孩子上一年級,老師說孩子識字量太少,家長:都會還上什麼學?

2020-12-17 教育辣辣說

哈嘍大家好,我是辣辣!

開學已經一個多月了,辣辣對班上的孩子已經有了基本的了解。

有的孩子基礎很好,識字量很大,上課回答問題很積極。有的孩子識字量稍遜於別的孩子,上課的狀態也不是很積極,甚至有些時候會有些自卑。

辣辣認為這都是很正常的現象,因為辣辣工作的學校生源相對來說不是很好,家長的職業構成比較複雜。並不是所有的家長都能夠在學前教育時期給孩子提供好的學習環境,甚至有很多孩子根本沒有經過學前教育,到了學齡直接就進入了小學。

所以有差距是很正常的,但是同年級組的其他老教師對此卻表示很頭疼。開學第一周的時候,同組的一位資歷較深的老教師對班上孩子的識字量進行了一次測試,結果不容樂觀。

於是這位老教師開始發愁,說:「這些孩子識字量這麼少,教起來會很費勁,孩子們學起來也會很吃力,同時還會有自卑感」。

於是辣辣又繼續向這位老教師討教,並說出了心中的疑惑之處。

剛上一年級的孩子,識字量多少為正常?

一年級的孩子,年齡一般是六周歲至七周歲,在這個年齡區間的孩子認識多少字才是正常的?這並沒有一個固定的標準,老教師用部編版一年級上冊的語文課後識字表,給了辣辣一個判斷標準。

如果這個識字表中的生字孩子全都認識,那說明孩子的識字量已經相當優秀;大部分孩子的識字水平在100~300字;認識50~100字的話,是一個剛剛合格的水平;如識字量在0~20字,那麼就需要努力努力再努力了!

識字量有差距,其他方面就一定會落下嗎?

那麼,在一年級初期,識字量有差距會對其他方面有影響嗎?其實這也是眾多家長關心的問題。

識字量上的差距,在一年級初期對孩子有一些影響的。

首先,對孩子考試讀題有影響。識字量大的學生在考試時,無論是讀懂題目還是理解題意都會有優勢。一年級的考試考慮到孩子的識字情況,會要求老師讀題,但是識字量大的學生在老師讀題之前就已經明白了題意,這樣就節省了時間。

其次,識字量不僅影響語文,還影響數學成績。如果你以為識字量只關乎語文成績那就大錯特錯了,在數學中同樣需要理解題意,讀題審題。識字量大的學生在讀題審題方面自然比識字量小的孩子有優勢。

但這種情況在上了二年級後逐漸會好轉,因為識字量大的學生,他們在幼兒園學前班認識的那些字,上完一年級基本上老師都教過了。孩子們因為受到的學前教育質量的不同造成的差距就縮小了。一年級初期識字量少的那些孩子只要認真跟著老師學,在後期完全不用擔心。

所以這個問題需要分階段來認識。

增加識字量,是不是就意味著要對孩子進行「超前教育」?

那在學前階段增加識字量,是不是就意味著要對孩子進行「超前教育」呢?例如報一個現在很火的幼小銜接班?

其實幼小銜接是很重要的,但是做好幼小銜接,是不是就意味著一定要報銜接班呢?

不一定。

因為大部分幼小銜接班,只是在孩子開學前利用一兩個月時間把基礎性的知識灌輸到孩子的腦袋裡,這種突擊式的做法不僅不能真正幫助孩子順利進行幼小過渡,反而會給孩子增加許多負擔,過早的讓孩子產生厭學的心理。

那麼班上那些識字量大的孩子都是怎麼做到的呢?他們都有一個共同的特點,那就是愛讀書。辣辣也問過這些孩子的家長,家長們也說自己在孩子的讀書方面非常重視,不僅僅是給孩子買書,而是每天都會抽出時間和孩子一起讀,開始的時候是自己讀給孩子聽,到後來就是孩子讀給自己聽。

