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白 蜀道難

2020-12-19 騰訊網

李白 蜀道難

噫籲嚱!危乎高哉!蜀道之難難於上青天!蠶叢及魚鳧,開國何茫然!爾來四萬八千歲,不與秦塞通人煙。西當太白有鳥道,可以橫絕峨眉巔。地崩山摧壯士死,然後天梯石棧相鉤連。上有六龍回日之高標,下有衝波逆折之回川。黃鶴之飛尚不得過,猿猱欲度愁攀援。青泥何盤盤,百步九折縈巖巒。捫參歷井仰脅息,以手撫膺坐長嘆。問君西遊何時還?畏途巉巖不可攀。但見悲鳥號古木,雄飛雌從繞林間。又聞子規啼夜月,愁空山。蜀道之難難於上青天,使人聽此凋朱顏!連峰去天不盈尺,枯松倒掛倚絕壁。飛湍瀑流爭喧豗,砯崖轉石萬壑雷。其險也如此,嗟爾遠道之人,胡為乎來哉!劍閣崢嶸而崔嵬,一夫當關,萬夫莫開。所守或匪親,化為狼與豺,朝避猛虎,夕避長蛇,磨牙吮血,殺人如麻。錦城雖雲樂,不如早還家。蜀道之難,難於上青天,側身西望長諮嗟!

鑑賞:這是一首浪漫主義的代表作,最能體現李白豪放、奇麗的詩風。這是李白第一次到長安時寫的,時間大概是唐玄宗天寶初年。該詩用了樂府的舊題,詩人用豐富的想像再現了蜀道崎嶇、險峻、奇絕和難以跨越的恢弘氣勢,從而歌頌了蜀地美麗的山水景色。對某些社會問題,詩人不僅表示出了關心和擔憂,還委婉地提出了警告。

該詩分為三個部分,分別按照從古至今、從秦入蜀的順序來展示蜀地山水的特色,突出蜀道難。

第一部分從開頭到「然後天梯石棧相鉤連」。詩人開篇詠嘆,並用一系列神話故事和歷史傳說點明蜀道難的主題,奠定了全詩豪放的情調。秦、蜀兩地自古便被高山所阻隔,從秦到蜀,第一個阻礙便是太白峰,而似乎只有飛得高的鳥兒才能從其低缺處飛過去。「地崩」句中引用了一個傳說:秦惠王將五美女嫁到蜀地,蜀國派五個大力士去迎接。到梓潼時,一條大蛇進人洞中。五力士拽尾巴將其弄出。但之後突然山崩,五力土被壓死在裡面。於是,從秦入蜀才有山路和棧道連接起來。這裡,詩人用誇張的手法和引用五丁開山的神話傳說,寫了蜀道的起源。

第二部分從「上有六龍回日之高標」到「使人聽此凋朱顏」。這部分寫了山的高險和道路的艱險。詩人先用神話傳說引人主題,又用黃鶴難越、猿猱愁攀來巧妙地襯託山的高險。青泥嶺是唐時進入蜀地的重要通道,詩人誇大山勢的險峻和山峰的縈迴,以襯託人們行進中的困難和恐懼。到這裡,蜀道難似乎已經被寫到了極致。但之後,詩人又蕩開一筆,用充滿悲情的「問君」一句引發出旅愁,將一個充滿悲涼古木和悽清鳥鳴的景色帶到了讀者面前。詩人借景物抒發愁情,「悲鳥號古木」、「子規啼夜月」等具有強烈感情色彩的景觀,對襯託蜀道難起到了有力的渲染作用。

第三部分從「連峰去天不盈尺」到結尾,內容是通過描寫山川的險峻來烘託蜀道難。詩人先寫山川的險峻,再由靜而動地寫飛流、山石等令人驚恐的場面。接著這種氛圍,詩人將筆觸指向了要塞劍閣,從對劍閣險要的慨嘆中,寫到了對政治的分析。其中,詩人勸誡「遠道」之人不如早還家,將蜀道之「難」形象地表現了出來。

