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0·定義成都關鍵詞①|能級:登高望遠、「暴力」拉升,從輻射西部...

2020-12-27 紅星新聞

開欄語

一年歲末,如期而至。2020即將畫上句號,這一年更深遠的意義在於,它是「十三五」的尾聲。

五年乘風破浪,五年砥礪前行。當時間的刻度拉長,歲月匆匆似乎放慢了節奏,沉澱了更多看得見、可感知的變化。「十三五」,我們看見成都的城市格局實現從「兩山夾一城」到「一山連兩翼」的跨越,我們記住世界大學生夏季運動會的旗幟從義大利那不勒斯來到成都的一刻,在青龍湖的鳥叫聲中我們聽見公園城市的韻律,在家門口的網紅美食街上我們聞到了幸福城市的煙火氣。

站在「十三五」邁向「十四五」的歷史節點,下一個嶄新的五年即將落筆。從今日開始,成都商報-紅星新聞將推出「2020·定義成都關鍵詞」系列報導,以此記錄2020、答卷「十三五」,開啟嶄新的「十四五」。

今日,我們聚焦的關鍵詞為:能級。

▲成都市高新區夜景,金融城雙塔,交子公園綠道

如果用一個關鍵詞來看成都的最大變化,「能級」是這一年、這五年絕對不容忽視的亮點。

曾幾何時,成都緊緊貼著一張「西部城市」的名片。它是諸葛亮所說的「今天下三分,益州疲弊」,也是《成都》那首歌裡唱的「陰雨的小城」。五年前,成都的城市功能定位還是區域中心城市,五年後,看著成都的空間格局、發展質量和區域輻射力、國際影響力,實在很難用「西部城市」來局限它的定位。

2019年成都地區生產總值達到17012.7億元,比肩全球排名第42位的芬蘭;在GaWC世界城市排名中,從「十二五」末期的166位上升至「十三五」末期的第59位,位列內地城市第5位,保持在新一線城市中的領先地位。一系列的數據,被外界解讀為成都城市能級的「暴力拉升」。

成都站高謀遠、創新突圍,終於「摘」到了想要的那顆果子。2017年成都市第十三次黨代會以來,成都重新錨定在全省、全國、全球城市體系中的坐標,提出建設國家中心城市的五年目標。2018年2月13日,習近平總書記來川視察,明確提出支持成都建設全面體現新發展理念的城市。

必須「跳出成都看成都」,以開放格局和國際視野重新審視成都發展的「勢」與「場」。此後,成都以更加強烈的使命感和緊迫感,加快提升城市能級和核心競爭力。更具效率和活力的經濟組織方式,更重人本化和生態化的城市發展方式,引領成都不斷超越、贏得主動。

到「十四五」啟幕之際,成都已然站在向世界城市進發的新坐標上。此時,再度從全省、全國、全球城市體系來審視成都,有著不同的意義。

▲西門子智能製造(成都)創新中心

高質量發展路上的「主幹城市」

12月22日召開的德陽市領導幹部讀書班暨市委理論學習中心組學習(擴大)會,提到了「成都優勢」。「要把德陽打造為成都的『崑山』」會議明確提出,要借「成都優勢」來激活「本地優勢」。

即使是在四川省內,成都的城市能級也展示出與過去不一樣的輻射力。理論上講,當城市發展到一定規模後就會產生溢出效應,輻射周邊區域,「水裝滿了就會溢出來,滋潤周邊」。2018年四川省明確提出構建「一幹多支、五區協同」區域發展新格局,「主幹」成都與市州開始共建「水漲船高」的利益共同體。「主幹」越茁壯,「枝葉」越繁茂,不僅讓利益共同體分到一杯羹,成都也在這幾年有了更多跨越。

協調發展的動力源,最值得一提的是成都在經濟發展方式上的變革。2017年7月開始,成都在全市統籌布局產業功能區,以集中集約的形式提高經濟密度和投入產出效率。

「產業功能區是傳統產業園區或經濟開發區的『升級版』。」成都市發改委副主任朱平此前接受採訪時曾表示,傳統的產業園區「重地理集中,輕產業集聚」,在同一個園區裡,不分產業行業,不分前端後端,無論有無關聯,「撿到籃裡都是菜」。正是基於這一思考,近幾年,成都市在探索建設產業功能區時,更加注重產業細分領域的研究和選擇,每個功能區根據自身產業基礎、獨特資源稟賦、重大城市功能性設施和對未來產業發展方向的科學前瞻研判,精準化差異化定位主導產業細分方向,實現錯位協同發展。

