甜味劑,甜到憂傷

2020-12-20 閃電新聞

無論在什麼時候,我們都很難向甜食說不。人們對甜味的偏愛,來源於漫長進化過程中哺乳動物對生存所需能量物質的追求。甜帶來的愉悅直擊心靈,可如今這「甜蜜負擔」逐漸讓人消受不起。其實有甜味的食物並不一定含有糖,在上一篇無糖,依然可樂我們做了可樂測評,用味覺直觀感受了糖和甜味劑的區別,那麼可樂中呈甜味物質都有哪些呢?

僅從配料表上看,經典可樂和無糖可樂的區別在於使用了不同的甜味劑。

● 經典可樂:果葡糖漿,白砂糖

● 無糖可樂(零度、纖維+):阿斯巴甜,安賽蜜,蔗糖素

白砂糖

蔗糖是從植物中提取的天然甜味劑,常用的白砂糖、綿白糖、冰糖、紅糖都是蔗糖。蔗糖安全性高、價格低廉、味質好且符合人們傳統飲食習慣,是主要甜味劑品種之一。

由於蔗糖屬高熱量甜味劑,過度攝取易導致肥胖、齲齒等疾病。特別對於糖尿病患者等特殊人群,應遵照醫囑嚴格限制食用。

果葡糖漿

以澱粉為原料生產的果葡糖漿,也稱高果糖漿。它能提供人體所需的熱量,屬於營養型甜味劑。

果葡糖漿素有天然蜂蜜之稱,最大優點在於含相當數量(42-90%)的果糖。主要成分和性質接近於天然果汁,具有水果清香。味覺甜度比蔗糖濃,且有清涼感。在甜味特性上,果葡糖漿與蔗糖結合使用,可使其甜度增加20-30%,讓甜味豐滿、風味更好。

果糖的甜度與溫度也有很大關係,40℃以下時溫度越低,果糖甜度越高,最高可達蔗糖的1.73倍。因其冷甜特性,果葡糖漿適用於清涼飲料和其它冷飲食品,這也是為什麼冰鎮可樂更「有內味」的原因。

阿斯巴甜

阿斯巴甜是由天冬氨酸和苯丙氨酸結合而成的雙肽類甜味劑。甜味帶有涼爽感,沒有苦澀、甘草和金屬味,可增加飲料的水果風味。其甜味特徵較接近蔗糖,甜度是蔗糖的200倍,阿斯巴甜的熱值僅為4186 KJ/kg,是蔗糖的1/200,屬於低熱量非營養型甜味劑。

阿斯巴甜可在消化道分解成天冬氨酸、苯丙氨酸和甲醇,因其會產生代謝產物苯丙氨酸,不適合苯丙尿症患者使用。

阿斯巴甜不耐高溫及酸性條件,加熱會使兩種胺基酸分解和容易在水溶液中發生環化而失去甜味。所以做可樂雞翅的同學們還是乖乖使用經典可樂吧。

安賽蜜

安賽蜜熱穩定好,易溶於水,用於酸性飲料穩定性好。甜度為蔗糖的150-200倍。安賽蜜不僅可單獨使用,同其它甜味劑共同使用,具有優越的協同增效作用。

蔗糖素

蔗糖素即三氯蔗糖,是以蔗糖為原料合成的一種蔗糖衍生物。熱穩定性好,可用於烘焙食品或其他熱加工食品。其甜度約為蔗糖的600倍。蔗糖素不僅甜度較高,甜味也較阿斯巴甜更純正,更接近於蔗糖。

甜味劑,讓人歡喜讓人憂

一說到甜味劑,很多人會認為它是人工合成的,對健康不好。目前全球廣泛使用的甜味劑有數十種,我國批准使用的有二十種。甜味劑的安全性已得到國際食品安全機構的肯定,只要按照相關法規標準使用甜味劑,不會對人體健康造成損害。

甜味劑開發的初衷是作為蔗糖代用品,滿足甜味食品的需要,具有甜度高、能量低、可以減少因糖攝入帶來的齲齒風險、水溶性和加工穩定性好等特點。

然而在肥胖、糖尿病等疾病廣泛流行的今天,甜味劑沒有像預期那樣有效控制體重增長、防止代謝性疾病產生,甚至造成與期待相反的效果。甜味劑到底是減肥幫手,還是增重隱患呢?

