形形色色的甜味劑,你了解多少?

2020-12-20 食品夥伴網

  三字經說:「酸苦甘,及辛鹹;此五味,口所含。」甜味是中國傳統五味之一,普遍受到消費者喜愛。




  通常我們從蔗糖和蜂蜜中獲得甜感,中國傳統上還使用甘草,現代使用羅漢果、甜葉菊調配甜味。但是,蔗糖、蜂蜜的產量容易受到氣候、病害等因素影響,價格波動大,而且糖尿病患者不宜食用;甘草和羅漢果在我國屬於既是食品又是藥品的物質,甜葉菊則不能直接用於食品加工製造。為了滿足各類消費者的需求,適應不同食品對不同甜感的要求,科技界致力於開發研究新型甜味劑。


  甜味劑的種類


  甜味劑主要分為天然甜味劑和人工合成甜味劑。


  (一)天然甜味劑


  1.天然物的衍生物。三氯蔗糖,甜度為400~800倍(以蔗糖為標準,下同),甜味特性十分類似蔗糖;阿斯巴甜,又稱甜味素,甜度為200倍,具有清爽的甜味,味質近於蔗糖,但是在高溫條件下不穩定;紐甜,甜度為7000~13000倍,具有純正的、類似於蔗糖的甜味,且有清涼的感覺,對苦味、澀味等不良味道及某些刺激性氣味還有減輕和掩蓋的作用。


  2.非糖天然甜味劑。羅漢果甜苷(羅漢果提取物),甜度為300倍,有羅漢果特徵風味;甘草類甜味劑(甘草提取物),甜度為200~500倍,其甜刺激來得較慢,消退也較慢,持續時間較長,有特殊風味;甜菊糖苷(原產於巴拉圭和巴西的甜葉菊提取物),甜度為250~450倍,帶有輕微澀味。


  (二)人工合成甜味劑


  採用化學合成、改性等技術得到的有不同特性的人工甜味劑,化學性質穩定,耐熱、耐酸和耐鹼,在一般使用條件下不易出現分解失效現象,故使用範圍比較廣泛。人工合成甜味劑的甜度遠高於蔗糖,但是不同的甜味劑甜感特點不同。人們在不斷開發甜感像蔗糖,但甜度更高、性能更穩定、更廉價的甜味劑。常用的人工合成甜味劑有:糖精或糖精鈉,甜度為200~700倍,明顯後苦;甜蜜素,甜度為30~80倍,甜味純正、自然,無異味,甜感產生較慢,但持續時間較長;安賽蜜或AK糖,甜度為200倍,甜味純正而強烈,持續時間長。


  甜味劑須按照規定的範圍和限量使用


  《食品安全國家標準食品添加劑使用標準》(GB 2760-2014)明確規定了甜味劑的使用範圍和用量,也明確規定哪些食品不允許使用甜味劑。例如,糖精或糖精鈉在嬰幼兒食品中不允許使用。


