,我得回來!」李菲想把曾經感受到老師的愛傳遞下去,讓更多的奕車人用知識改變命運,過上越來越幸福美滿的生活。
從「頭」開始,用心和奕車孩子做朋友
2018年9月,李菲如願當上了紅河縣大羊街鄉車普小學的特崗教師。
車普小學是一所村完小,在校生常年在600人左右,教職工22人,99%的學生是奕車人的孩子。剛入學的孩子基本上聽不懂普通話,更不要說講普通話了。所以,一年級學生是(哈尼話、普通話)雙語教學。
李菲從教的第一個學期,校長分配她去教一年級兼做班主任。
當她第一天走進教室站上講臺,看到臺下坐著45名學生,她驚呆了。孩子們滿頭都是又髒又亂的頭髮,更誇張的是女生,幾乎看不到她們的眼睛,因為都被蓬鬆而凌亂的頭髮遮擋住了。正當她不知如何開口跟孩子們打招呼時,她聽臺下的孩子們在竊竊私語:我們班老師好漂亮……
漂亮?對,就從「漂亮」二字給孩子們講起吧。李菲問孩子們:「想不想像老師一樣漂亮?」孩子們大聲回答:「想!」「那,老師幫你們洗頭、剪下頭髮好不好?」孩子們都說:「好!」於是,李菲從教的第一天成了名副其實的「美髮師」。一天的辛勞換來了全班同學的「漂亮」「帥氣」,大家都開心得不得了!紛紛問李菲:「老師,您怎麼那麼厲害?」李菲說:「只要大家好好讀書,將來肯定會比老師更厲害!」一個學期下來,李菲老師教的學生成了車普小學一道亮麗的風景線。
李菲說,她有今天,說白了就是教她的老師用心對她好,她把老師看成自己的知心朋友,把老師講的話當「聖旨」。所以,從執教的第一天開始,她想得最多的就是如何做學生心中的好朋友。
李菲學過古箏,她在學校宿舍裡彈古箏時發現有學生在門外偷聽,就把學生叫進來聽,還熱心地教學生們彈。一天,一個學生不小心把弦彈斷了,嚇得眼淚都出來了,李菲趕忙安慰:「沒事,這說明你很想把古箏彈好,彈古箏與學語文、數學一樣,只要多練習,肯定一天會比一天好的。」
哈尼山寨的古茶遠近聞名,奕車的山上古茶更是茶香味美。李菲就把家中有古茶樹的學生喊到宿舍,手把手地教泡出好茶水的手藝,講解茶文化,再讓學生回家教給大人。
李菲用心去做學生的知心朋友,學生有什麼心事、難事都願意同她講,她也盡心盡力地幫學生排憂解難。李菲成了越來越多學生心中的好朋友,她講的話也成了學生心中的「聖旨」。所以,她所教班級科目的學生成績越來越好。李菲也因為教學成績突出,被調去接手教五年級的語文和英語。
走村串寨去家訪,爭取學生家人的支持
接手教五年級,李菲遇到的首要問題是:學生普遍沒有學習的積極性。身為奕車人的李菲深知,問題的根源在於奕車人長期生活在深山老林,早播種、早收果、早生孩子、早享福的傳統觀念在奕車人的腦海裡根深蒂固。大家都認為送女孩子讀書是在幫別人家出力,女孩子讀書越多,上學的時間越長越虧本,內心深處就沒有支持女孩子多讀書的動力。女孩子自己也認為讀多少書也沒有早早嫁個好人家實在,讀書的興趣自然不大。
李菲認為:要教好高年級的學生,首先得轉變學生家人的觀念,提高學生的學習興趣。轉變學生家人的觀念最實用的辦法就是一家家地去家訪,用自己的例子讓學生的家人明白,女孩子讀好書一樣有出息,一樣可以拿工資吃飯,一樣有能力報答父母的養育之恩。
學生小花的爺爺之前聽孫女回來講,新分來教她們的李菲老師不僅是大學生,還是奕車姑娘,人長得漂亮、知道的還多,孫女說不想早早地找婆家嫁人,要聽李菲老師的話,好好讀書,將來靠知識拿工資吃飯,孝敬父母。小花爺爺說:「別聽你們老師吹,我不相信你們老師是奕車姑娘。」直到去年6月的一個晚上,小花和幾個同學領著李菲老師去小花家裡家訪,小花爺爺問了李菲老師幾個奕車人的習俗,聽了李菲老師講自己的家庭情況和讀書的經歷,才確信李菲老師真的是奕車姑娘。小花爺爺說:「既然我們奕車人中已經有女孩子靠好好讀書出來,拿國家的工資吃飯,我相信我孫女也可以的。」
