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南冬季的美味 正合中國人滋養進補的時節

2020-12-22 中原新聞網

時令交了大雪,就算到了真正的冬季。前些天,我在太湖邊上參加一個地方文化活動,結束後,幾位老朋友相約吃羊肉。  開車去了無錫梅裡古鎮的一家老羊肉館,點幾盆冷切的羊肉、羊雜、羊糕、羊蹄,再叫些紅燒羊肉、熱炒羊肝之類,美滋滋地喝一通江南特產糟燒白酒,要一份羊油炒飯,再加一份羊血鮮湯,吃得渾身發熱,滿面紅光。

傳統飲食講究食療,春生、夏發、秋斂、冬藏,應和著大自然的規律,冬天曆來是中國人滋養進補的時節。農業時代,秋天收穫莊稼、豐富庫藏,冬天宰羊殺豬、清塘捕撈,所以,江南冬季的美食以大魚大肉為主,大魚為青魚草魚,大肉為豬肉羊肉。大魚大肉,被傳統看作生活富裕的象徵;濃湯大肉,則是自古而來民間認知的冬季滋補美食。

豬肉雖然早已經是一年四季隨時可以吃到,但烹飪有所不同。紅燒蹄髈可以不論季節,白燉蹄髈則是江南人的冬季所愛。蹄髈最好選用前腿,可以剁開成塊,也可以整個下鍋。先用鹽和大曲燒酒醃製半小時以上,洗淨,下鍋汆水,稍加黃酒,大火煮開,撈出洗去浮沫,放入砂鍋,加入薑片、蔥結、香葉、花雕黃酒、精鹽,大火燒開,轉小火慢燉一小時左右,燉至蹄髈肉皮近乎透明,湯水近乎乳白,即可開吃。享用白燉蹄髈時,可以在湯裡加一些白胡椒麵,撒一些蒜葉細末,或者香菜末,這鍋湯絕對美妙得很。

大部分人在白燉蹄髈時,還會在砂鍋裡加些黃豆同燉,半路可以加一些冬筍片,更講究一些的會加一些火腿片,冬筍和火腿都是吊鮮之物。這鍋白燉蹄髈,肉皮入口即化,大概是首先被分享一空的部分。瘦肉柔軟且富彈性,完全不會塞牙。精華都在湯裡,喝一口,滿腔都是豐潤肥厚。老人們會對孩子說,多喝點,這湯補腦。蹄髈吃完了,若有餘湯,不會捨得倒掉,放一個蘿蔔,或者放點白菜,又可以煮一鍋家常好菜。年輕時,我在南京上大學,寒假回家,第一件事就是讓奶奶買一隻小蹄髈,用砂鍋在煤爐上燉一個下午,然後,把這鍋白燉蹄髈一頓吃喝乾淨。至今想來,依然回味無窮。

蘇州人比較講究,把白燉蹄髈做出了高度。他們在砂鍋裡加一隻蹄髈和母雞同燉,再放入剝了殼的白煮雞蛋,稱為「三件子」。後來又加入一隻老鴨和一隻鴿子,稱為「五件子」,如果再加入海參或鮑魚,還有火腿之類,則稱為「七件子」,這時,雞蛋會被換成鴿蛋,顯得更加精細高檔。這鍋菜一度成為蘇州飯館裡的招牌大菜,被吃客譽為江南版的「佛跳牆」。想吃這道菜是需要預約的,因為它的獨特價值除了食材豐富,就在火候功夫,唯有小火慢燉,才會燉出滋味。

我吃過一次「三件子」,是蹄髈、母雞和老鴨燉成的,沒有放雞蛋,雞鴨肉自然是極好的,燉得恰到好處,酥而不爛,如果燉爛了,不僅不成形,而且會讓人吃出渣的感覺來。湯比家常的白燉蹄髈的口感好許多,顏色奶白,入口更加醇厚,細細品味,都夠品嘗出肉、雞、鴨的不同鮮味,以及火腿和乾貝的味道,加點白胡椒粉,肥厚而絕不膩味,一碗喝了根本不夠,必須再來一碗。如果在闔家團聚的除夕年夜飯時,事先花點功夫,絕對可以令全家一餐難忘,成為家庭的傳世家常過年菜。

