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直以來,國人都希望自己將來能安安穩穩的生活,有一個美滿的家庭,健康的身體,以及一份穩定的工作,最好能一直穩定到自己可以退休養老,不僅不用擔心失業,而且收入還十分穩定。然而,這種工作在國內不是沒有,但是大多數卻都是事業編制單位,普通人如果能進去,那真的就是吃到了「鐵飯碗」。
過去幾十年裡,事業編制單位一直都是普通人可望而不可的工作單位,不僅工資獎金高,年終獎福利也十分豐厚。不過隨著近些年民營企業的崛起,國有企業的事業編制相對也受到了一定的「衝擊」。
自去年年初以來,許多單位取消了公共機構的設立,現在其中一半已經完成。預計部分省市的事業單位改革將在今年年底前全面實現,其餘部分將在明年年底前實施。到2020年底,將取消建立農場,書籍和表演機構等32種公共機構。這些人將不再是公務員,將來將由「合同工」制度所主導。
隨著時代的發展,鐵飯碗不再是「鐵飯碗」。某些人的鐵飯碗將被打破,他們將成為合同工。這項改革無疑將使許多人難以接受。畢竟,公務員考試的目的是「背靠大樹」。為了將來的穩定,只要您不過度努力,就可以工作到退休為止。退休金也很客觀,但是現在這棵大樹已經倒下了。
事實上,早在2011年4月,就已經確定了公共機構分類改革的時間表,涉及超過126萬個公共機構和4000萬人。自2019年初以來,機構改革的任務已完成近一半。從今年開始,公共事業機構分類改革將在今年年底全面實施。取消公共機構的成立已成定局!
實際上,取消設立是不可避免的。如果一個人不能迅速適應時代,就會被時代拋棄。在當今社會,靜止不動是倒退的一步,最終結果尚不得而知。
以超市為例。過去,需要收銀員來結算帳戶。大型超市需要許多收銀員。但是,在當今的大型超市中,您會看到很多自助結帳機,只有一兩個人需要站在這些機器旁以幫助結帳。這也反映出未來收銀員人數的急劇下降。
其次就是銀行。隨著手機銀行,網上銀行等設施的日趨完善,許多銀行業務可以獨立完成,操作簡單。您不需要去銀行去處理很多事情,您顯然會感到去銀行的人越來越少。
改革勢在必行。作為個人,每個人的生存都離不開社會的大平臺。為了在這個大熔爐中生存,我們必須尊重「自然選擇,適者生存」的原則。為了提高未來的競爭力,我們首先應該從以下三個方面提高我們的能力:
1、學會思考
愛因斯坦曾經說過,獨立思考和獨立判斷的能力應該永遠放在首位。隨著年齡的增長,許多人沉迷於興趣世界而忘記了思考。在當今瞬息萬變的時代,即使您每天學習,也可能跟不上社會進步的步伐,更不用說不學習了。學習不是簡單的知識輸入,而是通過知識的輸入和自己大腦的思考,知識將被整合併成為提高能力的敏銳工具。
2、建立有效的人脈
對於不同的行業,工作標準也不同。如果您想在工作場所獲得更好的發展,還需要建立自己的網絡,以促進業務發展並為自己贏得最大的利益關係。因為社會原本是一個廣泛的人際網絡,所以您可以根據自己的需要和興趣選擇自己的發展道路。
3、建立自己的「鐵飯碗」
老話說的好,金山銀行,不如自家的土山。無論社會如何發展,如何改革,我們都必須不斷挖掘潛力,更好地適應社會,創造自己的「鐵飯碗」。當然,這個鐵飯碗因人而異。對於醫生來說,這意味著拯救人們的醫療技能。對於教師而言,這意味著卓越的教學經驗;對於廚師來說,這意味著精湛的烹飪技巧等。
無論未來的社會如何,只有不斷學習和不斷進步,我們才能跟上時代的步伐,否則,我們就只能被淘汰。對此,大家有什麼看法?你們認為是否應該取消一部分事業編制?歡迎評論區留言!
本文系卓爾財經原創文章,轉載請註明作者及來源於百家號卓爾財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