走路快慢和壽命的關係找到了,每天走多少步,離長壽更近?

2020-12-10 消化內科支傑華

為了有效促進健康,延年益壽,很多人都會選擇這種步行方式來鍛鍊身體,因為它實在太方便了。走路這種方式確實節約了成本,而且不受場地的限制,從而達到促進健康的目的,而且在行走的過程中,可以使下肢血液循環速度加快,提高人體代謝能力。另外很多人認為走路的速度與壽命有關。這種說法是正確的的嗎?其實,走路的速度確實與壽命有一定的關係。對於那些體質比較差,年齡較大的人的人來說,他們的速度可能慢得多,因為他們的心肺功能不好,走路時如果加快腳步,就會感到疲勞。而且如果有關節或骨骼病變,行走速度也會減慢。

此外,《紐約時報》報導,走得快的人比走得慢的人死亡率低。匹茲堡大學的研究人員在觀察了近500名老年人之後,花了大約10年的時間。最後數據顯示,他們的平均步行速度是每秒0.9米,每秒步行超過1米的人壽命更長一些。而且走得慢的人中有約有77%的人壽命比較短,那些走得更快的人則活得更久。研究人員說,調查顯示,即使不是老人,步行速度也是大多數人的「壽命預測因子」。

不過,不管走得快還是走得慢,多走路肯定對大家的健康有好處。走路被世界衛生組織譽為「世界上最好的運動」,很多研究都表明多走路的人更健康。但是運動鍛鍊要掌握適當的方法,只追求速度和步數會傷害到身體健康。

經過科學家研究,每天走6000步左右就可以達到健身的效果。具體做法是每天步行6000步到7000步之間,控制在30分鐘左右的時間,走路的長短應該在3~4公裡。而且根據《中國居民膳食指南》中的建議,成年人應該每天進行6000步以上的體育鍛鍊。所以每天走6000步左右離長壽更近!日常生活中,我們走幾步上廁所,去食堂吃個飯,就可以很輕易的達到6000步,而且還可以改善大家的身體健康。如果達不到標準,可以通過上下樓梯來補足步數,只要長期堅持下去,大家的體質就會有很大的提高。另外,每天最佳鍛鍊時間是早上十點鐘之前。

走路為什麼會讓我們更長壽?因為它對心肺功能的影響很大。我們的心臟每天跳動10萬次左右,血液從心臟流出後又被肌肉送回來。當我們在走路的時候,每一步都在幫助血液回流到心臟,加快了體內的血液循環。所以大家在走路的時候就會鍛鍊到心肺功能,讓心臟變得更好。

最後,大家在走路的時候要注意步速問題,當你走得太快時,步幅過大就會引起用力過大,損傷到下肢關節,尤其是髖關節和膝關節。可能開始的時候症狀不顯,但是隨著時間的推移,軟骨和半月板都會受到磨損。除了關節磨損外,步行速度太快還可能造成膝關節以及足跟的韌帶和骨膜勞損。就算大家走的步數不多,也會因為行走姿勢的不正確,對側足造成一定的損傷,此外,走路太快也會損害呼吸系統和心血管系統,嚴重的話會很有可能導致心臟血管痙攣誘發心臟病

