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人帶娃說方言,孩子語言能力會受影響嗎?答案可能和你想的不同

2020-09-04 錦鯉媽咪


老人帶娃說方言會給孩子帶來正面的影響。

執筆:張大貓

編輯:張大貓

定稿:歐陽比文

現在很多家庭都是一個或者兩個孩子,迫於生活的壓力,很多父母都會選擇找老人幫忙帶娃。老人帶娃和父母帶娃肯定會有許多地方需要進行磨合。

除了育兒觀念的差距之外,還有一點也讓年輕的父母們非常擔心,那就是溝通。

很多老人因為年紀的緣故,普通話說的並不好,甚至在不少地區老人根本不會說普通話,只會說方言,帶娃的時候自然也只能說方言。

方言對於年輕的父母來說可能並不算什麼問題,雖然出門在外大都說普通話,和老人溝通說方言也沒什麼問題,但對於孩子來說,這確實有些麻煩。

父母說普通話,爺爺奶奶又說方言,會不會把孩子搞蒙了?會不會影響孩子的語言能力?這是很多家長都會擔心的問題。

多語言環境會影響孩子的說話能力嗎?

對於這個問題,很多人都非常關心。

之前有觀點認為,多語言的環境會讓孩子感到困惑,增加學習語言的困難,影響孩子學習說話,但近年來的多項研究發現,事實可能並非如此。

多語言的環境非但不會影響孩子的語言能力發展,相反,雙語言(多語言)一起學習,還會起到一定的相互促進作用。

有研究證明,在雙語言(多語言)環境下成長的孩子,相比單語言環境的孩子在社交理解能力、認知能力、語言交流方面會有更多的優勢。

其實孩子天生就具備分辨不同語言的能力,在學習多種語言的同時,能夠很好的理解不同語言之間存在的差異。

方言和普通話放在一起能算雙語嗎?

說了雙語環境的問題,很多家長肯定會疑惑。「方言和普通話放在一起算是雙語嗎?」

很多人覺得應該不算,畢竟都是一種語言,不像漢語和英語一樣存在本質上的差別。但實際上還真不是這麼簡單的。想了解方言和普通話算不算雙語,首先應該明白雙語的定義。

在這裡有一個非常重要的概念,叫「相互理解性(mutual intelligibility)」,指的是說某種語言的人對於另一種語言的理解程度。

而「相互理解性」的高低才是判斷兩種語言是否為雙語環境的主要標準。

舉個簡單的例子,同樣是方言和普通話,雖然東北話和普通話確實有著明顯的區別,但90%以上的內容是互通的,說普通話還是說東北話並不影響正常的交流溝通。這就是「相互理解性」高的情況。

另一些地區就不一樣了,印象最深的是我大學時候,三個來自河南不同地區的同學,平時說普通話的時候溝通絲毫沒有問題。但當他們三個都說自己家鄉地區的方言時,別說我們聽不懂,他們三個人之間溝通都很難。

換句話說,如果某一個說普通話的人搬去當地生活,和當地只說方言的居民溝通,基本上會很難。這就是「相互理解性」不佳的情況,這種情況下,方言和普通話就算是雙語環境了。

簡單來講,方言和普通話算不算兩種語言環境,完全取決於它們之間的「相互理解性」程度。

如果方言作為第二語言的話,能促進寶寶的認知能力發展嗎?

答案是可以。

劍橋大學的一項研究發現,說「兩種方言」、「一方言和一種標準語言」或者「多種語言」的人,他們的認知發育特點和我們認為的說傳統意義上雙語的人是類似的。

即「說方言和標準語」的孩子和「說傳統意義上雙語」的孩子其語言發育認知能力是相似的。

相比之下,這兩種孩子都比「說單語言」的孩子有更優的記憶能力、注意力和社交理解能力。

所以說,即便沒有「傳統的雙語環境」,但是方言和標準話一起說依然對語言發育和大腦發育十分有益。

「老人說方言帶娃」,對孩子的影響是怎樣的?

其實通過上面的分析我們可以將情況分為以下幾種:

1)老人說難懂的方言,孩子父母說普通話

這種環境在某種程度上來說算是雙語環境,對孩子的影響是積極正面的,孩子的語言能力會被進一步開發,記憶力、社交理解能力都比單語言環境的孩子更有優勢。

2)老人說方言比較好懂,和普通話差異不大

這種環境裡的孩子和單語言環境下成長的孩子區別不大,但是也沒有語言發育受影響的顧慮。

3)老人和家長都說難懂的方言

這和種情況下孩子語言能力也不會受什麼影響,最多算是單語言環境,但隨著孩子長大,他總會接觸到標準語,這時候在學習標準語反而有優勢。

錦鯉媽咪有話說

所以由此可見,孩子被有口音的老人帶並不會影響語言的學習和發育能力,相反還會有很大程度的幫助,唯一需要擔心的可能只是孩子的口音問題,但這些都不算問題,後天都能糾正。


