孩子上課三心二意、寫作業拖拉:4個小遊戲,幫助提升專注力

2020-08-27 檸檬讀書育兒


最近帶孩子看名人故事,有一篇講述了居裡夫人小時候的一件趣事:

諾貝爾獎獲得者居裡夫人小時候有次在做功課時,她的姐姐和同學在她面前唱歌、跳舞、做遊戲。她就像沒看見一樣,在一旁專心地看書。

姐姐和同學想試探她一下,悄悄地在她身後搭起幾張凳子,只要一動,凳子就會倒下來。但是直到居裡夫人讀完了一本書,凳子仍然豎在那兒。

《居裡夫人傳》裡也有記錄說:居裡夫人年少時好讀書,只要讀進去,就感覺不到周圍事情的發生。生活中她會把所有可能影響她專注力的事情從日程表中剔除掉。

正是她的專注和認真,促使她堅持3年從1噸多的瀝青鈾礦渣裡提取了0.1g的鐳鹽(含鐳的化合物),之後又用8年,分離出了純鐳。

另一位諾貝爾獎獲得者屠呦呦也是這樣一位專注的人,她帶著團隊堅持幾十年,歷經190次的失敗,終於發現抗瘧疾有效單體青蒿素,使得世界數億人受益。

法國生物學家喬治.居維葉說:&34;

從科學角度看專注力對孩子的影響

專注力對個人成長的影響主要在兩個維度--效率和深度。一個人在一段時間內專注於做某事,才能最大限度地排除幹擾,效率會提升,且能夠做到深度思考。

專注力是以意識的主動使用為基礎的心理活動過程,而意識的主動使用將決定幼兒的學習生活品質。

意識的主動集中使用可以使得人的感官神經系統像一盞探照燈一樣直指目標,並過濾掉無序和無用的信息,使得信息處理的通路被打開,獲得即時反饋,並循環往復出現正反饋,使得人的思維能力和處理複雜問題的速度得到提升,因此說,專注力是人受用一生的無價資源

毫無疑問,專注力是關乎孩子未來競爭力一項重要能力,也是孩子能否達成使命和目標的關鍵因素。

小學三年級以前,孩子的智力是差不多的,接受學校教育的知識也相對簡單,從四年級開始,學習知識的難度有一個跨越,專注力的好壞直接體現在學習成績的好壞上。

如果你的孩子是這樣的:

1、上課不能專心聽講,易受環境幹擾。

2、做事有始無終,常半途而廢或虎頭蛇尾。

3、對家長的指令心不在焉,似聽非聽。

4、做作業拖拉,小理由不斷,做作業時間明顯延長

說明孩子的專注力存在很大問題,如果不及時調整,會影響以後的學習和工作。

如何提升孩子的專注力

專注力的發展有以下規律:

0-3歲,注意力開始形成;

4-6歲,由探究引發的注意力;

7-10歲,注意力習慣開始養成;

11-13歲,注意力調控能力越來越強;

14歲以後:穩定期,主動注意集中性的發展已基本上接近成人水平。

專注力不是天生的,需要後天培養的。提高孩子的專注技能,越早訓練效果也會越顯著。

平時生活中家長可以經常帶寶寶玩一些親子遊戲,有針對性的提升專注力的不同維度:

推薦遊戲一:在一篇短文中找出特定符號或指定用字,比方(你)(我)(他),並統計有出現多少次。

推薦遊戲二:在一張複雜的圖案中找出指定的對象。比如在不同幾何線條如圓形、三角形、正方形、菱形等重疊交錯的圖形中正確判斷出指定的形狀各有幾個。

推薦遊戲三:在二張類似的圖畫中找到幾個不同的地方;也可以是在二串數字或文字中找出不同的地方。 (「找茬」遊戲)

