劉墉,被後人戲稱劉羅鍋,他有著與腐敗勢力鬥智鬥勇的傳奇人生!

2020-12-12 光明帶你看歷史

劉墉,被後人戲稱劉羅鍋,他有著與腐敗勢力鬥智鬥勇的傳奇人生!

文/光明帶你看歷史

關鍵詞:劉墉 本文約為1300餘字 閱讀約需4分鐘

劉墉字崇如,號石庵,被後人戲稱為劉羅鍋,山東諸城人,劉墉在乾隆十六年考中進士,仕翰林院編修,官至體仁閣大學士,死後贈太子少保。他是清代著名帶法家,與翁方綱、梁同書、王文治並稱「清四大家」,並有《石庵詩集》傳世。

劉墉的父親是劉統勳,劉統勳是乾隆最信賴的漢族官員,他的父親由於剛正不阿的品質深受乾隆皇帝的寵信因與乾隆帝寵信。劉墉一生並不是非常的順利,他在和和珅的鬥爭中吃了不少的苦頭,經歷了許多次的變故,而他的書法的風格也隨著他的年齡和閱歷逐漸的發生變化。

在劉墉青年的時候,他的仕途風平浪靜,他的書法則珠圓玉潤;在中年的時候,他由於父親的緣故被罷官,在牢獄之中他見識到了人心的險惡,但是他也沒有改變他的性格和信仰,這時的他的書法就變得雄勁而有力了;.在他晚年的時候他已經對功名利祿不在追求,只求為國家做出能有的貢獻,他的書法也就逐漸地趨於平淡,不再像早年那樣將意蘊流於文字表面,這時候他的書法也是達到了更高的一層境界。

良將易得,知己難求,而劉墉就能擁有一個一生的知己,那就是紀曉嵐。乾隆十二年,紀曉嵐在鄉試中以第一名中舉,而他的師父就是劉墉的父親劉統勳,就在這個時候他結識了劉墉。從此刻開始一直到嘉慶九年劉墉去世為止,兩人的友情共維持了五十八年之久。在漫長的五十八年中,他們一起從意氣風發的少年到白髮蒼蒼的老人,一起走過了乾隆盛世,而發生在他們之間的一些故事還是經常被人們在茶餘飯後提起。

有一天,紀曉嵐的朋友蔣愛亭將宋代著名書法家黃庭堅的碑帖送給他,得此寶貝,紀曉嵐十分欣喜,但轉念一想,便決定將這一寶貝轉贈給摯友劉墉,以免暴殄天物。誰想,劉墉看過之後,卻認為此帖中雖有十數位名家的跋語,但此帖本身卻是贗品,於是便婉言謝絕了,澆了紀曉嵐一頭冷水。後來,紀曉嵐把這一碑貼送給了識貨人。這次和不愉快,對他們的友情卻未有一絲的影響反而讓劉墉將紀曉嵐視為真正的朋友。

劉墉在朝為官的二十四年中,也是和珅在朝中專權之時。劉墉的清廉和和珅的貪婪形成了鮮明的對比。兩人經常在暗中鬥智鬥勇,劉墉善於言辯而且有紀曉嵐為輔助,所以大多數情況都是以劉墉勝出,和珅吃啞巴虧而告終。乾隆丙戌年,天下大旱,但無奈當時國庫吃緊,朝廷不能用更多的錢財去救濟老百姓,於是劉墉與紀曉嵐便想出了向和珅募集賑災銀兩的計策。

幾天之後,和珅便得到了劉府向山東老家偷運二十萬兩白銀,無償給災民的消息。這一消息頓時令和珅精神大振,以為扳倒劉墉的機會到了,便糾集家丁,攔截了劉府的馱隊。但是劉墉萬萬沒有想到的是他追擊到的是鵝卵石。在乾隆帝面前,劉墉與和珅互不相讓,他們一個說箱中確實是白銀二十萬兩,另一個一口咬定箱中裝的是石頭,令乾隆難下定論,但是朝中大臣卻紛紛作證,說親眼看到二十萬兩賑災銀兩裝箱起運,為了保護和珅,乾隆帝只好令和珅去自己的府上取出四十萬兩白銀,交給劉墉運往災區,以賑濟災民。劉墉不但為災區募集了六十萬兩賑災銀,救了處於水火之中的老百姓,而他不懼權勢的舉動更是贏得了滿朝文武百官的欽佩和百姓的稱讚,這件事情也被傳為佳話。

