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食與兵家必爭之地,為何河北南部、山東西部一縣無本地特色食物

2020-12-20 大運河時空

現在隨著生活條件的提高,人們的吃喝都紛紛講究了起來,而常追求滿足口腹之慾的人也給自己貼上了「美食家」的標籤,因此每到外地就和當地的友人說:「吃你們本地的美食!」

說實話,在館陶生活了幾十年,並且也翻閱了相當一部分有關館陶的書籍,卻均沒有發現具有館陶代表性的本土特色美食。(當然為了迎合某些需求,由今人杜撰、還登上了央視的所謂「魏夫人十八扣」則不在本人所說範圍之內)

一般是早餐所用的「氣布袋」

記得前幾年到邯鄲,發現當地早餐並沒有「氣布袋」這種食物,也就是把生雞蛋磕進炸油條的面裡油炸而成,就想當然的以為這種食物有可能是館陶獨有的。可誰知不久就發現鄰縣也有,甚至人家還有牛肉「布袋」,感覺自己的眼界還是太窄了,做不了考證美食的「工作」。

雖然這樣,但是可以從歷史上去考證館陶為什麼會沒有本土特色美食的傳承。這是和館陶地理位置、交通條件有著密切相關聯繫的。

在地形圖上看館陶,可見處於太行山及山東丘陵中間孔道中心位置

館陶縣在歷史上曾經地處大河(黃河)之畔、隋大運河永濟渠自縣內穿過,並且位於太行山和山東丘陵之間平原地帶的中間位置。這樣的地理形勢除了擁有良好的耕作條件,在農耕文明時期成為糧食主產區之外,也是水、陸交通要道。糧食儲量豐富、交通便利,在這裡行軍既能省時間又能搜集到適合大軍攜帶的糧草,在古代戰亂時往往就會被各大勢力視為屯兵之所和前進基地。這樣的地理狀況在我國除了那些險峻的關隘能夠被稱為兵家必爭之地之外,也應該可以視為另一種形式上的兵家必爭之地。

正因為是「兵家必爭之地」,所以館陶歷史上所經歷的戰事是無數的。可以這麼說:除了小的局部離館陶比較遠的戰爭之外,大的全國性的戰爭沒有缺席。

春秋時期

那時館陶之名還是「冠氏邑」,地處晉、齊兩國邊地。晉國打衛國,衛國向齊國求援,齊國就去攻打晉國的冠氏邑,期望達到「圍魏救趙」(當然這個詞當時還沒有出現)的效果。但是卻失敗了,齊國只得割了土地和村莊賠償晉國。

春秋戰國時的館陶縣(當時名字為冠氏邑)

兩漢

西漢漢成帝年間,後來的光武帝劉秀先後派遣吳漢和偏將姚期在館陶滅檀鄉賊、敗銅馬賊,收編了銅馬軍數十萬人,奠定了其成為光武大帝的基礎。

劉秀統一關東之戰

魏晉南北朝

作為我國歷史上最為戰亂和分裂時期的,館陶一帶作為前線以及曹魏以來鄴都的京畿之地也不能倖免,

晉武帝元年,輔國將軍、劉大安將遠將軍、魯利建成將軍慕容農自將攻館陶,收其軍資器械。

東晉,孝穆永和七年春三月,魏主閔大破趙王祗將劉顯軍,追至陽平郡。(時館陶縣城亦為陽平郡郡治)

