民國三次戰爭,為何山東始終都是兵家必爭之地?

2020-10-18 歷史知事


「兵家必爭之地」這一概念,一直都是很多網上野生戰略家津津樂道的話題。今天,我就以「野生戰略家」的角度,來分析一下,民國三次戰爭,為何山東都成了兵家必爭之地。

這三次戰爭分別是:二次北伐戰爭、抗日戰爭和解放戰爭。

二次北伐,日軍幹涉差點功虧一簣。

傳統上講的北伐戰爭,其實是國民黨和共產黨聯合的國民革命北伐軍,從珠江流域擴展到長江流域的戰爭,短短半年時間就結束了。不過,國民黨雖然背叛革命,卻沒有放棄北伐戰爭,畢竟,國民黨要做的不是地方軍閥,而是統治全國,於是就有了二次北伐。

二次北伐,一路上基本上沒有太大的阻攔。唯一的風波是,山東軍閥張宗昌,引狼入室叫來了日本人來撐場子。日本的第六師團也不客氣,直接從青島打到濟南,製造了濟南慘案,北伐軍總司令蔣某差點死於亂軍。不過,北伐軍並不打算與日本爭山東,唾面自乾!繞過山東,直奔北京和天津,也算勉強完成了北伐。

抗日戰爭中,山東又成了兵家必爭之地。

盧溝橋事變後,宋哲元所部不堪一擊,長腿將軍劉峙更是跑的比劉翔還快,日本迅速佔領河北省全境。山東軍閥韓復榘在做出一些抵抗之後,迅速放棄了黃河防線,山東就露在了日軍攻擊之下。

即便如此,山東南部的臺兒莊地區,還是打出了兩場大仗,打出了中國軍隊的威風。除了著名的臺兒莊大捷,其實還有慘勝的臨沂戰役。不過,國軍在山東,並沒有支撐太久,畢竟旁邊就是青島,日軍登陸包抄後路非常方便。

解放戰爭中,山東還是兵家必爭之地。

解放戰爭初期,粟老總的華中野戰軍和陳老總的山東野戰軍,都是由新四軍發展而來,只不過最精銳的第三師和大量山東軍區精銳抽調東北,兵力明顯不足。山東和蘇北到底保大還是保小?最終我們決定「向北發展向南防禦」。

於是,華中野戰軍的蘇北蘇中江南等根據地,邊打邊退,僅僅半年時間,基本全丟了。一旦退入山東境內,華中野戰軍和山東野戰軍合兵一處,先後打出了魯南大捷、宿北大捷、孟良崮戰役,真正強大的華東野戰軍就此成立,全國戰場激烈的戰場。

後來,即便是華野主力離開山東,逐鹿中原,打出了豫東戰役。留守的許世友山東兵團,則打出了兗州戰役、膠東戰役,基本把濟南變成一座孤城。華野主力回山東打完濟南戰役,整個華野就能調出來爭奪淮海地區,國民黨反動派的喪鐘就敲響了。

我們發現,民國時期三次大戰,山東始終都是非常重要的戰略支點,這是為什麼呢?

我總結了五點,供大家商榷。

1,山東位於華北平原和皖蘇平原長江三角洲的中點位置,並且還有黃河和泰山屏障。

從北京到南京,再到上海,這是我國華東地區最核心的經濟帶,也是我國經濟的精華所在。佔領山東,向北可以到北京,向南可以到南京和上海,最關鍵的是,山東地方有泰山、黃河、沂蒙山,本身易守難攻。

2,山東本身也是產糧中心和人口中心。

戰爭,本身就是經濟和科技的較量。在經濟不發達的年代,誰能籌集最多的糧食,誰能募集最多的兵源,這是十分關鍵的。毫不過分地說,抗日戰爭中,八路軍115師主力挺進山東,建設山東,構築起最穩定的糧食基地和兵源基地,這是解放戰爭獲得勝利的物質基礎。

