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十世紀的藝術家樂園,四十年代的老電影,誤入蒙馬特高地

2020-12-22 小萬在種桃花樹

當我們在巴黎談及蒙馬特高地,就像紐約人談論田園和溪谷:它是夢中之夢,是哪怕回憶起也會令人唇角上揚的樂園。蒙馬特高地曾是巴黎流浪藝術家們幕天席地的家,在過去整整一個世紀裡,這裡曾經培養了生活在法國的絕大多數偉大的藝術家和畫家。如今,追尋藝術家們的腳步,踩著艾美麗的足跡,遊客們讓自己在陡峭的鵝卵石街道上迷失,與戀人在愛牆前攜手尋找來自家鄉的愛語,在聖心大教堂的臺階上拍一張照片,在泰特廣場上買一條價格過高的縐紗圍脖,坐下來慢慢等畫家們畫一幅肖像畫。

除了步行上山,有老人或是孩子同行的話,也可以選擇蒙馬特的白色「迷你火車」,小火車蜿蜒穿過狹窄的小巷,帶著旅客一路直達山頂,免去了登山的辛苦。

離開安弗斯地鐵站,你會馬上注意到環境變了,這裡和含蓄文雅的塞納河左岸不盡相同。躁動不安的人群,轟烈如火,夜晚霓虹遍天,鱗次櫛比,街邊,紅磨坊與愛麗舍宮蒙馬特劇院遙遙相對。愛麗舍宮的蒙馬特劇院,是巴黎最古老的可以跳舞的劇院。

蒙馬特高地的臺階具有典型的「蒙馬特」特色,陡峭,襯著漂亮的燈柱和落葉樹,如果恰好在蒙著淺淡薄霧的冬天,你會覺得自己身陷40年代的舊電影或是布雷森的照片裡。

在夏天,常常會有街頭音樂家在臺階底部表演,把臺階當做天然圓形劇場,而在教堂門口長長的臺階前,年輕人們帶著啤酒和甜言蜜語徹夜約會,而他們的戀人們抱著書、鉛筆和夢幻般的眼睛,任何一家酒吧都沒有這樣美妙的座位——整座飄蕩在眼底的寫意的巴黎。

沿著施泰因可街,一直朝聖皮埃爾廣場走,走到通向大教堂的草地和梯田花園。這座梯田花園曾經是一座採石場,因此設計得非常獨一無二、出乎想像。在附近的朗薩德街(Rue de Ronsard),有一座有趣的、歷史悠久的聖皮埃爾博物館,聖皮埃爾教堂是巴黎最古老的教堂之一,甚至遺留有一些羅馬式柱子,傳說,但丁曾在這座教堂裡祈禱。而聖皮埃爾博物館裡面有當地的展覽,一個禮品店和漂亮的咖啡館,博物館由一座翻新的舊倉庫改建。

一街之隔的泰特廣場,二十世紀的藝術史傳說曾經在那裡漫遊,畢卡索、弗拉門克、德林、蘇廷、莫迪利亞尼、梵谷曾經在這些狹窄的街道上生活、工作。便宜的房租和免稅的葡萄酒吸引了這些藝術家們,現在,以往的工作室和破敗的公寓已經被改造成高級公寓、甚至是帶私人車庫、警報和視頻監控的房子。藝術家們發掘了街區,再被金錢買斷,這似乎變成了一條命運的定律。

聖心大教堂

這座白色教堂坐落在蒙馬特高地的山頂上,只要不斷往山頂攀登,一定會遇見這座典雅的教堂。

聖心大教堂建於一個世紀之前,大教堂以羅馬建築為模板,花了大約四十年才建成。據說,在二戰期間,有13枚炸彈落在教堂上,但沒有造成任何人傷亡,這使得這座教堂在巴黎人民心中具有神聖的地位。花5歐元,就可以爬上教堂80米高的圓頂,擁有更好的俯瞰巴黎的視角。

紅磨坊

印象派大師奧古斯特·雷諾瓦的名作《紅磨坊》使這個歌舞廳蜚聲世界,1952年約翰·休斯頓執導的同名電影、2001年由巴茲·魯赫曼執導,妮可·基德曼、伊萬·麥克格雷戈、約翰·雷吉扎莫和吉姆·布勞德本特等聯袂出演的同名歌舞片以及2018年8月19日在愛默生殖民劇院上演的浪漫陰謀音樂劇《紅磨坊》,更為這座迷人的歷史建築更蒙上一層浪漫色彩。無數影迷慕名而來,在克裡斯蒂安和莎婷曾約會的風車前合影。

