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公教育的擴張之道

2020-12-10 東方財富網

原標題:中公教育的擴張之道

  李永新終於「破圈」了。在此之前,作為中公教育的創始人,他的知名度相對局限在教育、公考領域內。2018年底,中公教育殼上市,之後股價節節高升,原本低調的李永新也因此身價暴漲,並躋身全球教育首富。

  北大畢業的李永新,他的校友中做教育培訓的不在少數。其中,成名最早、知名度最高的當屬俞敏洪。與喜歡分享創業經歷、也愛公開發表言論的俞敏洪不同,李永新很少公開發言,更不常提及自己。以至於外界提到李永新,只能想到「低調」二字。

  不過,「低調」顯然不會是教育行業「新貴」李永新的全部。

  失敗的「創業明星」

  1999年6月,北大政治學與行政管理系畢業的李永新,選擇直接創業。跟他同年創業的還有馬雲、馬化騰、劉強東等人。雖然如今的李永新知名度遠不及這些人,但若是時光倒回1999年,李永新的名聲大概比他們加在一起都要大。

  那個年代,大學生仍是天之驕子,雖然畢業分配的政策已經取消,但大學生絲毫沒有就業壓力。大學生一畢業就創業,在當時是個很少見的選擇,何況還是北大畢業生。而李永新不光是北大畢業生,還是「90年代十佳大學生代表」和「北京市優秀高校畢業生」,所以他選擇創業這條路,格外惹人關注。

  當時,《東方時空》節目組決定全程跟蹤報導李永新的創業歷程,並把他當作大學生創業的典型案例。面對《東方時空》的鏡頭,李永新說出自己的豪情壯志:「我的目標是將來能有一座素質教育大樓,在這裡,零到八十歲的人,不分年齡、不分層次,都能找到自己想學的東西。」

  但誰也沒料到,僅僅一個月,李永新轟轟烈烈的創業就失敗了。背後的原因也很好笑,李永新引入了投資人,投資人持股90%,李永新持股10%。公司才成立一個月,雙方意見就發生重大分歧,最終公司不得不關閉。

  李永新在北京反覆咂摸著失敗的滋味,而他的許多同學則風光地在美國求學。當時,有媒體問他創業失敗的感想,他直言:「我還能有什麼感想,非常尷尬、非常丟人。」或許是不想服輸,第一次創業失敗後,李永新又做過計算機輔導、中小學輔導、奧數等創業項目。無一例外地,這些項目都失敗了。最慘的時候,他甚至連1塊6毛錢的炒餅都吃不起。

  但上帝關上一扇門,一定會打開一扇窗。2001年,李永新的導師介紹的幾單業務,讓他的事業迎來了轉機。

  我國大學從1999年開始大範圍擴招。這直接導致2003年應屆畢業生人數比2002年增加67萬,達到212萬。就業變得緊張,公務員成為更多大學畢業生的第一職業選擇。

  李永新的導師是北大政治管理學院的老師,當時,許多報考公務員的人想找其輔導,導師把這些人介紹給一直做教育創業的李永新。這便有了後來專注做公務員考試培訓的中公教育

  這次,李永新終於踏上行業發展的列車,朝前奔去。

  高度集中的垂直管理體系

  當李永新在導師的引導下,誤打誤撞進入公考培訓行業時,在廣東教書的易定宏,也瞄準了剛發展起來的公考市場,決定到北京創業。

  二者的不同之處在於,李永新從培訓切入,創辦了中公教育。易定宏的華圖教育則用公務員考試輔導教材,敲開了公考行業的大門。2004年前後,雙方開始「殺入」對方的大本營,並在之後的競爭中,走上了完全不同的發展道路。

  教育培訓行業歷來有兩種模式。一種模式重名師,典型代表是新東方。另一種模式則看重研發和教學的標準化,典型代表是好未來。第一種模式的名師廣告效應強,但公司也容易對名師產生依賴,一旦名師出走,將會給集團帶來很大損失。第二種模式,集團不依賴個人,權力更加集中。