▲成都超算中心 圖據成都市科技局

「以畝產論英雄、以效益論英雄」,是這幾年裡成都對於經濟組織形式的評價標準,也標誌著成都向高質量發展的轉向。

目前成都已建成電子信息、生物醫藥等66個不同產業類別的產業功能區,在這些產業功能區裡,規劃建設了54個高品質科創空間,以科創空間為載體,推動科創資源向功能區集聚,打造發展動力源,最終將實現85%以上的產業配套在功能區內解決。今年以來,這些產業功能區吸引了全市90%以上新增引進項目,新增市場主體佔全市總量的三分之二。

產業協同之下,一個個產業生態圈在同城化範圍內開始布局。

四川省同城化辦創新產業組相關負責人說,組建成都都市圈區域產業發展聯盟是今年的重點工作,目前已成立電子信息、新能源汽車、醫藥健康和商貿產業生態圈聯盟。

今年10月,51個成德眉資「三區三帶」產業協作帶建設項目集中開工,總投資約646億元,包括成都健康醫學中心、蓉港青年創業夢工場等備受關注的項目都在開工名單中;上半年,成都外環鐵路及市域鐵路成德S11線、成眉S5線、成資S3線形成共建共管合作協議,S3線計劃年內開工建設;總投資約172億元的《成德眉資打通同城化城際「斷頭路」行動計劃》,讓山水相連走向民心互通。

成都的能級躍升釋放出的區域影響力和帶動力,推動四川在高質量發展上由一枝獨秀向百花齊放轉變。

構建支撐國家戰略的功能體系

城市的興起,在於核心競爭力的形成;城市的持久繁榮,在於能級和核心競爭力的不斷提升。「十三五」時期是成都多重機遇疊加,多重紅利賦能的大變革時期,也正是因為緊緊抓住了國家政策的機遇,自成都市第十三次黨代會以來,成都不斷勇闖「無人區」,在許多領域開了全國城市先河。

2017年9月開始建設的天府綠道體系,是成都公園城市建設的探索路徑。如今,獨角獸島、總部經濟、科學城與52種珍惜野生鳥類比鄰而居,良好的生態環境,成為成都招財引智的「獨門武器」。2017年先後成立的新經濟發展委員會和市委城鄉社區發展治理委員會,是成都分別跳出經濟發展慣性和城市治理慣性的「破冰之作」。

如果說這些探路的舉措還是成都主動以「第一方陣」的價值取向和發展理念來要求自身,那麼成渝地區雙城經濟圈戰略的提出,則是對成都新坐標的一種「官宣」。

▲獨角獸島

今年11月,《成渝地區雙城經濟圈建設規劃綱要》印發,成渝地區雙城經濟圈迎來新的篇章,這也給成都的定位賦予了前所未有的使命。對內,成都要發揮「極核」功能,引領西部地區發展;對外,成都則要依託「一帶一路」,成為擴大開放的新支點。

「當前我國經濟發展的空間結構正在發生深刻變化,中心城市和城市群正在成為承載發展要素的主要空間形式。」國家發展和改革委城市中心綜合交通規劃院院長張國華認為,圍繞這些地區構建高質量發展動力系統,成渝將是中國經濟的「第四極」。在他看來,成都要發揮出「極核」功能,需要構建起支撐國家戰略、完成國家使命的功能體系。

何以承載全國的發展要素?一為經濟,一為人口。一方面,成都通過加快天府新區、成都東部新區、西部(成都)科學城「兩區一城」建設,旨在構建高能級平臺體系,形成生態融通、開放包容、活力迸發的創新策源牽引動力。另一方面,成都持續優化城市形態,重塑城市的比較優勢,打造讓人嚮往的高品質生活宜居地。2017年人才新政頒布以來,超過30萬本科生落戶成都,「孔雀西南飛」證明了成都與日俱增的吸引力。