有研究發現,人工甜味劑的使用能夠打亂機體對於甜味與能量之間最早建立的關係,導致生理功能紊亂進而打破能量平衡。通俗地說,甜味劑雖然不會產生熱量,卻並不能帶來天然糖給人體的滿足感,甚至會增強食慾和飢餓感。這種「意猶未盡」感,會導致補償性能量攝入,長期下去就容易造成肥胖。

除此之外,甜味劑還可能會:

● 提高大腦對甜味劑的偏好臨界值、降低人體對甜味的敏感度。

● 在動物試驗中,甜味劑能夠與腸道甜味受體相互作用,影響腸壁營養物質的吸收以及葡萄糖的平衡。

● 與蔗糖類似,甜味劑會降低機體葡萄糖耐受性,影響胰島素分泌,幹擾機體的能量代謝平衡。

● 影響腸道菌群的組成,促發炎症引起代謝失衡以及負面健康問題的出現。

需注意的是,甜味劑不可以給嬰幼兒及兒童食用。當然更不建議給孩子吃額外添加糖的食物,甜會干擾孩子的口味喜好,促使他們依賴甜味食物,養成愛吃甜食的不良飲食習慣。

越來越多的研究發現,甜味劑並不是糖的安全替代品。甜味劑不能降低人們對甜的喜愛與痴迷,不要因為沒有真正的糖,就縱容自己吃甜食、喝飲料。與其選擇代糖食品,不如選擇營養價值高的食物。

