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國家食品安全風險評估中心成功舉辦「食品毒理學計劃」培訓班
為落實國務院「十三五」國家食品安全規劃、國家衛生健康委食品安全標準與監測評估「十三五」規劃(2016-2020)和2020年食品安全標準和監測評估重點工作安排,繼續推進實施「食品毒理學計劃」,國家食品安全風險評估中心於2020年9月10日舉辦了「食品毒理學計劃」培訓班。
-
國家食品安全風險評估中心200人編制下人手不足
近年來食品安全事件頻發,而各種有關食品安全問題的解釋則五花八門,讓公眾無從取捨,社會輿論由此愈發期待來自專業機構對食品安全問題的細緻研究、科學分析和定期發布。2011年10月,國家食品安全風險評估中心組建,媒體評論認為,該機構的出現填補了我國食品安全風險評估領域長期缺乏專業技術機構造成的空白。
-
乳製品深加工產品科學發展論壇舉辦 中國乳製品工業協會乳製品深...
為提升我國乳製品深加工產品的科技創新和研發能力,打破國產乳品原料被「卡脖子」的局面,優化產業結構,12月3日,中國乳製品工業協會與國際乳品聯合會中國國家委員會(CNCIDF)聯合在京舉辦乳製品深加工產品科學發展論壇並成立乳製品深加工專業委員會。國家市場監督管理總局食品生產安全監督管理司稽查專員畢玉安出席並講話。
-
國家食品安全風險評估中心副主任李寧
國務院聯防聯控機制於2020年11月25日(周三)下午15:00時在國家衛健委西直門辦公區新聞發布廳(西城區北禮士路甲38號)召開國務院聯防聯控新聞發布會,市場監管總局、海關總署、中國疾控中心、國家食品風險評估中心負責同志及專家將出席新聞發布會
-
食品安全風險評估中心就乳清蛋白比例做出說明
27日,國家食品安全風險評估中心對嬰兒配方食品中乳清蛋白比例進行說明。 說明稱,乳清蛋白是蛋白質的一種,為人體提供必需胺基酸等成分。國際食品法典委員會(CAC)在「嬰兒配方食品及特殊醫學用途嬰兒配方食品」標準中,沒有對產品中乳清蛋白的比例提出要求,而推薦以必需和半必需胺基酸的含量是否接近母乳作為嬰兒配方食品中蛋白質質量的判定依據。
-
風險評估中心:食品包裝螢光劑標準國際仍屬空白
中國經濟網北京8月22日訊(記者張欣瑜)針對國際食品包裝協會發布的方便麵、奶茶等紙容器螢光性物質超標損害健康的消息,今日,國家食品安全風險評估中心就食品用包裝用紙適用標準情況作出說明。說明表示,美食藥監局、歐盟對食品包裝紙螢光劑無明確限制,而日本、澳大利亞、新加坡等國皆無具體針對食品包裝紙的法規。
-
中國乳製品質量怎麼樣?多項嚴格檢測標準 把好乳品質量關
牛奶中含有豐富的蛋白質、脂肪、維生素和礦物質等營養物質,且易於人體吸收,也是餐桌上不可或缺的食品之一。近期,關於乳製品質量的問題引發網友熱議,中國乳製品質量究竟如何?相關報告顯示,近年來,我國生鮮乳及乳製品質量安全風險可控,整體狀況良好。
-
2013食品安全事件多來自原料汙染與惡意造假
國家食品安全風險評估中心主任助理、研究員王竹天。望月/攝 國家食品安全風險評估中心主任助理王竹天研究員,中國農業大學羅雲波、胡小松教授,中國農業科學院魏益民教授等在內的十餘位權威專家從科學的視角對2013年國內食品安全熱點進行了逐一解讀和分析。專家們認為,鎘大米、摻假羊肉、美素奶粉疑雲、「地溝油變身食品原料,百餘企業涉案」4個是真正的食品安全事件。
-
食品安全風險評估中心:市場在售金箔酒均屬違規
本報2月3日獨家報導國家衛計委就擬批准金箔為食品添加劑新品種公開徵求意見的消息後,引發社會普遍關注。昨天,國家食品安全風險評估中心(下文簡稱「中心」)就此專門組織專家召開媒體溝通會表示,金箔作為食品添加劑實為著色劑,僅為讓食品更好看,對人體健康沒有好處也沒有害處。而對市場上目前銷售的金箔白酒,中心認為全部是違規的。
-
評估中心:低含量焦糖色不會危害健康
日前,國家食品安全風險評估中心就飲料可樂中含有4-甲基咪唑可能造成的健康危害作出解釋,認為只要可樂生產者嚴格按照標準使用合格的食品添加劑焦糖色,可樂產品不會對人體健康造成危害。
-
CBIFS2020第十三屆中國國際食品安全技術論壇將於10日開幕