羊肉是江南的冬季美食之一,白燉紅燒,無不令人垂涎。曾經吃過嘉興海寧的紅燒羊肉,一大塊,用稻草扎住了燉爛,不像蘇錫常那樣加不少糖,味道極好。亦曾比較過湖州和太倉的羊肉大面,雖然更喜歡太倉的蘇式細面,但羊肉滋味各有所長。宜興和溧陽的白水羊肉在周邊也是很著名的,以前我在宜興帶教師進修班的函授課,一位在鄉村中學任教的學生曾邀我去鄉村小館吃了頓羊肉,據說是當地最好的羊肉之一。

上海、無錫、蘇州、常州等地人超愛羊肉,蘇州有三四千家羊肉店,無錫有兩千多家羊肉店,上海則有近萬家。但這一帶的人們比較遵循時令,大體在秋天和冬天吃羊肉,春夏二季是不吃的。所以,發源於蘇州的藏書羊肉店,一年只開五個多月,老闆們到了春天就關店回家,去尋別的營生,到了秋天再過去開店。藏書羊肉在蘇州有一千五六百家店,在無錫亦有一千來家。

藏書本是蘇州西南部的一個丘陵小鎮,距離天池山和靈巖山都不遠,傳說這裡是西漢名臣朱買臣放羊讀書並藏書之處。藏書羊肉是典型的江南吃法,本以活殺山羊為食材,以白湯羊肉和羊肉麵著名,羊肉湯是乳白色的,浮油很少,噴香,吃的時候加入白煮的羊雜、羊肉或者羊血,撒點大蒜葉末或香菜,加入白胡椒粉或者辣糊,可以讓人吃得滿口生香。藏書羊肉的羊糕是很地道的,肉多且勁,不像有些熟食店會加入豬肉雞肉濫竽充數。買來切成薄片,蘸著店家特別配置的辣糊醬,口感特好。藏書當地據稱可以做出4000多道羊肉菜,已經發展出了全羊宴,被收入蘇州菜譜。

藏書羊肉店的規模很小,一般開在老街小巷和居民新村,適合普通百姓消費。我常去的一家,是一對六十多歲的蘇州老夫婦開的,因為生意好,他們的女兒女婿也加入了。前幾天中午過去,居然人滿為患,老闆說,今年他們二十四小時營業,他和女婿做白天班,女兒和老太做晚上班。朋友推薦過一家開在無錫城東的藏書羊肉店,附近是幾個不同檔次的住宅小區,生意特別火,據說每天賣掉八頭羊。

江南人愛吃羊肉,據說源自泰伯奔吳,帶來了陝西的吃羊習俗。但我卻以為與南宋關係更加密切。宋朝以羊肉為美味,據說宮廷每年消費十萬多頭肥羊,南遷杭州之後,這種吃羊肉的習俗就開始在江南一帶流行。此後,太湖周邊漸漸形成了特色山羊品種:江南「湖羊」。(吳歌)

(作者為江南大學江南文化研究中心首席策劃)