東晉,孝武太元九年春正月鮮卑族慕容垂稱燕王都中山,埀子農自將攻館陶破之。

十七年(同上,太元年)春二月,燕王垂入渤海平原,翟釗遣其將翟都侵館陶,屯蘇康壘。

館陶縣誌裡記載的幾場戰事

南北朝時期北方的的幾個戰事

唐朝

唐高祖時,劉黑闥為太子建成、齊王元吉所追,闥食盡、眾多散亡或谷縛其渠帥以降,後夜遁至館陶永濟橋未成不得渡。

隋末的戰爭

唐末至五代十國時期,由於距離魏博節度使(駐今大名縣)極近,更是戰事不斷。

唐朝平定安史之亂

宋朝時成為遼、金兩朝南侵的通道,並且在澶淵之戰中還一度成為宋遼兩國的戰場前線。

明取代元朝、明永樂皇帝靖難之役所經歷的數次戰事也是發生在館陶一帶,由於戰爭使的民眾銳減,也才有了從山西省向這裡移民的事件。

明朝的滅元之戰和靖難之役

明末清初,除了清兵圍館陶縣城許久不破之外,闖王李自成還在館陶設縣令,混亂程度可見一斑。

李自成及清軍進軍路線

清末民初又有黑旗軍起義的點火燃燒到了館陶,親王僧格林沁在館陶一帶大敗黑旗軍。

新中國成立之前,館陶人民為了民族的解放事業也做出了不可磨滅的突出貢獻。

以上各戰事也僅僅是在史籍資料中能夠查找到的,並且也是簡略表述了一下,沒有記錄在冊、不為人知的戰爭相信就更多了。

如此多的戰爭發生在我們家鄉,除了百姓被軍隊裹挾、被亂軍及流民、匪兵殺死之外,還會有大批百姓逃離。比如西晉永嘉之亂後,在今天的江蘇省揚州、高郵、泰縣一帶,在長江之北僑置北濟陰郡,郡下治館陶縣;在安徽省靈璧則僑置有陽平郡,郡下治館陶縣。在山東省東平縣也僑置了陽平郡,郡下治館陶縣。這些僑置的館陶縣都是外逃的館陶縣人民的聚集區域。

僑置的陽平郡

過了戰亂之後,由於戰爭時間延續長,逃離人們的後代其家鄉觀念已經淡薄,再加上在古代行路困難,大多數人就不再回鄉了。

因戰亂引起的遷民示意圖

戰爭結束後,對於無主的空地,朝廷往往就會組織其他地區的人們去墾荒,這些人就成為這一片土地上新的主人。如此一場場戰爭下來,在館陶縣和周邊的其他縣內已不知道換過多少地方的人,並且由於移民較多的原因,其風俗習慣無法統一,也就在漫漫歷史長河中消失了我們自己的文化傳統,美食當然也包含在其中。

或許我們去南方的一些地方旅遊,感覺人家的文化傳統比中原還中原,沒準那裡的人們以及他們所傳承的文化,就是從我們這裡遷出去的,只是我們已經不知道了而已。

前些天和幾個南方人吃飯,他們談及他們的文化和經濟發展,言談話語間頗有些看不起我們當地人的意思。忍不住說了一句「你們之所以文化有這樣的傳承,以及經濟有這樣的實力,除了你們本身努力及位於沿海之外,是因為有些沉重的苦難由我們這一帶的人承受了!」。

