開學後,背誦作業多
開學快兩周了,家長一方面開心孩子的返校。但是隨之而來,家長的煩惱也來了,那就是各種各樣的作業需要輔導。
尤其是很多的背誦作業,需要家長去監督完成,耗時耗力。家長也不斷地提出質疑,大量的背誦有意義嗎?背誦也成為了很多孩子的噩夢。
背誦的內容也是五花八門,尤其是語文的背誦正盛,除了背誦古詩文、現代文選段、文言文背誦,甚至還有優秀作文的背誦。
針對這個話題,不同的人有不同的意見。
主張背誦的原因
相當一部分人是主張語文是需要大量的背誦的。原因也非常的簡單:
一 很多人熱衷背誦是因為能短時間內提高語文成績
語文的考核除了閱讀和寫作以外,很大一部分是考查的基礎知識,這一類基礎知識不背是肯定不行的。
這也就是說,語文很多的背誦是帶有目的性的,那就是為了應付考試。
所以,我們甚至還能看到有老師要求學生背作文範文的,聽起來很可笑,但是對考試確實有用。
為了成績,很多家長和老師會讓孩子們進行大量的背誦。
二 語文需要積累,背也是積累的一種方法。從學科的特點來說,語文學習重積累。不管是背誦也好,還是抄寫也好,都只是一種教學方法。這也就是說,要想把語文學好,背和抄寫都是必不可少的,這是由學科特點決定的。
語文基礎字詞句的積累是必要的,也是必須的。
三 中小學是記憶力最好的階段,應該多背誦
還有人認為,中小學學生的記憶力是最好的時候,可以多記一些,就算不理解了,但是內容記下來了,等到了一定的階段,這些記下來的東西自然就會理解了。
有人熱衷背誦,自然有人反對這種大量的背誦。
反對大量背誦的原因
反對大量背誦的人也不少,原因也很充分。
第一 機械式的背誦容易孩子反感,失去學習興趣
機械式的背誦枯燥無味,對很多孩子來說完全就是種精神折磨,只要一講到背誦,很多孩子就會感到害怕。
本來語文的學習是件挺有意思的事情,但是有些老師過於強調背誦,背誦時不準出現一個錯字等,讓學生對整個學科都會產生厭惡。
這種情況現實中就是存在的,很多孩子害怕背誦。
第二 沒有理解的背誦,很快就會還給老師
很多孩子在背誦的時候,根本就不知道文章的意思,完全是死記硬背,沒有理解。這樣的背誦完全只是為了應付考試。
一個假期或者是一個星期後就忘記得一乾二淨。這種情況可以說是普遍存在,這會讓人質疑,背誦的目的究竟是什麼?
三 一定程度上讓孩子失去了獨立思考的能力
大量機械的背誦,讓孩子失去來了獨立思考的能力,凡是不會的,最直接的辦法就是記下來就可以了。
這種背誦真的貫穿到了各個學科。不光是文科,現在很多理科也要學生背。肯定有老師跟學生這樣說過,「你理解不了,那就背下來。」
背誦要適當,要有方法
單純的機械式背誦筆者也不贊同,但是不背誦也不行,老師和家長還是要重視背誦的方法。
一 有理解的去背誦。
不管是語文也好,還是其他學科也好,至少要有個簡單的理解。這樣的背才有意義。
我曾經碰到過這樣一個學生,能夠背誦大量的詩詞句,但是她一直以為【唐】王維的唐不是朝代,而是姓。這也就是說,背誦前淺顯的理解還是要有的,要遵循循序漸進的過程。先理解,再讀熟,再背誦。
跳過前面兩個環節,背誦的意義就不大了。
有理解的背誦其實也節約了背誦不少的時間。
第二 背誦要有針對性
這點主要是針對老師說的,有些老師確實抓不住知識點或者是考點,為了以防萬一,整本書背誦的都有。完全就沒有這個必要了,有些課文顯然只需要理解,沒必要背誦。
背誦能解決一些問題,但是不能解決全部的問題,老師還是要控制量。
家長也是,海量的背誦並不能解決所有的問題。
結語
背誦在語文學習上是不可少的,但是機械式或者是死記硬背並不可取。
有理解,有重點的去背誦既節約了時間,也不會讓學生失去對學科的興趣。
語文學習的輸入方式有多種,背誦只是其中一種而已,不需要過分誇大背誦的作用。
您覺得這種大量的背誦對學習語文的意義大不大?歡迎留言談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