  華圖採用的是第一種模式,中公教育採用的則是第二種模式。起初,華圖勢頭兇猛,一度是公考行業老大,但隨著全國化擴張的推進,中公教育的模式優越性漸漸體現出來。

  從2005年開始,中公教育為了快速把業務推向全國,採用了代理商合作模式。中公教育負責課程、教材和師資,代理商負責招生,雙方採取分成制。

  代理商合作模式可以利用代理商的人力、物力、財力,把中公教育的品牌滲透到全國各地。然而,弊端也很明顯。最突出的問題是,總部無法對地方進行有效管控,各地區教學水平參差不齊,難以實現標準化,長此以往必然有損口碑。

  2008年之後,公考報名人數快速增長,公考培訓行業迎來快速發展期。2009年前後,李永新下定決心轉向直營化,他開始召集各地代理商開會,說服他們加入中公教育的直營體系。

  在2010年之前,中公教育完成了直營化轉型。很快,公司員工人數從不到1000人迅速增長到了2015年的1萬人,到2020年6月,這個數字超過了4萬人。

  由於權力更為集中,所以中公教育總部的管理能力極強。有員工這樣評價中公教育的管理:「別的公司如果下沉到縣城,縣城的員工是否上班,總部可能不知道。而在我們這,遲不遲到,總部都知道。」

  高度集中管理之下,老師們可以迅速地從北京分派到各地方,實現教師資源的聯動,教研教學水平得以保證。截至2020年上半年,中公教育全國直營分支機構達到1335個。

  李永新大力發展直營化的同時,易定宏正在帶領華圖教育全力衝刺資本市場。不過,華圖教育的上市之路分外坎坷,十年之內,籌備了七次。

  被上市「拖累」的華圖教育,在全國市場擴張方面漸漸被中公教育超越。如今十年過去,公考江湖上,華圖早被中公教育甩在身後。

  擴張之路

  跟華圖教育相比,中公教育的上市歷程就輕鬆多了。2018年底,中公教育借殼亞夏汽車,成功登陸A股。上市不足兩年,股價已經從借殼重組時的3.68元/股,上漲到目前的33元/股,公司市值超過2000億元。原本低調的李永新也不得不走向臺前。

  儘管今年上半年受疫情影響,中公教育營收、淨利雙降,其中歸母淨利潤更是虧損2.3億元,但投資者對公司的追捧卻絲毫未減。中公教育被市場看好,最直接的原因是公司強大的盈利能力。2016年,中公教育歸母淨利潤為3.27億元,2019年這一數據達到18.05億元。

  公考行業不同於K12領域,市場需求更為分散。如果說,K12培訓機構的發展還可以通過佔據幾個大城市實現,那麼從踏上公考這條路開始,中公教育能做的就只有不斷擴張,把網點開到全國各地。

  今年上半年,雖然業績慘澹,但中公教育還是選擇逆勢擴張。上半年,中公教育網點數量較2019年末增長21%,員工人數增長19%,其中,授課師資增長34%,研發人員增長32%。

  在向全國擴張的進程中,中公教育也不斷進行橫向擴張,拓寬業務類型。

  從營收結構看,目前中公教育四大營收來源分別是公務員招錄、教師招錄、事業單位招錄和綜合類招錄考試四類,其中公務員招錄面授培訓是公司最主要的營收來源。不過,教師招錄及教師資格面授培訓以及綜合面授培訓,在營收中的佔比也在不斷提升。

  2015年,中公教育決定向職業教育領域全面進軍。公司內部把這稱為「金角、銀邊、草肚皮」。「金角」最重要,指的是招錄考試序列,確保集團在公務員、事業單位、教師等招錄考試中的絕對優勢。「銀邊」對應考研等學歷提升,是中公教育次重要的發力領域。「草肚皮」則包括IT、財會、醫療等職業技能培訓。

