食品安全風險預警交流:甜味劑,多元化的甜蜜選擇

2020-12-23 新華網客戶端

來源:中國醫藥報

配圖/張妙婷

近日,為幫助公眾全面了解甜味劑的相關科學知識,科信食品與營養信息交流中心、中華預防醫學會健康傳播分會、中華預防醫學會食品衛生分會、中國疾病預防控制中心營養與健康所、中國食品科學技術學會食品安全與標準技術分會、食品與營養科學傳播聯盟六家專業機構,聯合制定並發布了《食品甜味劑科學共識》。

甜味劑是最常見的食品添加劑之一,它可以在保證食品口感的同時,降低糖分和熱量。中國工程院院士、國家食品安全風險評估中心研究員陳君石指出,甜味劑因甜度高、能量低(或不含能量)、工藝性能穩定、安全性高等特點,在全球範圍內越來越廣泛地被應用於食品和飲料生產加工中。作為賦予食品以甜味的食品添加劑,甜味劑還為需要減糖和控糖的消費者提供了更多元的選擇。

減糖又保甜

《國民營養計劃(2017-2030年)》提出,加快食品加工營養化轉型,優先研究加工食品中油、鹽、糖用量。《全民健康生活方式行動方案(2017-2025年)》要求,全國縣(區)深入開展「三減三健」 (減鹽、減油、減糖;健康口腔、健康體重、健康骨骼)專項行動,減糖是其中一項。

喜歡甜食是人的天性,如何能讓人們在享受甜蜜的同時減少糖的攝入呢?甜味劑的出現為解決這一問題提供了多元化的選擇。與蔗糖、果葡糖漿等添加糖相比,甜味劑具有以下特點:

第一,甜度高。大多數甜味劑的甜度相當於蔗糖的數十倍乃至數千倍,因此,只需極少的量就能獲得適宜的甜度。

第二,能量低。甜味劑通常不提供能量或只提供較少的能量,而且由於它的血糖反應小,還可供高血糖及糖尿病患者食用。

第三,甜味劑可以減少因糖攝入而帶來的齲齒風險。

第四,甜味劑的水溶性和加工穩定性好,在食品加工中使用方便。

隨著消費者對低糖和無糖食品飲料的需求不斷增長,甜味劑替代部分糖已成一種趨勢。我國是甜味劑生產和出口大國,主要生產品種有:糖醇類,如木糖醇、麥芽糖醇、赤蘚糖醇等;高倍甜味劑,如甜蜜素、糖精(鈉)、阿斯巴甜、安賽蜜、三氯蔗糖等;天然甜味劑,如甜菊糖苷、羅漢果甜苷等。

安全有保證

目前,聯合國糧食及農業組織(FAO)/世界衛生組織(WHO)食品添加劑聯合專家委員會(JECFA)、美國食品藥品管理局(FDA)、歐洲食品安全局(EFSA)等食品添加劑安全性評價國際權威機構對甜味劑科學評估的一致結論為:按照相關法規標準使用甜味劑,不會對人體健康造成損害。

我國《食品安全國家標準 食品添加劑使用標準》(GB2760-2014)對允許使用的甜味劑品種、使用範圍以及最大使用量都有具體規定。以常見的阿斯巴甜為例,假設一瓶汽水(330毫升),僅使用阿斯巴甜作為甜味來源,按照GB2760-2014規定的最大限量0.6克/千克換算,一個體重60千克的成人一天要喝超過12瓶這樣的汽水(假設此人飲食中沒有其他阿斯巴甜來源),才能達到標準設定的每日允許攝入量的最高值。因此,只要按標準使用,甜味劑是有安全保障的。

專家建議,消費者應培養「吃動平衡」的生活方式,提升健康素養,根據自身需求選擇適合自己的食品;食品生產企業應響應《國民營養計劃(2017-2030年)》和「全民健康生活方式行動」中關於「三減三健」專項行動的倡議,通過創新為消費者提供更多元化的產品,促進公眾健康水平提高。

