細雨騎驢,劍門蜀道應當與詩長存,自古以來兵家必爭之地!

2020-12-20 李歡歡說旅遊

劍門關——位於四川盆地北部邊界大尖山的中斷處,北距廣元53公裡,南距劍閣縣30公裡。大劍山的群山疊如刀劍,陡峭的石牆綿延數百裡,形成一座天然的城市,至關口突然中斷,形成一個高約150米,頂寬約100米,底寬約50米,長約500米的隘口。隘口兩崖石壁高聳,如刀削斧。此關成為進入四川的必經之路,被稱為「天下第一雄偉關」。更奇特的是,兩座懸崖的巖壁都是小鵝卵石凝結而成,和江湖中的鵝卵石一模一樣。自古以來就是兵家必爭之地,地勢險要:一夫當關萬夫莫開。

抬頭感慨。古門塔為三層斜箭塔,閣樓中央掛有橫匾,「天下雄關」一書,頂樓中央匾題「雄關天塹」。可惜的是,這座延續了一千多年的雄偉古關建築,在1935年修建川陝公路時被徹底拆毀,只留下一塊長方形石碑,名為「劍門關」。現在的關樓是在1992年關樓舊址上重建的一座更為壯觀的仿古關樓。雖然關樓目前沒有什麼歷史滄桑,讓人覺得有些遺憾,站在關樓上,望著兩座懸崖,想起姜維鎮守這一關,還是覺得雄偉壯觀。

千年劍閣路,踏在景區的石頭路上,即將開始一段與歷史對話的旅程,正是天上飄著的小雨,才能渲染出詩的氣息,我掏出手機照了張相,然後朋友圈裡不加思索地伴隨著一句「細雨騎驢入劍門,遠遊無處不銷魂。」。劍門關是一首安靜的詩,也是一首壯麗的詩。

劍門關景區,號稱七十二峰,猶如一把利劍,直插雲霄。整個風景把前山和後山分開,由於時間關係,我們只去了千山,從官樓到後山山門,絕壁上鑿出的山路都有,很多地方只能一個人通,一邊走,一邊用雙手雙腳,偶爾停下來看一眼山下,那種感覺比李白的「蜀道難,難於上青天」還要深刻。

「會當臨絕頂,一覽眾山小」的美感,站在山頂上,一眼就能看到劍門蜀道的雄偉外觀,山峰突兀,單濤雲海密布,山巒疊嶂,山山交錯,山勢險峻。不能不胸懷大志,胸懷大志,不再是李白曾經的那種「但見悲鳥號古木,雄飛雌從繞林間;又聞子規啼夜月,愁空山。「悲傷和悲傷。

向漢將軍平鄉、侯姜維廟致敬,姜維把漢朝保存在心中。掌握了軍事大權後,繼續北伐,司馬昭五路伐蜀後,姜維據守劍閣,封殺中回軍,然而,鄧艾從陰平進攻成都,劉禪投降了,姜維假裝投降,企圖救活蜀漢,被魏軍殺死,將軍英靈遠逝,這個故事將永遠流傳下去,這是對將軍最好的紀念。

從小背誦李白的詩《蜀道難》和陸遊的詩《在細雨中騎驢入劍門》,你會在劍門門腳下想到永恆的詩,所以古往今來絕大多數人都會把劍門當作一個非常重要的人生門檻。劍門蜀道的保護不僅完整,而且具有歷史的真面目。廣元為保護這一極其重要的歷史文物做出了貢獻,廣元的旅遊業發展良好。

雄壯的劍門蜀道,應該永遠與詩同在!