該詩反覆詠嘆的寫法給人強烈的震撼,令人不禁為之動容。

相關焦點

  • 世人皆雲「蜀道難」,蜀道真的難嗎?
    一提起蜀道,人們想到的往往是李白筆下那條「難於上青天」的劍門蜀道。但實際上,成都向西,有連接西藏通西域的茶馬古道;成都以南,有西南絲綢之路;成都以東,有自三峽溯長江而上的水道。早在很久以前,蜀道便是四通八達、聯通外界。
  • 讀李白的《蜀道難》,新填《數到南》
    ****************讀李白的《蜀道難》,新填《數到南》作者:雨悽淋噫呼噓,雄乎壯哉!數到山南,山有奇絕巔。峰涯齊霄嵐,登天又何難?已燃青蒼壓煙翠,不許春色漫山延。臂系千鈞提峰起,可以擊穿碧雲天。
  • 背了20多年的「蜀道難,難於上青天」,卻沒發現背漏了一個字
    李白的《蜀道難》,我們一直脫口而出的是「蜀道難,難於上青天」。這句話與原作究竟有何區別呢?我們看一下李白的原詩就會發現其中的奧妙了。蜀道難唐 李白噫籲嚱,危乎高哉!蜀道之難,難於上青天!蠶叢及魚鳧,開國何茫然!爾來四萬八千歲,不與秦塞通人煙……但見悲鳥號古木,雄飛雌從繞林間。又聞子規啼夜月,愁空山。蜀道之難,難於上青天,使人聽此凋朱顏……錦城雖雲樂,不如早還家。蜀道之難,難於上青天,側身西望長諮嗟!
  • 蜀道難 難於上青天
    這些道路經過崇山峻岭、河流山谷,車輛、馬匹都很難行走,主要以人徒步為交通方式,可以想像,經過這樣的漫長而險峻的道路是一趟非常艱辛的旅程。      《蜀道難》是樂府中舊題,有許多詩人寫過同題的詩歌,而李白這一首是公認的巔峰之作。詩歌想像瑰麗雄奇,氣勢豪邁奔放,寫蜀道艱難難行、寫蜀道奇絕險峻的風光,讓人身臨其境,為之驚嘆。
  • 一座讓李白都沉默的山川,蜀道與其相比都不值一提,景色讓人沉醉
    大家在上學的時候肯定都會學李白的詩,說到李白,除了《靜夜思》最讓人印象深刻,其次可能就是《蜀道難》了吧,而李白在其中寫到的難於上青天,這句話其實很現實。在交通並不發達的年代,四川的道路真的是可以堪稱是天險了,但是今天小編給大家帶來的這個地方真的是有過之而無不及,就算李白去過貴州的梵淨山紅雲金頂的話,也一定會驚訝的說不出話來。那麼接下來就跟小編一起去看看吧,首先就是他為什麼會說不出來話呢?因為這裡的道路可以說比蜀道更加艱險,要是李白先來到這裡的話,蜀道難可能就要改名了。
  • 《蜀道難》重複用詞是詞窮嗎,他不只寫蜀地險,更寫了世道艱難
    最後,李白便再次發出了長嘆:「蜀道之難,難於上青天,側身西望長諮嗟!」李白是一個偉大的浪漫主義詩人,激情澎湃的時候,往往不能自已,也正是因為如此,他才會屢出奇語,才會有了這篇「奇之又奇」的《蜀道難》。李白可不管這些,他在行文的時候,完全不拘形式,《蜀道難》以七言為主,長短句交替使用,從三言到十一言不等,顯得靈活自如。能如此不拘形式,並且使用大量散文化的句式,也可以說是本詩的一「奇」啊。另外,世人寫詩的時候,總是儘量避免使用重複的句子,可是,李白卻不是這樣,他一連用了三次「蜀道之難,難於上青天」,難道是李白詞窮語盡了嗎?
  • 高二語文測試題:蜀道難同步訓練題及答案
    蜀道難   1.給下列加點的字注音。   (5)展示蜀道溪水瀑流聲響駭人的詩句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6)表現蜀中要塞劍閣易守難攻的詩句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 和李白一起穿越劍門蜀道,到武則天故裡拜佛,順便聽一聽三國故事
    在這裡我給您提個醒,有一位大詩人叫李白的,寫了一首《蜀道難》,「蜀道難,難於上青天」、「劍閣崢嶸而崔嵬,一夫當關,萬夫莫開」,說的就是以廣元為中心的劍門蜀道。劍門蜀道劍門蜀道肇始於西周,使用至民國,民間至今仍在使用,它是先秦古蜀道—金牛道的核心價值地段。
  • 難於上青天的蜀道在哪裡?
    蜀道之難,難於上青天!蠶叢及魚鳧,開國何茫然!爾來四萬八千歲,不與秦塞通人煙。西當太白有鳥道,可以橫絕峨眉巔。地崩山摧壯士死,然後天梯石棧相鉤連。……」李白的名篇《蜀道難》,把連接陝西與四川的蜀道寫得險峻奇偉,讓人嘆為觀止。蜀道,究竟在哪裡?
  • 細雨騎驢,劍門蜀道應當與詩長存,自古以來兵家必爭之地!
