話嘮鸚鵡走紅,會說3種語言2門方言,還會用英語打招呼

2020-12-11 不正經蜀黍

「你好」、「Hello」「汪汪」,西安市興慶路附近一小區,鸚鵡皮特趾高氣揚地站在小區門口,接受著大家目光的洗禮。即使皮特隨主人已經在這裡住了一年多,但大家對這隻話癆鸚鵡的喜愛只增不減。來往的小區業主和路人,看到皮特都會停下腳步聽它說話,與它互動。「這可是我們小區的寵兒,靈得很。」一位大爺笑呵呵地說道。

皮特,22歲,是一隻非洲灰鸚鵡。1998年,它的主人李先生花了一萬多元買下它,用來給母親作伴,當時皮特還不到一歲。剛買回來時,李先生的母親並不接納這個小傢伙,埋怨兒子亂花錢,過了幾個月,鸚鵡的地位在母親心裡直線上升,還給起了一個洋氣的名字「皮特」。小皮特跟著李先生的母親生活了十幾年,直到幾年前李先生母親去世,李先生才開始接手照顧皮特。「我母親是山西人,皮特現在還會經常說山西話。」

一年前,李先生帶著皮特在這個小區租了房子,從此以後,皮特登上了小區寵兒的寶座。上到七八十歲的大爺大媽,下至牙牙學語的小朋友,只要看到皮特,就會停下腳步,過來與皮特互動,有些還會特意帶一些水果來餵皮特。時間一長,皮特認識了幾個「熟客」,遇到熟人會主動說「你好」,還乖巧地讓熟人摸羽毛,與他們互動聊天。「學狗狗叫」「汪汪!」「學貓咪叫」「喵」。

只要不下雨,戶外氣溫合適,李先生就會帶皮特在小區溜達,皮特也很聽話,不亂飛亂跑。皮特很享受大家喜愛的目光,喜歡熱鬧的氛圍。每天天不亮就吵著要出去玩。「清明節的時候,它主人不在,把皮特寄養在我家。早上八點多要是還不帶它出門,它就說『打死你』,它特別喜歡出來玩,聰明得很。」李先生的朋友說道。

「它現在會的挺多,聽得多慢慢就學會了。現在不僅會用英語打招呼,還會兩門方言,河南話和山西話;會3種語言,貓語、狗語和機械語。」居民郭先生談起皮特也是津津樂道。「皮特來的一年多,給我們小區帶來了很多歡樂,大家都很喜歡它。現在是我們這一塊的明星,很多小朋友放學後都跑過來看它,都喜歡和它玩。」

小區保安給了皮特一塊石榴,皮特用嘴叼住後,熟練地用爪子接過去,然後一顆一顆開始吃,吃完還會把石榴籽吐掉,一系列流暢的動作讓圍觀的人們覺得有趣又驚奇。「它喜歡吃水果和乾果,嗑瓜子的速度比人還快。」保安師傅解釋說道。皮特的世界很簡單,一群喜歡它的人們,一堆美食,鳥生足矣。