甜味劑雖然可以騙過味蕾,但不能騙過大腦。總是欺騙自己的身體,難免以後要付出代價呀~

來源:山東省中醫院臨床營養科官微

相關焦點

  • 形形色色的甜味劑,你了解多少?
    為了滿足各類消費者的需求,適應不同食品對不同甜感的要求,科技界致力於開發研究新型甜味劑。  甜味劑的種類  甜味劑主要分為天然甜味劑和人工合成甜味劑。  2.非糖天然甜味劑。羅漢果甜苷(羅漢果提取物),甜度為300倍,有羅漢果特徵風味;甘草類甜味劑(甘草提取物),甜度為200~500倍,其甜刺激來得較慢,消退也較慢,持續時間較長,有特殊風味;甜菊糖苷(原產於巴拉圭和巴西的甜葉菊提取物),甜度為250~450倍,帶有輕微澀味。
  • 最理想的人工甜味劑:三氯蔗糖
    甜味劑是世界上研究最多的食品添加劑之一,在食品工業中應用廣泛。甜味劑是指賦予食品或飼料以甜味的食品添加劑,根據它們的來源,可以分為天然甜味劑和人工甜味劑兩類。天然甜味劑,如蔗糖、葡萄糖、乳糖、果糖和D-木糖等,風味好,但其低甜度和高熱值帶給消費者罹患糖尿病、心血管疾病、肥胖和齲齒等疾病的風險。
  • 代糖也分「三六九等」|蔗糖|赤蘚糖醇|甜味劑|代糖
    記者查閱《食品安全標準 食品添加劑使用標準》(GB 2760—2014),目前我國已批准的甜味劑有:紐甜,甘草酸銨、甘草酸一鉀及三鉀,D—甘露糖醇,甜蜜素、環己基氨基磺酸鈣,麥芽糖醇和麥芽糖醇液,乳糖醇,三氯蔗糖(又名蔗糖素),山梨糖醇和山梨糖醇液,索馬甜,糖精鈉,阿力甜,阿斯巴甜,天門冬醯苯丙氨酸甲酯乙醯磺胺酸,甜菊糖苷,安賽蜜,異麥芽酮糖,赤蘚糖醇,羅漢果甜苷,木糖醇,愛德萬甜。
  • 用木糖醇等「甜味劑」代替糖,真的好嗎?
    如今中文中「甜」這個字眼,已經超越了味覺的範疇,更多的被用來形容美好、愉悅的事物,由此,足見人對糖的重視。1.「糖」為何頻繁遭受質疑一直被視為「生命之源」的糖,最近幾年卻頻繁受到質疑。按照成年人每天約2000kcal的能量需要,精製糖攝入需控制到每日50g,僅僅只相當於一瓶500毫升左右的碳酸飲料的含糖量,再加上來自糖果、巧克力、甜點、蛋糕、蜜餞的糖類在體內吸收速率極快,血糖波動大,很容易導致胰島素分泌的紊亂。但糖類畢竟有著重要的功能,神經系統基本的能源、血清素的前體、節約蛋白質……且還有著人視覺、味覺上無法抗拒的誘惑,怎麼看都少不了。2.
  • 孕婦常喝含甜味劑飲品易致寶寶超重
    針對3000多對母子的研究顯示,近30%的女性在懷孕期間喝過含人工甜味劑的飲品,包括減肥飲料、汽水、添加人工甜味劑的茶與咖啡,其中有5.1%的女性在孕期每天都喝含人工甜味劑的飲品。 在去除母親肥胖及飲食方面的影響後,研究人員發現,每天都喝人工甜味劑飲品的孕婦的孩子在1歲時,體重超重的風險是一般孩子約兩倍。 食糖熱量高,通常被認為與肥胖相關,為了保持甜味,很多廠家在飲品中改用了無熱量的人工甜味劑。不過一些研究已顯示,長期使用人工甜味劑也會增加肥胖與代謝疾病風險。
  • 2周後,回憶是糖,甜到憂傷,3星座難捨舊愛,相思入骨
    回憶像糖一般甜蜜只是過去的美好在和眼前的痛苦來對比之後痛苦就更加明顯了,既然心裡還對他念念不忘,既然還放不下那段情誼,為何不重新在一起,至少我們的青春沒有留下遺憾,至少之後的自己不會為當初的永遠感到後悔,下面我們一起來看看,2周後,回憶是糖,甜到憂傷,3星座難捨舊愛,相思入骨。
  • 賣給消費者的「天然」甜味劑小糖包,是一門什麼樣的生意
    2019年7月,「愛樂甜」正式登陸天貓和京東。愛樂甜的文案強調「0卡0糖0脂肪」。在它的天貓店上, 500g日常售價49.9元,上線到目前為止銷量33493。除了像金禾這樣B2B企業創立B2C品牌的之外,也有創業者瞄準了這個細分領域。此前在烘焙企業擔任高管的張佑嘉創立了易思味(Easy Sweet)。
  • 我內心的孤獨源自於我最愛的那個人:感情是糖,甜到憂傷!
    我內心的孤獨源自於我最愛的那個人:感情是糖,甜到憂傷!如果能重來多好,那我寧願錯過也不會彼此傷害。17歲,錯過的那個男孩陽光的,甜甜甜的,雖然遺憾,卻很美好。20歲,沒有錯過,很甜,卻甜到憂傷,不能自拔。
  • 飲料中的「甜味劑」有毒且致癌?就問你怕不怕
    對於甜飲料來說,本身是不建議大家大家飲用的一類飲品,因為攝入糖類過多很容易增加齲齒、肥胖、糖尿病等疾病的發病風險。既然如此,很多人退而求其次去選擇「無糖飲料」,正因為如此,存在很多「人工甜味劑」的無糖飲料才會被拿來熱議。今天,我們就此來科普一下。