▲2020年10月15日,成都東部新區開放合作座談會舉行 攝影記者 劉海韻

本月下旬,天府國際機場即將迎來民航航班機的首次試飛,川航、國航、東航等航空公司將參與試飛,國家「十三五」規劃中最大的民用機場項目即將引爆西南。項目建成後,成都將成為繼北京、上海後第3個擁有「雙國際機場」的城市。而成都擁有的另一座機場雙流國際機場在2019年的國際(地區)航線數量達126條,年旅客吞吐量達到5585.9萬人次,分別是「十二五」末的1.5倍、1.3倍,均列全國第四、中西部第一。2020年上半年,雙流國際機場旅客吞吐量全國排名第一,起降架次連續兩月居全球第一。

「疫情之下,與東部沿海城市相比,成都航空、鐵路運輸反而異常繁忙,改變了人流物流向東部地區港口出海的方向,人貨向成都空港、陸港集結出境,成都因此搖身變為對外貿易的運輸物流中心。」不久前,有媒體觀察到成都國際空港、鐵路港「雙樞紐」格局初步形成,並認為「成都引領內陸城市崛起」。的確,在「雙循環」新發展格局之下,成都承擔起國內循環迴旋空間和國際循環門戶樞紐作用,穩穩地支撐著國家戰略,也讓更多人看到了全國視野中的成都。

▲2020年11月3日,四川省成都市,天府國際機場首航,飛機平穩降落

加快邁入世界先進城市行列

持續用力,久久為功。

在2018年制定的新一輪城市總規中,「基本建成全面體現新發展理念國家中心城市」僅僅是「三步走」目標中的第一步。到2035年,全面建成泛歐泛亞具有重要影響力的國際門戶樞紐城市;本世紀中葉,全面建設現代化新天府,成為可持續發展的世界城市。

未來的成都,必須將坐標放在世界城市的體系之中。

其實,過去的幾年,成都始終追逐著許多世界城市的發展腳步。從芝加哥到東京,高規格的國際賽事,總是能夠為舉辦城市增添屬於世界城市的亮彩與榮光。成都以大運會為突破口,激發營城活力,2017年以來,先後承辦了53項高水平國際體育賽事,打造了成都馬拉松賽、「一帶一路」系列賽、「熊貓杯」國際青年足球錦標賽等一批自主IP賽事,僅體育競賽表演活動收入一項就達5.64億元,已逐漸邁入賽事經濟發展的快車道。國際重大體育賽事,為成都的城市發展帶來能級提升的強勁勢能,成為城市提升全球競爭力的突破口。

▲建設中的成都東安湖體育公園大運會主場館

從杜拜到上海,是成都建設國際消費中心城市的標杆。早在2017年,成都市就提出推動城市發展從生產導向轉向生活導向,實施消費升級行動,促進生活性服務業轉型提質。從「 綠道經濟」到「 夜經濟」再到「 首店經濟」,每一種新業態、每一個新場景的出現,都是最生動的映照。

從倫敦到紐約,告訴了成都如何在科技革命深刻改寫全球競爭規則、重塑世界創新版圖的時代大勢之下,通過增強創新策源能力實現勇立潮頭。高標準規劃建設中國西部(成都)科學城,加快籌建天府實驗室,推動成都超算中心、國家精準醫學產業創新中心等平臺落地建設……今年以來,一大批大科學裝置、國家實驗室的布局,被視為成都創新策源的引力。

如今,成都將加快邁入世界先進城市行列。

今年11月20日,成都市先進生產性服務業發展大會召開。成都提出要加快建設國家先進生產性服務業標杆城市、全球服務資源配置戰略樞紐、世界服務經濟優選城市。三個定位,均為成都首次提出,這也意味著成都建設世界城市的方向將回到世界城市的最初定義,那就是世界經濟的關鍵地點,全球商品和服務貿易的關鍵中心。

由輻射西部,到經略全球,成都構建著時代新坐標。

紅星新聞記者 鍾茜妮

編輯 官莉

(下載紅星新聞,報料有獎!)