識字量就是在閱讀中慢慢積累來的,不需要刻意去學。所以還是希望家長們能夠重視孩子的閱讀量,閱讀量和識字量是成正比的。

我是辣辣,歡迎大家在評論區留言發表你的看法和觀點~

相關焦點

  • 二年級學生語文成績不好,原來是識字量太少,老師說先別要求寫字
    已經升入二年級的下學期了,但是家長們都會發現自己孩子有一個問題,就是明明題目會寫,但是字寫不出來,明明把課文裡面的字都認識完了,也讀了非常多的課外書,但是識字量還是非常的少,有的題目會寫,但就是字寫不出來,這讓家長們非常的煩惱。也不知道該怎樣讓孩子多認識一些字?
  • 一位一年級媽媽的苦惱:孩子識字量太少,學習跟不上,怎麼辦
    最近在家長微信群裡,有位一年級的媽媽「哭訴」:孩子剛上一年級,因為識字量太少,學習完全跟不上。幾位孩子還在上幼兒園的媽媽馬上緊張起來。家長隨機抽取卡片認字,先讓孩子發揮想像力猜一猜這個象形字是什麼,最後再過渡到漢字。例如「山」字,先將畫著山的圖展示給大家看,然後出示「山」字讓孩子們觀察,這樣,孩子們就能輕鬆記住了「山」的字形。
  • 孩子需要提前識字嗎?寶媽坦言:沒教孩子識字,上小學就後悔了
    可上了小學後,她和兒子的好日子也就到頭了,兒子識字量太少,上課時接受的慢老師找了她好幾次,做作業時笑笑要幫著讀題、解釋,每天陪寫作業都累的心力交瘁! 隨著孩子上學的時間越來越長,笑笑越來越後悔,因為她發現時代不一樣了,識字量少的孩子上小學後太吃力。
  • 寧鄉一年級新生識字量差10倍 老師家長齊犯愁
    認字多的孩子在以後的學習中有沒有優勢?帶著這些問題,記者進行了調查。  「我們班有個孩子認識2000多個漢字,閱讀各種兒童讀物基本都沒障礙,一般的孩子也會認識300-500個漢字,不過也有極少數識字量只有幾十個甚至十幾個的孩子。」蔣繁是寧鄉縣金海實驗小學的語文老師,接手一年級後,她在班上大致了解了下孩子們學前所掌握的知識量。
  • 「一二年級不上數學課」被叫停,家長:忘記讓孩子早識字了!
    湖北赤壁一小學在校內開展「一二年級不上數學課」課改實驗,日前被當地教育局緊急叫停。此消息一出,立即引起教師和學生家長群體的熱議。這個教改實驗被叫停,從老師角度來說,是在意料之中。給家長的建議:在給低年級小學生,特別是剛入學的一年級小學生指導數學課程時,應該儘量採用具體的「實物」做學具。
  • 才上一年級,平均識字四五百 搶跑的孩子能領先多久
    記者卻在採訪中驚訝地發現,這些還沒有正經上過一天學的一年級新生,平均識字量都已經達到四五百個了,多的孩子甚至達到了2000字,獨自看書讀報都不會有太大的問題了。事實上,現在人教版小學語文一年級上冊,只要求小朋友會認400個字而已。
  • 孩子拼音還沒學識字會有困難嗎
    開學後,部編版語文教材走進小一新生課堂。和舊版教材相比,「不學拼音先識字」是新版教材最大的變化。  面對這樣的變化,不少家長一臉問號:不學拼音,老師是咋教孩子識字的?孩子的閱讀能力會受影響嗎?如果你也有類似擔心,就隨記者去上一堂一年級語文課吧!
  • 所教一年級平均識字量接近六年級!校長專門給他辦宣講!老師家長卻...
    在很多人豔羨老師和學生們的時候,殊不知各有各的痛!鄰居家的二年級小孩子,暑假還沒開始,爸爸媽媽已經把暑期培訓班報好了;就連剛剛離開幼兒園的小朋友都直接進了幼小銜接班,家長都覺得提前學習一些拼音、漢字很重要,免得上學跟不上。
  • 家長小課堂 一年級的孩子識字少怎麼辦?
    在這種情況下,有些家長開始著急了,相對於暑假讀過幼小銜接班的別的孩子來說,自家孩子稍顯落後了,怎麼著孩子也不能輸在起跑線上。我想對家長們說:對於知識的系統性學習,您的孩子正在進行萬裡長徵的第一步,以後的路還那麼遙遠,心急吃不了熱豆腐,現在關鍵是引導孩子們對學習有持續的熱情,如果拔苗助長,心急之下大量識字,勢必會增加孩子對識字,甚至對語文的畏懼心理,那可就得不償失了。低年級的學生識字量少,從沒學過,怎麼辦?
  • 部編版小學語文教科書要求先識字再學拼音,家長質疑,聽老師說
    那麼這位家長發現的問題是,我只讓寫字和組詞,沒有標註拼音了,是老師已經不重視拼音教學了嗎?拼音,作為小學一、二年級的重點基礎教學內容,是每一個語文老師最為看重的。而部編版語文教學書,對教學大綱做了修改,要求學生先識字再學拼音,這是為什麼呢?
  • 想孩子上好小學,4招教你讓孩子快樂識字
    我觀察過了,識字量多的孩子上一年級,一般適應得較快因為他們字識得多,理解內容較快,最省事的是他們看得懂題目,做作業時,不用家長陪,做好後,我們瞧一下就行。相反,許多識字量不過關的孩子,很多題目會做,但是因為讀不懂題而做不出答案。平時小測試 ,老師還會讀題目要求,但期末考試就沒有老師讀題,他們的成績就直線下降。
