構音障礙是指由於神經病變,與言語有關的肌肉麻痺、收縮力減弱或運動不協調所致的言語障礙。強調呼吸、共鳴、發音和韻律方面的變化,從大腦到肌肉本身的病變都可引起言語症狀。兒童則是深受構音障礙影響那部分人,他們有的從出生開始就出現了構音障礙這樣的語言問題。
儘管構音障礙出現的機率並不算高,但是構音障礙包括的語言問題卻是很多,大體上分為五種,分別是:功能性構音障礙、器質性構音障礙、認知性構音障礙、聽障性構音障礙和運動性構音障礙。可以說這五種構音障礙的類型幾乎囊括了大半的語言問題。
也正因為如此,不同的構音障礙類型就要有不同的方法來進行矯正,比如聽障性構音障礙,就要先讓聽障兒童佩戴助聽器才能更好地進行語言矯正。而功能性構音障礙與言語的聽覺接受、辨別、認知因素、獲得構音動作技能的運動因素、語言發育的某些因素有關,因此它的語言矯正就要從基礎訓練入手。
構音障礙的訓練方法有哪些?
1. 發聲器官的訓練:
聲音是由呼吸的氣流振動聲帶而產生的,因此要將話說清楚,首先必須學會運用呼吸控制氣流。發聲器官訓練就是從呼吸訓練開始,主要指用鼻子呼氣、吸氣,用嘴呼氣、吸氣和鼻結合呼氣、吸氣。比如慢吸:聞花香;快吸:抬重物;呼氣:吹灰塵、數葫蘆等等。
2. 舌部訓練:
舌部是發聲器官的一個重要組成部分,要想聲音發出的氣流順利通過口腔,舌部的靈活性必須要開始鍛鍊。舌尖音(d、t、n、l)、舌面音(j、p、x)、舌根音(g、k、h)都與舌頭的活動方式有關。訓練時通過向外伸舌和向內縮舌,向上向後捲舌,舌尖伸出運動等,達到舌頭的靈活性、柔軟性和正確性。
3. 從模仿聲母的發音開始
在學習發音時,應該從模仿聲母的發音開始,當熟練地掌握了聲母的發音後再連上一個韻母,即模仿音節的發音,再模仿生字、單詞的發音,最後去學會含有所學語音的句子。吐字不清兒童的錯音絕大部分是聲母,因此從模仿單純的聲母的發音開始是矯治吐字不清的一種適用範圍最廣、最有效的方法。
兒童構音障礙出現的原因也是各種各樣,他們的語言功能在不同的孩子身上也有著不同的差別,在進行語言矯正的時候也要注意孩子的語言情況。
語言是我們人類社會最美妙的音符,正是因為有了語言,我們的交流開始變得豐富多彩,也是因為有了語言,我們的表達出現不同的變化。如果失去語言,那麼孩子的未來將會是怎樣的一幅場景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