相關焦點

  • 5種可愛的家養鸚鵡品種,「話嘮」的和尚鸚鵡,你值得擁有
    5種可愛的家養鸚鵡品種,「話嘮」的和尚鸚鵡,你值得擁有哈嘍大家好,這裡是每天看盡科技知識,今天小編來給大家介紹呆萌的寵物了!其中和尚鸚鵡雖然表面上看著很害羞,但實際上卻是個話嘮,在和主人相處的時候總是嘰嘰喳喳的。第1種就是金剛鸚鵡。金剛鸚鵡是一種來自於美洲地區的色彩豔麗的鸚鵡,它們的體型比較大,算上尾巴大概有一米長。金剛鸚鵡的壽命很長,是真的可以當做傳家寶來養的鸚鵡。它們學習語言也很快,可能就是年齡比較大的鳥的天賦吧。
  • 澳洲鸚鵡用英語「聊天」
    鸚鵡有學舌的本事,但你見過鸚鵡之間用人類的語言「聊天」嗎?近日在澳大利亞,就出現了這樣的奇特景觀。    據英國《每日郵報》報導,生活在澳大利亞雪梨市的居民最近可「長了眼」,他們時常能聽到樹林中成群結隊的野生鸚鵡,嘰嘰喳喳用帶著各種口音的英語彼此打招呼,它們之間不僅能互道「你好」,甚至還能「聊天」。有居民親耳聽到一隻鸚鵡對另一隻說:「這個小夥子可真帥啊!」    人類說的英語啥時候成了鸚鵡的「母語」了?
  • 精通10多門外語,33種方言,語言大師趙元任:學語言,精髓在3字
    一生通曉十多種外國語言和30多種中國地方方言,是馳名國際的結構派語言學家,被公認為中國現代語言的奠基者,著有《現代英語的研究》等著作。對於學習語言的感覺,趙元任跟他女兒說"好玩兒"。在大多數人看來,學習語言一點都不好玩,甚至很痛苦,怎麼人家就會覺得"好玩兒"呢?
  • 八哥說方言鸚鵡背唐詩
    華夏經緯網3月29日訊:據長沙晚報報導,「上街去啵」、「你好」、「春眠不覺曉,處處聞啼鳥」……這些話語如果出自人之口你一定不會在意,但如果從小鳥的嘴裡說出來,會令你驚嘆不已。昨日,在全省首屆鳥類語言大賽上,來自全省各地的15隻小鳥在長沙鳥語林進行了一場別具一格的「演講」比賽,盡展各自的「口才」。  在「愛鳥周」即將來臨之際,省林業廳、市林業局聯合長沙鳥語林推出了首屆鳥類 語言大賽,以進一步使愛鳥護鳥的意識深入人心。在昨天的比賽現場,八哥說方言,鷯哥講普通話,鸚鵡背唐詩……參賽「選手」個個不示弱。
  • 機器人餐廳亮相福州 「服務員」能端茶倒水還會說方言
    機器人不僅能端菜送水,還會用方言打招呼不少人都希望身邊有「大白」那樣的暖男機器人,這並非遙不可及的夢想。福州五四路有家餐廳,老闆花50萬元購置6臺機器人,它們不僅會用各種方言打招呼,還會為客人端菜送水。到這裡用餐的顧客,猶如進入了一個機器人世界。昨晚,剛到五四路宏運帝豪國際大廈這家餐廳門口,記者就被兩個高大的機器人相迎問好。它們可迎賓、送客,在客人進出時會發出「歡迎光臨」或「歡迎下次光臨,請慢走」的聲音。
  • 粵語,到底是一門方言還是一門語言|普通話|廣東話|日語|馬來語|...
    網際網路上經常有人爭論說,粵語是門語言,而四川話、東北話、吳語、閩語都只是一種方言。他們聲稱自己會多種語言時,就包含了粵語。粵語真的這麼特別嗎?它算得上一門語言嗎?
  • 賣貨說9種語言走紅的柬埔寨男孩來華讀書,學三天已會寫漂亮漢字
    2018年11月,沙利在柬埔寨景點兜售紀念品時,展現出驚人的語言天賦,被遊客發現他會說中文、英語、日語、法語、德語、馬來語等多國語言。相關視頻發到網上後,點擊量一度高達1000多萬,沙利因此迅速走紅網絡,引來國際媒體紛紛報導,許多人驚訝地稱他為「語言天才」。而令人意外的是,沙利是跟遊客學會講多國語言,此次曝光也改變了他的命運。
  • 寶寶變成「小話嘮」,是進入了「語言敏感期」,家長要正確引導
    寶寶到了2歲左右的時候,可以學會說很多的話,每天嘰裡呱啦說個不停,就像是一個「小話嘮」,家長會覺得很吵,同時又覺得很可愛。我對她說,寶寶之所以會這樣,是因為進入了「語言敏感期」,最明顯的特點就是愛說話,還會喜歡問「為什麼」,家長不要阻止寶寶,而是要引導寶寶,才能夠讓寶寶順利度過這個階段。
  • 西安37歲鸚鵡能說80多句話還會英語
    3月20日,在西安市環城公園裡,很多人圍著一隻綠色的鸚鵡看熱鬧。原來這隻鸚鵡並不簡單,1980年出生的這隻鸚鵡名叫「翠翠」,已經37歲了,一直和它朝夕相處的王大爺也從小夥兒變成了65歲的老人。王大爺當年花了5元錢買來了它。「翠翠」在王大爺多年的訓練下,能說80多句話。
  • "英語哥"演繹中式英語 方言版誇張搞笑再次走紅
    英語哥又來了,這次帶來的是中國方言版。近日,大連小夥張旭再次走紅,他模仿10種方言說中式英語的視頻被網友瘋狂轉載,不少網友讚嘆「原來中國方言和英語能夠這麼有機地結合在一起。」英語老師批評學生發音不準確帶有漢語腔時,或是一詞一句機械地漢譯英時,就會說這是「chinglish」,即中式英語。