嘉慶九年,劉墉病逝,享年八十五歲,賜諡號為「文清」。他有相當驕人的書法成就,是清代著名的書法家,而他的剛正不阿和貪官鬥爭的故事更是被千古傳誦。

本文為光明帶你看歷史原創,圖片來源於網絡。

相關焦點

  • 清朝的劉墉被稱為「宰相劉羅鍋」,那他真的是個羅鍋嗎
    在清宮劇還沒有泛濫的年代,有一部叫《宰相劉羅鍋》的電視劇大家肯定是印象深刻。這部劇講述的是劉墉與和珅鬥智鬥勇的故事。那真實的歷史當中劉墉究竟是個怎樣的人呢?《宰相劉羅鍋》實際上劉墉比和珅大三十歲,但是沒有和珅升遷快,他的官職始終比和珅低一等。而且劉墉也一直沒有機會與和珅較量,因為和珅一直在京城上班,而劉墉則一直在外地任職。
  • 同與和珅鬥智鬥勇,歷史上真實的紀曉嵐和劉墉,誰更勝一籌
    同與和珅鬥智鬥勇,歷史上真實的紀曉嵐和劉墉,誰更勝一籌說起中國的古裝電視劇,那真是一個月的時間都數不完,可要是關於君臣鬥題材的古裝電視劇,內容風趣幽默,還不缺乏對現實生活思考的影視劇作品,那就非《宰相劉羅鍋》和《鐵齒銅牙紀曉嵐》莫屬了,這些劇情大多是參考了民間傳說
  • 永清這出現了「劉羅鍋兒」後人!
    新北街住著劉墉後人 武瑞徵/整理 永清縣三聖口鄉新北街村劉姓村民眾多,但他們分別為三個家族,並非同族。其一是來自河北省衡水市;其二是來自山西省洪洞縣;其三最負盛名,來自山東諸城,是清代名臣劉墉的後人。
  • 「劉羅鍋畫像」現吉林 保存者自稱劉墉後人
    晨報長春專訊 提及清代宰相劉墉,人們會不約而同地聯想起電視連續劇《宰相劉羅鍋》中劉墉的扮演者李保田,而李保田長得到底像不像劉墉,人們卻不得而知。今年「十一」前夕,記者在吉林省公主嶺市某鄉鎮一劉姓農民家中,看到了其祖上傳下來的一幅先人畫像。
  • 還記得當年那部經典劇《宰相劉羅鍋》嗎
    山東才子劉墉(李保田 飾)雖然才高八鬥,但卻天生是一個羅鍋,故人稱劉羅鍋。這年偏逢朝廷三年一次的大考,劉羅鍋上京趕考,在京城附近,他與一位翩翩公子下了一盤棋。劉羅鍋的睿智和外貌給對方留下了深刻的印象,這位翩翩公子原來就是當今的皇上乾隆(張國立 飾)。趕考期間,京城裡的六王爺舉行比棋招親,劉墉憑著出眾的棋藝一舉奪魁,隨後更是在大考中一舉奪魁,深得乾隆賞識。
  • 考古專家發現劉羅鍋的墓,打開棺材後大驚失色,直呼不可能
    原文標題:《考古專家發現劉羅鍋的墓,打開棺材後大驚失色,直呼不可能》我們都知道和珅是清朝的大貪官,在他的影響下幾乎朝廷上下都跟著他貪汙受賄,收刮民脂民膏,惹得民間百姓怨聲載道!但是最後和珅也死的很利索,乾隆駕崩後,嘉慶繼位,不出十日,和珅便被嘉慶皇帝處死,這背後就不得不提到一個人,那就是當朝宰相劉墉,也就是歷史上有名的宰相劉羅鍋!據歷史記載,劉墉出生在康熙時期的山東諸城,其家族是當地的名門望族,祖父劉棨是四川省的布政使,父親劉統勳是乾隆時期的大學士。
  • 當年《宰相劉羅鍋》的劉墉,和珅,乾隆,還記得嗎?
