向任正非學到的:教育的灰度

2020-09-03 熊貓升學課堂

任正非有一篇著名的論著——《管理的灰度》。管理需要灰度,教育更需要灰度。

因為,教育和管理其實很像,人,既是最重要對象,也是最主要因素。只要涉及到人,就需要科學同時也需要藝術。最忌諱非黑即白,生搬硬套。

教育和管理一樣,沒有標準答案,只有因地制宜。教育和管理一樣,不是靜態的、封閉的,而是開放的、進取的。

轉自丨新校長傳媒

文章來源丨花生地


相關焦點

  • 任正非的灰度管理
    任正非的獨到之處在於,他沒有基於自己的性格特點來管理華為,而是基於灰度理論,把作為個體的個人的性格與作為企業領袖的任職資格完美地灰度到一起,把自己性格上的缺點與性格的優點完美地融合在一起,相得益彰,天衣無縫地形成一套系統的經營管理哲學,灰度管理理論就是其重要組成部分。任正非在管理華為的實踐中,其基本色調就是灰度,灰度既是其世界觀,是其思維方式,也是其經營管理的基本假設、理念與哲學。
  • 和任正非學到的育兒經:多點「灰色思維」,教育會更加有彈性
    任正非在《開放、妥協與灰度》一文中說到:"一個領導人重要的素質是方向、節奏。他的水平就是合適的灰度。""灰色思維"是任正非的世界觀和思維方式。對此,任正非發表了一套系統的管理哲學、管理體系和管理方法論,名為任正非的"灰度管理理論"。
  • 任正非:我的思想是灰色的
    任正非的獨到之處在於,他沒有基於自己的性格特點來管理華為,而是基於灰度理論,把作為個體的個人的性格與作為企業領袖的任職資格完美地灰度到一起,把自己性格上的缺點與性格的優點完美地融合在一起,相得益彰,天衣無縫地形成一套系統的經營管理哲學,灰度管理理論就是其重要組成部分。任正非在管理華為的實踐中,其基本色調就是灰度,灰度既是其世界觀,是其思維方式,也是其經營管理的基本假設、理念與哲學。
  • 馬化騰的宇宙觀:混沌·灰度
    這種種狀況,讓馬化騰想到了灰度。這是任正非特別看重的概念。  灰度,是一種宇宙觀。宇宙生生不息的起點,就是混沌。這個宇宙觀,從宏觀上看,「天地不仁以萬物為芻狗,聖人不仁以百姓為芻狗。天地之間其猶橐爚呼?」從宇宙觀上看人類,就沒有那麼多條條框框,善惡、是非、好壞,而是一視同仁。魔道不分,正反不分,善惡不分,是非不分,一切都如同草紮起來的狗一樣。
  • 應對不確定性的思維模式——「灰度思維」
    我學過辯證法,讀過矛盾論,知道事物的兩面性,明白「禍兮福之所伏,福兮禍之所依」,你說我非黑即白?這裡有個誤區,並非單一的黑或白才叫非黑即白,比如二維碼,雖然點很多,但不是白點就黑點,絕對沒有灰點。就像一堆沙子,白沙和黑沙混在一起,遠看像灰的,但仔細看每一粒的話,你絕對找不到一粒灰色的沙子。把認知對象拆散了,去逐一判定黑白,還是「黑白認知」。
  • 任正非:我的思想是灰色的_媒體_澎湃新聞-The Paper
    任正非的獨到之處在於,他沒有基於自己的性格特點來管理華為,而是基於灰度理論,把作為個體的個人的性格與作為企業領袖的任職資格完美地灰度到一起,把自己性格上的缺點與性格的優點完美地融合在一起,相得益彰,天衣無縫地形成一套系統的經營管理哲學,灰度管理理論就是其重要組成部分。
  • 任正非:理性與平實——任正非名篇解讀
    1979年以前,任正非沒有看到美國的書籍,是學習毛澤東的戰略思想,任正非當時的思維怎麼可能建立世界級公司?他的世界級公司的思維哪兒來的?為什麼他會變成徹頭徹尾改良的企業家?那是向西方、美國學來的。任正非這一代人,青少年時期、中年時期,是成長在中國革命的年代中,這個人有一半時間受的教育是革命的,充滿烏託邦效應。柳傳志也是這種類型的企業家。為什麼柳傳志、任正非能夠做成世界級的高科技企業?這種理想主義情懷對企業家產生了什麼結果?這些都是值得研究的。
  • 母校校長找任正非,提出捐100萬,任正非說了5個字,對方啞口無言
    在復旦的的專家座談會上,任正非說:「未來我們拼什麼,就是拼教育、拼人才。」貴州的都勻一中是任正非的母校。對任正非來講,錢是小事情,但是做教育卻是大事情。確立校訓後,任正非第一時間給母校校長打電話,告訴他這個好消息的同時,還表達了自己向母校捐款一百萬的意願。
  • 教育興邦!任正非:發展技術的唯一出路在教育,也只有教育……
    從一定意義上,任正非可以說是最重視知識和教育的企業家。 之所以重視,大概有兩方面的原因,一個是家庭教育使然,任正非的母親是老師,父親是個鄉村教育家。父母從小就培養了任正非學習的習慣,在家裡最困難的時候,父親還告訴任正非一定不要隨大流,別人不學自己要學。
  • 華為任正非:《一江春水向東流》