  中公教育能用十年左右的時間「席捲」全國,一方面靠的是上文提到的高度集中的垂直一體化管理體系,另一方面靠的則是協議班。

  所謂協議班,是指部分公考類培訓在報名時,以「不過退款」為前提,先行繳納報名費用。待考試成績公布後,若考生未通過考試,則根據籤訂協議的不同,有的可100%全額退款,有的則扣除部分學雜費後退還。公考招錄比例低,協議班的出現可以打消很多學員報班時的心理顧慮,從而提高參培率。

  2007?2008年,中公教育浙江分校最早推出協議班。協議班學員一般會在課程開始前一段時間,把學費交給中公教育。培訓結束後,不能退費的部分,成為中公教育的收入。

  學員交錢到培訓結束、中公教育退費之間,存在幾個月不等的時間差,因此這段時間內,有大量現金會「躺」在中公教育帳面上。而中公教育帳面貨幣資金中,並無受限部分,也就是說帳面資金皆可自由使用。

  因此,中公教育有大筆錢可用來投資。2018年和2019年中公教育的投資收益(理財收益與定期存款結息)和利息收入合計分別為1.6億元和2.6億元,佔當期歸母淨利潤的14.0%和14.5%。

  協議班既提高了參培率,又能給公司貢獻現金流和利息,可謂「一箭雙鵰」。

  隱患與挑戰

  2019年,創業的第20年,李永新和母親魯忠芳一起成為教育行業首富。

  即便如今掌握一家擁有4萬名員工的上市公司,李永新依舊工作在一線。有分析師曾透露過一個細節,李永新路演途中還在看北京公務員的招考材料,研究真題。李永新身上,有那個年代的教育創業者向外界傳達出的共同特質:教師出身、熱愛教學、勤勉、勵志、低調。

  而他創辦的中公教育能成為如今市值2000億的上市公司,無疑是搭上了公考行業發展的快車。對比同時期進入行業的華圖教育,中公教育能有今日成就,除了時代的機遇,還因其在發展中不斷地試錯、迭代。

  高度集中的管理體系和協議班模式,讓中公實現了快速擴張。但擴張過程中,一定也會出現新的問題。協議班在提高參培率、增加現金流的同時,讓中公教育不斷陷入退費糾紛。今年7月份,海澱區市場監管總局公布了4家因退費糾紛多次被消費者投訴的企業,中公教育赫然在列。

  擴張的中公教育,還不斷遇到新對手。不管是考研還是職業資格培訓,幾乎所有細分行業裡,原有的機構競爭已經十分激烈。中公教育作為垂直領域的新進入者,想要複製公司在公考培訓行業的發展路徑並不容易。

  地域方面,2020年上半年,中公教育的網點已經分布在全國31個省市、319個地市。從這組數據也能看出,下沉市場已經成為中公布局的重要方向。但跟一二線城市相比,下沉市場的中小型公職類培訓機構數量眾多,且區域屬性和排他屬性都很強。中公教育想要進入這些市場,必須要在管理、獲客上投入不小成本。

  更重要的是,中公教育協議班的收費比較貴。下沉市場對價格敏感,協議班作為中公教育的拳頭產品,恐怕很難在下沉市場遍地開花。

  2018年上市時,中公教育曾籤訂業績承諾。今年,中公教育要完成的業績承諾是歸母淨利潤達到16.5億元。但上半年,公司歸母淨利潤虧損2.3億元。要完成業績承諾,意味著中公教育下半年歸母淨利潤至少要達到18.8億元。而其2019年全年的歸母淨利潤才18億元。

  這將是教育首富李永新面臨的第一個大挑戰。

  上市之前的中公教育,一直靠著擴張「悶聲發大財」。但現在,擴張留下的問題,將會漸漸浮出水面。

 

(文章來源:經理人網)

(責任編輯:younannan)