相關焦點

  • 老人帶娃滿口方言,會影響孩子語言能力嗎?看看權威機構研究結果
    老人們長期在一個地區生活,一般不會說普通話,在帶孩子時也不能一下子學會普通話,帶有地方口音是必然。孩子跟著老人時間長了,自然也和老人是一個口音,一張嘴就知道是哪個地方來的。*老人用地方方言,不會標準書面語老人多年的認知、也形成了固定的習慣,對一些事物的叫法已經約定俗成,習慣性地用地方方言教孩子認識事物,就像上面提到的那位奶奶一樣。
  • 老人帶娃滿口方言,會影響孩子語言能力嗎?聽聽專家怎麼說
    他們甚至還會擔心「學習方言會不會影響孩子的口音」「同時處於方言和普通話兩種語言環境中,會不會阻礙孩子的語言發展」等等。,就問梅姨,你帶孫子的時候也這樣啊?我兒媳婦說了,不用我特意改口音,還讓我多教教孩子說方言呢!
  • 老人帶孩子說方言,會影響孩子的說話能力嗎?
    孩子媽看老人沮喪也有些內疚,可是也覺得委屈:為了孩子的語言發展,自己也沒有做錯啊!或者你也曾經為了家中的方言和普通話並存而苦惱,不知道怎樣才好?,不同語言的結合使用可以挑戰大腦,從而讓大腦在適應和練習的過程中得到更大程度的發展。
  • 老人帶孩子滿口方言,會影響孩子語言能力嗎,聽育兒專家研究結論
    朝九晚五的上班族的生活看似清閒,但是兩個小夫妻要想工作孩子都兼顧,還真是有點難。所以很多家庭都會選擇將家裡的老人接到身邊,一來可以照顧老人,二來老人也可以幫忙照看一下孩子,也是一舉多得的事情。在孩子的認知裡,很容易對最初的認知產生最深的記憶,所以很多家長需要再花費大量的時間和精力,才可以改變孩子固有的錯誤認知。那麼,老人方言式帶娃,究竟會不會影響到孩子的語言能力呢?
  • 奶奶教孩子說話識字,孩子滿口方言,會影響孩子語言能力嗎?
    文|凝媽現在70%左右的家庭都是爺爺奶奶帶孩子,老人們也有一定的學識,或者接受了新的育兒理念。了解教育孩子很重要,不僅承擔起照顧孩子飲食起居的重任,還想多教孩子一些文化知識。但是,問題來了,老人在教育孩子說話識字方面,還有些讓人啼笑皆非。
  • 奶奶帶娃說方言,孩子時常蹦出一句「幹啥呢」,三分可愛七分憂心
    「本文由孕育島原創,歡迎個人轉發和分享」在孩子語言發育的啟蒙時期,周圍人說話的方式,會給寶寶的語言形成,帶來潛移默化的影響。很多老一輩只會說方言,帶出的娃也個個精通方言,看起來放非常可愛有趣。從小說方言,會不會影響孩子以後學語呢?看到隨口說方言的孩子,寶媽只覺得三分可愛,剩下的七分,更多的是焦慮。
  • 家裡方言多,影響寶寶說話?多語言環境怎麼養孩子,你知道嗎?
    普通話普及之後,很多父母為了讓自己的孩子普通話說的更好,要求周圍其他人都用普通話和自己的孩子交流。一旦爺爺奶奶出現方言,他們就會異常的生氣,甚至不太願意讓自家孩子和老人交流,害怕孩子之後說一些土方言。確實,在日常生活中我們也可以發現,孩子和老人呆久之後,他們在說普通話之時會存在一定的困擾。可是實際危害真的像我們所想的這樣大嗎?多種語言存在,真的會對孩子的言語造成一定的傷害嗎?
  • 孩子什麼時候進入語言發育期?一家人3種語言會不會影響孩子學說話
    很多家長留言詢問: 「老人帶娃用方言,會影響寶寶說話表達嗎?」 「我們一家三種語言,會不會影響寶寶的語言發育」 「孩子語言發育階段,該用普通話還是方言?」 ... ...
  • 孩子說話晚、說方言,愁壞爸媽!能不能說方言,看看專家們怎麼講
    最近,我認識的一個寶媽很苦惱,眼看產假要結束,讓婆婆來帶娃,可婆婆說一口方言。她的婆婆並不是說大地區方言,而是特別偏遠地區的方言,語調很奇怪,平翹舌音不分,前後鼻音不分,還有很多偷懶而省略掉的音等等,聽起來土裡土氣。
  • 老人帶娃到這一年齡,父母就該參與進來,不然可能影響學習成績
    ,其實包含兩個方面,分別是撫養和教育,老人幫忙帶娃頂多可以照顧飲食起居,滿足於養,而育則需要父母教育,老人帶娃確實可以幫助年輕父母減輕壓力,但是等娃到了一定的年齡,父母就必須要參與進來,否則學習可能受影響。
  • 老人說方言,孩子說話晚?原來真相是這樣!
    接著,這位朋友還饒有興趣地分享了她父母幫忙帶孩子時,普通話說得不好帶來的種種笑話。老人說方言,會影響幼兒學說話?應該讓老人說普通話嗎?這個問題很多家長都曾經糾結過。從我的心理學專業出發,經過認真思考研究,我得出以下三點結論:1.大人說方言不影響孩子學說話。