從此他不但支持、督促孫女聽李菲老師的話,還在村裡講李菲老師的例子,號召留守山寨的爺爺、奶奶、外公、外婆們支持、督促自己的孫子、孫女,外孫子、外孫女們讀好書,像李菲老師一樣,為奕車人跟上時代的進步、過上越來越好的生活貢獻力量。
李菲有意把自己上大學、外出旅遊時拍在手機裡的照片翻出來給同學們看,讓學生們知道山外大大的世界五彩繽紛、很精彩。她辛勤用心的付出換來了豐碩的果實。一個學期下來,李菲老師接手教的五年級學生的學習積極性越來越高。李菲成了最受學生喜歡的老師之一,學生們心中的願望都是讓李菲當自己老師。
李菲是紅河縣哈尼奕車文化協會首屆評選出來的「奕車之花」。現在是紅河縣哈尼奕車文化協會的副會長兼秘書長。紅河縣哈尼奕車文化協會名譽會長何居黑說:「她回鄉兩年來不但書教得好、深受大家的好評,還在協會推動革除奕車人早婚、紅白事大操大辦等舊陋習,樹立尊師重教、倡導山寨文明新風上做了許多實事。她是當今奕車年輕人的榜樣,奕車人的驕傲!」
用學生熟悉喜歡的形式提高教學質量
車普小學一年級的老師們都是通過雙語(哈尼話、普通話)交替教學。學生上完二年級升三年級時剛剛適應老師的純普通話教學,接著又增加了一種語言的學習,特別是英文字母和漢語拼音又長得基本上一樣,怎樣讓學生區分記住英文字母、單詞、句子呢?李菲的辦法是發揮奕車人天生會說話就會唱歌,會走路就會跳舞的優勢,把英語單詞、句子編進學生熟悉愛唱的哈尼族奕車人的歌曲中,把故事性強的英文課文編成情景劇讓學生變換角色輪流上臺表演,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讓學生在歡樂中記住知識。
五年級學生小偉說:放學後,我們很喜歡拉著李菲老師去爬山看風景,去梯田裡撈魚摸蝦捉泥鰍。因為在爬山比賽中李菲老師不但會大聲給我們加油,還會喊爬山厲害的同學拉爬山慢的同學,告訴大家學習和爬山一樣,學習好的同學要幫助學習差的同學,只有大家一起上去了才好玩。去梯田裡撈魚摸蝦捉泥鰍,李菲老師會問魚、蝦、泥鰍在哈尼話裡怎麼說,普通話裡怎麼讀、怎麼寫,在英語裡又該怎麼讀、怎麼寫,同學們覺得一種東西有幾種讀法、寫法很有趣,拉著李菲老師出去遊山玩水很開心,還能鞏固課堂上學到的知識。
李菲當車普小學的少先隊輔導員,把奕車人團結、勤勞、尊老愛幼的優良品質貫穿進少先隊主題活動中,就地取材,把山上的樹根、枝葉、花草,梯田裡的稻穗拿到少先隊活動室教少先隊員動手製成手工作品,啟發學生發現身邊寶藏,活動開展得有聲有色。
紅河縣大羊街鄉中心校校長普歐偉說:李菲老師是最用心教書,最想幫助奕車人的孩子帶著紮實、豐富的文化知識去山外看大大的世界的老師。
大學畢業時李菲就已經決定放棄大城市裡的工作和生活,盡己所能教家鄉的孩子,並向好的鄉村老師學習。她立志同廣大堅守奕車山寨的老師一道教好書,讓奕車人的子女帶著紮實、豐富的文化知識去山外看大大的世界,服務好國家,過上一天比一天好的幸福生活。
來源:教育家雜誌
作者:王躍
青春紅河,有你有我
和團團一起
勇擔重任,奉獻青春
【來源:青春紅河】
聲明:轉載此文是出於傳遞更多信息之目的。若有來源標註錯誤或侵犯了您的合法權益,請作者持權屬證明與本網聯繫,我們將及時更正、刪除,謝謝。 郵箱地址:newmedia@xxcb.c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