  撰寫:曹雁平


  北京工商大學食品學院教授



相關焦點

  • 市面上的「甜味劑」你了解多少?真的對人體無害?
    阿斯巴甜阿斯巴甜也許很多人聽過,可能在很多糖友圈裡更為人所熟知,阿斯巴甜是一種人工合成甜味劑,被廣泛的添加在食品中,由於不含有熱量,又具有甜味,所以被添加到各種加工食品中。高果糖玉米糖漿高果糖玉米糖漿是一種高度精製的甜味劑,玉米澱粉從玉米粒中分離出來,再經過酸水解的過程轉化為玉米糖漿,幾乎所有的高果糖玉米糖漿都是由轉基因玉米製成,且是很多人飲食中的一大熱量來源,已得到證明會使肥胖和罹患糖尿病的概率增加。
  • 用甜味劑代替糖有助於減肥?或許是你不了解它的這些影響
    想要減肥卻又熱愛糖的人,在經過苦苦思索之後,想到了一個中和的方法,便是將甜味劑添加在有助於減肥的食物中,這樣就能一舉兩得了,真的是這樣嗎?答案是否定的,用這種方式來進行調節的人,或許是並不清楚調味劑的這2點危害,一起來看看吧!
  • 糖尿病患者可以吃人工甜味劑嗎?專家科學解答4個重要問題,有效控制...
    但是當你準備買甜食時,可能很難知道可以買些什麼(無糖食品還是低熱量食品)。 別擔心,以下這些初步的建議可以幫助你做出更明智的選擇。 一、甜食的本來面目 在對比甜味劑時,請記住以下事項。
  • 人工甜味劑,天使還是惡魔?它會讓我們胖嗎?
    不同的飲食「專家」會有不同的觀點,不過有一點他們比較一致,那就是你需要吃的「乾淨」才能瘦,你是因為吃了不對的食物才會胖的。然而,這個觀點並不正確。體重的增長並不是因為我們吃了什麼,而是我們吃了多少,量很重要。不過也不是說食物質量不重要,這又是另外一個討論的話題了。
  • 最理想的人工甜味劑:三氯蔗糖
    希望有越來越多的人去關心身邊的化學,多了解了解常識。如有疑問,請在平臺留言,我將會在第一時間去解答您的問題。甜味劑是世界上研究最多的食品添加劑之一,在食品工業中應用廣泛。甜味劑是指賦予食品或飼料以甜味的食品添加劑,根據它們的來源,可以分為天然甜味劑和人工甜味劑兩類。
  • 科學網—人工甜味劑對消化道菌群有害
    最近,以色列的內蓋夫本-古裡安大學和新加坡南洋理工大學的研究人員們發現,經美國食品和藥物管理局(FDA)批准的6種常見人工甜味劑和含有此成分的10種運動補充劑對小鼠的消化道微生物產生毒性。 研究人員測試了阿斯巴甜、三氯蔗糖、糖精、紐甜、高倍甜味劑(advantame)和乙醯磺胺酸鉀這6種人工甜味劑的毒性,他們觀察到,當其含量僅為1毫克每毫升(1mg/ml)時,消化道中的細菌就會變得有毒。 研究人員通過改造生物發光的大腸桿菌,作為一種微生物系統的傳感模型,利用其發光來檢測有毒物質。
  • 甜味劑,甜到憂傷
    其實有甜味的食物並不一定含有糖,在上一篇無糖,依然可樂我們做了可樂測評,用味覺直觀感受了糖和甜味劑的區別,那麼可樂中呈甜味物質都有哪些呢?僅從配料表上看,經典可樂和無糖可樂的區別在於使用了不同的甜味劑。
  • 【原創】食品裡加了「甜味劑」!你需要糾結如何選擇嗎?
    然而這也引發了一些人的擔憂:甜味劑到底是什麼?人工合成的甜味劑對健康有影響嗎?根據今年7月由科信食品與營養信息交流中心、中華預防醫學會健康傳播分會、中國疾病預防控制中心營養與健康所等六家專業機構聯合最新發布的《食品甜味劑科學共識》,按規定使用甜味劑是安全的,消費者在購買前應當仔細閱讀食品標籤。
  • 孕婦常喝含甜味劑飲品易致寶寶超重
    針對3000多對母子的研究顯示,近30%的女性在懷孕期間喝過含人工甜味劑的飲品,包括減肥飲料、汽水、添加人工甜味劑的茶與咖啡,其中有5.1%的女性在孕期每天都喝含人工甜味劑的飲品。 在去除母親肥胖及飲食方面的影響後,研究人員發現,每天都喝人工甜味劑飲品的孕婦的孩子在1歲時,體重超重的風險是一般孩子約兩倍。 食糖熱量高,通常被認為與肥胖相關,為了保持甜味,很多廠家在飲品中改用了無熱量的人工甜味劑。不過一些研究已顯示,長期使用人工甜味劑也會增加肥胖與代謝疾病風險。
  • 德國質疑高溫加熱甜味劑三氯蔗糖的安全性
    三氯蔗糖(Sucralose)是一種零卡路裡的人造甜味劑,其甜度為蔗糖的600~800倍,是最接近蔗糖口感和風味的甜味劑。自2004年以來,已被歐盟批准為食品添加劑E955,可用於甜飲料,調味品,口香糖和烘焙食品。