相關焦點

  • 美食進補好時節 來必品閣體驗韓國冬季美食
    寒風乍起,冬季臨至,又到了用美食進補的大好時節,與我們一海之隔的近鄰——韓國,在這個季節中又有哪些獨特的時令美味呢?讓我們一起去韓國CJ集團旗下鳥叔代言的國際韓餐連鎖品牌必品閣去感受正統的韓國冬季美食吧。
  • 大雪節氣養生 冬季進補正當時
    南京的冬天愈發寒冷,氣溫接近零度,降雪的可能性也比小雪時節更大,故名大雪。大雪時節的到來,預示著正式進入了冬季最冷的時候,人們開始為了過冬儲備糧食,我們的身體也需在做好防寒保暖的基礎上,加強營養,增強機體抗寒能力。東南大學附屬中大醫院中醫內科侯茜主治醫師提醒,大雪到來,一年大補正當時。
  • 滋養進補越貴越好?冬季養生4大誤區
    冬季雖然冷,俗話說「冬令進補,開春打虎」。很多人都會選擇服用溫補食材來抵禦寒冷,調理身體,但是冬季養生誤區,你踩了幾條呢? 劉女士今年57歲了,目前正退休在家,最近確實感覺到自己的身體有點兒差,就聽一起跳廣場舞的張女士的推薦,購買了一些保健品。 張女士說,藥品和食物是一樣的,但是能通過食物治療的疾病,一定不要吃藥,誇張的說,藥物具有很大的副作用,讓劉女士在治病或者調理身體的時候將「食療」作為首選。
  • 冬令進補好時節,正官庄高麗參膏正相宜
    初冬已入,又到了養生進補的最佳季節。按照我國傳統民間習慣,「立冬」標誌著冬季的開始。俗話說,「萬物皆生於春,長於夏,收於秋,藏於冬,人也亦之」,「冬,終也,萬物收藏也」,冬季進補可以在體內積蓄力量,為來年打好基礎。同時冬季也是去除身體寒症的最佳進補時期。
  • 秋季燥字當令,氣候多變成了滋養進補的最佳時節,雞湯是人們秋季...
    玉竹燉烏雞在重陽節當天很多地方的習俗都會燉雞湯原因在於秋季燥字當令,氣候多變成了滋養進補的最佳時節雞湯是人們秋季進補最好湯品然而對女性朋友來說選擇燉烏雞就再合適不過了烏雞具有益氣補血、滋陰清熱的作用原料
  • 今日立冬 冬季進補吃5種食物 4類人群宜膏方進補
    立冬是一個重要的節氣,它代表著冬天的來臨,從養生的角度來講,立冬後也進入了進補的最佳時期。 冬節是進補的好時節,這段時間人體精氣藏而不洩,膏方中的營養物質能被充分吸收、利用和儲藏。春夏養陽,秋冬養陰,這是中醫養生理論的核心思想。
  • 小寒料峭,冬季進補喝永和豆漿!
    小寒,標誌著季冬時節的正式開始,舊年近暮,新歲將至,小夥伴們更要注意禦寒保暖和冬季進補。天寒地凍,禦寒保暖喝永和豆漿俗話說,"小寒大寒,冷成冰團"。小寒正處二九、三九時段,其嚴寒程度自然可想而知。根據我國長期以來的氣象記錄顯示,在北方地區,小寒節氣比大寒節氣還要冷,因此也有"小寒勝大寒,常見不稀罕"的說法。
  • 立冬進補 正當時
    立冬進補 正當時 劉哲     俗話說「三九補一冬,來年無病痛」。民間有「立冬補冬」的習俗,此時多吃一些溫熱補益的食物,不僅能使身體更強壯,還能起到禦寒的作用。本周,記者深入我市多個餐飲門店,為市民尋找多種適合冬季進補的菜品。
  • 冬季養生解惑指南謹防掉入「進補」陷阱
    俗話說「冬令進補,開春打虎」。冬季是人們進補調理的好時節,很多人都會選擇服用溫補食材來抵禦寒冬。然而現實中,有些人卻過分迷信那些誇大其詞,虛構療效的「滋補妙方」,最終反受其害,變「養生」為「養病」。「真真」在這裡為您解惑冬季進補常識,帶您遠離坊間養生陷阱。
  • 寶寶冬季進補吃什麼好?多吃這3種顏色的食物
    2020-12-23 10:00:40 來源: 嗒嗒 舉報   核心提示:冬季是進補的季節
  • 冬季正確進補,記牢3句口訣
    俗語「冬季進補,上山打虎」,但是也不能「盲補」。如何進補?一定要牢記這3句進補口訣。少吃鹹,多吃苦,平平安安來進補  中醫認為冬季進補,飲食應「少鹹、多苦」。  中醫理論認為,冬季為腎經旺盛之時。腎主鹹,心主苦,鹹勝苦、腎水克心火。
  • 冬季進補記有三句口訣五道菜
