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74 郝玲君 李白與月亮的一世情緣——群文閱讀,李白有月亮意象的詩歌
月亮,你喜歡嗎?
月亮,你寫過嗎?
如果您的回答是,那麼往下看,可以和這個人pk一下。
這個人寫有關月亮意象的詩歌300多首,佔了自己所有作品數量的三分之一;這個人被余光中說成「酒入豪腸,七分釀成了月光」;這個人用月亮做自己女兒的名字「明月奴」;這個人為了親近江中的月亮而張開雙臂投入它的懷抱。
這個人是誰?
這個人就是李白,偉大的李白。
一輪月亮,他能變魔術一般,變出千姿百態,出現在無數詩歌中。而那首首經典寫月亮的詩歌,成就了他「寫月亮千古第一人」的美稱。
1李白的月亮——用其形,用其典,用動詞、用襯物,情趣盎然,細膩傳神
李白寫月亮,不僅抓住其形狀變化、明暗變化等特點,運用比喻、擬人等手法賦予月亮新的形象(「呼作白玉盤」,「又疑瑤臺鏡」,「青天懸玉鉤」,「舉杯邀明月」,「寒月搖清波」,「淥水淨素月」,「峨眉山月半輪秋」),還有光澤、影子(「清輝滿江城」,「對影成三人」),相關神話故事(「開戶半蟾生」「玉蟾離海上」),而且巧妙運用動詞,將其動感表現得淋漓盡致,將月亮和天、山、水、舟、花、燈、人等放在一起演繹各種故事,情趣盎然,附著在月亮上的情感細膩傳神。比如「青天懸玉鉤」「半掛青天月」「明月出天山」「吹落山上月」「月隨碧山轉」「飲弄水中月」「輕舟泛月尋溪轉」「綠蘿開處懸明月」「燈青月復寒」「山月隨人歸」「開戶半蟾生」「耐可乘明月」「欲上青天攬明月」「我寄愁心與明月」等。
月亮是一個自由流浪者的旅伴,是折射故鄉影子的那面鏡子。
公元724年,23歲的李白「仗劍辭國」,離開家鄉四川,踏上了遊歷中國大好河山,尋求自己人生夢想的漫漫長路。從此,開始了他的流浪。他出蜀時寫下的第一首膾炙人口的詩歌是《峨眉山月歌》:「峨眉山月半輪秋,影入平羌江水流。夜發清溪向三峽,思君不見下渝州。」月亮與他一路相隨,是他孤獨路途上的唯一旅伴,五個地名的巧妙入詩,更是為讀者展開了一幅千裡行旅圖。
公元726年,他到達了淮南,時值深秋,不幸患病,旅館裡病榻前,他格外思念故鄉,寫了後世婦孺皆知的名作《靜夜思》:「床前明月光,疑是地上霜。舉頭望明月,低頭思故鄉。」
順長江而行,離家越來越遠,到達湖北荊門,楚地豁然開朗,山水間行走,月亮成為了他遙望家鄉,寄託情思的寄情物。《渡荊門送別》:「渡遠荊門外,來從楚國遊。山隨平野盡,江入大荒流。月下飛天鏡,雲生結海樓。仍憐故鄉水,萬裡送行舟。」在一片月亮的清輝之下,水中有了月亮的影子,宛如飛下天空的鏡子,天空中的彩雲結成夢幻美麗的海市蜃樓。但是這些都不及,我故鄉的水一路相隨。
月亮是皎潔明亮,高掛天空,是一份光明的理想,是一位高潔的知己。
公元744年,43歲的李白經歷了入世為翰林,被權貴排擠,懷才不遇,只是作詩歌頌太平,極度失落苦悶,縱酒消極的一段時光。最後被皇帝「賜金還鄉」,但是他仍然嚮往光明,追求理想,將高潔的月亮作為自己的唯一知己。《月下獨酌四首·其一》:「花間一壺酒,獨酌無相親。舉杯邀明月,對影成三人。月既不解飲,影徒隨我身。暫伴月將影,行樂須及春。我歌月徘徊,我舞影零亂。醒時同交歡,醉後各分散。永結無情遊,相期邈雲漢。」月亮是醉酒的李白唯一的知己,唯一的陪伴,月下獨酌,月亮聽了李白的歌而徘徊,影子隨著李白的舞蹈而凌亂,月和影和人相映成趣,互生歡樂。
759年,李白因朝廷大赦重獲自由,在歸途中,34年後,重遊洞庭,寫下《陪族叔刑部侍郎曄及中書賈舍人至遊洞庭五首(其二)》,一句「且就洞庭賒月色,將船買酒白雲邊」傳神地表達了詩人經歷一生磨難艱險,體弱年高,歸來仍是少年的真摯情懷,竟然要用洞庭湖賒買一些月色,再駕船到白雲邊月買酒。一如當年那樣豪邁浪漫,天真可愛,一如當年的赤子情懷,豪俠精神。
4李白的月亮——是發現社會問題,諷刺當權者昏暗的武器
李白入朝為官的時間裡,因不得志苦悶彷徨,看到了一些社會下層人的生活和問題。比如宮女的怨恨,徵人的悽慘,思婦的痛苦和思念。後者比如《子夜吳歌·秋歌》:「長安一片月,萬戶搗衣聲。秋風吹不盡,總是玉關情。何日平胡虜,良人罷遠徵。」京城長安一片月色下,傳出千家萬戶的搗衣聲。此時的月亮是思婦思念徵人,徵人思念家鄉共同遙望之景。何日徵戰斷,天下太平方回家。一輪明月,愁怨綿綿。
安史之亂前,唐玄宗晚年生活奢靡,貴妃、權奸、宦官、邊將擅權,一起導致國家上昏聵下離亂。比如《古朗月行》一詩中「蟾蜍蝕圓影,大明夜已殘。羿昔落九烏,天人清且安。」諷刺這一昏暗社會政治局面。月亮漸漸地由圓而蝕,天地之間由明漸暗。詩人渴望有英雄來挽救這個黑暗的時代。
斯人雖逝,但在他的一生中,月亮時時刻刻相隨。李白就是月亮,千年來在文學史上熠熠生輝,他的浪漫飄逸,他的豪邁灑脫,他的自由任俠,他的天真爛漫,照耀了一代又一代人。
月亮就是李白,在詩歌中,或靈動柔美,或孤冷高傲,或相思寄情,或針砭時弊。
170 郝玲君《蜀道難》教學設計
85 郝玲君:寫 《離騷》教學設計,繪記憶導圖
68 《詩經》中英雄——戍邊戰士形象
67 中國歷史上最美的一群女子——《詩經》中的眾多女性形象
群文閱讀——毛澤東詩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