在紅磨坊附近,是一個地鐵通風口,站在通風口上頭髮會「反重力」地上升,這裡已經成為了一個ins網紅拍照點。

需要注意的一點是,雖然蒙馬特高地及鄰近街區如今已經有些被貴族化了,而且也經過了政府必要的管理和修整,但蒙馬特附近的一些地區還沒有徹底處於監管之下,比如稍東面的Barbes-Rochechouart地區,晚上可能還會有些混亂,如果計劃在晚上漫遊蒙馬特高地,一定要結伴而行,注意安全。

相關焦點

  • 預科班參觀課:蒙馬特之旅回顧
    老師從地鐵站出來一路講解,有雕塑,有掛在門小牌子(說明有那個藝術家在這裡停留過),有renoire的花園,還有一個葡萄園。原來對蒙馬特的了解只有紅磨坊和聖心大教堂,通過這次出行,我覺得蒙馬特是一個富有藝術氣息和優雅的地方。
  • 潤物細無聲:二十世紀二三十年代的日本現代主義設計
    二十世紀二三十年代的日本,颳起了一陣摩登時尚的社會風氣,在城市百貨商店、咖啡廳、地鐵裡總能看到剪短髮穿洋裝的女子。她們邁開輕快的步子,在絢麗多彩的環境中,漫步走向時代的最前面。《去海邊》,1930 年前後,彩色木版畫,Shabano Kiyosaku3.RADWIMPS專輯《洗腦》2020年2月開始,墨爾本維多利亞州國立美術館(National Gallery of Victoria)舉辦的 「日本現代主義設計」(Japanese Modernism)展覽,將視角對準了二十世紀二三十年代的日本
  • 《蒙馬特遺書》:倫理問題的政治註解
    紐約書評最近出版了由艾理•樂麗薩•海因裡希翻譯的《蒙馬特遺書》(2014),並將於2015年出版由許博理翻譯的《鱷魚手記》。紐約書評對其作品的出版將她的作家身份置於了一個新的高度:在紐約書評的「經典系列」之中,除她以外,只有一位漢語作者,便是中國二十世紀最具盛名的作家張愛玲。
  • 歷史:居住在巴黎的,偉大的藝術家!
    歷史:居住在巴黎的,偉大的藝術家!巴黎是世界上最美麗的城市之一。它的形狀,燈光和色彩的靈感來自於許多藝術家的誕生,這些藝術家激勵著世界各地的人們。他們是男人和女人,畫家,歌手或演員,他們改變了我們生活的世界。他們中的許多人住在巴黎,所以為了給你靈感,這裡是我在巴黎生活的前5位藝術家的名單。
  • 讀懂電影《二十世紀女人》
    所以,《二十世紀女人》從超市停車場上的小型火災開始,因為人類以同樣的方式回憶過去。《二十世紀女人》是家庭的故事。多蘿西婭,故事的女主人公,出生於1924年,1999年因肺癌病逝。她是個一輩子活在二十世紀的女人。
  • 《二十世紀女人》一部懷舊電影
    九十年代港星,溫柔而靈動的眼,暗紅而飽滿的唇,周身韻味。重掀風潮的古著,經典懷舊,沉澱歲月。時間好像真的可以把過去打磨出朦朧的溫柔的光層,抹平尖酸犀利,只留下精緻、優雅與平緩。而當幕布掀開,當瑣碎掙扎浮出,當悲傷喜悅都顯露,過去的柔光不過是襯於現在直白的疼痛質感之上,過去的精緻或許是緣於避開了當下潮流大眾。
  • 二十世紀二十年代,愛因斯坦曾途經中國
    二十世紀二十年代,愛因斯坦途經中國。在這短短幾天之內,究竟是何緣故,導致世界公民愛因斯坦竟然在日記中寫下:如果有一天其他種族都被中國人取代了那將是可悲的。這般歧視言論的背後,引人深思。
  • 建國以來春節時尚大盤點——二十世紀七十年代
    六十年代之後就是七十年代,在七十年代,世界形成了美日歐三足鼎立的格局,多極化正式形成。中國也完成了歷史巨變,轉入了現代化建設新時期。二十世紀七十年代主題語:滿懷革命豪情迎接偉大的70年代對聯:東風浩蕩革命形勢無限好,紅旗招展生產戰線所象新。
  • 老藝術家經典影片回顧:隋鴻祺電影集錦
    >老藝術家經典影片回顧:曹會渠電影集錦老藝術家經典影片回顧:曹雷電影集錦老藝術家經典影片回顧:夏佩傑電影集錦老藝術家經典影片回顧:夏天電影集錦老藝術家經典影片回顧:韓非電影集錦影人小傳|老演員韓濤>老藝術家經典影片回顧:達式常電影集錦老藝術家經典影片回顧:達奇電影集錦老藝術家經典影片回顧:石揮電影集錦老藝術家經典影片回顧:石存玉電影集錦老藝術家經典影片回顧:高正電影集錦