>國家食品安全風險評估中心標準四室主任,研究員10:05-10:35我國食品安全抽檢制度及現狀 範春林 國家市場監管總局食品安全抽檢監測秘書處副秘書長、暨南大學食品安全與營養研究院院長,教授14:00-14:30食品安全快檢技術前沿 熊曉輝 南京工業大學食品質量安全研究中心主任
-
乳製品抽檢合格率99.5% 連續7年三聚氰胺抽檢合格率100%
《報告》顯示,2015年,國家食品安全監督抽檢食品樣品,其中合格食品樣品合格率為96.8%,抽檢乳製品樣品,合格率為99.5%,乳製品抽檢合格率遠高於食品抽檢合格率。《報告》還顯示,在收購和運輸環節,已全面開展奶站清理整頓,嚴格準入管理,堅決取締不合格奶站,奶站數量從2008年的2萬多個減少到8500個。生鮮乳運輸車全部實現專車專用,持證運輸。
-
大會議程_中國經濟網——國家經濟門戶
Masami Takeuchi, FAO亞太區食品安全官大趨勢推動亞洲健康食品創新 李永敬,杜邦營養與健康事業部亞太區總裁企業家高峰對話主題:創新驅動食品安全與健康 大會報告2(4月19日下午):當前中國食品安全值得關注和思考的幾個問題陳君石,中國工程院院士、國家食品安全風險評估中心研究員
-
食品檢測方法全方位覆蓋各環節
21世紀,隨著信息技術的快速發展,世界已進入網際網路時代。12月1日,在中國食品科學技術學會舉辦的食品檢驗方法社會需求與標準化論壇上,中國工程院院士、中國檢驗檢疫科學研究院首席科學家龐國芳表示,農藥殘留檢測如何實現信息化,大數據分析如何實現智能化,風險溯源如何實現可視化是農藥殘留檢測技術面臨的三項挑戰,而信息化為研究農藥殘留信息化檢測技術帶來了千載難逢的機遇。
-
液質聯用等2016年度第二批食品安全國家標準項目計劃發布
有關工作要求如下: 一、按照《食品安全法》、《食品安全國家標準管理辦法》等規定,做好標準起草工作。起草過程中,應當以食品安全風險評估結果為主要依據,充分考慮我國經濟發展水平和客觀實際情況;要在全國範圍內深入調查研究,廣泛徵求監管部門、技術機構、行業協會、企業、專家和消費者等各方意見,確保標準科學性、合理性。
-
我國食品安全基本態勢與風險治理-光明日報-光明網
食品安全問題產生的根源與未來風險治理的難點是什麼?如何有效治理食品安全風險?了解這些問題,全面認識我國食品安全的現實狀況與未來走勢,事關國家發展,更是民心所系。江南大學食品安全風險治理研究院基於熵權Fuzzy-AHP模型的研究表明,2006-2015年間我國的食品安全風險熵權值一路下行的態勢非常明顯,食品安全風險的總體狀況在2009年由高風險狀態進入中風險狀態,2011年進入低風險狀態,2012年之後一直穩定處於相對安全的低風險狀態。
-
簡述我國食品安全工作近年發展歷程
與時代發展同行 為百姓餐桌護航——簡述我國食品安全工作近年發展歷程民以食為天,食以安為先。70年巨變的中國,飲食發展進步與時代同行,不斷滿足著國民從溫飽到美食,再到安全的期待進階。6月17日,肖亞慶在市場監管總局食品審評中心(國家中藥品種保護評審委員會)進行調研,強調要把食品安全「四個最嚴」的要求切實落實到食品審評實踐中。
-
去年食品安全關注原料汙染與惡意造假
由於中國傳統食品的複雜性,導致傳統食品工業化自主創新過程中出現的安全性評價正在成為中國食品工業與食品安全監管中的獨特問題。 二是對標準的爭論與質疑。標準不是越嚴越好,標準是政府、企業、消費者三方利益平衡的產業,這種爭議始終存在。 三是乳製品行業始終受到最高關注。
-
2020年國際食品安全與健康大會在京成功召開
國家衛生健康委員會食品安全標準與監測評估司副司長田建新在致辭中指出,強化風險交流,做好科普宣傳,讓食品安全與健康科學信息深入人心,造福千家萬戶。充分發揮行業專家作用,承擔社會責任,傳播科學知識,為食品安全和營養健康工作出一份力。
-
食品安全風險預警交流:甜味劑,多元化的甜蜜選擇
來源:中國醫藥報配圖/張妙婷近日,為幫助公眾全面了解甜味劑的相關科學知識,科信食品與營養信息交流中心、中華預防醫學會健康傳播分會、中華預防醫學會食品衛生分會、中國疾病預防控制中心營養與健康所、中國食品科學技術學會食品安全與標準技術分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