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晚能抓上千隻,以往5毛1隻搶著收,如今卻無人收購,不值錢了嗎

2020-12-12 鄉村田小園

1晚上能抓上千隻,以往5毛錢1隻搶著收,如今卻無人收購,不值錢了嗎

相信很多八零後在農村長大的孩子,小時候都有過捉知了猴的經歷,知了猴就是蟬的幼蟲,那時候城市興起了一股吃知了猴的熱潮,經常有人來到農村收購知了猴,一隻知了猴1毛錢左右。聽到知了猴也可以掙錢,整個農村都沸騰了,不管老人孩子,都大晚上拿著手電筒,去樹林,水溝的地方尋找知了猴。

有時候飯都沒吃,放學後回家拿了手電就急匆匆的去樹林裡尋寶了,手裡拎個小水桶或者玻璃罐,找到的知了猴就放進罐子裡,找到幾十隻就會賣給收購的人,每天都可以輕鬆抓到二三十隻左右,一晚也有二三元的收入,明天又有零花錢買冰捧吃了,因此小夥伴們都愛捉。

這抓知了猴也要講技巧的,我們先在樹林裡將每棵樹在1米高左右的地方用黃膠帶纏上一圈,這樣知了猴爬到膠帶的位置因為滑就停住了,讓我們更容易捉到。一人一排樹,用手電上下照著在樹上找,借著手電的亮光,隔很遠就能看到,然後把它從樹上拿下來放進裝有水的瓶子裡,有時候,運氣好,也能抓到上百隻,滿載而歸的路邊有不少收知了猴的小商販。

知了猴白天基本不會破土而出,一般都是在晚上7點-12點破土。而晚上8-9點,是知了猴破土而出最多的時候。特別是在悶熱的下雨天氣之前,抓知了猴最好,因為這個時候知了猴出得更多,也可以在下午去抓,尋找那些很小的洞,將還未出土的知了猴挖出來,只是這樣根麻煩。

知了猴破土而出後,一般在2-4小時就會脫殼羽化,羽化後就會變成金蟬,在羽化期間的知了猴身體最脆弱,它需要休養一段時間才能成蟬,如果在白天出來,那麼在羽化後,容易受到太陽的暴曬,對金蟬有一定影響,還有在白天破土出來,容易受到天敵攻擊。有經驗的大人們都十分了解知了猴的演化出殼時間。

後來,聽說知了猴不僅營養價值高,還可以藥用,價錢也越來越高,記得最高時候,有人收過5毛錢一隻,於是,抓捕知了猴的人群也在大力進行,有經驗方法的大人,一晚能抓上千隻,經過人們大量捕捉後,資源就變得越來越少了,因為價格高,據說現在還有人專門養殖金蟬,不過,聽說好多養殖戶都失敗了,因為以往5毛錢1隻搶著收,如今卻無人收購,難道不值錢了嗎?

其實也不是無人收購,當年我們確實捉過很多知了猴,也覺得這玩意價格不錯,我想當時應該是興起了一時的吃知了猴熱潮,才將價格炒得那麼高。如今大多數隻當藥材賣到藥店去,也就是我們說的「蟬衣」,蟬衣是一味著名的名貴藥材,在很多醫書都有記載,雖說一斤蟬衣能買到150-200元,聽起來覺得價錢不錯,但一過秤,一大堆知了猴蛻殼也沒多重,沒份量。

所以說養殖有風險,不能隨便跟風。但不管值不值錢,現在都很少知了猴了,可能是由於人們過度的捕捉,導致知了猴的數量急劇減少,農村現在可安靜了,並沒有多少知了的叫聲,反而比較懷念以前的那種環境。