    「從上世紀末,到本世紀初,大約在2003年前的幾年時間,我累壞了,身體就是那時累垮的。身體有多項疾病,動過兩次癌症手術,但我樂觀……。」任正非寫道。  不得不說,任正非這篇《一江春水向東流》寫的情真意切,與以往的那些內部講話相比,他直接戳中了外界對華為最敏感的接班人問題。
  • 「傀儡」任正非:不知1100名經理被裁,他的管理方法值得家長學習
    任正非回答說:「我不理解什麼叫高調、為什麼要高調,我們也不是故意低調。火神山工程從開始到完成我都不知道,沒有人給我報告過,我跟你們一樣也是在新聞上看到的。」有一次,任正非前去技術部門參加立項評審會,卻被鄭寶用「轟」了出來。還有一次,徐直軍竟然當著重要客人的面說任正非對於IPD變革一竅不通。
  • 母校校長向任正非要100萬,任正非8個字峰迴路轉,結果感人
    話說「人怕出名豬怕壯」,這不,任正非的母校校長找來了,他以學校經費緊張為由,張口就要任正非向母校捐資100萬元。華為集團董事長任正非貴州都勻一中是任正非的母校,校長胡立軍一見面就將了任正非一「軍」。其實,100萬對於任總來說不算個大數目,爽爽快快的說了一番「再窮不能窮教育,再苦不能苦師生」的大道理,直講得胡立軍校長心花怒放。眼看桃子要摘到手了,誰知任總話鋒一轉,問了校長8個字:「學校的校訓是什麼?」胡校長一聽神情大囧,心裡連連埋怨任正非,你問辦學經歷、師生數量、經費開支、升學率什麼的好不好,卻偏偏問校訓?真是哪壺不開提哪壺!原來,當時貴州都勻一中根本就沒有校訓。
  • 談到中美教育的差距,任正非:美國教育有3個優勢
    近期,任正非在接受美國媒體採訪時談到了中美教育的差距。他說:「總的來說,美國現在的教育是領先中國的。否則,為什麼會有幾百萬中國青年到西方去留學呢?」任正非總結美國教育的3大優勢:其一,注重創新能力。美國高度注重教育,因為史丹福大學的開放、開明,才造就了矽谷。這種科技創新,踏踏實實努力奮鬥的精神我們要認真學習。其二,注重社會責任。常青藤大學在入學考試時要考核沒有去過孤兒院、有沒有給孤寡老人做過貢獻。
  • 任正非:中美貿易戰根源在教育,再窮不能窮教育
    談教育:1、從華為遭遇美國禁令到近期不斷升級的中美貿易摩擦,實質是科技實力的較量,根本問題還是教育水平。國家的未來就是教育,一個國家強大的硬設施固然重要,但靈魂在於文化、在於哲學、在於教育,沒有這層軟的土壤,任何莊稼不能生長。如果不從農村的基礎教育抓起,沒有從一層層的基礎教育抓起,我們國家就不可能在世界這個地方競爭。
  • 任正非:點燃未來燈塔,從孩子們的教育抓起
    >任正非首先強調要基礎研究。這就是大學基礎研究的作用——任正非說,燈塔的作用是明顯的,人類社會在自然科學上任何一點發現和技術發明都會逐步傳播到世界。如,歐拉公式、拉格朗日方程、傅立葉變換、無線電、門捷列夫元素周期表等等。
  • 任正非:我的優點與缺點
    希望各級組織在和黨員進行教育的時候,不要過多關注缺點,多關注他人的優點。二、每個人都發揮自己的優勢,也多看看別人的優點,從而減少自己心理太多的壓抑要正確地估計自己。任正非不止一次思考過這個問題,尤其是在人生的轉折點上,我是誰?我來世界幹什麼?我人生的路該怎麼走?一直到44歲任正非一事無成,被炒魷魚,被離婚,一家居無定所……在人生路窄時,擔當和責任挽救了他!
  • 任正非:華為要學川普的「日落法」
    1 乾貨▌任正非:華為要學川普的「日落法」華為日前以電郵講話形式,籤發任正非在質量與流程IT管理部員工座談會上的講話內容,任正非在講話中提醒內部:一是金融危機可能即將到來,一定要降低超長期庫存和超長期欠款;二是以流程撐大流量的拍馬屁行為,一律免職。
  • 任正非:這樣的幹部不能晉升!話音剛落,孫亞芳反駁:你不了解他
    第一次大辭職運動後的第三年,任正非又想再來一次,讓張建國主持推動。但當張建國拿著方案向孫亞芳匯報時,卻被孫亞芳斬釘截鐵的拒絕。孫亞芳告訴任正非,當年的辭職再競聘,是無法準確判斷一個人的不得已行為,是小公司的做法。
  • 任正非談中美教育的差距:美國教育有3點優勢,值得家長思考
    任正非在接受美國《華爾街日報》採訪時,也提到了中美之間教育的差距,任正非在談中美教育的差距時曾提到,美國教育有3點優勢,值得家長思考。他認為,相比之下,現在美國的教育有3個優勢:第一:更注重創新能力的培養。
  • 任正非推薦的電視劇和華為的「絕密543」
    有網帖稱「任正非曾多次推薦該劇」。我抱著好奇和質疑,認真地追完了此劇。看完後,我得出一個結論:任正非對影視作品有著不俗的鑑賞力,看他推薦的電視劇,我不覺得是浪費時間。我想,除了本劇質量過硬,可看性強以外,任正非推薦這部劇的出發點是什麼呢?完成飛彈發射,需要指揮、操作加維修保障三套班子的密切配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