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早9:00 聞訊緊急收檔 昨日,本報報導的染磺超標的68號商鋪在執法人員趕到前緊急收攤關門。
今早10:00 閉門不見工商 工商執法人員趕到時,68號商鋪已經緊鎖捲簾門,即便多次敲門也無人應答。
工商人員在對藥材檔口所售商品進行現場檢測。
在清平路藥材市場,一家檔口所售的雪耳特別標明「無硫磺」。
食藥監工商昨嚴查清平市場 有商鋪聞訊緊急收檔 業內人士踢爆中藥材過度「染磺」內幕
糖水「三件寶」
染磺大調查
(下篇)
本報獨家報導的糖水「三件寶」染磺深度調查昨日見報後,在社會上引發強烈反響。昨日一早,檢測出染磺超標的清平路68號檔口開檔後,聞訊火速撤貨關檔;工商和食藥監部門一早出動拉網式執法檢查。昨天下午,工商突查本報昨日報導的某知名百貨超市,並帶走雪耳樣品做進一步檢測。
與此同時,記者暗訪揭開「三件寶」加工作坊染磺現場,其間經濟利益鏈條赫然曝光。
面對蓮子銀耳百合染磺現狀,食藥監和工商等多個執法部門表示,一定要從快從嚴嚴打染磺超標銷售從業者。省市兩級食藥監部門專門就此進行檢查部署。
「糖水三寶」何時能從染磺變無磺,其溯源和監管體系何時能從源頭的生產、加工環節到批發市場、超市等銷售環節進行無縫銜接?我們將會繼續關注。
現場查處
工商抽查十檔口
尚未發現硫超標
清平路68號檔口的百合被檢出二氧化硫殘留量超標,本報昨日報導一出街, 原本已經開門營業的68號檔口聞訊後迅速搬離貨物,並拉下大閘逃避檢查。與此同時,多家檔口的「無磺」招牌被迅速撤下。
昨日上午10時,記者跟隨工商執法人員來到清平路,對清平中藥材市場內出售食藥同源貨物的檔口進行檢查。執法人員首先來到了68號商鋪,只見捲簾門緊鎖,門口的三層鐵貨架已全部清空,多次敲門無人應答。
幾次敲門未果後,清平工商所副所長梅毅表示:「一旦68號檔口開門,工商所會立刻依法對這個檔口的貨物進行檢測。不但檢驗染磺超標的百合,其他的蓮子銀耳等貨品也會進行檢測。一旦發現問題我們將會對問題產品進行查扣,按規定對商戶進行處罰。」
工商現場檢測是否磺超標
隨後,工商執法人員開始對清平路市場其他商戶進行檢查。在66號商鋪,記者看到該檔口同樣有百合出售,顏色較暗,價格從每斤20多元到五六十元不等。執法人員對百合進行了硫含量的快速檢測,先從袋子中拿出兩片百合,掰開稱重後,將各1克的樣品倒入兩杯蒸餾水中浸泡;浸泡3分鐘後,將浸泡百合的水倒入1毫升裝的小試劑瓶,依次滴入A、B兩種檢測溶液,這時試劑瓶中的水並未變色。執法人員拿出比色卡告訴記者,比色卡上由淺到深(從透明到紫色)共5種顏色,拿著滴入試劑的水同比色卡對比,顏色越深表示硫含量越高。一般硫含量超標的貨物很快就會變成紫色。檢測結果顯示,百合硫含量未超標。
隨後,執法人員又來到46號檔口,對該檔口的銀耳進行快速檢測,滴入試劑的浸泡水呈現透明顏色,硫含量未超標。
執法人員告訴記者,一般比色卡顯示硫含量在50~100mg,就需要送到專業機構進行檢測。專業機構的檢測報告才能作為工商對商戶進行處罰的依據。
截至昨日上午12時,工商執法人員檢測近10家商戶,未再發現硫超標的「三件寶」。
大百貨超市下架
染磺超標的雪耳
在記者送檢的15個樣品中,有知名百貨銷售的一款標註「同利雜糧」、售價76元/斤的散裝雪耳被檢測出二氧化硫超標。
昨日下午3時左右,記者來到該百貨一樓超市,被檢測出二氧化硫超標的雪耳仍在架銷售。正在此時,越秀區工商分局相關人士來到現場檢查取樣。
記者看到,執法人員從該超市購買了相關樣品,並聯繫第三方檢測機構進行檢測,15個工作日後可出結果。「到時根據結果再作處理,如果確定超標一定要求下架。」
記者看到,工商部門購買樣品離開之後,超市工作人員又從柜子內拿出一整袋雪耳,將裝該款雪耳的玻璃瓶塞滿。記者問:「這款產品有問題,還繼續賣嗎?」工作人員肯定地答道:「賣啊!」