相關焦點

  • 【五年之變,關鍵詞】「能級」——成都:由輻射西部到經略全球
    今日,我們聚焦的關鍵詞為:能級。如果用一個關鍵詞來看成都的最大變化,「能級」是這一年、這五年絕對不容忽視的亮點。曾幾何時,成都緊緊貼著一張「西部城市」的名片。一系列的數據,被外界解讀為成都城市能級的「暴力拉升」。2017年成都市第十三次黨代會以來,成都重新錨定在全省、全國、全球城市體系中的坐標,提出建設國家中心城市的五年目標。2018年2月,習近平總書記來川視察,明確提出支持成都建設全面體現新發展理念的城市。必須「跳出成都看成都」,以開放格局和國際視野重新審視成都發展的「勢」與「場」。
  • 能級由輻射西部到經略全球 成都構建時代新坐標
    今日,我們聚焦的關鍵詞為:能級如果用一個關鍵詞來看成都的最大變化,「能級」是這一年、這五年絕對不容忽視的亮點。曾幾何時,成都緊緊貼著一張「西部城市」的名片。五年前,成都的城市功能定位還是區域中心城市,五年後,看著成都的空間格局、發展質量和區域輻射力、國際影響力,實在很難用「西部城市」來局限它的定位。
  • 成都:2020,畫上句號;2021,揚帆開局!
    2019年,成都地區生產總值達到17012.7億元,比肩全球排名第42位的芬蘭;在GaWC世界城市排名中,從「十二五」末期的166位上升至「十三五」末期的第59位,位列內地城市第5位,保持在新一線城市中的領先地位…… 一系列的數據,被解讀為成都城市能級的「暴力拉升」。 提升,源於何處?
  • 3個關鍵詞看成都經濟韌性
    本月,成都2020年經濟「半年報」即將出爐。來自市統計局的數據顯示,成都多項經濟指標已經出現正增長。疫情影響雖大,成都經濟卻在「壓力測試」下彰顯韌性。 撥雲見「韌」,各「釋」所能。
  • 解讀《建議》:關鍵詞(一)雙循環新發展格局
    雙循環新發展格局,對成都而言,可謂「十四五」時期的首要「關鍵詞」——在新發展格局中率先突破、建成國內大循環的戰略腹地和國內國際雙循環的門戶樞紐,不僅蘊含著新局之下城市、企業、個人的最大機遇,更決定著成都能否在世界城市體系中進一步爭先進位。一起來看關鍵詞(一):雙循環新發展格局~
  • 發展先進生產性服務業 成都未來怎麼幹
    其中,到2025年打造成具有全國影響力的科技研發中心、具有中國西部資源配置能力的金融中心、具有全國輻射能力的信息中心、具有亞歐影響力的流通中心,建設成為全國總部經濟匯聚新高地。在重點任務方面,《規劃》提出圍繞生產性服務業發展目標,著力補短板、強優勢、提能級,提出了構建生產性服務業經濟體系、空間體系和供應鏈網絡體系三個體系。
  • 三大關鍵詞,展現西部陸海新通道落地「路線圖」
    前不久,國家發展改革委印發《西部陸海新通道總體規劃》。三條通路主通道之一,自成都經瀘州(宜賓)、百色至北部灣出海口。  如何建好這條主通道,推進新一輪西部大開發?慶祝中華人民共和國成立70周年四川經濟社會發展成就系列新聞發布會首場發布會上,記者很關注這個問題。
  • 政務百科|名詞解釋之成都市第十三次黨代會篇①
    新華網四川「政務百科」系列之「成都市第十三次黨代會名詞解釋」,梳理省委常委、成都市委書記範銳平4月25日在中共成都市第十三次代表大會上做的《深化改革開放 聚力創新發展 為建設全面體現新發展理念的國家中心城市而奮鬥》報告中提及的11個關鍵詞。
  • 1+4+4+1 成都將構建連結全球的高能級生產性服務經濟體系
    到2025年,總部經濟發展能級和集聚輻射能力明顯提升,建成總量最大、能級最高、環境最優的全國總部經濟匯聚新高地,總部企業數量超過400家,總部經濟營業收入超過萬億元。第一個「4」是聚力發展科技服務、金融服務、流通服務、信息服務四大核心引領產業集群,為全面厚植城市全球資源配置能力新優勢提供重要支撐。
  • 成都城市詞典:35個關鍵詞中,藏著一個新成都