  • 小一學生要求認字3000?老師:這是小學六年識字量
    老師:這是小學六年要求達到的識字量  這幾天,在杭州某論壇網上,家長「wanghui962004」的一條帖子受到了3萬多名網友的關注:女兒剛上一年級,在家長會上老師說,現在應該要認識3000字以上才可以。  以前都會帶著女兒去讀寫圖畫書,大部分都還行的,這麼一看,相差太遠了。是我們的要求太低了?
  • 閱讀名著很重要,家長做對三個步驟,一二年級識字量少也可讀名著
    閱讀不讀名著是浪費多家長都很關心孩子的閱讀寫作能力,都想給孩子從小打好閱讀的基礎,但是一二年級的孩子識字量有限,家長很想引導孩子讀好書,但是又苦於孩子識字太少了。很多孩子是在假讀書如果說這些故事是爸爸媽媽幫助給孩子講的,倒沒有什麼稀稀奇的,現在很多家長在孩子小的時候,都比較注重給孩子講故事,但實際上青青的這些名著書籍都是自主閱讀完成的,周圍的家長知道了之後都非常羨慕青青,覺得這個孩子太讀書了,也希望自己的孩子能夠養成這樣的習慣。
  • 放寒假啦,如何讓低年級孩子提高識字量?掌握方法其實很簡單
    著名數學家蘇步青說:&34;昨天有一位小學二年級的媽媽對我說,她孩子二年級了,書讀了不少,可是識字量還是沒有增加,而且理解能力也不好,這種情況怎麼辦?我認為孩子到了二年級,基本的識字量還不夠,影響理解能力也不好,肯定是課外閱讀方法出現了問題。
  • 不上學前班的孩子,上一年級真能跟得上?很多家長自信過了頭
    這時,是該讓孩子繼續在幼兒園上大班,還是讓孩子去上學前班?很多家長都拿不定主意。如果讓孩子繼續上幼兒園,孩子是可以快快樂樂地度過童年。但是,家長們也擔心孩子以後上一年級會跟不上學習進度。可是,讓孩子去上學前班,明明年紀還小,卻學了小學的內容,家長又擔心孩子吃不消,心疼孩子受苦。
  • 老師說孩子學習挺努力,你以為是表揚,聰明家長卻參透了老師的話
    快樂學拼音,輕鬆學語文。臨近考試,家長們都想和老師多溝通兩句,可是老師卻把家長群禁言了。是不是老師都不想和家長多說一句話呢?家長該如何跟老師溝通,才能套出孩子在學習上的不足?還有尋求幫助的問題:老師,孩子最近總是不好好寫作業,這個寫作業難呀,拖拖拉拉呀,我們家長也都頭疼。老師不管提出什麼解決方案,家長都會來一句:請老師嚴格要求!也就是說,家長提出了溝通的訴求,至於如何解決孩子的問題,請老師管。那麼老師會怎麼管呢?來看看老師的回答是不是很熟悉的感覺?王小明很聰明,就是不好好學。雖然王小明作業寫得亂七八糟,但是上課愛舉手。
  • 這位語文老師教的一年級學生識字量接近六年級
    就連剛離開幼兒園的小朋友也如此,早被幼小銜接班鎖定了,因為爸媽們都覺得提前學拼音、學認字很重要。在金華師範附屬小學一(6)班最近一次檢測中,學生的平均識字量達到2591個,近一半學生的識字量超過3000個,最厲害的孩子能認3433個字,已超出課程標準對小學六年的識字量要求,他們怎麼做到的?原來,班主任兼語文老師鄭新啟開發出一套「鄭氏識字教育法」,成為獨門秘笈。
  • 怎樣在短時間內快速增加孩子的識字量?
    每天什麼時候學,學多久,在哪裡學。如果是即將上學的孩子,時間可以寬鬆一點。如果是已經上學的孩子,就要有緊迫感了。四、執行。每天定時定量完成任務。先教孩子認讀,家長指著大的字卡,說:這是大,讓孩子跟著讀。家長說:大小的大,大人的大,大蘋果的大,讓孩子跟著說。每個字都是這樣的步驟,估計用時5分鐘。第2天,先認讀今天要學的5個生字。
  • 孩子幼小銜接識字量少怎麼辦?繪本閱讀助力孩子適應新學期
    下午在樓下陪孩子玩的時候,遇到了一個小朋友的媽媽,向我諮詢:「我家孩子九月份就要上一年級了,可是現在孩子拼音、寫字都不會,更重要的不認識幾個字啊?這種情況上了一年級會怎麼樣呢?」這個媽媽有點為難地說:「你不知道啊。我家孩子就喜歡玩,一天到晚的就喜歡看動畫片,一說到看書就煩。這該怎麼辦?」其實我家孩子在上一年級的時候,和這個小朋友的情況是差不多的。但是孩子的這種情況是我一手造成的。那個時候總覺得這些知識一年級老師都是要講的啊,孩子在幼兒園的任務就是玩,開心的玩就好了。結果三年的幼兒園時光,孩子除了玩的開心之外,什麼都沒有學到。
  • 識字量不足的孩子,如何為小學一年級做好準備?
    ——識字。現在許多小學一年級的進度很快,識字量跟不上,孩子學起來特別費勁;每天寫作業,都需要家長全程陪伴。當孩子還在幼兒園中大班,也就是剛剛識字的時候,老師和家長就會刻意引導孩子注意文字中的「部件」,幫助孩子提前認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