  • 老電影人參觀同安電影博物館 老物件寫滿老故事
    ­  文/圖 本報記者 盧漳華 吳耀東 通訊員 鄭素描­  昨日上午,省電影公司26名離退休老電影人來到同安電影博物館,穿行百米參觀長廊,感受百年電影歷史。一個個珍貴的老物件,一件件老資料讓這些老電影人激動不已。
  • 你只想看電影,藝術家卻想從電影裡搞事情
    而你想不到的是,藝術家也正同樣暗搓搓地從電影裡尋覓靈感——畢竟,被喬託·卡努杜稱作「第七藝術」的電影,也早已建立了自己獨樹一幟的美學。 與最新的流行電影相比,以先鋒、試驗性為特點的當代藝術家們似乎更沉醉於老電影中的迷人時刻。 安德烈·塔可夫斯基 《飛向太空》
  • NEC用雷射點燃國內首家電影藝術公園,強!
    尤其今天這個,紐賓凱電影藝術公園。兩字形容,驚豔。它位於武漢核心中南商圈,帝斯曼國際中心六樓,佔地面積高達6000平米,由浪漫迷人的蒙馬特藝術街區和獨具特色的影城兩部分組成。是一個集觀影與情景互動合二為一的文藝聚集地,更是中國首個電影藝術公園,為業界提供了一個嶄新的觀影模式,更自由、更有趣!
  • 明治四十年的尋書戀曲 京阿尼「二十世紀電氣目錄」動畫化
    明治四十年的尋書戀曲 京阿尼「二十世紀電氣目錄」動畫化 新聞 178動漫原創 ▪
  • 蘇格蘭藝術家克里斯多福奧爾同名個展亮相HdM畫廊
    7月18日,蘇格蘭藝術家克里斯多福奧爾(Christopher Orr)同名個展在HdM畫廊拉開帷幕,藝術家數十件木板或者布面油畫作品在此亮相。這個富裕繁華之地臨近格拉斯哥,卻遠離日益發展的工業化所帶來的窘迫,承載著十九世紀時期的建築與藝術,如由查爾斯·倫尼·麥金託什(Charles Rennie Mackintosh) 所設計的希爾住宅(Hill House) 及海倫斯堡因其而命名的海倫女士肖像(The Portrait of Lady Helen)。
  • 【遊俠導讀】法國藝術家Paul Chadeisson通過想像2084年巴黎和紐約...
    最近,法國藝術家Paul Chadeisson通過想像2084年巴黎和紐約的樣子,創作了一系列未來都市作品。這些作品以高聳的摩天大樓、飛天車和全視野螢光屏等這些科幻電影中常見的場景為特點。作品中還描繪了未來都市中巴黎艾菲爾鐵塔、巴黎聖心大教堂、巴黎蒙馬特高地以及紐約時代廣場等宏偉地標的殘骸。
  • 追逐東方電影夢!逛上海電影博物館,品電影在上海生根發芽的故事
    好像博物館三個字,總是連著回憶與老物件陳舊的味道。如果在這三個字前面加上「電影」二字,那任何藏品便不再是乾癟的文字介紹,每一個名字都有溫度……透著展品,塵封的往事如電影,幕幕放映。上海是中國電影的發祥地,佔據了中國電影的半壁江山,在中國電影的發展史上創造過輝煌的成就,是華語電影的根脈。
  • 二十世紀九十年代日本經濟衰退
    20世紀90年代日本經濟的衰退,1992至2001年的10年間,日本實際GDP年均增長率僅為1.6%左右。2001年,日本經濟再度出現0.6%的負增長。像日本經濟輝煌時期引起世界矚目一樣,日本10年來的經濟低迷,也引起了世界的廣泛關注。
  • 蘇格蘭高地——冰河世紀留在地球上的最後證據
    對於蘇格蘭高地的最初印象,很多人應該是伴隨著電影《勇敢的心》的鏡頭開始的。電影放映數年過後,讓我們隨著一個蘇格蘭人的步伐,重回這片土地。蘇格蘭地處大不列顛島北部,多樣的地理風貌,使蘇格蘭具有豐富的旅遊資源。可豐富歸豐富,蘇格蘭人最鍾愛的旅遊線路,當屬蘇格蘭西北岸環線遊以及蘇格蘭高地遊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