3,山東有青島,有很多良港,便於獲得海上支援。

日本發動濟南慘案,說白了就是青島港給的便利。抗日戰爭中,日本從青島登陸,實際上形成了三面攻擊徐州的態勢。這是華東根本守不住的主因。解放戰爭中,粟裕兵團、陳賡兵團、劉鄧大軍三路逐鹿中原,後勤補給最好的,恰恰是粟裕兵團。這是因為,東北軍區已經建立起強大軍工基地,炮彈子彈源源不斷從青島港登陸。而陳賡和劉鄧,一直是無後方和半後方作戰,相當困難。

得山東者得華東,得華東者得天下,山東即使到現在,在經濟上、軍事上的價值,絲毫沒有減退。

相關焦點

  • 美食與兵家必爭之地,為何河北南部、山東西部一縣無本地特色食物
    在地形圖上看館陶,可見處於太行山及山東丘陵中間孔道中心位置館陶縣在歷史上曾經地處大河(黃河)之畔、隋大運河永濟渠自縣內穿過,並且位於太行山和山東丘陵之間平原地帶的中間位置。這樣的地理形勢除了擁有良好的耕作條件,在農耕文明時期成為糧食主產區之外,也是水、陸交通要道。
  • 自古以來,常常說某地是「兵家必爭之地」,究竟爭的是什麼呢?
    自古以來,常常說某地是「兵家必爭之地」,究竟爭的是什麼呢?在這篇文章,筆者就來跟大家聊聊這個話題。 在史書當中,我們往往會看到一些熟悉的話,那就是某地某地,一直都是所謂的「兵家必爭之地」。
  • 千年來這三個城市,都是「兵家必爭之地」,看看有沒有你的家鄉
    古代歷史上,亂世群雄爭霸,其中最有名的軍閥混戰是東漢末年的三國時代,出徵中諸侯為擴大自己的勢力範圍而明爭暗鬥,有的地方兵家必爭之地,得之即得天下。徐州,自古有「穩中原,安天下」之說,它地理上是北國鎖鑰、南國門戶,兵家必爭之地,從著名的楚漢之爭(當時叫彭城,從反秦到及楚漢之爭戰鬥極多),到三國曹操滅呂布,再到兩晉、隋唐、蒙金宋以及清末太平軍,孫中山等的北伐,歷代爆發的大戰役足有兩三百次之多,各種力量在此大規模決戰,故徐州居戰爭城市之首。
  • 但是它又是兵家必爭之地!
    賀蘭山南北長約二百二十公裡,東西寬約二十到四十公裡,南段山勢緩和、平坦,三關口以北山勢較高,海拔在兩千到三千米之間。賀蘭山主峰為敖包疙瘩,海拔約三千五百五十六米,是寧夏與內蒙古境內的最高峰。賀蘭山是中國西北地區的重要地理分界線,山體東側巍峨壯觀,峰巒重疊,向東可以俯瞰到黃河河套以及鄂爾多斯高原。
  • 華夏4大兵家必爭之地,一省三市,得之可得天下,有你的家鄉麼?
    王朝的更替是由戰爭決定的,而戰爭往往都是從攻城掠地開始的。無論是哪一朝哪一代的戰爭,中國的這四個城市,自古以來一直都是兵家必爭之地,可以說得此地便可得天下。 徐州地處東西南北水運要衝,就成了河北、山東、河南、安徽、江蘇五省的咽喉,所以被稱為「五省通衢」。徐州在手,天下無憂。熟讀三國的人肯定知曉,在三國時期時,徐州的戰爭可謂是最為激烈的。當年劉備,呂布在徐州時,可讓曹操寢食難安了一陣。後曹操不惜一切代價,拿下了徐州,得了這戰略要地,這也為曹操在之後鞏固北方的統一打下了基礎。
  • 賀蘭山:理所應當的一個兵家必爭之地,氣勢蒼涼且巍峨澎湃