隨後,記者致電了這家百貨媒體聯絡負責人周妙齡,她表示剛剛聽說超市有款銀耳二氧化硫超標的情況。她表示:「售賣銀耳的是超市賣場,我也需要向他們核實情況,看是否銀耳真的存在二氧化硫超標的問題。」她還表示,具體處理措施還要等核實清楚以後才能給出具體答覆。截至昨日傍晚,該知名百貨回應本報,稱下架相關染磺超標商品。
與此同時,本報昨日出街深度調查,引起全市大型商場、超市關注,多家商場昨日立即主動展開自查行動。家樂福、廣百、華潤萬家和百佳等大型連鎖超市紛紛表示,會嚴格執行供應商索票索證制度,密切關注政府監管方向指引。
眾零售商戶盼望
源頭監管更嚴格
記者昨日走訪清平中藥材市場了解到,清平路上不少從事零售生意的檔口,其貨源主要來自清平市場內的大批發商。66號檔口的檔主說,今年生意跟去年相比差了很多,而經營成本卻一直在漲。她表示:「我們這些檔口不加工中藥,很多硫磺超標都是在加工環節。今年我們本來生意就不好做了,把硫含量超標算在我們身上,我們也很冤。」
另一個商家正本堂的老闆李先生同樣有這種擔憂,他們檔口從事中藥材零售,基本都是從大批發商那裡進貨。對於如何監管進貨質量,李先生表示:「我從事中藥材行業二三十年了,都是從熟悉的批發商那裡進貨,一般有質量問題能直接找到他們。憑藉著幾十年的經驗,中藥材基本上一聞就能問出來是否硫磺超標。」不過,李先生希望能有一個追溯體系,中藥材要帶著「身份證」進場才能信得過。
李先生告訴記者:「我檔口裡的貨出了問題能找到上級批發商,但大批發商的貨是哪裡來的我就不清楚了。如果有一個從生產到銷售的追蹤溯源體系,這對中藥材是質量保障,一旦出問題能直接找到問題出在哪個環節。」
省食藥局
重視廣州日報報導
加強監管食品流通
本報訊 (記者塗端玉 通訊員張雅馨)昨日,廣東省食品藥品監督管理局就本報報導作出積極回應:蓮子、百合、銀耳可使用食品添加劑硫磺,但對最大使用量均有要求,並要求各級食藥監部門就本報報導引起重視,加強對食品流通環節的監管。
又訊 (記者金禾)廣州市和荔灣區食藥監局負責人接受本報記者採訪時表示,經過四個月的專項整治,執法人員對清平中藥材專業市場上經營的中藥材進行了150批次的抽樣檢驗,其中針對整治硫磺燻蒸抽驗24批,發現並查處2宗黨參有硫磺燻蒸情況。發出責令整改通知書131份;立案查處行政案件57宗;移送公安立案7宗,刑拘8人,批捕7人,通緝追捕1人。目前市場上中藥材(包括食藥兩用品種)含硫量超標的僅是個別現象,比整治前明顯好轉。
在前期清理整治的基礎上,區食藥監局將進一步加大抽驗力度,逐步建立健全市場聯合監管、誠信監督評價、行業自律、激勵約束、效能監察、消費者維權六大長效機制,確保人民群眾飲食和用藥安全。
行業暗訪
增重殺蟲賣相好
導致大肆「染磺」
「染磺」之風為何盛行?從去年11月起,記者調查多間參與染磺的加工作坊,踢爆中藥材過度「染磺」的行業內幕。
燻硫磺竟把旁邊的螞蟻燻死了
「中藥材燻硫磺,在業內早就不是秘密了。」在對安徽某中藥材市場的暗訪中,做了十幾年藥材生意的老趙告訴記者。老趙說,硫磺燻蒸是傳統的中藥材保存技法,燻硫磺可以殺菌、增白、增重、延長保質期。「我剛開始做生意時,就跟著師傅學習怎樣打磺。」 至於硫磺的威力,他直言不諱,「我曾經親眼看見燻藥的時候,旁邊的螞蟻被燻死了。」
暗訪中,記者了解到,除了像老趙這樣的藥材採購商會進行藥材燻蒸外,一些種植中藥的農戶也會自行燻蒸。「主要是為了防潮防蟲,延長保質期。」經常和老趙一起走南闖北、去產地採購中藥的老李表示。
「染磺」盛行背後暗藏利益糾結
從傳統的中藥保存技法到整個行業秘而不宣的「內幕」,「染磺」之風盛行的背後又有著怎樣的利益糾結?記者走訪了多家中藥檔口。
