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傳統文化,雕塑文化,雕塑的分類

2020-12-19 屌人講文化

本文乃作者屌人講文化原創,未經允許請勿轉載,圖片來源於網絡,如侵權請聯繫刪除,謝謝

我們概括地回顧了雕塑藝術的發展,從幾千年的發展中,可以看到雕塑藝術從開始產生時,在形式上就存在著圓雕和浮雕兩大類。圓雕是最為常見的一種雕塑形式,它所塑造的藝術形態,是獨立於立體空間的實體,不附著在任何背景上,可以讓人們從四面觀賞的。浮雕則與圓雕有很大的不同,它所塑造的形態,附著在背景上,觀賞者一般只能從一面來觀賞。

雕塑藝術

所以我們說,浮雕是介於圓雕和繪畫之間的一種離塑形式;而且製作浮雕也常常運用繪畫中的透視、錯覺和刻線等方法來表現。浮離依據凹凸和厚度的不同,還可分為凹浮雕(所雕形象的輪廓線陰刻落低於平面,再雕刻出形象的起伏)、高浮雕、淺浮雕等形式。另外,雕塑的形式,除了圓雕和浮雕以外,還有一種介於圓雕和浮雕之間的塑造方法,那就是透雕(也稱鏤空雕)。這種雕塑是在浮雕的基礎上,鏤空其背景部分,有的是單面雕刻,有的是雙面。雕刻,但一般這種雕刻都有邊框。在表現客觀世界的能力方面,圓雕與浮雕各有千秋:圓雕能讓人們從四面去欣賞作品,品味作者的意圖,但是,它不適宜於表現事物、形象等所處的具體環境(例如山水、房屋等)。而浮雕雖然只能讓人們從正面去欣賞,但可以利用背景,像繪畫那樣把事物發生的環境表現出來;產生說明主題,烘託人物性格的作用。雕塑以放置的場所不同,又可分為室外雕塑和室內雕塑兩大類。

浮雕

室外雕塑一般長期安裝在城市及城郊的園林、綠地、廣場、街道等處,而且尺寸比較大,最大的可上百米,小的也有幾十釐米的,可根據環境和用途,而決定其規模的大小。室內雕塑,主要指安置在建築物內的各種雕塑、相對室外雕塑而言尺寸就小一些,但也並非絕對,有大至數米,小到兒釐米的作品。不管是室內、室外的雕塑,都可根據用途和功能的不同,分為若千類。為了便於分清各類雕塑的作用與藝術特性,我們列舉幾種主要的分別看一下。城市雕塑:主要是指設置在城市的廣場、園林、街區等市政設施中的雕塑作品,城市雕塑作品以宣傳教育、陶冶人們心靈,美化城市市容為目的而創作。城市雕塑一定要依據城市建築和環境的特點而確定雕塑的風格,作品完成後,要完全符合建築環境的整體性和完美性。城市雕塑主要包括紀念性雕塑,裝飾性雕塑和功能性雕塑。

室外雕塑

紀念性雕塑:以紀念重大的歷史事件和歷史人物為目的而興建的雕塑作品,一般這類作品要求在題材上緊扣歷史,處理手法以歷史事件和人物的特點而定。當它安置在特定的歷史紀念地或建在紀念性建築的綜合體中間時,多具有莊嚴性和永久性的特徵。主題性雌塑:雕塑家創作雕塑作品,從主觀願望來說都是具有主題的,這裡我們講的主題性雕塑是指它在城市建築或某一環境中的作用,是揭示建築或環境的主題的;是把建築藝術無法表現出來的思想性,運用雕塑藝術充分表現出來。如《蘇聯宇宙發展偉大成就紀念碑》,光靠高聳的碑身是無法表現其內容的,只有同雕塑藝術相結合,運用浮雕等形式使紀念碑的思想性和藝術性得到進一步的結合與提高,從而加強了藝術的感染力,主題性雕塑在建築和建築群中能充分發揮其獨特的作用。如北京農業展覽館建築群前的兩組群雕,它表現了整個建築環境中所要體現的思想,反映了新中國農業的日新月異,蒸蒸日上。主題性雕塑就是利用建築與環境的關係,來揭示一定的主題思想。