或許這樣的爭執毫無意義,並且還讓外來的客人感到好笑,但是我們所能做的真的已經不多了,只能逞一下口舌之利罷了。

您了解的情況是這樣嗎,您還知道哪些縣也是因為戰亂斷了文化傳承,歡迎在文章底部討論

相關焦點

  • 民國三次戰爭,為何山東始終都是兵家必爭之地?
    「兵家必爭之地」這一概念,一直都是很多網上野生戰略家津津樂道的話題。今天,我就以「野生戰略家」的角度,來分析一下,民國三次戰爭,為何山東都成了兵家必爭之地。這三次戰爭分別是:二次北伐戰爭、抗日戰爭和解放戰爭。
  • 自古以來,常常說某地是「兵家必爭之地」,究竟爭的是什麼呢?
    自古以來,常常說某地是「兵家必爭之地」,究竟爭的是什麼呢?在這篇文章,筆者就來跟大家聊聊這個話題。 在史書當中,我們往往會看到一些熟悉的話,那就是某地某地,一直都是所謂的「兵家必爭之地」。
  • 河南一縣,古稱唐州,為長安洛陽通江漢平原官道,兵家必爭之地
    文/史間一壺酒據傳唐代龍朔年間,西域名僧僧伽大師來中國,後在長安圓寂,唐中宗為他在泗洲建塔。於是,各地仿效泗洲建僧伽塔,故稱為泗洲塔。中國現存有兩座泗洲塔,一座位於廣東惠州西湖西山,是湖上最古建築物。另一座位於河南唐河,始建於宋紹聖二年(公元一〇九五年),歷史上曾多次重建,"古塔凌煙"是唐河八景之一 。同樣在唐河縣城,有一文筆峰塔,始建於明末清初。塔為仿樓閣式磚塔,分九級,塔身通高30米,外形酷似一支飽蘸濃墨的神來之筆,與城北的泗洲寺塔遙相呼應,素有"一城擔二塔,二塔抬一城"之說。
  • 但是它又是兵家必爭之地!
    賀蘭山東臨寧夏平原,黃河之水穿越而過,西側為阿拉善盟,往西就是騰格里沙漠。賀蘭山北段煤炭資源相當豐富,而且在此建有賀蘭山煤炭工業基地,由於山勢的主打,賀蘭山既削弱了西北高寒氣流的東西,阻止了潮溼的東南季風西進,又遏制了騰格里沙漠的東移,山體東西兩側氣候差異很大。同樣賀蘭山也是中國草原與沙漠的分界線,東部為半農半牧區,西部為純牧區。
  • 賀蘭山:理所應當的一個兵家必爭之地,氣勢蒼涼且巍峨澎湃
    相信大家對於這個地方應該也是比較好奇的,這個地方為何深受古代帝王將相的寵愛,成為一個理所應當的兵家必爭之地呢?我們一起來揭秘一下吧。賀蘭山地處寧夏與內蒙古的交界處,南北長220公裡,東西寬約20到40公裡之間,它延綿著的山脈以守護者的姿態出現在人們的視線當中。人們都說黃河是我國的母親河,它的衝積平原養育了無數的國人。
  • 這個城市被譽為「鐵路心臟」,高鐵領域舉足輕重,兵家必爭之地
    河南,古稱中原大地,因背靠八百裡秦川,向來都是兵家必爭之地,作為華夏文明極為重要的發祥地,佔據了這裡,便立於先天不敗之地。而隨著時間的更迭,河南的戰略地位不僅沒有絲毫的降低,反而逐有抬升之勢!尤其是其省會鄭州,如今更是在高鐵領域中發揮著舉足輕重的作用,被廣譽為「鐵路心臟」!作為一座歷史悠久,但又充滿現代氣息的大城,鄭州給我們的驚喜實在太多!
  • 媲美西安的「青銅之鄉」,已有2700年歷史,更是古代兵家必爭之地
    這個地區有很多景點和美食,地理位置非常優越,有了這些資源,他不僅可以很快像西安一樣出名,還可以在旅遊業上超過西安,將它遠遠地甩在身後。陝西的「下一個西安」是寶雞,而不是我們預想的鹹陽和漢中。寶雞位於山西省西北部,總面積約1.8萬平方米,轄三區九縣。寶雞除了地域廣闊,還有一個非常明顯的優勢,就是歷史悠久。
  • 中國歷史上的十大名關,都是軍家必爭之地,一關名曰鬼門
    (2) 武勝關:武勝關位於河南省與湖北省交界的大別山脈的雞公山下,它與平靖關,妨裡關合稱「義陽三關」,是歷代兵家必爭之地。有「關中之關」的美譽。武勝關,中國古代大別山脈與桐柏山脈之間重要隘口,中國北方和南方的分水嶺。中國十大雄關之一,位於今河南省信陽市雞公山風景區南35公裡,河南、湖北兩省交界處。
  • 燜子是河南獨有的特色美食嗎?河北、山東和遼寧人不願意了
    咱們河南的特色美食非常的多,燴麵,胡辣湯,桶子雞,灌湯包等名氣比較大的,也有一些名氣沒有那麼大的河南地方美食,就比如今天小編要說的許昌禹州的燜子。許昌人,尤其是許昌禹州人對燜子都有一種很特色的喜歡。禹州燜子是當地的一種風味小吃,用禹州本地生長的紅薯,製作成半成品粉條壓制而成。但是實際上,家常的禹州燜子是將粉條用熱水煮好之後,加上紅薯粉和各種調味料之後,放進鍋裡蒸製的。剛蒸好的燜子冒著熱氣,切成小塊,澆上調製好的蒜汁就可以吃了。
  • 河北公務員有多難考?網友:河北人太拼命了!山東人都不敢去