    相信大家對於這個地方應該也是比較好奇的,這個地方為何深受古代帝王將相的寵愛,成為一個理所應當的兵家必爭之地呢?我們一起來揭秘一下吧。賀蘭山地處寧夏與內蒙古的交界處,南北長220公裡,東西寬約20到40公裡之間,它延綿著的山脈以守護者的姿態出現在人們的視線當中。人們都說黃河是我國的母親河,它的衝積平原養育了無數的國人。
  • 奮進的斯特靈,兩顆勇敢的心,成為兵家必爭之地
    戰略要衝的地理位置,決定了斯特靈自古以來成為「兵家必爭之地」。1297年9月10日,愛德華一世調遣5萬大軍,由英格蘭軍北方指揮官統帥直奔斯特靈,尋求與華萊士的蘇格蘭軍決戰。兩軍在斯特靈城北1公裡外福斯河畔相會,英格蘭軍駐紮河南岸,蘇格蘭軍駐紮河北岸。
  • 地圖看世界;兵家必爭之地土耳其海峽
    一,土耳其海峽(又稱黑海海峽)是連接黑海與地中海的唯一通道,由博斯普魯斯海峽、馬爾馬拉海和達達尼爾海峽組成,古往今來一直就是兵家必爭之地,被譽為「天下咽喉」,戰略地位十分重要。(冷戰結束後,土耳其海峽依然是控扼俄羅斯黑海艦隊南下的戰略要點)三,土耳其海峽地區漁業繁盛,兩岸樹木蔥鬱,村莊、別墅星羅棋布。
  • 中國古代四大兵家必爭之地:一省三地,得之得天下,有你家鄉嗎?
    中國歷史十分的悠久,也是世界上唯一現存於世的古代文明圈,在全世界都有著極為強大的影響力。當然,我國古代的版圖和現在的有很大的不同,如果熟悉歷史的朋友會知道,在漢之前,我國的版圖越往前是越小的。古代中國這樣龐大的國土,自然是打下來的。不過在古代,東方有中國,西方有羅馬。
  • 中國歷史上的十大名關,都是軍家必爭之地,一關名曰鬼門
    (2) 武勝關:武勝關位於河南省與湖北省交界的大別山脈的雞公山下,它與平靖關,妨裡關合稱「義陽三關」,是歷代兵家必爭之地。有「關中之關」的美譽。武勝關,中國古代大別山脈與桐柏山脈之間重要隘口,中國北方和南方的分水嶺。中國十大雄關之一,位於今河南省信陽市雞公山風景區南35公裡,河南、湖北兩省交界處。
  • 張忠謀:臺積電擁有最先進的晶片技術,臺灣會成為兵家必爭之地
    半導體身為各項科技產品的原料,成為各大強國爭奪科技霸權的重要基礎,全球晶圓代工龍頭臺積電身為握有最好的先進位程的半導體廠商之一,專欄作家Ruchir Sharma撰文指出, 臺灣擁有的最先進半導體技術,將成為兵家必爭之地。
  • 人口不足三萬卻是兵家必爭之地,消費水平極低,窮遊好地方
    一走進巴爾,就能看到滿大街都是Bar,如果你跟我一樣,一開始腦子沒有轉過來,就會條件反射似的以為這裡遍地都是都是酒吧。難道這是一個以酒吧為支柱行業的城市?其實不是,後來才意識到,Bar就是巴爾啊!真的是一個很好記的城市名稱了~行走在巴爾的街頭,你會發現抬頭之後,眼前所見之處都是一片蔚藍色。
  • 探訪破城子古城:歷代兵家必爭之地 今受戶外探險者青睞(圖)
    中新網烏魯木齊1月3日電 (朱志升史玉江)貫穿天山南北的咽喉,曾為歷代軍事交通要道,兵家必爭之地,如今,破城子古城讓無數戶外探險者嚮往。  破城子古城坐落於新疆溫宿縣博孜墩鄉東北25公裡,是天山夏塔古道南出口要隘,也是古老的絲綢之路南線至北線的必經之路,更是一個富有傳奇色彩的勝地。千百年來,夏塔古道曾在軍事、貿易和民間交往等方面發揮過獨特作用。
