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古代四大兵家必爭之地:一省三地,得之得天下,有你家鄉嗎?

2020-12-22 大國將令視頻

中國歷史十分的悠久,也是世界上唯一現存於世的古代文明圈,在全世界都有著極為強大的影響力。當然,我國古代的版圖和現在的有很大的不同,如果熟悉歷史的朋友會知道,在漢之前,我國的版圖越往前是越小的。古代中國這樣龐大的國土,自然是打下來的。不過在古代,東方有中國,西方有羅馬。那為什麼現在歐洲四分五裂,而中國是大一統呢?中國之所以能有這樣的局面,完全就是秦始皇的功勞。

在秦始皇統一中國之後,我國帝王專制時期的皇帝們就熱衷於大一統。在這樣的思想下,造就了我國歷史上的好幾個盛世。而中國古代有四大兵家必爭之地,分別是一省三市,得之者可定鼎天下,一起來看看吧,有你的家鄉嗎?

第一個是河南省。因為中原這個詞語對外指中國,而對內指的就是河南省。一直以來,河南省就對中國文明影響極大,誕生了一大批歷史古城。而且這個地方人口稠密,只要掌握了這個地方,就相當於有了大量的青壯年。

第二個是漢中,這是一個十分具有戰略意義的地點,在三國時期,漢中的戰略意義得到了最大的體現。這座城市正好夾在東吳和蜀國之間,誰要是在這裡駐兵,就擁有極大的軍事主動權。

第三個是襄陽。襄陽是一個歷史悠久的軍事城市。早在南宋時期,襄陽就是南宋抵抗蒙古橋頭堡。靠著襄陽這座城市的戰略意義,南宋在蒙古的進攻中抵擋了幾十年。在襄陽被蒙古人攻破後,南宋就兵敗如山倒,沒幾年就滅亡了。

第四個地方是徐州。徐州重要在它的地理位置上。在中國的古代,我國的南北文化有著巨大的差異,而兩地在經濟、文化等方面的交流,在很大程度上要依靠大運河。而大運河就途經了徐州,一旦掌握了徐州,就掌握了南北交流的咽喉。

不過可惜的是,徐州雖然地理位置重要,但是並不是一個易守難攻的地方。在三國時期,徐州就幾次易手。就以徐州在歷史上的表現來看,徐州有點像是今天的中東地區。是個交通要道,但是你沒能力就很難守住。