  • 三種常見的老人帶娃方式,正在破壞孩子的社交能力,別不重視
    ,還有一個非常重要的影響,就是孩子的社交能力。這樣造成的後果就是會影響到孩子語言的發育,孩子會出現說話晚或者是不愛與人交流的情況。另外還有一種老人帶娃的方式也會影響到孩子的表達能力,那就是老人代替孩子說的太多。
  • 杭州媽媽帶娃回鄉過年,老公吐槽:會影響娃英語發音!網友又吵起來了
    最近,就有位樓網友在論壇發帖,說自家孩子回老家,偶爾會學著說幾句方言,但是老公卻覺得會影響英語口語的發音,兩個人起了爭執…… 馬上就要過年了,本來想開開心心回去過年,沒想到跟孩子他爸在這一件莫名其妙的事情上有了爭執。
  • 娃跟老人睡覺會影響性格和健康?帶娃睡覺這件事,太多人都誤會了
    ,你們說她長大了性格是不是都得受影響啊?」至於這一點,顯然也是不可能的。關於老人帶娃睡,寶媽顧慮最多的就是影響孩子健康,其中最被大眾認同的也莫過於以下2點。一是老人睡覺需要更多的氧氣,和娃一起睡會搶走更多的氧氣。這個細想就知道不靠譜,老人需要的氧氣再高,還能超過父母需要的氧氣嗎?父母帶娃睡就沒事,老人就不行?
  • 老人帶孩子常說的幾句話,看似在哄娃,其實對孩子影響很大
    隨著社會的發展,為了給孩子提供更好的教育和生活,很多父母都會忙於工作,而帶孩子這件事就只能教給家裡的老人來做。老人帶孩子已經成為了一種常態,但是「隔代親」卻成為了很多年輕父母頭疼的問題。原本對自己嚴格要求的父母,在面對孫子輩時卻失去了該有的嚴苛,在哄孩子時也經常失去原則,說一些不恰當的話語,對孩子影響很大。
  • 幫兒子和女兒帶娃有何不同?老人心裡分得很清,選錯了很窩心
    案例李奶奶有一兒一女,兒子生了孩子後,她自然而然地幫忙帶起孩子,可是在帶娃的過程中,兒媳婦總是這裡不滿意那裡不滿意,說話也很不中聽,她們曾不止一次吵架鬧矛盾,搞得雙方都很不愉快,兒子也跟著受夾板氣。幫兒子和女兒帶娃有何不同1、兒女的感激程度不同相信諸多老人幫兒子帶娃都是礙於傳統觀念,並且兒子兒媳也覺得這是理所應當、天經地義,即使老人再用心,也很難收到兒子兒媳的感激,要是遇上脾氣差的兒媳,甚至會各種挑刺、刁難,搞得老人吃力不討好。
  • 老人什麼時候退出帶娃最好?晚於這個時間,孩子身心發育會受影響
    導讀:老人什麼時候退出帶娃最好?晚於這個時間,孩子身心發育會受影響各位點開這篇文章的朋友們,想必都是很高的顏值吧,我們真的是很有緣哦,小編每天都會給大家帶來不一樣的育兒資訊,如果對小編的文章或者其他的什麼,有什麼一些意見的話歡迎在下方積極評論哦,小編每條都會認真看的。那麼本期的內容是:老人什麼時候退出帶娃最好?晚於這個時間,孩子身心發育會受影響!那麼我們就來看看吧!
  • 媽媽:孩子跟老人學了一口方言,上學會不會被嘲笑?答案在這裡
    以至於孩子現在一張嘴說話,就是婆婆那邊的方言。對此,美美很是鬱悶:一邊擔心孩子會因說方言而被其他小朋友嘲笑,一邊又怕孩子入園太晚。其實,在我們身邊美美的這種情況很常見——自己工作忙,老人幫忙帶孩子,孩子和老人學了一口的方言。
  • 老人帶娃的家庭和自己帶娃的家庭,有何不同?這些優缺點你要知道
    當今社會,很多人的生活壓力很大,所以無論是男性還是女性,結婚有孩子之後依然還得工作賺錢,所以不能在家全職帶娃的人有很多。為了減輕家裡負擔,把帶娃這個重任交給家裡老人的也不少。很多老人看見孩子就很開心,心想孩子在自己身邊熱鬧,也可以緩解下一代的經濟壓力,所以便很爽快答應幫兒女帶娃。但是只有當雙方生活在一起的時候,才發現家庭矛盾有多麼的大。那麼,有老人幫忙帶娃的家庭和寶爸寶媽自己帶娃的家庭將會出現哪些不同呢?
  • 不同人帶的娃智商不同?耶魯大學研究告訴你,誰帶的孩子更聰明
    這一點,是有科學依據的,我們一起來看看到底誰帶的孩子更聰明。不同人帶的娃智商不同,爸爸帶的娃明顯更聰明一般來說,現在帶娃的人,主要就是寶媽和家裡的老人,即:奶奶和姥姥。有條件的,也可能是保姆。但不管怎麼說,大多數情況下帶娃的都是女性,而家裡的男人們卻很少包攬帶娃的重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