快樂學拼音,輕鬆學語文。
最近有細心的家長和我反映:老師,你最近留的語文作業,抄寫生字詞,都是單純的抄寫生字詞,怎麼不標註拼音呢?我非常欣賞這位家長的細心,大部分我們的家長在輔導孩子寫作業的時候,只會考慮,會不會組詞?字寫得工整不工整?有沒有按照老師要求完成?而很少有家長會注意到作業內容的改變。
小學語文老師,尤其是低年級段的老師,在布置書面作業的時候,注重基礎的練習,會布置諸如一個字,標上拼音,再組兩個詞。那麼這位家長發現的問題是,我只讓寫字和組詞,沒有標註拼音了,是老師已經不重視拼音教學了嗎?
拼音,作為小學一、二年級的重點基礎教學內容,是每一個語文老師最為看重的。而部編版語文教學書,對教學大綱做了修改,要求學生先識字再學拼音,這是為什麼呢?
1、 幼小銜接的識字量已經很高了
作為一、二年級的小學生,其實大部分孩子在入學前,已經具備一定的識字量了。尤其是上過幼小銜接的孩子,還具備了書寫規範常識。但由於校外輔導機構的教學水平參差不齊,很多孩子雖然認識了字,發音也不標準,或者也只是單單認識了字,不解其意。書寫規範也不正確,不會用田字格等問題。正式入學後,這些知識點都需要老師給孩子重新糾正和梳理。
通過對漢字的積累與認知,孩子們的識字量提升後,就可以自主閱讀一些書籍,語文的學習是漢字和語言,拼音作為注音工具來使用。之前,我們強調了拼音的重要性,先學拼音後,有的孩子就會非常依賴拼音。造成到了三、四年級,仍有寫作文時不會寫的字,用拼音代替的情況。識字的犯懶,是不利於語文學習的。孩子們會覺得寫字麻煩,就用拼音代替,這是錯誤的。
2、 從容易的知識點入手
前面說到,在正式入學前,孩子們通過各種方式已經有了識字量的積累。那麼從最容易的知識點入手,會讓孩子覺得學習不是一件難事。通過認字後,再學拼音,可以加強孩子的閱讀記憶,並且學會使用字典工具,培養自主學習的習慣。
3、 拼音仍是重點,先後順序做了調整
強調了拼音只是注音工具後,並不是說拼音就不學了,其仍是重點。拼音糾正識字發音,尤其是一些普通話普及不好的地區,拼音的學習還是非常重要的。對於識字量較少的孩子,還是可以通過注音來閱讀。在教學方式上做了調整,所以老師也應該與時俱進,將識字的重要性提到日常教學實踐中來。
如今,一年級的課文,也很少有注音了。這就說明了,識字的重要性。讓孩子的閱讀習慣不再依賴拼音,書寫過程中也要進行多的漢字書寫,而不是用拼音書寫代替漢字。關於先識字再學拼音的問題,大家都有什麼看法嗎?歡迎評論留言討論。
更多精彩內容,敬請關注我:小島語文
快樂學拼音,輕鬆學語文,記錄語文教學中的點滴故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