相關焦點

  • 收入遞延的中公教育(002607.SZ),看不到「天花板」
    疫情擾動收入遞延確認,師資網點高速擴張布局未來中公教育是招錄考試培訓領域的開創者和領導者,主營業務橫跨招錄考試培訓、學歷提升和職業能力培訓等3大板塊,提供超過100個品類的綜合職業就業培訓服務。據中報,中公教育主要服務於18歲-45歲的大學生、大學畢業生和各類職業專才等知識型就業人群,在全國超過1300個直營網點展開經營,深度覆300多個地級市,並正在快速向數千個縣城和高校擴張。
  • 中公教育密碼
    有一家A股上市公司的市值為2600億元,不僅將2229億港幣市值的新東方甩在身後,距離2955億人民幣市值的好未來也只有兩步之遙。這家公司就是中公教育(002607.SZ)。這家專門從事公務員考試培訓教育的公司,招生海報貼滿大學校園,看起來平庸無奇,但實則暗藏金礦。
  • 中公教育集團CEO王振東:回歸教育本質 築好企業護城河
    本報記者 龔夢澤2020年是教育行業加速分化的一年,疫情背景下,中公教育憑藉整體平臺優勢和團隊卓越執行力,快速創建了有效的應對體系,並藉機擴大了領先優勢和行業主導能力。談及如何看待疫情對教育行業的影響,中公教育集團CEO王振東認為,機遇與挑戰並存。「今年上半年線上教育風生水起、蓬勃發展,獲得了爆發式的增長。」王振東表示,與此同時,「對於很多內功不紮實的機構,疫情成為了壓倒駱駝的最後一根稻草。」
  • 被央視點名的中公教育還能在教育界第二把交椅上坐多久?
    在這之前,中公教育的市值甚至一度狂漲超越2000億元,排在好未來之後,穩坐中國教育第二把交椅。 隨著2020年上半年財務虧損預測發布,以及央視點名中公教育退費難等亂象。在對賭關鍵的2020年,遇上疫情黑天鵝的中公教育前途看起來並沒有那麼美好,這第二把交椅是否能坐穩還有待驗證。
  • 對中公教育的解析
    有個朋友剛過了市裡招錄公務員的考試,在準備面試,報了中公教育培訓必過班(如被錄取,學費不退,未被錄取退學費),提醒了我關注中公教育。中公教育是目前公務員和事業單位考試培訓的大咖, 擁有1335家直營分部和學習中心, 覆蓋全國31個省市, 319個地級市。2019年收入已經達到91.8億元, 同比增長47.12%。
  • 2022國考行測技巧:邏輯填空之選項分析的層次劃分_安徽中公教育
    2022國考行測技巧:邏輯填空之選項分析的層次劃分 2020-12-08 09:00:00| 中公教育 邏輯填空之難,
  • 財務報表解讀之中公教育—借殼上市後首秀
    亞夏汽車以除保留資產以外的全部資產及負債為置出資產,與李永新等11名交易對方持有的中公教育100%股權中等值部分進行資產置換,差額部分由亞夏汽車向李永新等11名交易對方按照各自持有中公教育的股權比例發行股份購買。亞夏汽車置出資產作價為13.5億元,中公教育置入資產作價為185億元,差額為171.5億元。
  • 張紅軍 中公教育資深講師
    這次,我報了中公教育的精品班,學習過程中才發現以前有很多技巧和規律沒有掌握,原來考試也需要技術啊。就這樣,我通過了公務員考試,如願以償。謝謝中公教育的老師們,祝你們工作順利!學員:【dsdaa85324】我以前一直都覺得上輔導班都是騙人的,但是,我有個朋友用他切身的例子告訴我,考試也是需要技巧的。
  • 1個中公等於40個華圖!這些年,華圖做錯了什麼?
    作者 | 郭之禎原創 | 教培校長參考2015年是華圖和中公的分水嶺,兩家公司的命運在這一年開始翻轉。在此之前,華圖教育憑藉極強的市場能力四處攻城略地,市場佔有率第一,成功掛牌新三板,並一直領先同期創辦的中公教育。