    文/圈姐 這是一部95後沒看過的電視劇《宰相劉羅鍋》,這也是一部陪伴如今已25歲到30歲人長大的一部《宰相劉羅鍋》。 說95後沒看過,是因為《宰相劉羅鍋》是1996年的劇。 《宰相劉羅鍋》這部戲講述的是在乾隆年間,和珅和劉墉在各種場合鬥智鬥勇的故事。那個年代,沒有很多可以選擇的休閒方式,所以茶餘飯後我們更多的選擇是看電視劇。所以,出生在80年代以前到50年代之間的人,幾乎人人都喜愛這部劇。
  • 十六回:劉羅鍋拿歷史開涮 康熙紀曉嵐成品牌
    而《宰相劉羅鍋》的「戲說」則與《戲說乾隆》有所異同,相同的是都屬於遊戲之說,不同的是劉羅鍋骨子裡還是「戲劇之說」,有深層的諷喻意義在內,不單純是通俗傳奇的故事。  《宰相劉羅鍋》說的是,清朝乾隆年間,山東青年劉墉進京趕考,沒想到與珅結怨。劉墉高中狀元,進入官場。和珅念念不忘要致劉墉於死地,對劉墉百般刁難。自此,劉墉與和珅發生了一系列鬥智鬥勇的故事,而皇上也不斷攙和其中。
  • 清朝沒有宰相制度,劉墉為什麼叫「宰相劉羅鍋」?
    20世紀90年代,電視刷《宰相劉羅鍋》一經播出立即引起巨大的反響,劇中主人公劉埔才智過人、剛正不阿、不提權臣且詼請曲默,給現眾留下了深而他身後的那個「大鍋子」也令人覺得有些可愛。刻印象,由此,劉墉成了大的清朝官員之一。
  • 探秘—歷史上真實的「劉羅鍋」
    相傳在清朝有一位清官,他身形奇特,有點駝背,可是依然高居廟堂官至宰相,他為官清廉剛直不阿,經常跟大貪官和珅鬥智鬥勇,他飽讀詩書才思敏捷,深得皇帝喜愛,他雖然出身官宦之家,可是卻一直關心民間疾苦,他就是被人們成為「羅鍋宰相」劉墉,著名電視演員李保田所演的《宰相劉羅鍋》說的就是劉墉的故事
  • 宰相劉羅鍋,原來在歷史上竟然是這樣的官員,你真正了解他嗎
    文/小將談歷史宰相劉羅鍋,原來在歷史上竟然是這樣的官員,你真正了解他嗎提到宰相劉羅鍋,大家想必都知道,這個名字經常在電視劇中出現,一提到劉羅鍋大家便會覺得很親切。那麼歷史上的劉羅鍋究竟是不是個羅鍋呢?其實劉羅鍋的真名叫做劉墉,據說「羅鍋」二字是乾隆開玩笑時賜給他的綽號。一日乾隆皇帝閒來無事,隨口寫了一首詩取笑劉墉,詩中描寫了駝背的種種缺點,十分刻薄,並賜封他為「羅鍋」。然而劉墉不但沒有生氣,反而立刻叩謝皇恩。原來清政府有規定,得皇帝賜名號的官員,每年可以得到吏部的兩萬兩白銀。劉羅鍋既得到了實惠,又成全了皇上的面子,可謂是十分機智了。
  • 劉墉接過乾隆賞賜卻不謝恩,沒等乾隆問罪,劉墉說了一句話
    《宰相劉羅鍋》這部經典的古裝戲想必小夥伴們都曾看過,片中那個被乾隆以及眾文武百官戲稱為「劉羅鍋」的劉墉,與和珅和中堂這個超級大蛀蟲鬥智鬥勇的故事,給我們留下了深刻的印象。而乾隆皇帝作為一國之君,與和珅同穿一條褲子,甚至有時候當眾戲弄劉墉。
  • 看過《宰相劉羅鍋》的人,都被騙了!劉墉的真實情況是這樣的!
    《宰相劉羅鍋》是上世紀九十年代的一部古裝電視劇,劇中的劉羅鍋由著名演員李保田扮演。他演義的劉羅鍋幽默詼諧、清正廉潔,不畏權勢,體恤百姓,尤其是他機制逗趣的與和珅相爭相鬥的畫面,給觀眾們留下了非常好的印象。
  • 歷史上真實的劉墉到底是什麼樣的,不是宰相,更不是羅鍋
