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賭書消得潑茶香,當時只道是尋常」,納蘭的詞不知道驚豔了多少人。中國的茶文化歷史悠久,千百年的傳承下來,形成了獨特的茶文化。
八寶茶,相傳是唐代德宗建中年間(780-783)由西川節度使崔寧之女在成都發明的。到了元代被回回政治家賽典赤-贍思丁發揚光大。回族十分重視飲茶的保健功效,在長期的生活實踐中,借鑑、吸收、發展並總結形成了本民族飲茶養生之道。據調查一些百歲回族老人,長壽的奧妙之一,就是非常注意配製不同飲用的茶水。回族人熱情好客,待客必衝泡一碗熱氣騰騰的八寶茶,衝泡的茶具由茶蓋、茶碗、茶託三部分組成,稱「蓋碗茶」,蓋為天,託為地,碗為人,又稱「三才碗」,八寶茶也被譽為古絲綢之路上的璀璨明珠。
回族有句諺語:「早茶一盅,一天威風;午茶一盅,勞動輕鬆;晚茶一盅,提神去痛;一日三盅雷打不動。」蓋碗茶的茶具是由盛茶的茶碗、蓋茶碗的碗蓋和託放茶碗的襯碟三種器皿所組成,蓋碗既起到了茶壺泡茶的功能,又兼有茶杯喝茶的用途,既簡便又實用。古稱「回族三炮臺蓋碗茶」,舊時的三炮臺這種茶具大多是陶瓷製成的。
回族人在啜飲蓋碗茶時,還多以糕點、糖果、瓜子、焦黃噴香的油香和饊子作為茶配。蓋碗茶飲法講究,在啜飲蓋碗茶時是邊刮邊喝的,他們認為:「一刮甜,二刮香,三刮茶露變清湯。」當客人把蓋碗放在茶几時,主人會馬上掀開碗蓋,再度衝滿開水,然後蓋上,讓客人等待些再刮再喝。
八寶蓋碗茶具有很好的保健功效,能驅寒健胃、明目清心、提神補氣,桂圓補氣,冰糖益肝,核桃能增加記憶力,枸杞生精益氣、補虛安神,多飲八寶蓋碗茶,能延年又益壽,回族人民中多壽星也與飲此茶不無關係。因此回民們自豪地說:「金茶銀茶甘露茶,比不上咱回回的蓋碗茶。」
坐落在寧夏的寧八坊八寶茶,其老闆正是一名正宗的「回回」,從小到大,一直受到家族的影響,喝八寶茶已經成為日常生活中不可缺少的部分,但是,喝了三十多年的八寶茶,卻總是一個味兒,想到八寶茶上千年的歷史文化,卻沒有任何變化,心裡便有了創新的想法,找學者,問專家,終於有了現在的寧八坊,用料不在局限傳統,而是採用數十種藥食同源的花草配置而成,三十多個種類功效卻各有不同,適合各類人群。
蓋碗茶突出了中國飲食的色、香、味俱全的特色。蓋碗茶配料色彩明豔,層次豐富,香甜爽口,沁人心脾,飲後回味無窮。回民講究清心寡欲,常飲蓋碗茶有助修身養性,回族老人常常告誡年輕人:「不吸菸不喝酒,蓋碗茶不離手。」如今,三炮臺蓋碗茶已走進大西北城鎮各族人民的家庭,成為待客敬客的佳品,受到人們的喜愛。回族人民不僅愛喝茶,而且頗通茶道、茶藝,民間有著「待客敬茶、三餐泡茶、饋贈送茶、聘禮包茶、齋月散茶、節日宴茶、喜慶品茶」等一套獨特的茶事禮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