  • 一度沉寂的共享電單車 為什麼成了兵家必爭之地?
    無論是「三電一獸」共享充電寶項目的如火如荼,還是共享汽車的初現苗頭,又或者是共享電單車的烽煙再起。都仿佛預示著,共享經濟裡面,依然有令一些企業垂涎三尺的肥肉。以共享電單車為例,雖然其消費場景與共享單車幾乎一致,都是為了打通短途出行的最後一公裡。
  • 枸杞島——戰略地位十分重要,從來為兵家必爭之地
    枸杞島的戰略地位十分重要,從來為兵家必爭之地,小西天頂峰西側的山岡遺址就很好的印證了這一點。此山岡名為白石塔坑,又名白石牆。該遺址自枸杞島有人活動以來,就已存在,此白石牆有何用處一直不得而知,後人只知道此山岡被稱為白石塔坑。後據考證才知道,原來此處是南宋烽火臺遺址。
  • 這個城市被譽為「鐵路心臟」,高鐵領域舉足輕重,兵家必爭之地
    河南,古稱中原大地,因背靠八百裡秦川,向來都是兵家必爭之地,作為華夏文明極為重要的發祥地,佔據了這裡,便立於先天不敗之地。而隨著時間的更迭,河南的戰略地位不僅沒有絲毫的降低,反而逐有抬升之勢!尤其是其省會鄭州,如今更是在高鐵領域中發揮著舉足輕重的作用,被廣譽為「鐵路心臟」!作為一座歷史悠久,但又充滿現代氣息的大城,鄭州給我們的驚喜實在太多!
  • 媲美西安的「青銅之鄉」,已有2700年歷史,更是古代兵家必爭之地
    寶雞位於山西省西北部,總面積約1.8萬平方米,轄三區九縣。寶雞除了地域廣闊,還有一個非常明顯的優勢,就是歷史悠久。寶雞有2700多年的歷史,也被稱為青銅器之鄉。出土了許多國寶和石鼓,其歷史細節可與西安媲美,古代還是兵家必爭之地,曾發生過暗渡陳倉的故事。
  • 細雨騎驢,劍門蜀道應當與詩長存,自古以來兵家必爭之地!
    更奇特的是,兩座懸崖的巖壁都是小鵝卵石凝結而成,和江湖中的鵝卵石一模一樣。自古以來就是兵家必爭之地,地勢險要:一夫當關萬夫莫開。抬頭感慨。古門塔為三層斜箭塔,閣樓中央掛有橫匾,「天下雄關」一書,頂樓中央匾題「雄關天塹」。可惜的是,這座延續了一千多年的雄偉古關建築,在1935年修建川陝公路時被徹底拆毀,只留下一塊長方形石碑,名為「劍門關」。
  • 若發生第三次世界戰爭,主戰場會在何處?美俄或許早有了答案
    第二次世界大戰可以說是人類歷史上的一場災難。在這短短六年的戰爭時間中,不僅對世界各國的秩序和經濟等方面造成了極大的衝擊,還損失了大量的人口,因此在二戰結束之後,世界各國對於戰爭都抱著一種極大牴觸心理。不過現在世界的總體雖然是以和平發展為主,但是小規模的武裝衝突卻一直沒有停過。
  • 車載面板利潤高,一直是顯示器供應鏈相關廠商兵家必爭之地
    車用面板利潤佳,顯示器廠兵家必爭。車用面板因為技術規格較高、利潤較佳,一直以來都是顯示器供應鏈相關廠商兵家必爭之地。2020 年上半年全球車市因疫情及各國封鎖管制、工廠停工而急凍,不過,隨著各國經濟活動重啟、汽車工廠恢復生產,業界對於車市 2021 年的復甦力道、看法多偏正面。其中,電動車成長動能更受矚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