這四個地點,就是我國古代那些王朝在大一統過程中必然要爭奪的四個地點。在我國古代的那些王朝建立前,這四個地點每佔據一處就等於獲得了一個階段性的戰略勝利。

不過這些城市在現代的作用已經沒有古代那麼大了。畢竟中國現在和平已久,而且現在戰爭的形式早已有了巨大的改變,這些城市在古代的戰略地位在今天已經不適用了。

相關焦點

  • 華夏4大兵家必爭之地,一省三市,得之可得天下,有你的家鄉麼?
    自我國幾千年歷史以來,浩浩蕩蕩的歷史長河中,一直上演著,天下大勢合久必分,分久必合的篇章。湧現了多少英雄的叱吒風雲,決戰疆場,主宰沉浮的獨領風騷。王朝的更替是由戰爭決定的,而戰爭往往都是從攻城掠地開始的。無論是哪一朝哪一代的戰爭,中國的這四個城市,自古以來一直都是兵家必爭之地,可以說得此地便可得天下。
  • 千年來這三個城市,都是「兵家必爭之地」,看看有沒有你的家鄉
    古代歷史上,亂世群雄爭霸,其中最有名的軍閥混戰是東漢末年的三國時代,出徵中諸侯為擴大自己的勢力範圍而明爭暗鬥,有的地方兵家必爭之地,得之即得天下。徐州,自古有「穩中原,安天下」之說,它地理上是北國鎖鑰、南國門戶,兵家必爭之地,從著名的楚漢之爭(當時叫彭城,從反秦到及楚漢之爭戰鬥極多),到三國曹操滅呂布,再到兩晉、隋唐、蒙金宋以及清末太平軍,孫中山等的北伐,歷代爆發的大戰役足有兩三百次之多,各種力量在此大規模決戰,故徐州居戰爭城市之首。
  • 自古以來,常常說某地是「兵家必爭之地」,究竟爭的是什麼呢?
    而在古時候那些戰亂的年代,也常常會有記載說,得到了某地,就如同得到天下一般,然後這塊地方,就會被後世的人稱為「天子之地」。 事實上,如果了解歷史的人,也會察覺到,古時候,在群雄割據的最後,都會形成一種現象:幾個諸侯,分別佔據幾個險地,然後將兵力都用在爭奪一些地方上。
  • 媲美西安的「青銅之鄉」,已有2700年歷史,更是古代兵家必爭之地
    說到陝西最著名的旅遊景點,我相信每個人都會首先想到西安,作為中國著名的歷史文化名城,西安已經成為許多人的必去之地。秦始皇兵馬俑、不倒翁、回民街……一個又一個熱點誕生了,讓大家對西安充滿期待,也讓西安發展非常迅速。但是你知道嗎?
  • 民國三次戰爭,為何山東始終都是兵家必爭之地?
    「兵家必爭之地」這一概念,一直都是很多網上野生戰略家津津樂道的話題。今天,我就以「野生戰略家」的角度,來分析一下,民國三次戰爭,為何山東都成了兵家必爭之地。這三次戰爭分別是:二次北伐戰爭、抗日戰爭和解放戰爭。
  • 古代九州一詞泛指中國,說的是哪九個州?看看有你的家鄉嗎?
    中國是一個歷史悠久的文明古國,一向被稱作禮儀之邦,別稱也有很多。自古以來,中國又被稱為華夏、中華、九州等,那你知道說的是哪九個州嗎?由於中國版圖在不同時期有不同的變化,所涉及範圍不同,因此只能大概的做一個參考分析,看看上古九州分別對應今天的那些地方,一起來看看有你的家鄉嗎?
  • 中國歷史上的十大名關,都是軍家必爭之地,一關名曰鬼門
    全城有四座主要城門,並有多種古代的防禦建築,是一座防禦體系比較完整的城關,有「天下第一關」之稱。(2) 武勝關:武勝關位於河南省與湖北省交界的大別山脈的雞公山下,它與平靖關,妨裡關合稱「義陽三關」,是歷代兵家必爭之地。有「關中之關」的美譽。武勝關,中國古代大別山脈與桐柏山脈之間重要隘口,中國北方和南方的分水嶺。
  • 美食與兵家必爭之地,為何河北南部、山東西部一縣無本地特色食物
    糧食儲量豐富、交通便利,在這裡行軍既能省時間又能搜集到適合大軍攜帶的糧草,在古代戰亂時往往就會被各大勢力視為屯兵之所和前進基地。這樣的地理狀況在我國除了那些險峻的關隘能夠被稱為兵家必爭之地之外,也應該可以視為另一種形式上的兵家必爭之地。正因為是「兵家必爭之地」,所以館陶歷史上所經歷的戰事是無數的。
  • 為何得山西者易得天下,得四川者不易得天下(山西篇)?
    蒙古不多說,自古以來都是中國北方疆土的最重要威脅來源。山西最北端的城市大同,從古至今就是兵家必爭之地,歷朝歷代都是政府重要的邊防城市,屯兵戍邊之所在。如果我們把思維轉變一下,變成如果有一路心存雄心壯志的諸侯,已經佔有了山西之地,進而想要取天下的話,山西是否又具備足夠的優勢呢?根據史料,我們發現,山西的確具備這個優勢。我們還是先說山西與隔太行山脈相望的華北平原之間的戰略關係。
  • 賀蘭山:理所應當的一個兵家必爭之地,氣勢蒼涼且巍峨澎湃
    中國是一個領土面積極多的國家,在廣袤無垠的土地上擁有著無數的山川河流。古語曾云:讀萬卷書不如行萬裡路,很多國人願意用自己的腳步丈量祖國的大地。今天小編要給大家介紹一下成名已久的賀蘭山,這個氣勢蒼涼且巍峨澎湃的地方。
  • 中國的代稱叫「九州」,指的是哪九個州?看看你家鄉在哪個州?