家長對幼兒專注力的培養,除了藉助上述玩具,也可以通過陪孩子一起閱讀專注力培養繪本實現,這種方法既能培養閱讀習慣,又能開發大腦。

這個國家的人普遍專注嚴謹

眾所周知,德國是公認的製造工藝精湛的國家,精湛的工藝源自德國人的民族特性:做事認真嚴謹、專注投入。

這和德國人的家庭教育分不開,德國父母特別重視孩子專注力的培養。

一年多前我開始研究德國教育專家出品的兒童繪本,買了有十幾本,全部都是「專注力」培養相關的。看完發現,這些繪本的設計思路和市面上其他繪本完全不同。

比如這套《德國經典專注力親子遊戲書》它不是直接告訴孩子要怎麼做才對,而是一套「錯誤百出」的繪本。

書裡的動物園場景:大象變成了格紋的、馴鹿的角變成了梳子、飼養員的手推車裡裝著意面、欄杆扶手斷成了好幾節……

這些「錯誤」全都是作者有意為之,用誇張、充滿張力的畫面,來吸引孩子們主動認真觀察畫面,尋找那些不合常理的細節。

書中的每個錯誤都隱藏在畫面的細節中,乍一看很正常、需要很認真地反覆觀察才能發現。

比如:牆上的時鐘裡數字畫反了、襪子飛到天上了、梨和蘋果櫻桃長在同一棵樹上,這樣非常細小的問題,很能考驗孩子們的觀察力。

襪子飛到了天上、梨和蘋果、櫻桃長在同一棵樹上

胡蘿蔔長在樹上,草地上撈魚……

草莓長在消防車上、籬笆是鋼琴鍵、樹上長著胡蘿蔔、香蕉、葡萄……

有些畫面,隱藏的錯誤很難一眼就看全,需要孩子反覆觀察、思考,不僅能夠訓練孩子專注力,對觀察力的提升也非常有幫助

內容專業、有趣,貼近生活

這套書共2輯,作者是3位德國作家。

第1輯《不對勁》系列作者是拉爾夫·布奇科,目前他已經出版童書100多本,其中至少40本他即是繪畫作者又是文字作者。

第2輯《魔法師伽利略》系列的作者希爾克·莫裡茨&阿西姆·阿爾格林,是一對夫妻檔。妻子希爾克·莫裡茨是一位校長,從事教育工作超過20年,她明白孩子們需要什麼。他們合作出版的「魔法師伽利略」系列親子遊戲書,在德國幾乎家喻戶曉。

書中那些違反常規、誇張離奇的細節,全部都是作者站著幼兒的角度精心設計,充滿了童趣。不僅能讓孩子開懷大笑,而且能夠在不知不覺當中培養專注力和觀察力,同時開啟他們看待事物的有趣視角,發現平常事物裡不同尋常的幽默關聯,提升孩子的想像力和幽默感

我給孩子選擇這套書訓練專注力,還有一個關鍵理由,那就是這套書中的內容大都來自於平時的生活場景,有真實感,更能激發起孩子看書的興趣。

暑假已經開始,「三心二意」上培訓班,「磨磨嘰嘰」做試卷學習用處很小,只有軟實力(專注力、觀察力等)獲得質的提升,孩子才能在新的學期學知識又快又好。

這套書共2輯(7本)原價140,現在平臺活動價4.5折,只需63.9,一本書不到10元錢。非常划算。點擊下方連結即可購買:


相關焦點

  • 孩子寫作業拖拉磨蹭,玩遊戲卻特專心,真的是專注力出了問題嗎?
    你家孩子是不是也有這樣的情況:明明孩子在家畫畫或拼拼圖,或者做其他事情的時候非常專心,甚至喊她好幾遍都聽不見,一到寫作業、考試就會拖拉磨蹭呢?真的是孩子專注力的問題嗎?真相是:專注力是分維度的!01專注力的 7 個維度少兒腦科技小課堂的腦科學專家團隊,根據多年的測評數據、3000+的實際案例,將孩子的專注力精確的分為七個維度,分別是:孩子遇到的問題,都可以用這七個維度,來一一解答:
  • 提升孩子專注力,從5個方面開始,暑假在家就可以練習
    很多媽媽們都會反映自己的孩子專注力不夠好,做事情三心二意,聽課不專心,小動作不斷,寫作業拖拖拉拉,而自己常常沒有辦法去約束孩子的行為,和他吵架、講道理都不聽,很多媽媽不知道要怎麼辦才好,眼下新學期即將到來,媽媽們也很苦惱。從心理學的角度講,專注力,又稱注意力,是指一個人專心於某一件事物或活動時的心理狀態。
  • 做作業拖拉? 快來提升孩子專注力!
    「孩子做作業時,是不是一會要喝水一會要玩橡皮擦?這其實是專注力的問題」。在公益課堂上,正心家庭教育發展服務中心主任鄭勇利說,「別用成人的標準去要求孩子,一年級孩子的專注力只有15分鐘;2歲孩子的專注力約有7分鐘,3歲9分鐘,4歲12分鐘,5歲14分鐘,5-7歲15分鐘,7-10歲20分鐘,12歲30分鐘;如果孩子專注力時間特別短,容易分心、健忘、經常丟三落四;好動,小動作較多,坐不住;容易衝動,控制情緒能力較差……如果有這些症狀,家長就需要引起重視
  • 孩子寫作業拖拉,注意力不集中,該怎麼提高孩子的專注力
    回來讓她寫作業,結果倒好,作業沒寫三分鐘,就去找吃的,然後作業能給你拖到九、十點鐘,你說這上一天班了,回來還要繼續陪孩子寫作業,我是既累脾氣又大,每天就跟打仗似的。後來我看了一些教育視頻,說是專注力不夠,就讓她練習撿豆子、穿珠子,可好像也沒什麼用。」倩倩媽媽繼續說:「你說寫個作業,專注力集中怎麼就那麼難呢?
  • 寫作業拖拉磨蹭的4大原因,你家娃屬於哪一種?
    二月的寒假即將開始,孩子們的假期被滿滿的作業包圍著。很多家長反映:寒假作業堆積如山,但孩子寫作業速度卻如同沙漏,磨磨唧唧,玩1小時寫1分鐘,這速度半年也寫不完!不僅僅寒假作業如此,平時寫作業也沒少讓爸媽操心。
  • 上課有小動作,坐不住板凳?6個辦法,幫助孩子提高專注力
    前段時間,我在網上看了一個視頻,孩子一個人在屋裡寫作業,自己偷偷用手機錄下孩子寫作業的過程發到了網上,這段視頻立刻引起共鳴:這就是我家孩子呀! 視頻一共就9分鐘,孩子能認真的學習的時間也就兩分鐘,剩下的事,不是摸摸這就是在玩玩那,一個牆都可以玩一會。
  • 孩子寫作業困難,經常開小差,幾個小妙招,幫助孩子提高專注力
    結果,本來差不多半個小時就能完成的作業,小胖要寫上好幾個小時,小胖媽媽很奇怪,這麼長時間,小胖在幹什麼?其實,很多孩子都有這種情況。表面看來學習,其實孩子的大腦已經進入了另一個世界。其實,很多孩子都有這種情況。表面看來學習,其實孩子的大腦已經進入了另一個世界。
  • 解決孩子寫作業困難,對治上課注意力不集中,做事拖拉,提高英語背誦能力,我們是專業的!
    解決孩子寫作業困難,對治上課注意力不集中,做事拖拉,提高英語背誦能力,我們是專業的!    安徽淮北孔子書苑通過專業的教學引導,專門培訓孩子的專注力,讓孩子在寫作業的過程中,通過老師矯正、引導,改變上課注意力不集中,寫作業困難,做事情拖拉
  • 舒爾特方格訓練法,幫助孩子提升專注力
    孩子上課不能集中,做作業拖拉磨蹭,總是丟三落四,記憶力差一直困擾著家長們。如何改善,提高孩子的專注力是很多家長所關心的問題。孩子專注力較弱可能和孩子的視知覺能力和聽知覺能力有關。視知覺能力較弱的孩子容易出現注意力不集中,學習能力落後同齡人,對某些事物的記憶能力強,但對讀、寫、算方面的記憶能力弱;運動技巧差,動作協調不良等現象。小編最近了解到舒爾特方格法,對提高孩子的視知覺能力,改善孩子專注力問題有很大的幫助。
  • 7歲以後的孩子專注力應該這樣提升
    上篇文章,我給大家講了3-6歲的孩子是培養專注力的黃金期,那麼又有小夥伴有疑問了,為什麼要提高孩子專注力?其實專注力通俗的講就是注意力,注意力不集中的孩子會有很多問題,比如做事拖拉,上課分神等。那麼錯過這個黃金期的家長在孩子7歲以後該怎麼做呢?