你有過抓知了猴的經歷嗎?歡迎跟大家分享你的童年樂趣。「如果你喜歡這篇文章,你的點讚、留言與轉發,才是對我最大的鼓勵!」

相關焦點

  • 雙11快遞員口述:每單只賺2毛5,每月罰款上千元,還要留下來嗎?
    當然,該客服人員是否是對手的臥底,我們暫且不談。但你有沒有發現,造成這件事故最直接的原因已經明擺著了,那就是快遞員辭職不幹了!要知道,快遞網點快遞積壓、無人配送,快遞員離職的事件,已經不是一回兩回了。早在今年5月,上海一申通快遞網點,3萬件快遞堆積在倉庫,無人配送。倉庫大門緊鎖,幾十名快遞員終日在網點處無所事事。後來經有人一問:原來是該網點老闆跑路了。 無獨有偶,在今年9月,相關媒體曾多次曝出南寧多個百世快遞網點出現大面積包裹積壓,無人派送的狀況,從而引起了大部分用戶的不滿和投訴。
  • 農民打著手電筒捕捉,往年最低60元一斤,今年無人收,不值錢了?
    作為農村小孩,在夏天最有意思的活動文就是捉知了,不過到得如今,捉知了已經不再局限於小孩了,大人們也捉起了知了,但並不是用來玩的。 事實上,知了也是一道美食,古代的《禮記》中就有記載食用知了的情況,讓我們得知當時知了不僅是一般平民的食品,而且還是君王貴族筵席上的佳餚,如今有不少地方都保留著食用知了的習俗。
  • 自製簡易捕蚊機,一晚能消滅上千隻蚊子
    原標題:自製簡易捕蚊機,一晚能消滅上千隻蚊子 華龍網3月6日10時訊 大家都知道,蚊子是透過生物的體溫、呼出的二氧化碳,以及特定的味道和溼度來鎖定獵物的。如果你的肺活量較大,吐出的二氧化碳較多,就容易吸引蚊子靠近。  小編從網上看到一個國外網友的捕蚊方法,一個晚上輕輕鬆鬆就殺了「4000多隻蚊子」,讓我們來看看他是怎麼做到的吧!
  • 男子自製捕籠抓貓販至外地銷售 一晚能抓數十隻
    11月20日晚,高港胡莊派出所民警在巡邏時發現一名偷捕貓的嫌疑人魏某。此人常在南通、泰州等周邊鄉鎮遊蕩,先是利用放音機播放麻雀的叫聲吸引附近貓的出現。當晚,民警抓獲該嫌疑人的時候,他才安放了一個捕貓籠,前前後後十多分鐘的時間,他就逮了4隻貓。據魏某交代,他每晚能抓數十隻貓,並將盜抓的貓販賣至南通如皋市某農貿市場,有人按每斤4元左右的價格進行收購。近期天氣漸涼,該農貿市場收購貓的老闆生意很紅火,一處收購點一天能收購數百隻貓,然後集中販賣至廣東等地。
  • 1毛1斤仍然乏人問津 山東圓蔥主產區遭遇賣難
    聊城市東昌府區朱臺村農民李書文家門口也堆滿了圓蔥:「還有8萬斤沒賣出去,每斤1毛5都賣不上。如果按每斤1毛的價格賣,一畝地得賠2000多塊錢。」李書文今年種了20畝圓蔥,雖然賣出一半,也不足以收回成本。   辛苦一年的大豐產,成了隨時會爛掉的「定時炸彈」   「種圓蔥的成本一畝2000多元,每斤至少得賣到3毛才不虧本。
  • 以前丟田裡沒人要,如今有人收購,一噸賣上千元,農民:多份收入
    花生成熟後農民只摘果實,也就是花生豆,而花生秧沒有用處就直接丟田裡不要了,沒想到現在竟然有人收購,一噸能賣上千元,農民表示,這是多了份收入。 花生是現在常見的堅果之一,也算是最親民的堅果了。在民間,花生有很多別稱,因為它的果實長在土裡,有些地方稱它為「泥豆」,同時因為營養價值高,花生又被稱為「長生果」。
  • 鮮肉不值錢蛻掉的皮是無價之寶,農村小孩都去撿,五百一斤收不到
    農村河流裡的淡水魚,比如黃鱔,就經常被農民抓去市場上賣錢。除此以外,知了也是農民很愛抓的一種野味,不過它的鮮肉不值錢,蛻掉的皮卻是無價之寶,很多農村小孩都去撿,五百塊一斤收不到。
  • 農地裡有1種綠植,人稱「鋪地蜈蚣」,有1米長,如今不多見,值錢
    大部分的野生植物可以在農地裡生長,以往我在農地裡種植農作物的時候,常常會看到節節草、牛筋草、銅錢草、車前草、龍葵等野生的植物,它們的長勢特別快,繁殖能也強,所以我將它們從農地裡剷除後,過了沒多久就又生長出來,這是什麼原因呢?
  • 快遞員的含淚口述:一天送200件,每單只賺2毛5,我只想先活下去
    如今的快遞員更是到了生死存亡的時刻!央視曝光,每單只賺2毛5!近日,央視財經報導,各大快遞公司此起彼伏的價格戰,帶來了派送單費的急劇下降,許多快遞員對此是叫苦不迭。更恐怖的是,有快遞員直接吐槽,到手派件費已降至4毛錢/件,扣除簡訊費、電話費後,一單只能賺個2毛5!一單只賺2毛5,什麼概念?我們先來算一筆帳,每個快遞員每天保持10個小時以上的工作時長,平均下來,每天也就能送個200單左右。就算每月再保持滿勤,一個月下來,派單收入也只有1500元。
  • 洋蔥價格最新行情2017 洋蔥價格暴跌:1毛1斤仍無人無津