    說起劉墉,可以說很多人知道這個人。因為主要是受《宰相劉羅鍋》這部電視劇的影響,在這裡劉墉是乾隆時期的宰相,一直在和和珅鬥智鬥勇。不過劉墉身體有缺陷,就是駝背,背上有個羅鍋。所以才被稱為宰相劉羅鍋。不過這只是影視作品上的描寫,和事實上還是有很大的差距。那麼,真實的劉墉到底是什麼樣的呢,是不是真的是宰相,身體是不是羅鍋呢?
  • 歷史上真實的「劉羅鍋」是怎樣的人?他是如何與和珅鬥法的
    上世紀90年代,隨著電視劇《宰相劉羅鍋》的播出,清乾隆名臣劉墉的故事在一夜之間傳遍大江南北。劇中的劉墉雖彎腰駝背,但聰明機智、正直勇敢、藏巧於拙,和大貪官和珅鬥智鬥勇,演繹了一出出讓人拍案叫絕的精彩故事。
  • 乾隆說自己屬馬,劉墉卻為何突然說自己屬驢?
    在正史中,乾隆跟劉墉並不同歲,且生肖也都不屬馬。乾隆生於1711年屬兔,劉墉生於1720年屬鼠,所以乾隆跟劉墉的「馬驢說」其實是野史中的段子。簡單來說,「馬驢說」講的君臣相處之道,後來這段野史被收錄到了相聲《君臣鬥智》裡,成為了一個家喻戶曉的知名片段。
  • 劉墉:我沒做過宰相
    說到劉墉大家可能第一想到的是連續劇《宰相劉羅鍋》中與和珅在朝廷、在民間,對公事、對私事鬥智鬥勇的劉羅鍋。但是真正的劉墉和影視劇中的形象還是特別大的,今天我們來看看歷史中的劉墉到底是個怎樣的人!家庭背景 劉墉1720年生,清乾隆年間官員,字崇如,號石庵,出生於山東諸城,政治家、書法家。往上幾代劉家家境貧寒,以務農為主,至劉必顯(劉墉曾祖父)祖父劉思智,始讀書成邑生,家境亦趨豐饒。劉必顯之父劉通亦是貢生。
  • 劉墉書法作品四幅,皆博物館館藏,兩幅真跡,您能看出哪兩幅為真
    劉墉的書法造詣深厚,是清代著名的帖學大家,被世人稱為「濃墨宰相」。 嘉慶九年十二月(1805年1月)病逝,時年八十五歲,追贈太子太保,賜諡號文清。主要成就政治劉墉出身名門相府,祖上數輩都是進士出身。父親劉統勳更是官居宰相,深得乾隆皇帝倚重,因此劉墉走上仕途具備深厚的家族淵源。劉墉一生為官五十餘載,宦海沉浮,幾經起落,官職最高時做到體仁閣大學士,總體而言清正廉潔,繼承了父親劉統勳的衣缽,成為乾隆、嘉慶朝的重要大臣。書法劉墉不僅是政治家,更是著名的書法家,是帖學之集大成者,被譽為清代四大書法家之一(其餘三人為成親王、翁方綱、鐵保)。
  • 劉墉的字被人稱為「墨豬」,其書法好在哪裡呢?
    我國清代有兩對為官清正、留名青史的父子雙宰相,一對是張英、張廷玉父子,另一對就是劉統勳、劉墉父子,劉統勳、劉墉父子的故事近些年被編成了電視劇,《天下糧倉》、《天下糧田》講了劉統勳開荒增田的故事,而《宰相劉羅鍋》則是講了劉墉與乾隆、和砷鬥智鬥勇的故事!
  • 這樣的劉羅鍋才是真正的劉羅鍋,縱然不完美了但卻更真實
    早年有一部電視劇名為《宰相劉羅鍋》不知道大家是否還有印象,《宰相劉羅鍋》裡給我們描繪了一個為官清廉、足智多謀的清官形象。在《宰相劉羅鍋》裡他足智多謀總讓和珅出盡洋相,屢次壞了和珅的好事,在百姓眼中他就是包青天再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