相關焦點

  • 【原創】食品裡加了「甜味劑」!你需要糾結如何選擇嗎?
    然而這也引發了一些人的擔憂:甜味劑到底是什麼?人工合成的甜味劑對健康有影響嗎?根據今年7月由科信食品與營養信息交流中心、中華預防醫學會健康傳播分會、中國疾病預防控制中心營養與健康所等六家專業機構聯合最新發布的《食品甜味劑科學共識》,按規定使用甜味劑是安全的,消費者在購買前應當仔細閱讀食品標籤。
  • 強化風險交流 讓食品安全與健康科學信息深入人心
    12月3日,在中國食品科學技術學會、國際食品科技聯盟主辦的2020年國際食品安全與健康大會上,中國工程院院士、國家食品安全風險評估中心總顧問陳君石指出,迄今,沒有證據表明新冠病毒通過食品或包裝傳播,尤其是生鮮動物性食物。儘管新冠肺炎不是食品安全問題,但其流行會給食品安全帶來挑戰。
  • 【食品安全風險預警交流】山東通告14批次食品不合格情況8批次存在...
    8批次存在農獸藥殘留超標問題臨沂市臨沂經濟技術開發區鑫鑫水果蔬菜經營部銷售的菠菜、臨沂市臨沂經濟技術開發區張洪星蔬菜經營部銷售的油菜,毒死蜱不符合食品安全國家標準規定。新泰市青雲街道韓家蔬菜銷售部銷售的豇豆,滅蠅胺不符合食品安全國家標準規定。東營市東營區永恩食品店銷售的黃豆芽,4-氯苯氧乙酸鈉(以4-氯苯氧乙酸計)不符合食品安全國家標準規定。
  • 全國綠色食品質量安全風險預警管理專家會議召開
    本報訊 崔敏 近日,由中國綠色食品發展中心主辦,中國熱科院加工所承辦的2020年綠色食品質量安全風險預警管理專家會議在海南省海口市召開。 此次會議旨在加強綠色食品質量安全預警工作,提高產品抽檢項目和判定依據的科學性、針對性。
  • 甜味劑含量標註不規範 無糖飲料設下"甜蜜"陷阱
    針對零度可樂禁售事件,6月17日,衛生部食品安全綜合協調與衛生監督局有關負責人表示,按規定在食品中使用阿斯巴甜是安全的。   但這一事件不僅沒有結束,還發生了戲劇性轉變。可口可樂公司稱,零度可樂遭禁的真正原因是當地機構懷疑零度可樂含有甜蜜素。   阿斯巴甜、甜蜜素,究竟為何物?
  • 羅漢果比糖還甜卻幾乎沒能量 鍾凱:是安全的食品甜味劑
    經濟日報-中國經濟網北京11月22日訊 羅漢果是中國特有的一種藥食兩用植物,它所含有的羅漢果糖苷作為食品甜味劑甜度高、口味好、能量低,發展前景廣闊。今日,科信食品與營養信息交流中心副主任、中國食品安全30人論壇專家鍾凱博士撰文表示,羅漢果糖苷安全性強,但如果有相關產品聲稱具有健康奇效則需警惕。
  • 減糖、控糖的時候,生活依然很甜蜜?
    但是過多的糖分攝入可能會導致一些疾病風險的增加。也正是考慮到大家身體健康,我國也推行了「減油、減鹽、減糖」的專項行動。那麼,到底怎樣才能讓大家在減少糖分攝入的同時還能享受到「甜蜜」呢?據市疾控中心專家介紹,甜味劑的出現為解決這一問題提供了新的選擇。
  • 甜味劑,甜到憂傷
    甜帶來的愉悅直擊心靈,可如今這「甜蜜負擔」逐漸讓人消受不起。其實有甜味的食物並不一定含有糖,在上一篇無糖,依然可樂我們做了可樂測評,用味覺直觀感受了糖和甜味劑的區別,那麼可樂中呈甜味物質都有哪些呢?僅從配料表上看,經典可樂和無糖可樂的區別在於使用了不同的甜味劑。
  • 散裝白酒別亂喝,四川有3家被查出使用了甜味劑!
    但最近,作為白酒第一省的四川省,組織開展了食品安全監督抽檢,卻發現有3批散裝白酒不合格,情況如下:資陽市雁江區鮮味堂羊肉湯館銷售的「散裝白酒」,甜蜜素檢驗值為0.00513g/kg,規定不得檢出,不符合食品安全國家標準。
  • 趙允:著力構建企業食品安全風險監測和預警體系
    娃哈哈集團質量監控部部長趙允在主題為"科技發展與食品安全"的分論壇上,以哇哈哈為例,從研發層面構建食品安全方面的基礎研究平臺,到要持續去提升企業的安全檢測能力,最後提到,哇哈哈會伴隨著信息技術的進步,去逐步按照政府的要求,構建企業食品安全風險監測和預警體系等這些方面,進行了詳細的闡述。
  • 食品安全宣傳周丨「社會共治與資源共享」食品安全科...
    三是擴展風險預警交流新渠道。在鞏固與傳統媒體合作的基礎上,積極藉助新媒體開展食品安全風險預警交流,在中國政府網等權威媒體平臺設置專欄,利用網站、微信、微博、公眾號等多種載體,傳播食品安全信息,開發了「食安查」風險預警交流信息服務平臺、頭條號、公眾號,擴大食品安全信息的受眾面,提高可及性。