相關焦點

  • 詩詞大會:康震劍門關「身臨其境」,姜怡伶落淚「騎驢入劍門」
    可以看出劍門關地勢的險要。而且劍門關也是古代兵家必爭之地,是入蜀的重要通道,這裡到處都是參天的古柏,高峻的山巖。南坐成都,北望長安,東向渝州,西達吐蕃,兩山對峙,如刀劈斧削一般,劍門關不僅是現代的風景勝地,更是古代的重要關隘。
  • 自古以來,常常說某地是「兵家必爭之地」,究竟爭的是什麼呢?
    自古以來,常常說某地是「兵家必爭之地」,究竟爭的是什麼呢?在這篇文章,筆者就來跟大家聊聊這個話題。 在史書當中,我們往往會看到一些熟悉的話,那就是某地某地,一直都是所謂的「兵家必爭之地」。
  • 細雨騎驢入劍門:說說中國古詩文中的驢文化
    這一時期,出現了「騎驢」文化和「黔驢」文化。「騎驢」主要代表文人的失意落魄,「黔驢」則指以批判黔驢為代表,典型的是柳宗元的《黔之驢》。其貌不揚、飼養成本低廉的毛驢,成為了失意詩人的精神伴侶。在李白、杜甫、賈島等人的詩文中,多次出現了騎驢的意象。
  • 蜀道有多難?攀登劍門關鳥道和猿猱道就知道了!
    近日,因為出差廣元劍門關參加捷途X70 PLUS在西區的上市發布會,主辦方舉辦了徒步劍門關的活動,從景區大門口到梁山寺,然後下山走到東大門,全程徒步,選擇了鳥道,很驚險刺激,也很鍛鍊身體。劍門關自古兵家必爭之地:戰事頻頻!
  • 劍門關古鎮被授予首批「四川文創集市」
    朱鬥峰 何泉江 封面新聞記者劉彥谷近日,四川省舉辦首屆文創大會並現場進行了文創集市授牌,劍門關古鎮成為首批四川文創集市之一。劍門關古鎮文創集市位於首批天府旅遊名縣——廣元市劍閣縣境內,是劍門蜀道國家級風景名勝區及劍門關-翠雲廊國家5A級景區的核心重鎮。集市建成區面積1.82平方公裡,門面3250間,建築總面積近40萬平方米,以非遺傳承、劍門根雕、劍門手杖、劍門布藝等非遺、文創類元素和劍門豆腐、劍門土雞、劍門茶葉等生態旅遊產品為主。
  • 大唐皇帝與劍門蜀道
    四川新聞網-成都日報訊 :  史幼波/文陳洋 江南/攝影  劍門蜀道對於大唐帝國來說,冥冥之中有著「剪不斷、理還亂」的緣份。武則天從出生到成長的整個階段,正值大唐盛世。這位出生於劍門蜀道,並且從蜀道順利走出蜀地,從而踏上中原政治舞臺的千古一帝,給這片靈山異水和這條崎嶇古道增添了無數的傳奇色彩。
  • 劍門關豆腐顏色雪白,細嫩鮮美,且有淡淡清香,是蜀道風景名勝區
    劍門關豆腐顏色雪白,細嫩鮮美,且有淡淡清香,是蜀道風景名勝區劍門關豆腐劍門關豆腐,也稱「劍門豆腐」,指的是四川省劍閣縣劍門蜀道風景名勝區劍門關劍門關鎮的豆腐以劍門山區礫巖油沙石土出產的黃豆為原料,使用來自劍門七十一峰的「劍泉」水,經浸豆、磨漿、濾渣、煮漿、點漿、脫水等工序製成。劍門豆腐顏色雪白,細嫩鮮美,口感不澀,且有淡淡清香,並韌性極強。採用炒、炸、熘、燒、燉、蒸、氽、涼拌等烹調方法,可製作出200多個品種的菜餚。列中國國家地理標誌保護產品。
  • 劍門關古鎮被授予首批「四川省文創集市」
    走進劍門關古鎮文創集市劍門關古鎮始建於三國時期,是劍門蜀道國家級風景名勝區及劍門關-翠雲廊國家5A級景區的核心重鎮。境內擁有獨特的自然景觀、悠久的三國蜀漢文化、蜀道文化以及紅軍文化、劍門關豆腐文化等,是旅遊觀光、研究蜀漢文化、品味劍門豆腐文化的最佳之地。
  • 5A劍門關風景區,距離成都約3小時車程,來四川必玩景點之一
    自古有雲「蜀道難難於上青天」,那古時的蜀道就是指的劍門蜀道了,現在去劍門關景區就可以體驗到蜀道「一夫當關,萬夫莫開」的艱難驚險!那劍門關好玩嗎?劍門關不止好玩還驚險刺激!劍門關風景區位於四川省廣元市劍閣縣境內,距離成都約260公裡,駕車約3小時車程,途徑成渝環線高速、京昆高速到達。另外還可以在成都東站乘坐高鐵動車在劍門關站下車,在轉車前往劍門關景區,全程約需2個小時。