  • 2022國家公務員考試行測技巧:排列組合之圓桌排序_北京中公教育
    在行測備考中相信大家最頭疼的一類題型就是數量關係,在數量關係中最頭疼的又莫過於排列組合問題,今天中公教育就幫大家來解決我們數量關係排列組合中的一類型問題:圓桌排列。例1.ABCD圍一張圓桌而坐,問共有多少種不同的排法?A.24 B.12 C.6 D.3【答案】C。
  • 中公教育「清倉式」借錢分紅:上市13個月分紅29億,三名實控人分走...
    兩年過去了,中公教育是否完成業績承諾咱先不著急揭曉,先回到公司主營業務和經營狀況上來。三、中公教育的主營業務在國內,教育培訓行業是一個很大的市場。根據受教育對象和內容分為學前教育、K12及素質教育、語言培訓(出國留學)、職業教育等細分領域。
  • 【已解決】聚投訴網友投訴中公教育:中公教育無法兌現承諾,退費...
    2020年01月13日 12:34,汪先生發起對中公教育的投訴。截止發稿前,中公教育有效投訴243次。
  • 環球網「報名大廳」:中公教育IT優就業持續推出免費好課
    當前正處於全國齊心抗擊疫情的特殊時期,中公教育IT培訓品牌優就業響應國家教育部「停課不停學」的號召,堅決遵守國家教育部「要堅持把做好疫情防控工作放在首位,維護廣大師生健康安全,堅決防止疫情向校園蔓延。」的要求。特在2月3日起,推出「天天好課」「就業創造營」「青春有證」等免費直播課程,供不同領域、不同行業、不同年齡段的學員選擇。
  • 新浪"2019教育企業品牌影響力榜"TOP3:51Talk、扇貝網、中公教育
    12月3日,新浪2019教育盛典在京盛大舉行。一年一度的新浪教育榜單作為會議重要看點,今年,同樣得到全場關注。盛典現場,"2019教育企業品牌影響力榜"重磅揭曉TOP 50企業,51Talk,扇貝網、中公教育名列排行榜三甲。
  • 2021國考行測:加強削弱常見論證模型之求異論證「青山中公教育」
    >>>武漢青山中公教育編輯<<<2021年國家公務員考試將至,考生們也迎來了金九銀十的黃金備考期,怎樣有效提升行測備考的效率與質量呢?青山中公教育小編今天以兩道題目為例,教你分析加強削弱類題目具體應該怎麼分析。
  • 【已解決】聚投訴網友投訴中公教育:中公教育面試協議班一直不退費
    2019年12月15日 09:09,張女士發起對中公教育的投訴。截止發稿前,中公教育有效投訴166次。
  • ...聚投訴網友投訴中公教育:中公教育退款慢客服態度不好,一直拖
    2019年11月13日 11:11,張先生發起對中公教育的投訴。截止發稿前,中公教育有效投訴153次。
  • 【已解決】聚投訴網友投訴中公教育:中公教育協議班未通過一直不退費
    2019年12月07日 18:34,宋女士發起對中公教育的投訴。截止發稿前,中公教育有效投訴153次。
  • 中公教育退錢難隱藏著怎樣的生意經?
    近期,成人教育明星企業中共教育翻車了。7月14日,中公教育被消費者頻繁投訴,被北京市海澱區市場監督管理局&34;了。對此,作者在黑貓投訴、聚投訴等平臺上去實地看了一番。發現這些平臺上,關於中公教育的投訴還真不少,其中協議班課程&34;是網友們投訴最多的問題。
  • 中公教育與北京大學共同打造繼續教育、在線教育新平臺
    日前,中公教育官網發布消息稱,中公教育與北京大學達成合作,正式啟動「中公教育—北大學堂」在線項目,共同打造繼續教育、在線教育平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