師德之下,不宜對教師隱私行為進行泛道德批判

2020-08-16 青椒打怪指南


網絡圖片

師德與醫德一樣,都是職業道德。

顧名思義,它是在履行職業行為中應當遵守的道德規範,只是相較於其他職業有著更高的道德要求。也就是說,師德約束的是教師在教育教學活動中的職業行為,而不包括其在私人場所中的隱私行為。

最為突出的表現是,《新時代中小學教師職業行為十項準則》第六條規定,教師「不得在教育教學活動中遇突發事件、面臨危險時,不顧學生安危,擅離職守,自行逃離。」

這一規定有著明確的限制,即「在教育教學活動中」,教師應當盡全力救助學生,甚至不惜犧牲自己的生命。作為職業行為,它不是日常意義上基於道德決斷的見義勇為,而是教師必須遵守的道德義務和必須執行的道德命令。

然而,在職業行為之外,比如在私人旅遊中,教師見到有中小學生落水去救援,就不是師德所要求的道德義務,而是像其他普通民眾一樣所作出的見義勇為。

「社會公序良俗」是對社會公共領域中的言行的規範,是針對所有人,並不單獨針對教師。

教師所應遵守的道德規範體現在其職業行為上,限制於公共領域,而不是體現在這個人的每時每刻,甚至擴張到其全部私人領域,否則就只會導致泛道德批判。

比如,上自家廁所忘了衝馬桶算不算違反師德?在辦公室電腦上查資料不小心看到跳出的不雅圖片,算不算違反師德?再比如,一個人與教師吵架說,「你是教師,我可以罵你,你不可以罵我,否則我告你單位,讓單位處分你違反師德。」

如同中世紀的人們要討論,針尖上能站幾個天使,在泛道德批判下就要討論,教師回家之後能不能發個牢騷罵個娘?

由此,師德有損,可以一票否決,但不能對師德的外延進行擴大解釋和泛化解釋,否則多數教師的多數私人行為都可能被上綱上線地批判。之前就有新聞報導說,教師在學校放假當天出去聚餐被處分,教師騎電動車在路邊買個菜也被處分。

這都說明,對師德的評判,不能隨意延伸其空間範圍,也不能隨意擴大其適用範圍。否則,道德批判,只會導致普遍的道德虛偽。雖然說「人人皆可為堯舜」,但並不能要求人人都實際地成為堯舜,否則人人都只會成為偽君子,甚至大偽成德。

給私人空間留出一定的位置,包容教師作為人和公民所應當享有的隱私權,對職業行為的道德要求不被貫徹到私人隱秘生活的角角落落,這既是對法律的尊重,也是對教師職業的尊重。


(原創作品,轉載請聯繫作者獲得授權。)