  • 西安互助路一小區有隻鸚鵡是小區明星 會吹口哨還會講英語
    一位大爺對著它說,鸚鵡馬上尖聲回了一句:「你好」。「皮特,學狗叫。」鸚鵡喊著「汪汪」,皮特周圍簇擁著一圈觀眾,聽到它說俏皮話,都捧腹大笑,說這鸚鵡機靈得很,簡直「成精」了。皮特的主人60歲的李師傅說,這隻鸚鵡是他1998年買的,當初是買來給母親解悶的,當時皮特才半歲,現在已22歲。
  • 馬來西亞小姐姐會多國語言,還能用9國語言和男孩溝通!
    9國語言男孩拍攝者走紅,對於這個可愛的小姐姐,原來她是一個旅行達人,熟練掌握7國語言,還有很多其他國家語言,簡單的打招呼她都會的。 對於會說這麼多語言,小姐姐並不覺得自己有語言天賦,她說自己周圍人都會說好幾國語言,馬來西亞人會說好幾國語言的多了去了,自己只是其中之一,不算突出,更不算厲害。
  • 會三十三種外語和會三十三種中國方言,哪個厲害?
    出生有天賦,後天會努力,會幾十種外語的人便大有人在,如果一個人會三十多種中國方言,這可就更厲害了。既然是外語,就有學習方法,每個國家的標準語都有標準的語調、音標以及讀法結構。中國方言就不同了,正所謂南腔北調各不相同。
  • 會用17種英語問候語來打招呼啦
    我們學英語,最先學到的打招呼或問候表達是 Hi! Hello! 以及我們條件反射說出來的 - How are you?
  • 你真的會用地道英語跟人打招呼嗎?
    小貼士:  幾種常見打招呼用法  1. How are you doing?  2. How's life treating you?  3. What's up?  你也許覺得打招呼是很簡單的一件事,不就是「Hello.」 「How do you do?」 「How are you?」 「I’m fine, thank you. And you?」嗎?  沒錯,你這樣去打招呼也沒有什麼問題,但真正的美國人日常生活中打招呼是不是也這樣呢?其實,這雖然只是個「二星級」的問題,但很多博士生也一樣說不好,一邁出國門就鬧出很多笑話。
  • 學英語寶寶各種有好處,多方言就影響成長了?這是另一種崇洋媚外?
    其中16個只會說英語,另外16個會說雙語。這次研究發現,會說雙語的孩子比只會一門語言的孩子更善於察言觀色,運用語氣等話語之外的信號來判斷說話者的感情狀態。Source: W. QUIN YOW and ELLEN M.
  • 老人帶娃說方言,孩子語言能力會受影響嗎?答案可能和你想的不同
    父母說普通話,爺爺奶奶又說方言,會不會把孩子搞蒙了?會不會影響孩子的語言能力?這是很多家長都會擔心的問題。說了雙語環境的問題,很多家長肯定會疑惑。「方言和普通話放在一起算是雙語嗎?」很多人覺得應該不算,畢竟都是一種語言,不像漢語和英語一樣存在本質上的差別。但實際上還真不是這麼簡單的。想了解方言和普通話算不算雙語,首先應該明白雙語的定義。
  • 語言大師趙雲任:能說中國33種方言,精通7門外語,一生鍾情一人
    趙元任可以說是出生在知識分子家庭,他的母親馮萊蓀也善於詩詞,是位才女。趙元任幼時跟著祖父四處跑動,三歲到磁州,四歲在祁州,五歲去了保定……而趙元任自小聰慧,並且我國各地都有自己的方言,於是這樣的成長經歷激發了趙元任對語言學的興趣。 在12歲前,趙元任甚至已經學會了北京、保定、常州等方言,並且無需繳費專門請老師教導,15歲進入江南高等學堂學習,一次趙元任和來自全國各地的客人同桌吃飯,便是用不同地方的方言和客人聊天。
  • 那個3歲不會說話的女孩,上幼兒園不到半年,被老師吐槽「話嘮」
    叮咚2歲時外出,曾經偶遇過一個同齡的小男孩。雖然年紀相當,但是語言能力幾乎是「天壤之別」。叮咚2歲時已經是個小話嘮了,一天到晚小嘴就沒有閒著的時候,不是吃東西就是說話,看到什麼問什麼,常常打破沙坑問到底,吵得我腦袋疼。
  • 美國16歲少年通曉20多門語言
    語言天才多納  20歲不到的美國紐約少年蒂莫西·多納(Tim Doner)是一位語言天才,他從小喜歡學習世界各地的語言,16歲時就已經掌握了20門語言。這是來自美國的男孩蒂莫斯·多納在分享會視頻裡一貫的開場白,他有時使用英語、法語、德語、義大利語等大眾語言,有時也用斯瓦希裡語、非洲方言等「冷門」語種與人打招呼。多納是許多人眼裡的語言天才,現在,他已熟練掌握20多種語言。  多納可以即興用多種語言跟人們溝通交流,就連讓許多外國人感到難學的中國普通話他也說得非常流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