    分析師:王猛成都有密碼。「5+5+1」裝著成都總體產業規劃。「1234567」理清成都新經濟發展路徑。「3環15射」布局成都未來交通。「48+14+30」藏著成都與世界的接口。……這些極富意義的關鍵詞,共同定義和規劃了成都,這座來了就不想走的城市。
  • 國際範,成都新都的2020關鍵詞
    過去的2019年,面對國內外風險挑戰明顯上升的複雜局面,成都成為「副省級城市中經濟增速最快最穩的城市」。作為成北新中心城區,新都同樣交出了「高分答卷」。1月13日,中共成都市新都區委全委會暨經濟工作會議召開。會上,新都總結了2019年的「成績單」,同時也列出了2020年的「計劃表」。
  • 西部大開發之下的盆地新格局,誰是繼成渝之後的第3城呢?
    2020年世界正處於歷史變局的風暴中,復興十字路口之下每一步都將深刻的影響世界;內外雙循環等多重宏觀政策紛紛啟動,而西部再次回到了最亮眼的發展中央,新一輪的西部大開發快速啟動,區域崛起的同時,西部需要培育一個「引擎」而盆地內的成渝便是西部說一不二的重量級選手。
  • 2020·定義成都關鍵詞②丨場景:從產業經濟到情感歸屬,城市經濟...
    五年乘風破浪,五年重塑格局對成都來說,這一年、這五年,最重要的關鍵詞之一,是「場景」。這五年,歷經新常態,革新與轉型是關鍵:經濟學範式轉換、經濟發展模式轉軌、經濟增長方式轉變;這五年,人民對美好生活的嚮往,成為城市的奮鬥目標。
  • 成都海外網絡傳播力排全國城市第六 西部領頭的背後是什麼?
    2020年1月3日,《2020中國城市海外網絡傳播力建設報告》(以下簡稱為《報告》)在北京師範大學通過線上線下結合方式成功發布。《報告》顯示,成都在海外網絡傳播力綜合指數排名全國第六。同時成都在GoogleNews、YouTube和Twitter三個平臺的網絡傳播力增長指數也排在前十。
  • 能級、基態、激發態、簡併能級、零點能
    它認為電子只能在特定的、分立的軌道上運動,各個軌道上的電子具有分立的能量,這些能量值即為能級。電子可以在不同的軌道間發生躍遷,電子吸收能量可以從低能級躍遷到高能級或者從高能級躍遷到低能級從而輻射出光子。氫原子的能級可以由它的光譜顯示出來。
  • 想快速拉升關鍵詞得分?舞泡網買天貓店經驗分享
    為什麼你的關鍵詞得分很難上去?舞泡網店買賣創導者幫您分析,這個很簡單,一定是點擊率沒有達到,後來看了數據發現行業的點擊率在3%,而他的點擊率鏈行業的均值都沒達到,不上分也是很正常的,那麼今天就講講關鍵詞如何快速上分。直通車的核心是什麼?
  • 重陽登高望遠 來青城山都江堰感受秋日盎然
    原標題:重陽登高望遠 來青城山都江堰感受秋日盎然  【點睛】歲歲重陽,今又重陽。在這個金秋時節,踏秋、登高、感恩敬老,讓都江堰伴你及家人度過一個金黃歡悅的重陽佳節。
  • 西安VS成都,誰才是西部第一城?
    西安和成都,同為三位數區號的副省級區域中心城市,同時又是中國西部最重要的兩座城市,經常被放在一起比較。那麼,誰才是真正的西部第一城?Round 1:經濟實力 & 人口規模西安和成都兩座城市同為近十年來經濟增長最快的城市。成都人口規模和經濟總量具有一定優勢,而西安也在經濟發展和人口吸引上可圈可點。
  • 成都市人大代表給出兩個關鍵詞:同向...
    5月14日下午,成都市人大代表、四川天府新區成都管理委員會總部經濟局局長葛凌向紅星新聞記者進行深度解讀。>>關鍵詞:協同發展「同向」「協同發展」,在接受採訪之初,葛凌首先用兩個詞描述兩個新區的關係。
  • 登高望遠 砥礪前行
    工 作 簡 報 2020年第3期 自治區級張韋剛初中英語教學 能手培養工作室 2020年8月12日 登高望遠 砥礪前行 ——記參加第二屆中原名師發展論壇暨首屆豫哈教育家培育峰會 2020年8月12日,自治區級張韋剛初中英語教學能手培養工作室的張韋剛、陳菲、李曉明三位同志有幸參加了第二屆中原名師發展論壇暨首屆豫哈教育家培育峰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