武漢街頭美食1鍋能出42片,每片只賣7毛5,這一類人最好不吃
圖/文/蔣振東
嶽父嶽母很長時間沒有見我女兒了,打電話說要過來看她。我剛說好啊,我開車去接他們的時候,他們其實已經走到了我們小區樓下。
女兒放下手中的鉛筆,合上作業本子,嚷著去給姥姥姥爺開門。
嶽父嶽母前幾年退休了,就一直幫我們帶孩子。直到我女兒開始讀小學,他們才開始有了屬於他們自己的晚年生活。不過,仍然隔三差五的給外孫女視頻。
女兒看到姥爺後,就嚷著要一起玩。稍後,我嶽母也手裡拿著一大袋子的米粑粑進來,說是來的時候,在附近的路邊小攤上,看到有人在做米粑粑,便排隊購買了一些。
一看到米粑粑,我女兒趕緊拿出來,趁熱吃了好幾個。邊吃邊說,我給吃撐了,一會吃飯我只吃青菜,不吃米飯了。
我們都笑她,每次看到米粑粑,吃的比肉都香。
在武漢的街頭,有這樣一種美食,店家在銷售的時候,往往是2個放在一起賣,這種用大米或糯米做的米粑,當地人給它起了一個好聽的名字,叫作對粑。一些老人,喜歡將對粑稱作為米粑粑,在湖北江漢平原地區,人們卻叫為溜粑,是很有特色的湖北特色傳統小吃之一。
對粑以米為主要材料,從江漢平原流廣於整個湖北地區,成為大家愛吃的一種甜品,如今在武漢的街頭,尤其是一些老小區,時而能看到有人擺攤售賣對粑。
對粑是把大米磨漿後發酵,在平底鍋裡用小火慢慢烘烤而成的一種小餅。 剛出鍋的米粑粑,外殼金黃焦脆,內肉潔白軟潤,吃起來糯糯甜甜,十分可口。
我在武漢市的街頭看到,有的店家,因為生意太好,為了一次能多做出一些,便自己把做對粑的鍋,進行了改造,每次可以做出42片對粑,和普通的鍋相比,改良後的鍋,每次幾乎多做了兩三倍的數量。
不過,一對對粑售價只有1塊5毛錢,這樣算起來,1片對粑的價格,也才7毛5分錢,絕對稱得上既好吃又便宜的地方特色小吃。
其實對粑的製作並不複雜,每次做的時候,只需要將提前做好的米漿,倒進準備好的模具裡,蓋上蓋子,不停的轉動就可以了。
之所以需要不停的轉動,就是為了保證做出的對粑,受熱相對均勻,能夠產生類似鍋巴一樣的口感。
從米漿倒入模具,開始不停的加熱、轉動,到揭開鍋蓋,大約需要5分鐘左右。如果火開得較大,3分鐘左右也可以做熟。而等鍋蓋也揭開,就能看到潔白軟潤的對粑了。因為對粑的上面沒有接觸鍋的表面,做熟後呈現出來的就是白色。而下面接觸鍋表面的一面,顏色金黃。
剛剛出鍋的對粑,顏色金黃的一面,吃起來焦脆,猶如嚼鍋巴,而另一面,潔白軟潤,吃起來甜甜糯糯,十分可口。
作為地方的傳統美食,當地人對這種對粑,可謂是情有獨鍾,甚至有人喜歡買來當主食吃。不過需要提醒的是,對粑在製作的過程中,會放有一定量的白糖,以保證吃起來甜甜糯糯,而對於平常血糖高的人來說,不建議食用。如果特別的想吃,也不宜多吃,品嘗一下就好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