    九州一詞最早出現在先秦時期典籍《尚書·禹貢》中,自古以來便是中國漢族先民們用來劃分民族地域概念的總稱。到了戰國以來「九州」更是成為了古代中國的代稱。每一個州代表的一片地域,當然如今已經用省市來劃分了,來看看你的家鄉在九州中的那個州。
  • 歷代兵家必爭之地,靠煤吃飯的山西,你還知道它哪些標籤?
    ,這裡是帝堯都城所在地中華5000年文化史由此得到證實其中夏朝早期的統治中心便在如今山西晉南夏縣一帶如果說10年中國看深圳,百年中國看上海千年中國看北京,那5000年中國就要看山西悠久的歷史也造就了山西境內人文景點眾多其中五臺山相傳是順治皇帝出家之處,四大佛教聖地之一雲岡石窟是三大佛教石窟之一
  • 山西省最北部的一個市 中國雕塑之都,被稱中國古代雕塑博物館
    大同市為山西省地級市之五且是山西省第二大城市,因其位置扼晉、冀、內蒙之咽喉要道,是歷代兵家必爭之地,故有「北方鎖鑰」之稱。雕塑是大同這塊土地獨有的語言,是大同的驕傲,大同被稱為「中國古代雕塑博物館」。中國雕塑博物館中國三大石窟之一的雲崗石窟是世界文化遺產,也是中國規模最大的古代石窟群之一,石窟裡的造像,雕刻精細,種類繁多,被稱為「中國美術史上的奇蹟」;中國最大的龍壁--明代代王朱桂府九龍壁
  • 但是它又是兵家必爭之地!
    賀蘭山南北長約二百二十公裡,東西寬約二十到四十公裡,南段山勢緩和、平坦,三關口以北山勢較高,海拔在兩千到三千米之間。賀蘭山主峰為敖包疙瘩,海拔約三千五百五十六米,是寧夏與內蒙古境內的最高峰。賀蘭山是中國西北地區的重要地理分界線,山體東側巍峨壯觀,峰巒重疊,向東可以俯瞰到黃河河套以及鄂爾多斯高原。
  • 焉支山,如何成為讓匈奴哭泣的兵家必爭之地?|中國自駕地理
    (山丹馬場分為總、一、二、三、四這五個場,一般遊人去的是景色最美的一場,在這裡還能欣賞到一條幽深的奇妙峽谷,名為「窟窿峽」,製圖@《中國自駕地理》)甘肅的絲綢之路是古代中外往來的通道是貫通中西方文明的橋梁,製圖@《中國自駕地理》 北端與龍首山南支相對峙,形成了河西走廊地勢高峻狹窄的蜂腰地,千百年來,鎖控著河西走廊的北路
  • 兵家思想是「和為貴」?自古知兵非好戰,淺談古代兵家的戰爭觀
    兵家「和為貴」的思想,「自古知兵非好戰」「不戰而屈人之兵」「兵以止幹戈」等各種說法由來已久。在中國傳統文化當中,兵家的最終目的是維護和平,而不是殺人滅國。這裡的兵家不是指孫武的先秦兵家,而是古代軍事家和用兵者的統稱。
  • 這個城市被譽為「鐵路心臟」,高鐵領域舉足輕重,兵家必爭之地
    河南,古稱中原大地,因背靠八百裡秦川,向來都是兵家必爭之地,作為華夏文明極為重要的發祥地,佔據了這裡,便立於先天不敗之地。而隨著時間的更迭,河南的戰略地位不僅沒有絲毫的降低,反而逐有抬升之勢!尤其是其省會鄭州,如今更是在高鐵領域中發揮著舉足輕重的作用,被廣譽為「鐵路心臟」!作為一座歷史悠久,但又充滿現代氣息的大城,鄭州給我們的驚喜實在太多!
  • 地圖看世界;兵家必爭之地土耳其海峽
    一,土耳其海峽(又稱黑海海峽)是連接黑海與地中海的唯一通道,由博斯普魯斯海峽、馬爾馬拉海和達達尼爾海峽組成,古往今來一直就是兵家必爭之地,被譽為「天下咽喉」,戰略地位十分重要。(冷戰結束後,土耳其海峽依然是控扼俄羅斯黑海艦隊南下的戰略要點)三,土耳其海峽地區漁業繁盛,兩岸樹木蔥鬱,村莊、別墅星羅棋布。
  • 古代江西四大書院有何不同?它們的名字你都說得出來嗎?來看看!
    細看古代江西四大書院,它們有如四個地標,向世人展示書院文化的發展歷程,那麼,你知道古代江西四大書院分別是什麼嗎?它們又坐落在哪裡呢?到底是什麼原因讓他們如此與眾不同?由於這場著名的鵝湖之會,在朱熹、陸九齡、陸九淵和呂祖謙四人辭世後,信州刺史楊汝礪為了紀念此會,修築了「四賢祠」,淳祐十年(1250),朝廷又把它命名為「文宗書院」。明景泰四年(1453),改稱為「鵝湖書院」。發生了這樣一個故事的鵝湖書院,自南宋至清代,八百多年來,幾遭兵毀,又幾次重建,是天下名書院實物遺存中,還可以完整保存至今難得的一處。
  • 河南一縣,古稱唐州,為長安洛陽通江漢平原官道,兵家必爭之地
    文/史間一壺酒據傳唐代龍朔年間,西域名僧僧伽大師來中國,後在長安圓寂,唐中宗為他在泗洲建塔。於是,各地仿效泗洲建僧伽塔,故稱為泗洲塔。中國現存有兩座泗洲塔,一座位於廣東惠州西湖西山,是湖上最古建築物。另一座位於河南唐河,始建於宋紹聖二年(公元一〇九五年),歷史上曾多次重建,"古塔凌煙"是唐河八景之一 。同樣在唐河縣城,有一文筆峰塔,始建於明末清初。塔為仿樓閣式磚塔,分九級,塔身通高30米,外形酷似一支飽蘸濃墨的神來之筆,與城北的泗洲寺塔遙相呼應,素有"一城擔二塔,二塔抬一城"之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