相關焦點

  • 走路快慢決定壽命?坦白說:50歲後,想長壽,三件事比運動更重要
    閱讀本文前,請您先點擊上面的藍色字體「國醫養壽堂」,再點擊「關注」,這樣您就可以繼續收到免費文章了,每天都有分享,請放心關注!常言道:每天百步走,活到九十九。這句話足以證明每天堅持走路對人體有諸多好處。美國一所大學經過多項研究最終得出結論,走路速度的快慢能夠預測壽命的長短。
  • 老年人走路越走越慢,是不是意味著壽命可能越來越短,兩者有關嗎
    走路是我們正常生活中再普通不過的運動了,它也是基礎的運動。它是一種溫和的鍛鍊方式,當走路進行時,需要骨骼肌肉和神經系統的配合。最近很多人的話題是說走路的速度的快慢是能夠決定人壽命的。到底走路的速度跟壽命有多大的關係?
  • 走路使人長壽,每天走多少步好?別貪多,控制好走路速度更重要
    走路可以說是最簡單的運動,不需要過多的準備什麼,只需要邁開腿走就可以。我們每天都會走路,在很多人心裡,走路並不能算得上運動,但其實走路不僅是一項運動,還是一項有著「長壽良方」美譽的運動。每天堅持走路,身體可以守護實打實的好處。
  • 一個人會長命還是短命,看走路就能知道?走得快慢,哪種會長壽?
    走路,是你每天都需要進行的一項活動,但是我要是說你的壽命的長短其實是你走路走出來的你信嗎?走路,是一件在平常不過的事情了。很多人走多了會覺得類,很多人走快了會覺得累,但是今天小編要跟你討論的是,走路跟壽命之間的關係,看完之後你或許真的能走出長命來。
  • 走路快慢決定壽命?坦白說:50歲後,想長壽,3件事比運動更重要
    閱讀本文前,請您先點擊上面的藍色字體「健康養壽堂」,再點擊「關注」,這樣您就可以繼續收到免費文章了,每天都有分享,請放心關注!俗話說得好:一天走百步,活到99。這個說法足以證明,每天堅持散步對人體有很多好處。通過多次研究,一所美國大學最終得出結論:步行速度快可以預測壽命。
  • 心跳快慢和長壽有關?心跳多少才算正常,更有利於長壽?專家解答
    心跳快慢和長壽有關?之前在網上有個說法,說壽命的長短,跟自己心跳的速度有關,之所以會有這個說法,主要是因為這篇文章列舉了一些例子,說烏龜的心率只有10,但是人家都說千年王八萬年龜,烏龜的壽命,最起碼在百年以上,老鼠的心率每分鐘可以達到450次左右,但是老鼠只有短短兩年的壽命。
  • 70歲後每天走多少步有利於長壽?專家發現:1種走路方式或能長壽
    根據《中國居民膳食指南》給出的最新數據:每個人每天走到6000步最好。6000步對於老年人來說有些強人所難了,這麼多步數可能會加重老年人的關節損傷,因此70歲的老年人可以根據這個步數來調整。老年人可以減少一部分,例如3500步開始,若是覺得這個步數有些吃力就改為3000步,若是覺得還能再走一會就適當增多。記住一句話,不要被步數所束縛,一切為自身健康為前提。如何判斷多少步是自己合適的呢?
  • 想長壽,多走路?平均壽命較長的人,每天都走了多少步?
    西方也有個斯芬克斯之謎:「什麼動物早晨用四隻腳走路,中午用兩隻腳走路,到了晚上又用三隻腳走路?」正確的答案當然還是人類了。進入現代社會以來,走路除了是人們必要的生存活動之外,還成了一種健身的手段。無論何時何地,公園裡、大街上或者健身房中,我們都能看到快步行走的健身者。每天堅持一定的步數,對保持我們身體的活力和健康是有好處的,這是不是就意味著走路步數越多,一個人就越能活得更健康和長壽呢?
  • 心跳快慢決定壽命?一分鐘心跳多少次的人更長壽?醫生公布答案
    而且,心跳是一個很神奇的事物,每個人的心跳速度都不相同,很多人可能都聽說過一個說法,那就是心跳的快慢決定壽命。這個說法是真的嗎?一分鐘心跳多少次的人更長壽?醫生公布了答案。心跳快好、還是慢好?關於這個話題,可以說是一直在不斷的關注、討論當中,而根據醫學界的科學家一致認為:心跳的快慢不能和壽命的長短劃上等號。
  • 走路影響壽命長短?數據顯示:壽命長的人,走路的特徵是一個字
    聽上去很像是謠言,其實,通過觀察一個人走路的特徵能夠判斷他是否有長壽可能,這種說法其實真的是有一定科學依據的。走路雖然是一種極其簡單的運動方式,但若想完成一套完整的走路動作,需要我們多個身體部位進行配合,通過走路的狀態,能夠推測人的肌肉和骨骼功能是否健康,以及腦神經傳輸控制功能是否良好,而這些組織的正常運轉與健康的關係又是非常密切的。