蘇聯宇宙發展偉大成就紀念碑

裝飾性雕塑:在城市建築中,這一類的雕塑應用得很廣泛。裝飾性雕塑中,有的與建築物的結構結合起來,成為建築功能的一部分(如希臘建築中的人像柱等);有的只作為某一建築物的特定裝飾品(《馬賽曲》、《舞蹈》和一些大橋橋頭雕塑等);也有的是裝飾某一環境(如一些小園林或環境等小型雕塑)。裝飾雕塑在城市建設中,小到一個浮雕圖案,大到主題性圓離,範圍無所不有,但它的一個總特性是:必須與建築環境和諧,它的裝飾目的就是美化它的被「裝飾」。因此,這類作品多要求從含蓄的藝術情趣中給人以積極向上的感受,它應當與建築和環境相諧調,給人以享受和潛移默化的影響。

希臘建築中的人像柱

功能性:雕塑:功能性雕塑是指具有實用目的的美的造型,如城市公園中,讓人們拍照留影、鑽藏捉迷、攀爬騎乘嬉戲的大型玩具式雕塑和一些帶有裝飾性的果皮箱等。陵驀雕刻:從廣義上講應該包括陵園中各種雕刻,其中包括墓碑、石像、紀念性雕像及裝飾在陵墓建築上的雕刻等。在我國地面古代陵墓雕刻中,很少有直接塑造陵慕主形象的,常以動物為多,其期目的在於儀衛性質,以顯示墓主的威嚴,《霍去病墓石雕》、《南朝陵墓石獸》、《順陵石獅》等。石窟離塑:是古代宗教雕塑藝術的一個類別。 源於印度。石窟多指人工依山崖開鑿的洞窟。少數也有以磚、石等構築成的窟型,或以木構築的窟前建築物等。石窟雕塑,多以石雕而成,也有泥塑、 石胎泥塑等形式。石窟雕塑的目的主要是宣揚宗教思想。如第六章中列舉的雲岡、龍門、敦煌、麥積山等石窟的造像。

順陵石獅

彩塑:外部飾色彩的泥塑。彩塑按其造型的大小,可分為大型彩塑和小型工藝彩塑。大型彩塑在我國古代的宗教石窟和廟宇雕塑中經常採用,如敦煌、麥積山石窟、太原晉祠中的聖母殿塑像、山東靈巖寺以及山西平遙雙林寺等很多造像都是以彩塑的形式而塑造的。小型的彩塑主要是指案頭陳設和欣賞的小工藝品。架上雕塑:「架上」原意出自俄文一詞。 架上雕塑,主要是指陳列在可以移動的,相當於工作檯的臺座上的雕塑作品。其特點是一般體量比較適中,便於中、近距離欣賞,因此,多用於展覽會和室內的陳設,而且架上離塑的題材也比較靈活廣泛。

案頭離塑:指陳列在室內桌案、櫥柜上的小型工藝雕塑品。多採用裝飾手法表現各種人物、動物及神話題材;主要以抒情、恬靜的風格供人休息時欣賞和拿在手中把玩。作為雕塑藝術的特性,儀從前面的幾小頁是很難概括的,而且很多東西用文字難講清楚,所以我們認為要真正認識雕塑藝術,只有親自去實踐才能有較深的體會。理論雖然指導實踐,但不能具體解決實際問題,也難免偏誤。 因此,學習雕塑必須親自動手;而且,只有在創作實踐中反覆鑽研探索,使自己的思想和技藝日趨成熟,才能創作出好的雕塑作品來。