  • 甜味劑也有熱量!
    >使用廣泛 甜味劑是賦予食品甜味的物質,屬於食品添加劑中的一類。甜味劑分為天然甜味劑和人工合成甜味劑。 甜味劑的優點主要有五個方面。 第一,化學性質穩定,不易出現分解失效現象,適用範圍比較廣泛。 第二,不參與機體代謝。
  • 人工甜味劑會讓人肥胖 你還在喝無糖飲料嗎?
    西格爾的團隊分析了381個人的數據,結果發現攝入人工甜味劑的人比其他人更有可能超重,更有可能引發葡萄糖耐受不良,進而導致糖尿病等。  但這些發現並不能證明是甜味劑引起了上述問題,有可能體型超標的人只是比其他人攝入了更多的人工甜味劑,而不是因此引發了肥胖。但無論如何,甜味劑與人的腸道細菌肯定是有某種因果關係的。  讓我們一起回顧一下那些年人工甜味劑惹下的禍害。
  • 飲料中的「甜味劑」有毒且致癌?就問你怕不怕
    在前不久剛結束的2018年EASD(歐洲糖尿病研究協會)的年會上,有位澳洲的研究者宣布了關於「人工甜味劑」的一項新研究成果,說「人工甜味劑也可以升高血糖」。甜味劑是現代食品工業使用非常多的一種「食品添加劑」。它是一種可以賦予食品甜味的食品添加劑,按照來源可以把其分為「天然甜味劑」和「人工合成甜味劑」。
  • 代糖也分「三六九等」|蔗糖|赤蘚糖醇|甜味劑|代糖
    作為目前使用最廣泛的食品添加劑之一,消費者、企業對甜味劑是否也有各自的偏愛類型?種類多 應用廣甜味劑在食品中的應用非常廣泛,烘焙食品、乳製品、飲品、果醬、餅乾、糖果等產品中都可以看到其身影。市場上的代糖食品也層出不窮,消費者對於甜味劑這一概念有何了解呢?
  • 賣給消費者的「天然」甜味劑小糖包,是一門什麼樣的生意
    這些甜味劑是從天然植物中提取,但也經歷過提純等化工處理。為了改善口感,一些天然甜味劑也在飲料中和人工甜味劑混合使用。這些甜味劑以往更多地是出現在包裝(現調)飲料中。飲料品牌提前調配好,直接賣給消費者。現在,有些人想讓代糖產品更廣泛地代替白糖,進入中國家庭日常的烹飪、烘焙和自製飲料。
  • 孕婦常喝含甜味劑飲料易早產
    作者:寶寶知道 榴槤x金黃據國外媒體報導,最新研究表明,含人造甜味劑的飲料會對未出生的胎兒造成危害,經常喝這種飲料的孕婦早產的風險會增大。這項由歐盟資助的研究對6萬女性進行了跟蹤調查,發現每天喝含人造甜味劑的飲料與孕婦早產存在關聯。
  • 食品安全風險預警交流:甜味劑,多元化的甜蜜選擇
    來源:中國醫藥報配圖/張妙婷近日,為幫助公眾全面了解甜味劑的相關科學知識,科信食品與營養信息交流中心、中華預防醫學會健康傳播分會、中華預防醫學會食品衛生分會、中國疾病預防控制中心營養與健康所、中國食品科學技術學會食品安全與標準技術分會
  • 食品中添加的人工甜味劑,有助於減肥嗎?對身體健康是否有影響?
    對於人工甜味劑,大家的了解可能都比較少,甚至有的人都還不知道人工甜味劑到底所謂何物。但我如果說無糖可樂,大家就都明白是怎麼一回事了。無糖可樂中就是加入了這樣的代糖,所以才達到了即「無糖」,又有甜味的效果。那麼這些人工甜味劑,究竟是不是像很多媒體宣傳的那樣不堪?
  • 天然甜味劑應用陶瓷膜分離技術的優點
    天然甜味劑是能賦予軟飲料甜味的食品添加劑。在甜味劑發展的進程中,蔗糖市場一直隨著人口的增長而持續增長,始終保持著甜味劑市場的主導地位。然而近20年來,肥胖症、糖尿病和齲齒等高發病的產生,被認為與飲食習慣及膳食結構,尤其是與蔗糖攝入過多有密切關係。
  • 5種代糖甜味劑及其用法
    下面就介紹一下主要的甜味劑及其用法。1、糖精大家認識最早的甜味劑,其甜度是蔗糖的300~500倍。關於糖精是否有害的爭論很多,現在有了新的甜味劑,消費者都不理它了,一般也不建議用它。由於糖精價格便宜,在一些蜜餞產品中常常可看到它的蹤影。2、阿斯巴甜1965年被發現,甜度是蔗糖的160~200倍。關於阿斯巴甜安全性的爭論非常激烈,不過至今還沒發現重大的安全問題。世界上批准使用阿斯巴甜的國家很多,世界衛生組織的聯合專家組也批准使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