轉載:關注特殊兒童康復
孩子發音是具多變性的,連構音異常有時也不穩定。
例如說「很短」時發的很好,但是說「弟弟」時則發音不清,也就是說,其錯誤的類型會受到不同語音的組合或是不同的語詞內容結構的影響,而會有不同的表現。
一般而言,歪曲音的情形比較是常性,也就是說孩子可能一直是以那種方式發那個音,而省略音和替代音則缺乏一致性。
有時候,孩子構音異常是由於在構音器官上有可辨識的缺陷所造成的。
例如唇顎裂、舌系帶太短、舌頭太大、咬合不適當、聽力障礙、肌肉神經動作協調障礙等,都可能造成構音異常。
但是,構音器官的缺陷和構音異常之間並非成絕對正比的關係。
事實上,只要能適當調整構音的方法,其語音仍有可能是正常的,反倒是構音器官完全正常,而構音方法不正確時就會造成構音異常。
嬰兒期至學齡前是語言發展最重要的時期,也是發展構音能力的關鍵期。
如果因為智力問題導致學習能力缺乏,那影響構音能力的發展是必然的結果。
一般而言,個性慢吞吞的人說話也慢,個性急躁的人說話也快,孩子說話快自然容易發生構音異常的情形。
另外,由於父母親的過度保護,阻礙了孩子的情緒成熟發展,也會使孩子保留較長時間的童言童語,間接影響孩子的語言發展。
孩子的父母親、兄弟姊妹或是其他的玩伴,有嚴重的構音異常,孩子「有樣學樣」,處久了養成習慣,而造成構音不良的情形。
比如,如果你身邊有人是口吃,而你覺得挺有意思的,就學他,然後你也口吃的了。這樣的情況相信大家都遇到過。
如果照顧孩子的人,只是讓孩子躺在那兒睡覺少予理會,如此孩子就少有接受語言刺激的機會。
另外,如果父母親允許兒童以手勢表示他的需求,而父母親也由於能察覺孩子的意願需求,並予以滿足時,語言對兒童來說就顯得不重要,自然也就沒有以口語表達的意願,說話的機會減少,構音能力自然也就受到影響。
當發現兒童有以下任何一種構音異常時,均需提高警覺,找出可能原因及早診治:
1、嬰兒時期太過安靜,或對大的聲音缺乏反應。
2、至兩歲仍無任何語彙出現。
3、至三歲仍無任何句子出現。
4、三歲以後說話大部分仍含糊不清。五、五歲以後說話仍常有明顯錯誤。
5、五歲以後說話句子仍有不正常節律、速度或語調。
6、五歲以後說話語言仍有許多省略、替代或歪曲的現象。
7、說話聲音單調平乏,音量太大或太小,或音質太差。
8、說話聲音有明顯鼻音過重或缺乏鼻音。
9、年齡越長說的話反而越來越少或越不清晰。
1、構音障礙
包括構音困難和構音不能,是指神經系統器質性疾病引起的發音不清或不能而用詞正確的一種症狀。
常見的病因有上運動神經元損害、基底節損害、小腦損害、下運動神經元損害、肌肉疾病如重症肌無力、肌營養不良等。
2、言語表達障礙
即欲將想說的話語(腦內言語)轉變為有聲言語時,言語器官的功能失調,不能構成語音,造成言語表達障礙。
輕者構音困難,重者可完全不能發音(為構音不能)。
其症狀如構音肌癱瘓,舌小而僵硬,伴有吞咽困難言語含混不清;或不能發唇音,或不能發鼻音或舌肌麻痺、軟顎麻痺等導致不能發音。
也有因腦損傷造成言語緩慢,音韻紊亂
如果孩子疑似有構音器官的缺陷,一定要找專科醫生予以診斷,再由言語康復師予以構音矯正效果比較好。
至於構音矯治需要多少時間,這就要根據構音器官的缺陷的嚴重度、語言錯誤的多寡,以及兒童學習的動機和練習的程度是否足夠而定。
一般來說,沒有構音器官缺陷的功能性構音異常,幾乎經過語言治療之後都可矯正到完全正確。
最後要強調的是,父母的態度對兒童構音發展的影響,佔有極重要的地位。
所以當孩子和您說話的時候,請務必看著他,顯示出您對他所說的感到興趣,讓他覺得他有充裕的時間可以將話說清楚。
另外,父母的語言是小孩學習的最好模式,好的音質、清楚不急躁的構音,最適合小孩模仿,而且父母應該避免使用牙牙兒語的方式對孩子說話。
最後,父母若能建立一個氣氛輕鬆愉快的家庭環境,這樣就能幫助兒童愉快而順利地發展語言及構音能力。
- END -
言語視頻專欄 言語訓練工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