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晚上能抓上千隻,以往5毛錢1隻搶著收,如今卻無人收購,不值錢了嗎
相信很多八零後在農村長大的孩子,小時候都有過捉知了猴的經歷,知了猴就是蟬的幼蟲,那時候城市興起了一股吃知了猴的熱潮,經常有人來到農村收購知了猴,一隻知了猴1毛錢左右。聽到知了猴也可以掙錢,整個農村都沸騰了,不管老人孩子,都大晚上拿著手電筒,去樹林,水溝的地方尋找知了猴。
有時候飯都沒吃,放學後回家拿了手電就急匆匆的去樹林裡尋寶了,手裡拎個小水桶或者玻璃罐,找到的知了猴就放進罐子裡,找到幾十隻就會賣給收購的人,每天都可以輕鬆抓到二三十隻左右,一晚也有二三元的收入,明天又有零花錢買冰捧吃了,因此小夥伴們都愛捉。
這抓知了猴也要講技巧的,我們先在樹林裡將每棵樹在1米高左右的地方用黃膠帶纏上一圈,這樣知了猴爬到膠帶的位置因為滑就停住了,讓我們更容易捉到。一人一排樹,用手電上下照著在樹上找,借著手電的亮光,隔很遠就能看到,然後把它從樹上拿下來放進裝有水的瓶子裡,有時候,運氣好,也能抓到上百隻,滿載而歸的路邊有不少收知了猴的小商販。
知了猴白天基本不會破土而出,一般都是在晚上7點-12點破土。而晚上8-9點,是知了猴破土而出最多的時候。特別是在悶熱的下雨天氣之前,抓知了猴最好,因為這個時候知了猴出得更多,也可以在下午去抓,尋找那些很小的洞,將還未出土的知了猴挖出來,只是這樣根麻煩。
知了猴破土而出後,一般在2-4小時就會脫殼羽化,羽化後就會變成金蟬,在羽化期間的知了猴身體最脆弱,它需要休養一段時間才能成蟬,如果在白天出來,那麼在羽化後,容易受到太陽的暴曬,對金蟬有一定影響,還有在白天破土出來,容易受到天敵攻擊。有經驗的大人們都十分了解知了猴的演化出殼時間。
後來,聽說知了猴不僅營養價值高,還可以藥用,價錢也越來越高,記得最高時候,有人收過5毛錢一隻,於是,抓捕知了猴的人群也在大力進行,有經驗方法的大人,一晚能抓上千隻,經過人們大量捕捉後,資源就變得越來越少了,因為價格高,據說現在還有人專門養殖金蟬,不過,聽說好多養殖戶都失敗了,因為以往5毛錢1隻搶著收,如今卻無人收購,難道不值錢了嗎?
其實也不是無人收購,當年我們確實捉過很多知了猴,也覺得這玩意價格不錯,我想當時應該是興起了一時的吃知了猴熱潮,才將價格炒得那麼高。如今大多數隻當藥材賣到藥店去,也就是我們說的「蟬衣」,蟬衣是一味著名的名貴藥材,在很多醫書都有記載,雖說一斤蟬衣能買到150-200元,聽起來覺得價錢不錯,但一過秤,一大堆知了猴蛻殼也沒多重,沒份量。
所以說養殖有風險,不能隨便跟風。但不管值不值錢,現在都很少知了猴了,可能是由於人們過度的捕捉,導致知了猴的數量急劇減少,農村現在可安靜了,並沒有多少知了的叫聲,反而比較懷念以前的那種環境。
你有過抓知了猴的經歷嗎?歡迎跟大家分享你的童年樂趣。「如果你喜歡這篇文章,你的點讚、留言與轉發,才是對我最大的鼓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