  • 和李白一起穿越劍門蜀道,到武則天故裡拜佛,順便聽一聽三國故事
    在這裡我給您提個醒,有一位大詩人叫李白的,寫了一首《蜀道難》,「蜀道難,難於上青天」、「劍閣崢嶸而崔嵬,一夫當關,萬夫莫開」,說的就是以廣元為中心的劍門蜀道。劍門蜀道劍門蜀道肇始於西周,使用至民國,民間至今仍在使用,它是先秦古蜀道—金牛道的核心價值地段。
  • 走過懸崖上摳出來的路,看諸葛亮築起的劍門雄關,感受蜀道的艱險
    蜀道難,難於上青天。伴隨著李白這首《蜀道難》我們的行程也來到了四川,迎接我們的則是艱難的蜀道。從青木川出來,很快就進入四川地界,道路崎嶇,溝谷縱橫,山似乎也變得高聳起來,在河谷中穿梭我已經初步領略到蜀道的艱辛不易,腦子裡也是一幕幕曾經在此發生過的歷史故事。
  • 四川廣元與蜀道上最高的瀑布,被網友稱為最好看的風景
    劍門蜀道:綿延於秦嶺、巴山岷山之間蜀道,唐代李白有「蜀道難,難於上青天」的形容。光霧山:光霧山是一方神奇秀麗的自然山水,可集中概括為「峰奇」「石怪」「谷幽」「水秀」「山綠」五絕。劍門蜀道 AAAAA(李白有「蜀道難,難於上青天」的形容)
  • 蜀道要塞,三國重鎮,四川廣元最美的六個旅遊景點
    一、劍門關風景區劍門關風景區位於廣元市劍閣縣城南15公裡處,是劍門蜀道風景名勝區的核心景區,由劍門關、翠雲廊兩個緊鄰景區組成,被《中國國家地理》評為四川最美100個拍攝點之一。唐代詩人李白《蜀道難》:「劍閣崢嶸而崔嵬,一夫當關,萬夫莫開」的讚譽讓其名揚海內。
  • 千年來這三個城市,都是「兵家必爭之地」,看看有沒有你的家鄉
    古代歷史上,亂世群雄爭霸,其中最有名的軍閥混戰是東漢末年的三國時代,出徵中諸侯為擴大自己的勢力範圍而明爭暗鬥,有的地方兵家必爭之地,得之即得天下。徐州,自古有「穩中原,安天下」之說,它地理上是北國鎖鑰、南國門戶,兵家必爭之地,從著名的楚漢之爭(當時叫彭城,從反秦到及楚漢之爭戰鬥極多),到三國曹操滅呂布,再到兩晉、隋唐、蒙金宋以及清末太平軍,孫中山等的北伐,歷代爆發的大戰役足有兩三百次之多,各種力量在此大規模決戰,故徐州居戰爭城市之首。
  • 讀幾首詩詞,騎驢的詩人,都是什麼級別
    我們在欣賞古詩的時候,經常會碰到一個有趣的現象,那就是詩人騎驢吟詩。最有名的當屬唐朝詩人鄭棨,他有一句話歷代傳誦,那就是當別人問他最近有詩否,他回答說「詩在灞橋風雪的驢背子上」。據說在唐朝詩人中,最早騎驢吟詩的當是孟浩然,他不但騎在驢背上冥思苦想,吟詩作賦,還騎驢踏雪尋梅。
  • 奮進的斯特靈,兩顆勇敢的心,成為兵家必爭之地
    戰略要衝的地理位置,決定了斯特靈自古以來成為「兵家必爭之地」。1297年9月10日,愛德華一世調遣5萬大軍,由英格蘭軍北方指揮官統帥直奔斯特靈,尋求與華萊士的蘇格蘭軍決戰。兩軍在斯特靈城北1公裡外福斯河畔相會,英格蘭軍駐紮河南岸,蘇格蘭軍駐紮河北岸。
  • 但是它又是兵家必爭之地!
    賀蘭山自古以來就是兵家必爭之地,秦朝以來就已經和匈奴開始爭搶賀蘭山,而到了西漢,漢武帝更是對賀蘭山志在必得。賀蘭山易守難攻,同時也決定著上千公裡疆土的得失,誰能掌握賀蘭山對於一個國家的國土和邊防的安全有著極大的幫助,歷史上的西夏王朝就曾經將賀蘭山牢牢地掌握在手裡,把這裡作為一個重兵把守的要地。
  • 民國三次戰爭,為何山東始終都是兵家必爭之地?
    「兵家必爭之地」這一概念,一直都是很多網上野生戰略家津津樂道的話題。今天,我就以「野生戰略家」的角度,來分析一下,民國三次戰爭,為何山東都成了兵家必爭之地。這三次戰爭分別是:二次北伐戰爭、抗日戰爭和解放戰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