參考資料《中國雕塑》

相關焦點

  • 中國傳統文化,雕塑藝術,陶瓷雕塑造型分類及尺寸把握
    本文乃作者屌人講文化原創,未經允許請勿轉載,圖片來源於網絡,如侵權請聯繫刪除,謝謝小編和大家說說陶瓷雕塑造型藝術從功能上分類吧,陶瓷雕塑從造型功能上可以分為實用陶瓷雕塑與陳設陶瓷雕塑兩大類。陶瓷雕塑藝術是陶瓷雕塑家傳達他們人生觀、價值觀的重要手段。再講講陶瓷雕塑造型藝術從裝飾上分類吧,陶瓷雕塑從裝飾上劃分為澀胎陶瓷雕塑、澀胎加彩陶瓷雕塑、顏色釉裝飾陶瓷雕塑、釉下彩陶瓷雕塑、釉上彩陶瓷雕塑五大類。陶瓷雕塑在民間也有「三分塑、七分彩」之說,陶瓷雕塑通過加彩裝飾,可以豐富陶瓷雕塑視覺效果,更好地展示藝術效果與生活氣息。
  • 中國傳統文化,雕塑文化,雕塑藝術的歷史
    本文乃作者屌人講文化原創,未經允許請勿轉載,圖片來源於網絡,如侵權請聯繫刪除,謝謝小編前面所講中,可以看出雕塑藝術的語言,也是隨著歷史的發展而發展的。所以我們應該認真了解一點雕塑的發展史,以便我們更好地掌握雕塑的語言。在人類藝術的發展史上,離塑藝術起源於什麼時代恐怕現在很難說清楚。但是,就目前我們能夠看到的比較完整的雕塑作品而言,已距今大約有二、三萬年了。例如被藝術界稱為「母神」的奧地利出土的「維林多夫的維納斯」,就是我們所知道的人類最早的雕塑作品之一。
  • 中國傳統文化,雕塑藝術,西方雕塑與我國古代雕塑
    本文乃作者屌人講文化原創,未經允許請勿轉載,圖片來源於網絡,如侵權請聯繫刪除,謝謝馬蒂斯渴慕的「安詳」是和諧的,也就是他常常掛在嘴邊的「阿拉伯風"。同一時期,畢卡索的利用廢品所做的集合雕塑與岡薩雷斯的直接焊接金屬雕塑,不僅開創了雕塑中空前的領地,而且帶有原始的神奇意昧。亨利摩爾堪稱這一時期的雕塑巨匠,超現實主義的活躍的藝術環境使他的興趣不再是單一的靜態的形體。他從實體中挖出空洞,製造出虛、空以暴露內部的形體。
  • 探索中國傳統文化人物雕塑的新特點,故而在雕塑藝術上形成特色的...
    中國五千年的文明發展史積累了豐富的文化藝術財富,石雕藝術就是人類文明寶藏中的一顆明珠,雖歷經千年,卻從未被歷史長河所淹沒,反而在歲月的磨礪中越來越散發出歷久彌新的東方美,石雕人物創作中所傳遞的意境美感也折射出強勁的民族力量和含蓄低沉的民族性格,是中國傳統文化和哲學思想的外化產物。
  • 西方雕塑文化對中國雕塑近代文化發展的影響真的很大嗎?
    就是這一系列的文化交流對國內以後甚至百年內的雕塑行業影響很大,因為很多雕塑行業的教授老師都是那次文化交流的受益者。典型的人物比如中央美術學院雕塑系的曹春生老師。義大利,臺灣等各地區各國的雕塑專業的教授,藝術家們為非遺傳承授課,課上就西方雕塑的寫實派到亨利摩爾的抽象派與中國古代漢唐雕塑文化對區別展開了激烈的探討和爭論。學院派一直在授課西方的雕塑藝術文化,也在推崇漢唐雕塑文化對大氣,但是只有民間一直在模仿繼承漢唐古雕塑文化,而學院派則是漸行漸遠,一面推崇這霍去病墓前雕塑的美,一面教授著西式面點。
  • 中國傳統文化,景德鎮陶瓷彩繪雕塑,紋樣裝飾效果