  • 解析:孩子寫作業拖拉的深層原因,與「非理性情緒」有關
    文 | 希媽孩子寫作業拖拉,已經成了現在父母的一大「心病」。關於解決辦法,也已經是老生常談了。不管父母怎麼催促,孩子只要一坐到自己的書桌旁,就控制不住的玩尺子,轉鉛筆,摳橡皮,玩兒會手邊的樂高小人,看會兒繪本故事書。本來預計好30分鐘的作業,卻用了三個小時完成。孩子寫作業拖拉一般有兩個原因。
  • 媽媽被兒子作業氣哭,網友:輔導缺乏專注力的孩子寫作業,更崩潰
    不想寫就別寫了,別累著」與前面一種類型的父母截然相反,這類父母理解孩子的學習壓力,希望孩子有個快樂的童年,疏於陪伴,或者過於放縱,這樣只能導致孩子認識不到寫作業的重要性,無法消化知識點,使得孩子養成懶散的習慣、不能跟上教學進度,以至於等孩子上了高年級後,很難主動完成作業。
  • 注意力訓練的5個小妙招,幫助孩子提升專注力和學習力
    一提到孩子的注意力問題,很多家長就開始吐苦水了:孩子做事不專心,一會兒做這個,一會兒做那個;做事拖拉,一個小時的作業可以做上三小時;好動,吃個飯也要走來走去.....我之前也寫過探討孩子專注力培養的文章,父母在後臺的評論也是各盡精彩。
  • 孩子上課愛走神,是專注力不夠嗎?衡量「專注力」的4個維度
    這位媽媽問我:孩子的專注力這麼差,有沒有什麼訓練辦法?其實,在育兒知識中,「專注力」可謂是父母最關注的話題之一。當孩子寫作業總走神、不能集中精力玩玩具或者專注聽課的時候,爸爸媽媽就會想,我家孩子是不是專注力太差?可「專注力」並非只有一個維度,家長的看法或許也沒那么正確。
  • 注意力訓練的5個小妙招,幫助孩子提升專注力和學習力
    沒想到阿利姐姐和力力都很喜歡書裡的遊戲,力力經過一段時間的訓練,大大改善了注意力不集中的問題,上課也越來越專心了,這次期末考試成績提高了很多。 看來,要提高孩子的學習成績,先提高孩子學習的專注力這個方法是對的,因為專注才能做好一件事。
  • 孩子坐不住、老走神怎麼辦?3個小遊戲幫你提高孩子的專注力
    許多父母在陪孩子寫作業時,感覺百爪撓心:孩子們一會兒要喝水,一會兒要上廁所,一會兒要削鉛筆……逼得親媽也變暴躁了。不僅是寫作業讓父母抓狂,有的孩子聽到一點兒聲響就分神;做事情常常丟三落四;一件事沒做完,又去幹別的事;不注意細節,會做的題卻因為粗心丟分;上課注意力不集中、小動作多,常常東張西望或發呆。孩子們身上這些讓我們「頭疼」的毛病,其實都跟專注力不足有關。
  • 如何提升小孩子的專注力?孩子的專注力只有三分鐘?
    很多爸媽都知道專注力的重要性,提高孩子的專注力比讓他們學什麼都強。因為,無論從事什麼行業,做學問做研究,都需要高度的專注力,沉下心來,要不啥也搞不成。可現實生活中,很多爸爸媽媽都反映,我家的娃是個三分鐘熱度寶寶啊,什麼東西玩個三分鐘就丟一邊了。有的媽媽很焦慮地問:「孩子學習時總走神,怎麼才能讓孩子集中精神來學呢?」
  • 在家常做這幾個小遊戲,孩子專注力好,上學不吃力
    老師之前曾跟我反映過樂樂上課注意力不集中老走神,我今天算是見識到了。其實我家樂樂的這種情況很多孩子都有。在幼兒園裡表現還不怎麼明顯,畢竟那裡是以玩為主。等到孩子上了小學,規規矩矩地坐在課桌前聽老師講課,很多孩子就會出現上課不能集中注意力,總是走神的現象。有的孩子還會一邊聽講一邊做小動作。
  • 培養孩子專注力和耐心,李玫瑾:這個年齡段很關鍵,錯過了難彌補
    就拿筆者同事來說,她家小孩今年剛上一年級,但是每天晚上寫作業要寫到十一二點,所以讓同事非常犯愁,不知道該怎麼辦。因為她家小孩寫作業非常拖拉,通常半個小時的作業,需要花上兩三個小時才能完成,所以同事一家因為這個事情,沒少批評孩子。
  • 孩子寫作業三心二意,愛磨蹭愛拖拉,聰明父母會用這三個步驟
    l 引導孩子學會分步寫作業,可有效預防孩子寫作業時注意力不集中。l 教孩子學會審題的技巧,並引導孩子學會按步驟詳細地解題。l 檢查作業也是一個強化孩子對知識理解能力、提高專注力的過程。如果有人問你:「孩子的作業該怎麼寫?」很多家長可能都覺得好笑:「這有什麼難的?打開作業本就寫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