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注中國詩歌報(中詩報),讓詩歌溫暖人生!
中國詩歌報★有溫暖有情懷
李白的詩歌后世詩人無法超越?
作者:老劉
李白是我國偉大的浪漫主義詩人,他一生創作了許多膾炙人口的詩歌,廣為傳唱。在我國幾千年的文學史上,李白享有極其崇高的地位,被譽其為「詩仙!」
毫無疑問,李白詩詞已登上中國文壇之最,不然會被人們盛讚為「詩仙」嗎?否則也不會有後世詩人無法超越之說了。如李白以下幾首詩詞在藝術創作上就完全達到了登峰造及,爐火純青的極高境界,真有點後世詩人無法超越之感:
《望廬山瀑布》「日照香爐生紫煙,遙看瀑布掛前川。飛流直下三千尺,疑是銀河落九天。」
《早發白帝城》「朝辭白帝彩雲間,千裡江陵一日還。兩岸猿聲啼不住,輕舟已過萬重山。」
《黃鶴樓送孟浩然之廣陵》「故人西辭黃鶴樓,煙花三月下揚州。孤帆遠影碧空盡,唯見長江天際流。」
《夜宿山寺》「危樓高百尺,手可摘星辰。不敢高聲語,恐驚天上人。」
《將進酒》「君不見,黃河之水天上來,奔流到海不復回。」
《襄陽歌》「百年三萬六千日,一日須傾三百杯」。
《行路難·其三》「蜀道之難,難於上青天,側身西望長諮嗟!」
《上李邕》「大鵬一日同風起,扶搖直上九萬裡。」
象這些詩詞中如「飛流直下三千尺,疑是銀河落九天」、「兩岸猿聲啼不住,輕舟已過萬重山」、「危樓高百尺,手可摘星辰」、「蜀道之難,難於上青天」、「扶搖直上九萬裡 」 如此等等,李白始終站在人文精神的最高境界,對不論是自然環境的描寫,或還是對人文感觀和情感的著墨,李白在藝術風格上採取的高度誇張的手法和浪漫主義的情調使詩詞創作簡直達到了優美無遐、無人企及的巔峰。這就是為什麼有人說李白的詩文後世詩人無法超越的精妙所在。
對後世詩人無法超越李白的詩文之說,我以為原因主要有二:
一是李白「詩仙」盛名之下「曲高和寡」。在古人心目中,神仙是長生不老、無所不能、功法無限的仙人,可望之而不可及之。既然李白在人們的眼中已是成了「詩仙」,作為後世詩人怎麼能夠超越得了呢?即使敢超越也超越不過啊?
二是李白的詩歌在中國幾千年的文壇史上具有不可更替的不朽地位和作用。李白一生創作了大量的詩歌作品,流傳至今的有九百多首。他氣挾風雷的詩歌創作,及其天才大手筆,無不徵服了古今中外的讀者。他那「天生我才必有用」的非凡自信,那「安能摧眉折腰事權貴」的獨立人格,那 「戲萬乘若僚友,視同列如草芥」的凜然風骨,那與自然合為冥一的瀟灑風神,的確富有極其偉大的人格力量和個性魅力。這在中國古代封建社會那種個體人格意識受到正統思想壓抑的文化傳統中,而李白狂放不受約束的純真的個性風採,彌足珍貴,光照千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