    龍紋紋樣陶瓷彩繪雕塑藉助裝飾紋樣除了造型的外觀審美外,其圖飾化的寓意也反映了中國的傳統文化。其中的石榴、花生、核桃在中國文化中寓意吉祥如意,棗和荔枝寓意「早立子」,石榴子寓意「多子多福」,螃蟹寓意「富甲天下」等,都具有特殊的吉祥意義。還有傳統題材的「三星」,即福、祿、壽,為民間流傳的天上三大吉星,是寓意五福臨門、高官厚祿、長命百歲的吉祥之星。
  • 民俗文化雕塑,世代相傳的民間文化
    民俗又稱民間文化,是指一個民族或一個社會群體在長期的生產實踐和社會生活中逐漸形成並世代相傳、較為穩定的文化事項,可以簡單概括為民間流行的風尚、習俗。人民的風俗習慣。清朝薛福成《創開中國鐵路議疏》:「民俗既變,然後招商承辦……可以漸推漸廣,漸續漸遠。」
  • 中國傳統文化,雕塑藝術,賓主關係問題
    本文乃作者屌人講文化原創,未經允許請勿轉載,圖片來源於網絡,如侵權請聯繫刪除,謝謝遠看雕塑,構圖就講出這個作品的大體意思了,它起著組織的作用,因此構圖好壞是一件雕塑的重要環節。《母女學文化》和《艱苦歲月》的手法是接近的,最後目的是使觀眾想到少數民族在解放後,隨著經濟上的翻身而帶來的文化翻身。
  • 中國傳統文化,雕塑文化,曇曜五窟和賓陽三洞
    本文乃作者胖胖聊文化原創,未經允許請勿轉載,圖片來源於網絡,如侵權請聯繫刪除,謝謝魏晉南北朝是我國歷史上一個大分裂、大動蕩時期,從東漢末期農民起義、三國時期軍閥混戰,到北方少數民族侵入中原、形成南北分立的局面。在近200年的時間內,戰火紛飛,哀鴻遍野,民不聊生。
  • 華夏審美文化,種類豐富的中國雕塑,陵墓表飾雕塑
    本文乃作者大膽說文化原創,未經允許請勿轉載,圖片來源於網絡,如侵權請聯繫刪除,謝謝!陵墓表飾雕塑指陵墓周圍設立的石獸、石人等儀衛性雕塑,稱石象生。中國早期的陵墓表飾雕塑遺蹟見於漢代,在位於陝西興平的漢代將領霍去病的墓家周圍,有十多件動物石雕,紀念碑式的「馬踏匈奴」,臥牛、躍馬、伏虎、馴象等,還有作為柱礎臺座的大口魚和小口魚等。這批石雕動物作為陵墓表飾是漢代石雕藝人智慧的結晶。
  • 2018曲陽國際雕塑作品邀請展開幕|曲陽|雕塑|文化藝術節
    2018年9月28日,第八屆中國·曲陽國際雕塑(定瓷)文化藝術節在羊平雕刻小鎮開幕。省人大常委會原副主任宋長瑞,市委常委、政法委書記楊春光,市委常委、副市長孫其軍,北京房山區政協副主席趙永祥,中國工藝美術協會駐會副會長王志傑,縣領導王芃、石志新、郭義明、芮蘭軍等,韓國雕塑家協會會長韓鎮燮,義大利米蘭國立布雷拉美術學院教授羅基羅伯託,中國美術家協會雕塑藝術委員會副主任、中國城市雕塑家協會副主席、東北師範大學美術學院博士生導師殷小烽等出席開幕式並發言。
  • 音樂主題雕塑,欣賞音樂文化
    中國音樂特指中國器樂與中國聲樂,歷史可以追溯到黃帝時代。中國音樂曾經對中國周邊地區的音樂產生了深遠的影響。同時從孔子傳六藝再到近代的西方音樂,中國音樂又在吸收外來音樂要素的過程中不斷充實發展。
  • 「和文化」黃泉福雕塑藝術展在中國美術館盛大開幕
    用雕刀刻畫萬物百態,憑匠心傳承中華文化。2019年12月7日上午10:30,「和文化」黃泉福雕塑藝術展在中國美術館盛大開幕。中國工藝美術學會常務副理事長 馬佩致詞泉州臺商投資區黨工委副書記 林清泉 致詞出席「和文化」黃泉福雕塑藝術展開幕式的領導有全國人大原副委員長王漢斌、全國人大原副委員長彭佩雲、中國法學會副會長江必新、中國僑辦原副主任任品亮、中國美術館館長吳為山、中國工藝美術學會常務副理事長馬佩、中國工藝美術協會常務副理事長張紅