    ­  洋蔥價格最新行情2017 洋蔥價格暴跌:1毛1斤仍無人無津  從5月份開始,全國各地的洋蔥就陸續開始上市了,今年洋蔥的畝產量高於往年,然而價格卻出現暴跌,如何把這些洋蔥賣出去,成了蔥農的一塊心病。
  • 砂糖橘只賣9毛一斤,5畝砂糖橘收入兩萬塊,利潤所剩無幾
    砂糖橘正大量上市,每天村頭都會有不少收購商聚集,一些經紀就會帶著老闆去看砂糖橘果園,只要價格合適成交也是挺快的。不過從最近的行情來看,砂糖橘成交價一塊多甚至幾毛一斤都有出現,都是一些沒有蓋膜的果子在成交。
  • 從國外帶回1.5萬隻口罩,15歲少年放棄旅遊當「搬運工」
    1.5萬隻口罩,年僅15歲的他,在無人願意「冒險」的情況下,隻身一人,帶著5個重重的行李箱,從印尼「人肉」背回了國內。作為一名旅居海外的華僑,遊和洲心繫祖國和家鄉,為在第一時間搶購口罩,他放下原本的外貿生意,組織員工以最快的速度緊急搜集蘇門答臘島、爪哇島、蘇拉威西島、加裡曼丹島等島內的醫用口罩,1月23日起,僅用兩天時間,就收購了2萬多隻口罩,準備捐給家鄉的溫州市蒼南縣人民醫院。
  • 史上最不值錢的錢:100萬億,只夠買1個麵包,2瓶水,3個雞蛋
    這就是辛巴威了,一個位於非洲南部窮得只剩下錢的奇葩國度,為啥這個國家的錢這麼不值錢呢?辛巴威幣並不是開創之初,就這麼不值錢的,津元最早比美元值錢,1980年獨立的時候,津元與美元匯率為1:1.47。在土改以後,由於經濟崩潰,政府財政入不敷出,於是開始印鈔。
  • 武漢街頭美食1鍋能出42片,每片只賣7毛5,這一類人最好不吃
    武漢街頭美食1鍋能出42片,每片只賣7毛5,這一類人最好不吃 邊吃邊說,我給吃撐了,一會吃飯我只吃青菜,不吃米飯了。 我們都笑她,每次看到米粑粑,吃的比肉都香。 在武漢的街頭,有這樣一種美食,店家在銷售的時候,往往是2個放在一起賣,這種用大米或糯米做的米粑,當地人給它起了一個好聽的名字,叫作對粑。
  • 廢舊紙箱值錢了 西安居民和保潔員「搶」紙箱子
    以前,有的居民把廢舊紙箱子放在樓道,希望被保潔人員清理走,如今,擔心被拿走;平常,在垃圾分離站,保潔人員能撿到不少廢舊紙箱,如今,很多居民都攢著紙箱賣,不再當垃圾扔……  ◎居民和保潔員「搶」紙箱子  吸取了上周的教訓,昨天,家住小南門附近的王女士,沒有把廢舊紙箱子放在家門口,而是放在家裡的換鞋凳上
  • 不就是養只鸚鵡?憑啥抓我?!
    如今養寵物的人越來越多、瀕危野生動物案件,抓獲犯罪嫌疑人3名,繳獲珍貴、瀕危的野生動物盔甲避役1隻、非洲灰鸚鵡1隻、薩爾瓦託蜥2隻。8月5日,南頭公安分局根據線報在中山市沙溪鎮抓獲涉嫌非法收購珍貴、瀕危野生動物的劉某,並現場查獲「高冠變色龍」蜥蜴一隻(後經鑑定為列入CITES附錄Ⅱ的受保護動物,學名:盔甲避役)。
  • 浙江海寧尖山1.5萬隻垃圾桶裝上智能晶片
    小小一枚垃圾桶上的晶片,可以收集每戶垃圾產生量、追溯不合格垃圾的來源,可以讓工作人員遠程監控,輕鬆搞定積分統計、紅黑榜……如今,一枚枚小晶片走進尖山一個個農村後,宣告海寧尖山農村生活垃圾分類邁入智能化時代。在尖山村村民委員會,記者看到,「垃圾分類智能化監管平臺」正在運行。
  • 兒時挖過的「1種草」,如今能當盆栽,還值錢,再次遇到請珍惜!
    以往我在野外就看到過人參、黃芪、白朮、茯苓、甘草、當歸、白芍、赤芍、生地、熟地、麥門、天門、黃連、黃苓等植物,這些植物的根莖比較發達。同時還看到過積雪草,它和銅錢草一樣,都有比較高的觀賞價值,將積雪草種植到花盆裡也可以觀賞,和紫花地丁一樣好看,花友們可以養護幾盆在陽臺上觀賞。
  • 有人專收碎木、樹枝,一斤1毛多,除了燒火還有啥用?這不虧嗎?
    農民種樹,好處很多,除了能夠乘涼,還能減輕大風對莊稼的危害,更重要的是能給農民帶來收入。筆者老家農村人種樹,一般都種速生的楊樹,沒幾年就能長大成材,就能賣錢了。因此,村子裡幾乎每年都有人賣樹。農民賣樹,販子把樹砍倒之後,只會挑樹幹和大的樹枝,小樹枝都不要,嫌裝車上礙事,都留給農民了。
  • 這種龜,非法出售或收購1隻即可構成刑事犯罪!
    數月前,寧德市蕉城區查獲了一起特大的販賣野生動物案件,涉案的吳某某、黃某某夫妻倆非法收購、出售野生陸龜達到一百多隻。特別是非洲的馬達加斯加收購的陸龜「進價」低,利潤空間大,賣給國內的二級賣家,二級賣家再按照龜殼的長短來賣,便宜的也要幾千元,最貴的會達到十幾萬元人民幣。林某等四人分工明確,一組人負責境外收購,一組人負責走私轉運,一組人負責國內販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