    俗語「冬季進補,上山打虎」,但是也不能「盲補」。如何進補?中醫專家和營養專家給了三句進補口訣和五道營養菜:三句口訣少年重養,中年重調,老年重保立冬進「補」,也要因人而異。王雪梅提及,人有男女老幼之別,體(體質)有虛實寒熱之辨,中醫養生原則,應該是:少年重養,中年重調,老年重保。
  • 女人冬季進補吃什麼好 推薦3款冬季進補藥膳
    冬季天氣冷,很多人都會選擇吃藥膳滋補身體,以便為身體提供足夠多的營養物質,讓機體獲得充分的養分滋養,幫助身體禦寒。女人的身體素質比較差,一直待在寒冷的環境裡,很容易著涼生病的,或者說導致體內寒氣加重,誘發宮寒等疾病。
  • 冬季進補,開春打虎!冬季吃這4款家常菜大補!
    大雪節氣的來臨,標誌著仲冬時節的開啟,冷空氣開始「肆無忌憚」,天氣越來越寒冷,人們則需要更多的熱量來抵禦寒冷。民間有語「冬天進補,開春打虎」,大雪正是養生進補的好時節,民間一直流傳下來的飲食習俗,到今天依然適用。那麼,我們不妨來看看老祖宗們的經驗總結,大雪節氣吃些什麼,能夠很好的養生進補。
  • 冬季該如何進補 中醫答疑解惑
    原標題:冬季該如何進補 名中醫答疑解惑 人們都說,冬季是進補的時節。可是冬季為什麼要進補?又該怎麼進補?今天,我們就請遼寧中醫藥大學博士生導師、遼寧省名中醫張豔教授為您說說冬天該咋補? 冬季進補提高免疫功能 中醫有個重要的核心思想,就是天人相應,天人合一。
  • 冬季進補從立冬開始 立冬後吃什麼好
    寒冬時節,要想身體暖烘烘的,那麼食補是最有效的辦法。羊肉素來有滋養驅寒的美名。在寒冷的冬日,南方人喜歡晚飯喝一碗羊肉湯,暖胃暖心,整個晚上都暖烘烘的,睡眠也會變好。北方人喜歡啃著饅頭喝羊肉湯,或者是燉羊肉,羊肉火鍋等等,羊肉進肚,似乎一切溼冷都瞬間驅散了。羊肉性溫熱,常吃容易上火,因此可以搭配一些涼性和甘平性的蔬菜吃,起到清涼、解毒、去火的作用。  烏雞  烏雞的滋補效果也是顯而易見的。
  • 冬季進補正當時 阿膠都有什麼功效
    冬季養生不妨吃點阿膠。  冬至前後是進補好時機  李時珍稱:「驢有褐、黑、白三色,入藥以黑者為良。」正宗的阿膠,講究用烏驢皮,也就是黑色的驢,中醫理論認為,烏色屬水,黑入腎,烏驢皮滋補腎陰效果最強。  成就國寶阿膠的不僅只有黑驢皮和東阿水,煉膠的時節也至關重要。《黃帝內經》中有記載:「春夏養陽,秋冬養陰。」
  • 冬季喝湯全攻略,4種營養美味的煲湯食材,驅寒暖陽強免疫
    天寒地凍的天氣逐漸來臨了,數九寒天,喝湯進補最為實在。對於老一輩們都懂得,冬季喝湯好處多,既能暖身還能治病,真是誰和誰受益。現在越來越多家庭美食裡面,都添加有一湯,在飯前喝湯暖身也是最為有效。那麼冬季喝湯具體有什麼好處呢?現在多數年輕人還不知道,我們具體數一數!
  • 立冬來臨之際,做一道美味的藥膳燒酒雞,既好吃又進補
    立冬來臨之際,做一道美味的藥膳燒酒雞,既好吃又進補立冬是農曆二十四節氣之一,也是中國傳統節日之一。中國民間以立冬為冬季之始,立冬期間,有需進補以度嚴冬的食俗。立,建始也,表示冬季自此開始。冬是終了的意思,有農作物收割後要收藏起來的含意,中國又把立冬作為冬季的開始。民間習俗也會在此時進補,因為一年曆經寒暑的辛勞後體力篩衰弱,需要進補以恢復元氣。立冬後,就意味著冬季正式來臨。草木凋零,蟄蟲休眠,萬物活動趨向休止。人類雖沒有冬眠之說,但中國民間卻有立冬補冬的習俗。
  • 明日冬至,進補最佳時節,這4種食材,暖身又滋補,要做給家人吃
    明日冬至,進補最佳時節,這4種食材,暖身又滋補,要做給家人吃。時間過得真快,明天我們就會迎來2020年的最後一個節氣——冬至。所以,民間有「冬至進補三倍功」的說法。羊肉羊肉性溫,既能暖身,又能滋補身體。在寒冷的冬至時節,吃羊肉是最合適不過的了。尤其是溫胃暖心的羊肉湯更是沒人能拒絕得了,乳白色的湯汁,鮮美細嫩的羊肉,肥而不膩,算得上是冬季滋補食材之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