  • 石雕書雕像,教育文化雕塑
    ,石雕製作廠家石雕書本、石雕書本圖片、書本雕刻是人們常見的一種雕塑,也是人們喜愛的一種雕塑。,銅雕製作廠家,書本雕像中國現存的最早石刻文字,是唐初於陳倉發現的春秋時期10個石鼓上的刻文。石雕是最早的文字傳承方式之一,石雕書本不但能夠帶來視覺上的審美,還能夠直觀的傳播文化。現在許多的學校、公園、紀念館都會採用大型的石雕書籍來宣傳自己。人們通過對石雕書上文字的介紹,可以領會到特定的文化思想、情感。校園書籍雕塑,這種物化了的精神載體,它集中反映了學校這個特定群體審美取向,是進行道德教育、審美教育的好的素材之一。
  • 碼頭文化雕塑,水陸交通發達的商業集合地
    現代工藝銅雕,船錨雕像,文化藝術雕塑 戶外景觀銅雕,傳統工藝雕像,民俗文化雕塑 客運碼頭主要是讓乘客上落船,小型的客運碼頭可能只可以供街渡、快艇等小型船隻泊岸,而大型的客運碼頭,例如:郵輪碼頭,可供大型郵輪泊岸
  • 蕪湖雕塑公園:文化成就「城市魅力」
    如今,這樣的場景在蕪湖雕塑公園內極為常見,普通市民和國內外雕塑大師得以在此展開心靈的對話,公共藝術得以在此釋放光華與魅力。  文化產品數量巨大,但精品供給不足,無法滿足公眾日益升級的文化需求,於是,實施文化產業供給側改革成為業內共識,而蕪湖雕塑公園的建成被業界稱為城市公共藝術實踐的「蕪湖模式」,不失為文化供給側改革的一個成功案例。
  • 「和文化」——黃泉福雕塑藝術展在中國美術館盛大開幕
    任雕刀刻畫萬物百態,憑匠心傳承中華文化。12月7日上午,「和文化」——黃泉福雕塑藝術展在中國美術館盛大開幕。
  • 「和文化」黃泉福雕塑藝術展在京舉行
    原標題:「和文化」黃泉福雕塑藝術展在京舉行 近日,「和文化」黃泉福雕塑藝術展在北京中國美術館舉行。 黃泉福於2010年成為福建省第二批省級非物質文化遺產項目「惠安木雕」代表性傳承人。
  • 中國傳統文化,陶瓷雕塑造型,仿實物造型和抽象造型形式
    仿實物造型形式仿實物造型陶瓷雕塑根源於與我們生活密切聯繫的自然生活環境,是對生活中我們所利用、觀賞的食物的再現,這樣一種情趣與我們的傳統文化和審美趨向是緊密聯繫在一起的。它們多重組合在陶瓷雕塑中是我們常常運用的造型外在形式,通過球體之間的構成銜接或者有規律的組接,在形式上給人以反覆增加的感覺,造成一種無限擴展的意念。圓形或弧形也是陶瓷雕塑中運用得比較多的形體,通過手工或模具成型的手法所得到的造型,往往能達到一種規整、有序的藝術效果。我們在雕塑塑造中,要充分利用球體差異來表現各自的個性特點。
  • 山西省最北部的一個市 中國雕塑之都,被稱中國古代雕塑博物館
    雕塑是大同這塊土地獨有的語言,是大同的驕傲,大同被稱為「中國古代雕塑博物館」。中國雕塑博物館中國三大石窟之一的雲崗石窟是世界文化遺產,也是中國規模最大的古代石窟群之一,石窟裡的造像,雕刻精細,種類繁多,被稱為「中國美術史上的奇蹟」;中國最大的龍壁--明代代王朱桂府九龍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