歡迎關注本號「青椒打怪指南」,一起體驗教師的教學科研生活和打怪升級的酸甜苦辣。

相關焦點

  • 教師涉不雅視頻,維護師德也不宜搞「無過受罰」
    (新京報)對捲入不雅視頻事件的教師,要理清其法律和道德責任,就算是為維護師德,也不宜搞「無過受罰」。相反,嚴格恪守法治精神、不隨意將師德約束面擴大化,才能更好地維護師德。8月11日,鎮江市教育局人事處工作人員回應,據初步了解,不雅視頻中的當事女生已畢業,與涉事教師的師德師風並無關係。但此後這方面的定性有了變動:8月12日,康某所在所在學校鎮江市實驗高級中學發出《關於對康華老師不雅視頻網上傳播事件的初步調查處理通報》,稱當地教育局、學校認為,該教師拍攝不雅視頻,屬於低級趣味,有損教師師德,學校已將其「立即調離教學一線崗位,並責令其作出深刻檢查」。
  • 新京報:教師涉不雅視頻,維護師德也不宜搞「無過受罰」
    對捲入不雅視頻事件的教師,要理清其法律和道德責任,就算是為維護師德,也不宜搞「無過受罰」。相反,嚴格恪守法治精神、不隨意將師德約束面擴大化,才能更好地維護師德。8月11日,鎮江市教育局人事處工作人員回應,據初步了解,不雅視頻中的當事女生已畢業,與涉事教師的師德師風並無關係。
  • 教師涉不雅視頻,維護師德也不宜搞「無過受罰」|新京報快評
    對捲入不雅視頻事件的教師,要理清其法律和道德責任,就算是為維護師德,也不宜搞「無過受罰」。相反,嚴格恪守法治精神、不隨意將師德約束面擴大化,才能更好地維護師德。但此後這方面的定性有了變動:8月12日,康某所在所在學校鎮江市實驗高級中學發出《關於對康華老師不雅視頻網上傳播事件的初步調查處理通報》,稱當地教育局、學校認為,該教師拍攝不雅視頻,屬於低級趣味,有損教師師德,學校已將其「立即調離教學一線崗位,並責令其作出深刻檢查」。
  • 李敏、檀傳寶:師德崇高性與底線師德 | 當代公共事務的倫理聚焦
    教師不僅要「恆其教事」,而且負有「正人心」的重要任務,必須在實際行動和道德行為上能做學生的榜樣,就如王夫之所言,「立教有本,躬行為起化之原;謹教有術,正道為漸摩之益」。毋庸置疑,儒家的師德標準在中國的教育發展中始終處在根基的位置。然而當前,出現了不同的聲音。有觀點認為,過去談師德的種種聖人標準,遵循的是儒家道統的思想,在今天的社會是不支持的。
  • 別以「師德之名」道德綁架不雅視頻受害教師
    轉而又判定該教師拍攝不雅視頻,有違教師師德。這樣反轉飄忽不定的裁定不僅自己打臉,還失掉了自身的公信力,讓網友對當事教師處罰的決定持質疑態度。近些年,人們總是任意拓寬師德的外延,對師德進行擴大化理解。老師與工人、農民、白領一樣是一個職業,當然由於其職業的特殊性,人們對教師的道德要求普遍要高。教師確實應該以身作則,以高標準要求自己,但社會不能動輒對教師進行道德綁架,對其私人事務進行評判。值得一提的是,對教師的道德綁架並非個例,今年5月,四川通江一名教師再節日期間兼職送外賣一事同樣再網上引發熱議,有網友認為教師的本職是教學,天天想著增加收入,會影響教學。
  • 教師涉不雅視頻,維護師德也不宜搞「無過受罰」|新京報快評
    對捲入不雅視頻事件的教師,要理清其法律和道德責任,就算是為維護師德,也不宜搞「無過受罰」。相反,嚴格恪守法治精神、不隨意將師德約束面擴大化,才能更好地維護師德。8月11日,鎮江市教育局人事處工作人員回應,據初步了解,不雅視頻中的當事女生已畢業,與涉事教師的師德師風並無關係。但此後這方面的定性有了變動:8月12日,康某所在所在學校鎮江市實驗高級中學發出《關於對康華老師不雅視頻網上傳播事件的初步調查處理通報》,稱當地教育局、學校認為,該教師拍攝不雅視頻,屬於低級趣味,有損教師師德,學校已將其「立即調離教學一線崗位,並責令其作出深刻檢查」。
  • 鎮江男教師被處理:師德師風不是筐
    在這份對於康華老師的處理通報中,這樣寫到:該教師(康華老師)拍攝不雅視頻屬於低級趣味,違背社會公序良俗,有違教師師德,嚴重損害了教師形象。對於康老師的處理,在這裡我們要釐清這麼幾個問題:一,這段視頻是誰拍的?
  • 開封31中開展師德第一課"規範教師行為 加強師德師風"教育
    為進一步提升教師師德素養,規範教師從教行為,增強師德師風&34;。9月10日下午,開封市第三十一中學組織全體教工,在校一樓多功能報告廳,開展了師德第一課&34;教育活動。接著,全體教工集中學習了侯紅書記講話和全市教師節表彰大會精神,並再次學習了《新時代中小學教師職業行為十項準則
  • 教師師德的重要性
    第二天涉事學生回家奔喪,該老師竟然不管不顧,在全年級大課上公開拿這個學生隱私做例子,並表示:「如果這學期你家裡有四個人去世,我這門課,你只能重修。」看到這則新聞,我簡直氣炸了,只覺得所住的並非人間。想不到雙一流高校之中還有這樣卑鄙無恥的老師?莫非這是一所假大學?莫非這是一個假老師?不說這是你的學生,稍微有點人性,聽說人家親人去世了,總應該有些傷心之意。
  • 教育部關於高校教師師德失範行為處理的指導意見