  • 食品安全科普,究竟應怎麼做
    當天,國家市場監督管理總局食品安全抽檢監測司副司長梁鋼表示,我國在食品安全社會共治和資源共享方面還存在一些不足,比如食品安全信息的觸及層次還不夠深,參與食品安全社會共治的力量還有待於進一步發動,食品安全信息資源標準不夠統一,數據資源的共享和融合還存在難度,等等。「食品行業的科普,究竟應該怎麼做?」
  • 食品安全科普工作研討會在京舉辦
    近年來,國家市場監督管理總局定期召集食品行業學/協會通報食品安全信息,會商食品安全形勢,研究食品安全問題及對策,特別是會同中國食品科學技術學會組織權威專家,針對食品安全熱點和風險點,編寫並向社會發布食品安全消費提示與風險解析。    三是擴展風險預警交流新渠道。
  • 質檢總局對137家進口食品企業發出安全風險預警 可口可樂、七喜...
    新京報快訊(記者郭鐵)國家質檢總局昨日(12月26日)發布通報稱,根據近期檢驗檢疫情況,已有137家企業出現不良記錄,達到《進口食品不良記錄管理實施細則》規定的列入《進口食品化妝品安全風險預警通告》的條件,其中不乏可口可樂、七喜、桂格等知名品牌境外生產商。
  • 甜味劑超標 北京下架四批次不合格食品
    中國質量新聞網消息北京市食品安全辦公室日前公示的食品安全信息顯示,北京市工商局在對本市流通領域食品抽檢中發現不合格樣本4個,存在的問題主要是糖精鈉、甜蜜素超標。   據悉,甜蜜素是一種常用甜味劑,其甜度是蔗糖的30到40倍。攝入過量甜蜜素會對人體的肝臟和神經系統造成危害,特別是對代謝排毒能力較弱的老人、孕婦、小孩危害更明顯。
  • 四川省市場監管局與網友互動交流食品安全話題
    四川省市場監管局與網友互動交流食品安全話題營造齊抓共管的社會共治氛圍本報訊 (川 聞)12月10日,四川省市場監管局副局長、黨組成員周傳軍率食品安全抽檢監測處、特殊食品安全監督管理處、食品安全經營監督管理處有關工作人員參加四川省政府網站在線訪談節目,圍繞「提升食品安全抽檢監測質量
  • 金禾實業:甜味劑龍頭打造香甜健康生活
    本文來源:東北證券 原文標題《金禾實業:甜味劑龍頭打造香甜健康生活》無糖化漸成趨勢,甜味劑替代空間巨大。甜味劑是僅次於調味品的第二大類食品添加劑,其主要功能是賦予食品以甜味。長期來看,隨著生活水平的提高,健康生活的意識逐漸擴散,糖精、甜蜜素等低代甜味劑的市場空間將愈來愈小。安賽蜜和三氯蔗糖安全性得到各國權威部門的認可,且綜合競爭優勢明顯,其對低代甜味劑的內部替代將不斷加快。食品添加劑不斷擴產,羽翼漸豐。
  • 非法添加甜味劑 目前四川已有近40家小酒坊登上食品安全黑榜
    非法添加甜味劑 目前四川已有近40家小酒坊登上食品安全黑榜 「機密」難破,在利益驅動下,一些小酒坊開始動起了「歪」腦筋——在低廉白酒中加入甜味劑,使得自己的白酒比名酒還香甜。然而,這種非法、卑劣的做法,最終讓這些企業吃盡「苦頭」。  11月17日,成都市食藥監局公布的最新一批食品抽檢結果顯示,其中涉及酒類有8批次不合格,而不合格原因全部為非法添加甜蜜素、糖精鈉、紐甜等甜味劑。
  • 按規定使用甜味劑是安全的
    其實,無糖飲料是用甜味劑製成的。由於甜味劑很容易溶解在水裡,而且也非常穩定,它能產生甜味,但幾乎不會產生能量,在食品加工中應用非常廣泛。目前,甜味劑在美國、歐盟及中國等100多個國家和地區廣泛使用,有的品種使用歷史已長達100多年。從國際範圍來看,甜味劑的安全性已得到國際食品安全機構的肯定。
  • 貴州衛健委開展學校食品安全風險專項監測
    從貴州省衛生健康委獲悉,根據《貴州省2020年學校食堂食品安全風險專項監測方案》,貴州將在全省88個縣(市、區)開展學校食堂食品安全專項監測,助力全省各級各類學校有序復學複課。為切實做好貴州全省疫情防控期間有序復學和學校食堂食品安全等相關工作,依據國家教育部、國家市場監督管理總局、國家衛生健康委《學校食品安全與營養健康管理規定》,貴州省衛生健康委聯合省教育廳於4月29日印發《貴州省2020年學校食堂食品安全風險專項監測方案》,決定在全省88個縣(市、區)公辦或民辦中學開展學校食堂食品安全專項監測,助力全省各級各類學校有序復學複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