暑期來臨,三門峽市不少學生利用假期做暑期工,但由於缺少社會經驗,也容易面臨一些求職困惑和維權難題。 7月22日,記者採訪了三門峽市部分暑期工。多名大學在校生表示,由於假期時間比較充裕,也沒有過多課業負擔,便選擇通過打工來獲得自己的零花錢。採訪中,記者了解到,學生打工主要從事的是教育、餐飲以及服務行業,選擇的職位有輔導機構老師、收銀員、售貨員、服務員等,求職信息大多來源於同齡人互相交流以及各個企業公示的招聘信息。
有不少受訪者表示,學生暑期打工常常會遭遇工作時長、工資等方面的不公正待遇,由於用人單位大多不與學生籤訂勞務合同,使暑期工面臨維權難題。那麼,學生在暑期務工時應當怎樣避免各類不公正待遇?
記者就暑期工常見問題採訪了三門峽市勞動保障監察支隊,工作人員表示,學生暑期工要首先向用人單位說明自己是學生,可以工作到什麼時間,避免開學離職時被用人單位剋扣工資;學生求職時,注意選擇信譽良好、經營正常、規模較大、證照齊全的正規企業,如個人無法了解企業情況,也可撥打勞動保障監察投訴舉報電話——2855273,諮詢企業信息,提前做到心中有數;暑期工還要注意與用人單位籤署協議,以書面形式約定好工資、工作時間並蓋上公章,如果日後需要維權可作為證據。
市勞動保障監察支隊提醒:大家遇到勞動糾紛時,可及時撥打電話向勞動保障監察反映。希望同學們增強維權意識,掌握相關常識,提前做足準備,以避免日後引起糾紛。
責任編輯:祝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