    來源:教育部網站各省、自治區、直轄市教育廳(教委),新疆生產建設兵團教育局,有關部門(單位)教育司(局),部屬各高等學校、部省合建各高等學校:為進一步規範高校教師履職履責行為,落實立德樹人根本任務,弘揚新時代高校教師道德風尚
  • 高中師生不雅視頻遭瘋傳,當事教師被調崗,網友:開了一個壞先例
    8月11日,鎮江市教育局工作人員發現,一、發布主體不是教師,二、被傳師生的學生已經畢業;隨後鎮江市教育局工作人員表示:與涉事教師師德無關。不料,8月12日,校方卻發布通報:有違教師師德,嚴重損害教師形象。已將&34;。受害教師怎麼就成了違背師德教師?
  • 教育部:對高校教師師德失範行為實行「一票否決」
    全文如下:教育部關於高校教師師德失範行為處理的指導意見  各省、自治區、直轄市教育廳(教委),新疆生產建設兵團教育局,有關部門(單位)教育司(局),部屬各高等學校、部省合建各高等學校:  為進一步規範高校教師履職履責行為,落實立德樹人根本任務,弘揚新時代高校教師道德風尚
  • 中山大學解聘教師王曉瑋,彰顯師德正能量
    據介紹,教師王曉瑋7月6日在線上課期間行為不當,學校於事發當日成立調查小組展開調查,現已確認王曉瑋行為已構成嚴重教學事故,且嚴重違背教師職業操守和師德師風。王曉瑋這樣低俗的老師又豈止一個,從近幾年的曝光情況來看,大學老師、教授品質低下、生活庸俗、三觀不正的大有人在。我忍不住要問,這些老師,本應該作為教書育人的模範,卻行為舉止截然相反,他們的初心去哪裡了?
  • 幼兒園教師——師德的內涵與基本構成
    師德的內涵師德即教師的職業道德,是教師在長期的教育教學實踐中形成的,比較穩 定的道德觀念、行為規範和道德品質的綜合,是教師的思想覺悟、道德品質 和精神面貌的集中體現,也可以稱之為教師的專業倫理規範。幼兒園教師的師德是一定社會對幼兒園教師的職業行為,提出的基本道德要求,通常以師德理想、師德原則以及師德規則等方式表現出來。師德的基本構成幼兒園教師的師德從不同的角度可以有不同的構成。
  • 師德養成是教師專業發展的首要任務
    我們要在概括和總結師德建設多年來的實踐探索的基礎上,結合新的任務和要求,加快師德養成,促進教師專業發展,全方位推進新時代師德師風建設。  師德素養要與育德能力同步發展。《意見》明確提出「突出課堂育德,在教育教學中提升師德素養」,這既揭示了教師所承擔工作的基本特點和教師專業發展的基本規律,也指出了師德素養提升的重要場域和關注點。從師德素養與育德能力的關係上看,兩者有著不可分割的聯繫。
  • 對違反師德行為的實行「一票否決」鎮江市教育局嚴抓師德師風建設
    揚子晚報網8月16日訊(通訊員 吳娜 記者 萬凌雲) 16日,記者從鎮江市教育局獲悉,該局12日召開鎮江市屬學校校長會議,就師德師風建設提出明確要求。鎮江市教育局朱定明副書記出席會議。朱定明指出,新形勢下學校在教師隊伍管理中存在重視業務、輕視黨建,重視管理、輕視教育的「一手硬、一手軟」現象。他強調,要把師德師風建設作為教師隊伍建設的首要任務,加強對教師思想道德建設的正面引導。一是要加強理論學習,提高教師隊伍的政治素養。
  • 山西一教師不滿學生只給班主任送花發飆,當地整治師德師風
    、局務會,成立領導組,深入學校對該項事件進行深入調查,並進行嚴肅處理,起到以案說法、以案示警、以案明紀、以案促改作用;並舉一反三,在全區中小學校、幼兒園開展師德師風集中整治行動。通知如下:圍繞「愛國守法、愛崗敬業、關愛學生、教書育人、為人師表、終身學習」六方面師德表現,通過兩種方式進行考查:一是通過教師思想動態和價值取向,二是通過教師的言行舉止。對全區教職工師德師風進行全方位整治。一、強化師德教育師德教育是提升教師責任感和使命感的重要抓手和途徑,著重從以下三個方面開展工作:(一)學習師德規範。
  • 教師莫「失德」,師德勿「失守」
    組織有償補課,體罰學生、幼兒,帶領學生應援娛樂明星,性騷擾、性侵學生……日前,教育部公開曝光8起違反教師職業行為十項準則典型問題。其中涉及的問題違反師德師風,有的還涉嫌違法犯罪。公開曝光典型違規行為,嚴肅處理涉事教師及相關責任人,有利於形成震懾作用,更好規範教師職業行為,再次表明相關部門對師德違規問題「零容忍」的態度和不斷加強師德師風建設的決心。「百年大計,教育為本。教育大計,教師為本。」教師是立教之本、興教之源,肩負著為黨育人、為國育才的使命,承擔著讓每個孩子健康成長、辦好人民滿意的教育的重任。
  • 熱詞【教師職業行為十項準則】形成師德師風建設長效機制-光明日報...
    熱詞【教師職業行為十項準則】    2018年,「新時代教師職業行為十項準則」出臺,其中包括對高校教師、中小學教師及幼兒園教師職業行為的規範,劃定了教師的基本底線,樹立了新時代師德師風。
  • 【央視網評】校園反性騷擾不應囿於道德規範
    王小箭關於「泛師德問題」的這番說辭提醒我們,在對「性騷擾」進行認定與處理上,應有更加清晰的定義以及更為規範的約束機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