圖片來自網絡,版權歸原作者所有,若侵權請聯繫我刪除,謝謝圖片作者。
明天是清明節啦,公司放假一天,政府規定通知了。不準燒香燒紙,所以只能去看看去獻點花。
父母在世時,每年父母都會把上墳的東西準備好,他們五六十歲時還年年都和我們去上墳。
漸漸地父母已經走不動了,兄弟姐妹的孩子也大了。父母便漸漸不去上墳了,再過幾年變成我們為父母上墳了。
記得有一年大伯和我家攻小叔家都去上大墳。小叔說守著他們在,大家會來一起去上墳。他們不在了,一大家就散了。我相信這話,但沒想到會兌現得這麼早。
小叔60多歲去世,他走得最早,小叔去世後,大伯和大媽也去了,接著我父母也去了,小嬸是五年前走了。三年前大伯的二兒子也走了。
上天迎客已從父輩轉到了我們這一輩。現在別說上大墳,就是上父母的墳,姐妹們也一改以往的習慣,先上婆家的,再上娘家的了。
這就是我們家鄉的男女有別。
說實話,我們曾燒些紙錢,但造錢的都是平民百姓或我們自己,這是個人行為的錢能用嗎?那是地地道道的假幣呀!
我們放在貢品幾天後沒見父母動過一口,只有蟲、螞蟻去享受。這上墳的意義在哪裡?
那就是:「年年有個七月半,前人做給後人看」,這是一種孝道的傳承!
無論我們的人生是坎坎坷坷還是一馬平川,這都是我們人生的組成部分。人生的路,無論難與易,我們都得走。
有父母呵護,有夫妻相伴,有兒孫繞膝當然好,但是春夢一定會醒,這筵席一定會散。所以我們註定會面對:悲傷、失意終老直至死亡。
人,活著就為別人上墳,死了別人為我們上墳。看清了人世,明白了輪迴,清明我不再悲傷。
謝謝閱讀,感恩點讚和轉發!2020.4.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