    整個風景把前山和後山分開,由於時間關係,我們只去了千山,從官樓到後山山門,絕壁上鑿出的山路都有,很多地方只能一個人通,一邊走,一邊用雙手雙腳,偶爾停下來看一眼山下,那種感覺比李白的「蜀道難,難於上青天」還要深刻。「會當臨絕頂,一覽眾山小」的美感,站在山頂上,一眼就能看到劍門蜀道的雄偉外觀,山峰突兀,單濤雲海密布,山巒疊嶂,山山交錯,山勢險峻。
  • 走過懸崖上摳出來的路,看諸葛亮築起的劍門雄關,感受蜀道的艱險
    蜀道難,難於上青天。伴隨著李白這首《蜀道難》我們的行程也來到了四川,迎接我們的則是艱難的蜀道。從青木川出來,很快就進入四川地界,道路崎嶇,溝谷縱橫,山似乎也變得高聳起來,在河谷中穿梭我已經初步領略到蜀道的艱辛不易,腦子裡也是一幕幕曾經在此發生過的歷史故事。
  • 四川廣元與蜀道上最高的瀑布,被網友稱為最好看的風景
    廣元是女皇故裡,也是蜀門重鎮;有「劍門天下險」的自傲,也有「蜀道難」的唏噓長嘆;有三國古戰場的刀光劍影也有紅軍的艱辛不懈。歷史在這裡演繹留下了悠悠山水與時空中的建築做見證。劍門蜀道:綿延於秦嶺、巴山岷山之間蜀道,唐代李白有「蜀道難,難於上青天」的形容。光霧山:光霧山是一方神奇秀麗的自然山水,可集中概括為「峰奇」「石怪」「谷幽」「水秀」「山綠」五絕。
  • 比蜀道更難的,是背《蜀道難》。這幾篇課文,看到就覺得膽寒
    我大致地攏了攏那些學生時代虐過我們千百遍的文言文,感覺最難背的,大概是以下這些。 這篇文章難就難在通假字實在是太多了,而且還都是不太常見的字,根本就找不到什麼規律。 除了死記硬背,你根本找不到第二種辦法。
  • 李白的詩歌后世詩人無法超越?
    作者:老劉李白是我國偉大的浪漫主義詩人,他一生創作了許多膾炙人口的詩歌,廣為傳唱。在我國幾千年的文學史上,李白享有極其崇高的地位,被譽其為「詩仙!」《行路難·其三》「蜀道之難,難於上青天,側身西望長諮嗟!」《上李邕》「大鵬一日同風起,扶搖直上九萬裡。」
  • 中華少年說成都站風採集錦|51Talk助力教育公平,蜀道不再難
    「噫籲嚱,危乎高哉,蜀道之難難於上青天!」千年前,李白揮筆寫下經典傳頌的《蜀道難》,在教育上,難以打破的「胡煥庸線」像是危且高的蜀道,將兩側地域內的教育資源尤其英語教育資源,劃開一道巨大的鴻溝。而這條難以逾越的鴻溝,正在51Talk為代表的以普惠教育為主要發力點的在線教育企業的努力下,正在漸漸縮小。
  • 我用4個小方法,陪孩子背李白的《蜀道難》
    前一段時間 買了這兩本李白、杜甫詩選,我決定利用這個暑假,把裡面的千古名篇挑出來,跟孩子一起背一背。最近,我倆一起,拿下了李白的這首《蜀道難》。其實,孩子剛看到這首詩時,很排斥,他覺得這詩這麼長,又這麼多奇奇怪怪的字,太難了。
  • 大道出川 蜀道不難
    大道出川 蜀道不難   「蜀道之難,難於上青天!」詩人李白的一聲驚嘆,千餘年迴蕩在川蜀大地。新中國成立特別是改革開放以來,四川交通長足進步,但總體滯後仍是制約發展的突出瓶頸。2007年底,著眼奠基四川長遠發展、建設西部經濟發展高地,四川省委九屆四次全會吹響號角:全力建設貫通南北、連接東西、通江達海的西部綜合交通樞紐。
  • 陳國梁:清新庾開府,俊逸鮑參軍——李白詩歌藝術特色賞析
    再如「千裡江陵一日還」「燕山雪花大如席」「長風幾萬裡,吹度玉門關」「蜀道之難難於上青天」「桃花潭水深千尺」等等都是極度的誇張而又不失於怪誕,表達了他對祖國大好河山的熱愛,也表現了他對自由、光明、友情的渴望。李白善於運用聯想和想像。諸如:「狂風吹我心,西掛鹹陽樹。」
  • 李白最好的一首詩,也是唐詩最好的一首,卻像謎語一樣,千年難解
    李白的《蜀道難》堪稱千古絕唱,有人認為它是李白全部詩作中最好的一首,有人認為它是全部唐詩中最好的一首。但是,這首詩跟李白其他作品有一個顯著的不同點:對於它的含義,歷來有不同的闡釋。李白不同於李商隱,也不同於李賀,他的詩歌藝術追求「清水出芙蓉,天然去雕飾」的意境,不走朦朧晦澀之偏鋒。
  • 蜀道如何改變中國?一條路,讀懂半部中國史
    ▲蜀道之險,在冷兵器時代被喻為天塹中國人都熟知李白的唐詩《蜀道難》蜀道之難,難於上青天!」那麼,蜀道是什麼?從廣義來說,所有可進入四川地區的道路,都可稱為蜀道;但狹義上的古蜀道,指的是連接陝西關中平原,與漢中盆地和四川盆地的道路。對於中國古代有志於王霸事業的政治家來說,要王天下,就要取巴蜀;而要取巴蜀,就要開蜀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