儘管兩會不斷傳出減負信息,但記者走訪寒假培訓市場發現,培訓生意依然火爆,且培訓機構跨級教、孩子跨級學很普遍,擾亂了正常教學秩序。而無資質的授課老師和教育機構也在營業,「私教」遍地開花。
提前班火爆,不斷增開
孩子跨級學、超前學,正成為一種風氣,孩子們都是四年級上五年級、五年級上六年級、六年級上學期上六年級下學期的課程……
在浦西某知名培訓機構門前,小李媽媽說:「小李自從四年級開始,一直上『超前學習班』,學習數理化等課程。這個機構裡上超前學習班的孩子,有的還當了中考文科或理科的高考狀元呢!」超前學習不便宜,一堂課120-200元不等。一門課程花上兩三千元不稀奇,但是父母毫不手軟,小李也只能硬著頭皮上。「以前,小學時提前上課,是為了考初中佔優勢,現在我們提前上就是為了讓孩子把下學期的知識點先做好,保證成績領先。」該機構工作人員稱,目前提前班報名火爆,一期不夠,還要開多期。「從初中到高中,報名提前班的不少。有的家長一報就是好幾年。」
家住普陀區的雷女士認為學提前班很重要,「民辦初中報到第一天,老師就建議我們暑假趕緊把下學期預初的知識學掉,這樣才跟得上民辦初中的進度。」在家長圈交流中記者也了解到,每年暑假時,提前讓孩子學習六年級課程的五年級學生家長比比皆是。
跨級學擾亂正常教學
除了提前學常規文化課之外,還有不少學生在跨級學奧數和外語。學奧數主要是為了增加操練難度以便於獲獎。學外語者,是為了提分或者拿證書,同樣的小學生,有的在讀新概念第一冊,有的讀新概念第二冊,有的第三冊也學完了,有的成人才學初級口譯,而有的小學生已經拿下中級口譯。
華師大二附中學生任安然曾經做過「中小學超前教育的調查」研究,調查結果發現,現在65%左右的學生參加過超前教育,40%受調查的老師表明班中接受過超前教育的學生佔大多數。調查數據還表明超前學習影響了聽課效率:64%的學生因為已經提前學習過一遍而偶爾在課堂上開小差,11%會因此經常開小差,4%的學生甚至表示自己因此從來不聽講。
一位教初一的老師認為:學生進度不統一,使得教學難度增大,糾結在於老師到底該跟著哪種進度的孩子走。21世紀教育研究院專家熊丙奇也認為,所謂超前學習,更多的是把教材的新課內容作為一種知識性結論直接告知學生,並輔助一定的強化訓練,讓學生短期內掌握一些結論性內容。這樣的結果將會導致學生對一些知識的掌握簡單化,或死記硬背,而實際上學習能力難以得到有效提升。
很多私教根本沒有資質
如今的市場不僅有昂立、新東方等正規軍,各個小區門口、學校對面的私立小型培訓機構也不少,而「私教」老師更是遍地開花。
在浦東桃林路附近就有個自稱是「名師聯盟」的機構,這些老師把補課地點租在一幢大樓裡,語數外物理化學都有,所謂「名師」自稱教出的學生中考都考到600多分。「名師」教的一般是一對多的小班,300元一位。於是,很多家長都搶著報名,曹女士就是其中的一位。
曹女士讓孩子上完一學期後才大呼上當。「我兒子比較調皮,上課不愛聽課,這學期補課時,他常常在上課時給我發微信聊天,我當時還以為是課間休息。後來才發現真相——」曹女士的兒子後來坦白,「我上課累不想聽,老師就讓我們玩半個小時手機,或者睡半個小時的覺。所以這一學期還學得挺輕鬆的……」
曹女士這才明白為何孩子這一學期的成績不升反降,她滿心期望名師能幫上忙,卻不料辛苦付出的補課費全部打了水漂。儘管這位「名師」事後道了歉,但是曹女士的氣憤無法消除。記者詢問她當時是否查過這個「名師聯盟」的培訓資質或者老師的資質,她連連搖頭:「補過很多私教,從來沒有人主動亮過證件,本來以為是口碑相傳,現在看來都是騙人的。」
不僅文化課有私教,就連作文課程、託福課程,都有不少私教。浦東有個忙碌的私教作文班,每周據傳有60個學生,但是家長也從沒有看到這個作文班出示過資質證明,「我們也不懂,只要孩子學了有幫助,我就付錢。」而託福課程班,一個寒假的報價要2萬多,幾十頁的資料裡,課程和老師介紹很詳盡,但是看遍了也找不到機構的資質和老師的資格證書,取而代之的機構的名稱是「訓練營」,老師的背景是「海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