  • 人工甜味劑,天使還是惡魔?它會讓我們胖嗎?
    有的人說代糖只是一種形式,用代糖代替精製糖只會讓你更想吃甜的東西。還有的人說用代糖代替一部分糖後,就會因為總能量攝入下降而導致體重下降。那麼到底誰是對的?看完本篇文章你們心裡就會有比較明確的答案。代糖是什麼?
  • 天然甜味劑應用陶瓷膜分離技術的優點
    天然甜味劑是能賦予軟飲料甜味的食品添加劑。在甜味劑發展的進程中,蔗糖市場一直隨著人口的增長而持續增長,始終保持著甜味劑市場的主導地位。然而近20年來,肥胖症、糖尿病和齲齒等高發病的產生,被認為與飲食習慣及膳食結構,尤其是與蔗糖攝入過多有密切關係。
  • 羅漢果比糖還甜卻幾乎沒能量 鍾凱:是安全的食品甜味劑
    經濟日報-中國經濟網北京11月22日訊 羅漢果是中國特有的一種藥食兩用植物,它所含有的羅漢果糖苷作為食品甜味劑甜度高、口味好、能量低,發展前景廣闊。今日,科信食品與營養信息交流中心副主任、中國食品安全30人論壇專家鍾凱博士撰文表示,羅漢果糖苷安全性強,但如果有相關產品聲稱具有健康奇效則需警惕。
  • 德國質疑高溫加熱甜味劑三氯蔗糖的安全性
    三氯蔗糖(Sucralose)是一種零卡路裡的人造甜味劑,其甜度為蔗糖的600~800倍,是最接近蔗糖口感和風味的甜味劑。自2004年以來,已被歐盟批准為食品添加劑E955,可用於甜飲料,調味品,口香糖和烘焙食品。
  • 一文解讀飲料甜味劑:「絕對不能吃」是聳人聽聞,種類多不是壞事
    過量攝入糖會引發超重、肥胖等健康問題,因此相關政府部門和專業機構倡導「減糖」;甜味劑為有減糖需求的群體提供了「減糖不減甜」的多樣化選擇;超重和肥胖與遺傳、飲食、身體活動和心理因素等綜合因素有關,如有控制體重需求,應當通過控制總能量的攝入和適量鍛鍊,才能有效達到預期目的。
  • 甜到憂傷的馬卡龍還敢賣30元1個?「少女的酥胸」有多少秘密!
    當我咬下去,用味蕾感受到她的第一口味道時,甜到憂傷!甜到爆炸!甜到犯法!當看完下面這 4 個關於馬卡龍的秘密之後,我終於知道,自己當年吃了個假的「酥胸」……1.著名法式甜點馬卡龍,其實源自義大利。馬卡龍是義大利人發明的,起初只是一片片圓形的杏仁餅乾,表面有許多裂紋。後來在法國人的加工創新之後,風靡世界,成為經典法式甜點。2.法國人並不知道「少女的酥胸」這一別稱。
  • 精細化工之甜味劑行業專題報告:人類戒不掉的甜味替代品
    甜味的產生是甜味物質的分 子與舌頭上的甜味受體結合,產生神經信號,傳遞到大腦,經過大腦的 「解析」,就感知到了甜味。自然界,有許許多多的分子能與甜味受體結合, 有一些分子結合後產生的信號遠遠比糖更為強烈,就可以作為「甜味劑」。甜味劑熱量低、血糖反應小。
  • 臺灣"八仙果"3成5甜味劑超標 多吃會傷腎
    摘要:據港媒報導,臺灣「食藥署」22日公布監測結果顯示,在臺灣廣受市民歡迎、被視為可鎮咳去痰的「八仙果」,有高達3成5甜味劑超標,不僅無法止咳,多吃反會增加腎臟負擔和傷害。「食藥署」表示,甜味劑雖是合法添加物,但僅會讓食物變甜,對人體無任何營養價值,且長期使用會造成腎的負擔。
  • 甜味劑含量標註不規範 無糖飲料設下"甜蜜"陷阱
    除了兩大可樂巨頭,記者發現市場上使用甜味劑的飲料和食品不在少數。啤兒茶爽含有安賽蜜和阿斯巴甜;華旗山楂果茶含有木糖醇和阿斯巴甜;宣稱「無糖也甜」的親親無糖八寶粥含有安賽蜜和木糖醇。而普通飲料和食品中也到處可見甜味劑:芬達含有安賽蜜和阿斯巴甜,樂事的薯片中都有阿斯巴甜,九制話梅更含有甜蜜素、阿斯巴甜、糖精鈉等。
  • 食品安全風險預警交流:甜味劑,多元化的甜蜜選擇
    甜味劑是最常見的食品添加劑之一,它可以在保證食品口感的同時,降低糖分和熱量。中國工程院院士、國家食品安全風險評估中心研究員陳君石指出,甜味劑因甜度高、能量低(或不含能量)、工藝性能穩定、安全性高等特點,在全球範圍內越來越廣泛地被應用於食品和飲料生產加工中。作為賦予食品以甜味的食品添加劑,甜味劑還為需要減糖和控糖的消費者提供了更多元的選擇。
  • 用甜味劑代替糖有助於減肥?或許是你不了解它的這些影響
    想要減肥卻又熱愛糖的人,在經過苦苦思索之後,想到了一個中和的方法,便是將甜味劑添加在有助於減肥的食物中,這樣就能一舉兩得了,真的是這樣嗎?答案是否定的,用這種方式來進行調節的人,或許是並不清楚調味劑的這2點危害,一起來看看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