  • 為什麼走路可能是最佳的健康運動,您真的需要每天走10000步嗎?
    科學說:不必擔心每天要走10000步。但是,您可以想走得更快一些,以減少疾病的風險並延長壽命。 人類是唯一站起來的物種。在人類已經成為雙足動物的600萬年中,我們直立行走的能力使人類能夠走很長一段距離,並在不斷變化的氣候,環境中生存。
  • 60歲後,每天走路走多少步好?醫生說出範圍,看看你是否達標
    為了讓自己的微信步數排行榜排在第一或第二名,她每天都要走好多步,至少一萬步打底,步數經常穩居第一名。但是一段時間之後,何阿姨總感到膝蓋疼,特別是走路時疼得更明顯,最後子女帶她去檢查,沒想到膝蓋壞了,半月板出現了損傷,而這跟她錯誤的鍛鍊方式脫不開關係。
  • 一個人走路的快慢和壽命有關係?我們該如何正確走路呢?不妨了解
    走路是我們生活中特別平常的一件事了,人們從床上爬起來就開始走路了,但是如果你比較細心的話,你就會發現每個人走路都有著差異,比如速度上,有些人喜歡走路像股風,特別快,有些人卻慢得生怕踩死了一隻螞蟻。不過,最近聽人說走路的快慢跟壽命也扯上了關係。這又是不是真的呢?
  • 經常走路,好處可不少!但走路的速度,和壽命有關嗎?
    走路是每天必須要做的運動,每個人都會有走路形態、習慣以及頻率,其實不同的走路步態給身體不同的預警信號,走路姿勢和壽命有直接關係。醫生曾接受採訪表示,每小時走三公裡以內的速度是散步,每小時走路的速度為4.5公裡左右是快步走。
  • 心跳快慢竟與壽命長短有關?心跳在哪個範圍內跳動的人更長壽?
    國家衛生研究院研究員分析了美國健康管理機構1994年來累積近200萬筆健檢資料發現,扣除吸菸、高血壓、膽固醇、糖尿病等容易造成心血管疾病的高風險族群,剩餘數據顯示,心跳每分鐘超過70下就算心跳偏快,可能會造成壽命減短。
  • 心跳快慢和壽命有關?醫生:心率保持在這個範圍內,有助長壽
    但是可能很多人都不知道,心跳的快慢跟壽命是有關係的。在醫學上,心跳快慢就是心跳頻率,簡稱心率。如果想要長壽,心率應該保持在合理範圍。今天就帶大家來了解一下,關於心率、壽命的淵源。心跳快慢和壽命有關?而如果心率在60——100次/分之間,心跳越快,死亡率越高,並且在男性身上表現得更明顯。相比較而言,心跳60次/分的人壽命,會高於心率70次/分的人;心率在70次/分的人,又會比心率在80次/分的人活的時間要長。因此有心內科醫生指出,心率應該維持在60——100次/分之間,並且越低越好,有助於壽命延長。
  • 走路速度與壽命有關?走路犯這4個錯誤,走得越多傷害越大
    閱讀本文前,請您先點擊上面的藍色字體「國醫養壽堂」,再點擊「關注」,這樣您就可以繼續收到免費文章了,每天都有分享,請放心關注!走路可以說是我們每天都在做的事,這一看似簡單的動作,也可以在一定程度上用來判斷我們的健康狀況。當每天的運動量超過六千步,將有益於身體健康,因為這同時也鍛鍊了人體的各個部位。
  • 一個人壽命,能從「走路」判斷出來?2個走路要點,把握住更長壽
    我們從出生第一個任務就是要學會如何走路,從會爬到會搖搖晃晃的走,到昂首闊步的走,到步履蹣跚,最後寸步難行......從一個個有關走路的成語,我們看到了人的一生,可以說,你的腳步就是你的人生!直觀的反應了你走路的速度,你走路的狀態,也從側面反應了你的精神風貌,反應你的健康狀態!
  • 每天走路萬步和走路六千步,哪個對身體好?最合適的步數是多少?
    走路被認為是最廉價的「長壽藥」,可是這個「藥」該怎麼吃,一直是困擾很多人的問題。人們對於每天走路一萬步和走路六千步,一直存在爭議。沒想到隨著網絡的普及,走了幾十年路的人,竟然不會「走路」了,十分令人尷尬。
  • 為什麼走路和壽命會掛鈎?研究發現:壽命長的人,走路存在共同點
    導語:走路對於正常人來說是日常需要,也是一種有益身體的運動。但是如果說走路可以影響人的壽命,你會相信嗎?經過長達20年的研究,發現身體越強壯壽命越長的人,走路時都會有一個共同點,這樣看來走路也是一門高深的學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