「第一是賣相變好,延長存儲時間。第二就是可以增重。」一位不願具名的老闆坦言。用硫磺過度燻制過的藥材,色澤鮮豔好看。由於燻制中需要用到水,還能使藥材增重。比如,用硫磺燻蒸打溼過的黨參,可以讓藥材中的含水量高達20%~30%而不發黴。將當歸打溼後燻,最高時能使水分增加近70%,大大增加了藥材的重量。
而經過燻硫、軋扁、切片等粗略加工後,中藥材的價格也隨著成本的增加而水漲船高。「比如說一種藥材,從地裡挖出來,可能只能賣10元,但是如果經過簡單加工,就可以賣到13元或者15元。」
「之前都是輕微燻一下,防潮並且延長保質期。可是現在採購商和市民越來越重視產品的賣相,這就導致越來越多的同行開始使用大劑量的硫磺來燻蒸。」 一位藥材檔口的老闆道出苦衷。
採購商對形狀、賣相的要求,粗加工前後的價差,導致硫磺燻蒸在中藥加工業內已經成為「潛規則」,大部分中藥材在種植戶進行粗加工的時候就已經燻硫,而一些藥商在後期的存儲過程中還要再次燻硫,這樣就造成了中藥材二氧化硫含量過高。按照之前媒體的報導,最嚴重者超過了國家標準量的幾百倍。老趙告訴記者:「燻硫磺的好處是能保證藥材美觀,壞處當然是藥材功效大不如前,以前我們還只是用1克硫磺,現在至少要用到10克。」
在採訪中,記者了解到,「過度使用硫磺對人體有害」的觀念幾乎每位檔主都知曉,這也導致了「染磺」的原材料價格低於「未染磺」的價格。
記者觀察
中藥材何時
實現「無磺」
面對著林林總總的中藥材品種,可否找到非硫燻蒸的替代方法?新的加工方法可否像硫磺一樣成本低廉、效果好?在走訪中,多位檔主都感到困惑。
「由於藥材生產基地都地處偏遠,用硫磺燻藥材更多是出於保存方便的需要。『一刀切』的辦法並不可行。」老趙表示。此外,類似糖水「三件寶」這樣生產、加工和銷售環節完全分散,無法做到一體化管理,也是染磺超標無法避免的重要原因。
在採訪中,記者了解到,比如同仁堂等大型的老字號企業,為了保證原材料的質量,已經建立了自己的生產基地。具體模式為:由大型藥廠指導種植戶去種植中藥材,到了收購季節再由藥廠去按照要求收購,這樣能夠保證中藥的質量。
對於流通環節,專家建議可以仿效日本經驗。日本的中藥材管理和流通是做得最好的,全日本的整個倉儲都在東京的一個很大的物流中心,這裡儲存了全國的中藥材,漢方藥基本都是在這裡倉儲和流通,管理很嚴格。他們運用冷凍乾燥、低溫乾燥、紅外乾燥、濾波乾燥等方法,效果非常好,既經濟又安全。
「望聞問切」
選糖水三寶
蓮子
望:千萬不要買很白的蓮子,真正好的是有點黃、皺巴巴的。
優質蓮子外觀上有一點自然的皺皮或殘留的紅皮,劣質蓮子刀痕處有膨脹;
優質蓮子的孔較小,劣質蓮子的孔較大。
聞:天然手工白蓮聞起來有清香味,蓮子煮爛後體積膨脹,咬起來粉糯清香。硫磺燻過的蓮子聞起來有一股刺激性味道,蓮子也煮不爛,煮後的蓮子有一股酸味。
聽:好蓮子必須是很乾燥的,沒有受潮。非常幹的蓮子拿在手裡揉發出的聲音是很響很脆的,不幹的蓮子聲音就很鈍不響。
雪耳
看:質量好的雪耳,耳花大而鬆散,耳肉肥厚,色澤呈白色或略帶微黃,蒂頭無黑斑或雜質,朵形較圓整,大而美觀。如果雪耳花朵呈黃色,一般是下雨或受潮烘乾的。如果雪耳色澤呈暗黃,朵形不全,呈殘狀,蒂間不乾淨,是屬於質量差的。
摸:好的雪耳乾燥無潮溼感。
嘗:質量好的雪耳應無異味,如嘗有辣味,則為劣質雪耳。
聞:雪耳受潮會發黴變質,如能聞出酸味或其他氣味,則不能再食用。將包裝塑膠袋開一個小孔,聞是否有刺鼻的味道。如果有,說明其中二氧化硫的殘留量較多。
泡:二氧化硫易溶於水,所以食用前可以先將雪耳浸泡3~4小時,其間每隔1小時換一次水。
百合
乾燥度:無硫的百合幹很脆,不壓秤,而含硫的百合幹為了降低成本,烘乾的時候沒有徹底烘乾水分,比較綿軟,沒有無硫的那麼乾脆。
看顏色:無硫的百合幹色澤蠟黃暗淡,不怎麼好看,而含硫的百合幹經硫磺漂白顏色是微黃或者白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