    比如河北省發布了公務員招聘公告,不管你是天津、河北、北京還是山東,都可以考。就拿京津冀加上山東來說,北京和天津無疑是兵家必爭之地。為了增加考試成功的機率,山東人在自己的省考完試,就繼續去天津考試。有些山東人表示,天津可以報,河北不敢報,河北人太猛了,去了河北省就是炮灰!
  • 華夏4大兵家必爭之地,一省三市,得之可得天下,有你的家鄉麼?
    徐州地處東西南北水運要衝,就成了河北、山東、河南、安徽、江蘇五省的咽喉,所以被稱為「五省通衢」。徐州在手,天下無憂。熟讀三國的人肯定知曉,在三國時期時,徐州的戰爭可謂是最為激烈的。當年劉備,呂布在徐州時,可讓曹操寢食難安了一陣。後曹操不惜一切代價,拿下了徐州,得了這戰略要地,這也為曹操在之後鞏固北方的統一打下了基礎。
  • 美食山東,山東地地道道的特色美食之十
    山東魯菜作為我國八大菜系之一,美食可謂是數不勝收,今天就跟隨小編來看看幾樣山東美食吧! 1、煎餅卷大蔥 一提到山東小吃,小編第一印象就是煎餅卷大蔥。
  • 山東一小縣「雙喜臨門」,被高鐵、客運專線雙選中,路過你家嗎
    山東省,一句「好客山東行」成功吧山東推進大家的眼睛裡,這裡不僅是人口最多的省份,也是「網紅煎餅」的發源地,今天,小編想談論的不是食物,而是交通,山東某小縣城將迎來「雙喜臨門」。這個小縣城是山東省聊城市的莘縣,屬於山東省聊城市,是革命老區,是山東省委的恢復區,是抗戰時期冀魯豫抗日根據地的中心區域,位於山東省西部,聊城市西南端,冀魯豫交界處。
  • 趣味猜謎|海島激流 打一海南名勝
    諸位請聽題:1.海島激流 (打一海南名勝)2.於主不利 (四川地名)3.一去不歸四十載 (山東地名)4.大千抵穗已二日 (打一城市)5.本來就堅硬 (打一寧夏地名宜賓位於四川省南部,地處四川、雲南兩省結合部,長江零公裡處,是「萬裡長江第一城」。轄二區八縣(翠屏區、南溪區、宜賓縣、江安縣、長寧縣、高縣、筠連縣、珙縣、興文縣、屏山縣)。
  • ...14日夜間至15日上午,山東中南部、江蘇中北部、河北南部等地的...
    2020-11-15 12:50:28來源:FX168 【下半年來最嚴重的一次霧和霾來了】中央氣象臺預計,14日夜間至15日上午,山東中南部
  • 渭南各縣地方特色小吃盤點,走進關中必嘗的美食情懷,「二」
    渭南美食全國聞名,在渭南市的七個縣3個市,每個地方都有自己的美食文化特色,不管你是個吃貨還是個逛客,來到渭南不管你是旅遊華山還是遊歷司馬遷的故裡等等,請一定不要錯過這裡的美食今天我們繼續來盤點渭南轄區七縣2市的美食文化情懷。
  • 地圖看世界;兵家必爭之地土耳其海峽
    一,土耳其海峽(又稱黑海海峽)是連接黑海與地中海的唯一通道,由博斯普魯斯海峽、馬爾馬拉海和達達尼爾海峽組成,古往今來一直就是兵家必爭之地,被譽為「天下咽喉」,戰略地位十分重要。這是因為海峽中央有一股由黑海流向馬爾馬拉海的激流,水面底下則有一股逆流把含鹽的海水從馬爾馬拉海帶到黑海,魚群季節性通過海峽往返於黑海。
  • 山東最特殊的兩個縣,一個一縣連三省,一個一縣連四省
    山東地域歷史悠久,自古為華夏先民繁衍生息之地,哺育了孔子、孫子、孟子、墨子、諸葛亮、戚繼光等先賢,是中華民族與華夏文明的重要發祥地。山東省地處黃河下遊,東臨渤海、黃海,與河北、河南、安徽、江蘇四省相接,但僅有兩座縣與兩個及以上省相鄰,一個一縣連三省,一個一縣連四省,分別為莘縣和單縣。
  • 探訪破城子古城:歷代兵家必爭之地 今受戶外探險者青睞(圖)
    中新網烏魯木齊1月3日電 (朱志升史玉江)貫穿天山南北的咽喉,曾為歷代軍事交通要道,兵家必爭之地,如今,破城子古城讓無數戶外探險者嚮往。  破城子古城坐落於新疆溫宿縣博孜墩鄉東北25公裡,是天山夏塔古道南出口要隘,也是古老的絲綢之路南線至北線的必經之路,更是一個富有傳奇色彩的勝地。千百年來,夏塔古道曾在軍事、貿易和民間交往等方面發揮過獨特作用。
  • 山東最具特色的十大美食,濰坊肉火燒上榜,你還吃過哪幾種?
    做美食這些年,別的沒有收穫,全國各地的吃貨朋友還是交到了不少,我們也經常互相分享和介紹自己家鄉的特色美食,經過我和一些山東各地粉絲朋友的聊天中發現,山東的特色美食品種甚至要超過成都和北京。今天瘦猴就和大家分享一下山東最具特色的十大美食,排名不分先後,每一款美食也都是根據山東的粉絲朋友推薦出來的,周村煮鍋上榜,都吃過的準是地道山東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