簡單的理念與複雜的操作!如何將ORID法化繁為簡(每日觀察0131)

2021-01-07 樊榮強

文/樊榮強

幾個月前參加了一場演講分享活動,有幸聽主持人提到了ORID法,之後從網上的一些文章對ORID進行了一些研究。而最近我特別購買了一本《學問ORID-100種提問力創造200倍企業力》一書,希望從更加原始的材料來研究ORID法。

《學問ORID-100種提問力創造200倍企業力》這本書的英文標題是:The Art of Focused Conversation ,該書是由一批精通「團隊引導術」的專家聯合完成的,主編是加拿大的R·布萊恩·斯坦菲爾德,他是加拿大文化事業學會全球學院校長,課程顧問、老師、作家。

團隊引導技術強調,每一個團隊的領導者、培訓師甚至每件事情的主導者,都必須善於通過提問來激發所有成員的熱情、想像力和創造力,從而完美地完成我們面臨的任務。而引導者所使用的最好的工具就是ORID。

ORID又稱為焦點討論法或焦點呈現法,是由一個軍中牧師約瑟夫·馬修開創的一種用於模式化交談的工具,主要用於聚焦式談話。這個方法希望將我們的對話聚焦於四個明確的層次:

即客觀性層次(The Objective Level)、反映性層次(The Reflective Level)、詮釋性層次(The Interpretive Level)、決定性層次(The Decisional Level)。

O,客觀性層次,問的是客觀事實和外在的現實情況;

R,反映性層次,表達客觀事實所激起的情緒、感受、聯想等;

I,詮釋性層次,尋找意義、價值、重要性及含義等;

D,決定性層次,找出決議,基於事實的下一步行動。

我認為,這確實是一個不錯的概括總結,因為不論是一場對話、一次演講,還是一篇文章,都可以通過這四個層次的問題的回應而完美地實現我們的目標。但是,它做得並不十分令人滿意,因為它還沒有讓人真正做到舉一反三。為什麼這樣說呢?

先說肯定的一面。

ORID法的核心是提出疑問,這是我非常贊同的一點,因為我總是在強調,所有的講話與文章都是在回答疑問,不會思考就不會講話和寫作,而思考就是「提問-回答」。

過去幾年,我的演講與寫作的學生們,最大的領悟也是,不會提出問題就不會演講與寫作。但是,問題跟著就來了,怎麼提出好的疑問才是問題。因此,有人跟我說,樊老師,你多教教我們怎麼提問吧。

但是,這項工作的遲遲沒有進行。我也曾經構想以若干情景展開提問的方式寫成一本書。而現在看來,《學問ORID-100種提問力創造200倍企業力》一書正是舉出了100個情景,算是不錯的貢獻。當然,它所舉的許多情景可能並不具有實用性。

再說不足的一面。

雖然《學問ORID-100種提問力創造200倍企業力》一書把疑問分解成了ORID四個層次,並且用100個情景來舉例,且就每個情景分別在四個層次上提出示範性的問題,能夠給讀者帶來許多如何提問的啟發,甚至許多提問可以直接套用。

但是,我相信許多人拿著這樣的示範例子,自己仍然不可能運用自如。因為,作者沒有把ORID的核心給提示出來。

我把思考、演講、對話與寫作中的所有疑問歸結為三個「元問題」——「是什麼、為什麼、怎麼辦」,而無數個問題中的大的或較大的問題叫做「立題」,立題的三個類型也就是「是什麼、為什麼、怎麼辦」。

因此,套用我所講的「立題」來講,ORID法其實就是在一段講話或文字裡面回答四個立題:O代表客觀是什麼,R代表主觀是什麼,I代表為什麼,D代表怎麼辦。用更通俗的話來說就是:

O=事實,R=觀點,I=原因,D=辦法。

最後,我列出《學問ORID-100種提問力創造200倍企業力》一書中第一個例子《回顧過去一年》所提的問題來讓大家看看,我隱去了它們原來在書中歸屬到哪個層次,並且打亂了原來的順序,而讓你自己來進行分組歸類,試著把每一個問題還原到ORID四個層次裡面。但是,我想這可能是一個很難的任務。

1、過去一年,對你來說有哪些主要的事件或活動發生?

2、這一年當中有哪些出乎我們意料的事?

3、我們進行順利的事情當中學到了什麼?

4、什麼時候讓你感到受挫折?

5、有哪些事件或活動,你希望聽到多一些說明?

6、在我們回顧了這一切之後,你會如何描述我們這一年來的成就?

7、到目前為止所提到的這些事件或活動,哪些是你本人已經遺忘了的?

8、什麼事情為你帶來了大的改變,改變了你的想法或感受?

9、從我們剛剛的討論中,顯示出我們有哪些不同的做法?

10、我們推行了哪些比較大的項目?推行了哪些比較小的項目?

11、描述這一年的變化,這一年對我們來說像什麼?像地震,一頭熊,一隻松鼠,一顆仙人掌,還是什麼其他的比喻?

12、我們從逆境的掙扎中學到了什麼?

13、這一年的經驗和學習會如何影響我們明年的計劃?

14、你還記得哪些事件或活動,可能是最重要的對話、討論和作出的決策?

最後我總結兩句:《學問ORID-100種提問力創造200倍企業力》一書總結的ORID這個理念倒還簡單實用,可是舉例擔任卻又太過複雜,一般人真學不會。只有把它們變為元問題形式,才可以化繁為簡。

相關焦點

  • 2019考研:如何理清英語長難句?化繁為簡
    考研的英語閱讀中涉及大量的長難句,如果沒有系統的訓練過,憑藉再多的詞彙量也只會吃個啞巴虧,接下來大家和幫幫一起看看關於英語長難句要如何破解?   同學們在複習英語中可能經常會碰到這種情況:單詞全認識,句子卻讀不懂;一看到長難句就蒙了,不知道它講的是什麼;遇到長難句不能一遍就讀懂,需要反覆的去揣摩進而延誤了閱讀的速度。
  • 喜歡將生活化繁為簡的往往是不簡單的星座
    不知道大家認為一個人是簡單一點讓人一眼就看穿性格好一點呢?還是複雜一點讓人看不透好呢?不過有些星座卻是那種看上去簡單,讓人以為單純甚至有點傻的人,實際上並不簡單,性格和思想還比較複雜,只是他們喜歡將生活化繁為簡而已。
  • 申論範文:處理好身邊的簡與繁
    批改版本把握好身邊的簡與繁,我們才能找到生活的真諦。我們沉下心能發現,在漫長的歲月裡,人類的進步都離不開由簡見繁,化繁為簡的過程,如同第一架飛機的發明者萊特兄弟,他就是從簡單的童年紙飛機入手,添加上了科學的知識成果,將紙飛機成就現實,翱翔於空中。
  • 漢字化繁為簡60年,專家建議繁體字重回課本,備受爭議
    六十來年前,中文漢字化繁為簡,這是漢文字史上最重大的一次全民書寫習慣改變。但,漢字簡化並非始於此。因此,六十多年前歷史性的漢字簡化得以順利推行,其實是基於漢字一千多年來持續的自然簡化優化積累,而非僅憑一紙文書律令就能生硬地將漢字化繁為簡。
  • Hi,來給切管工作做個「簡」法
    工藝流程複雜?設備保養費力?這些都不是問題。看HSG-XMT多點觸控管切系統,如何利用「過人智慧」,為切管工作做「簡」法。更簡便的操作流程——顏值和智商雙超綱創新的多點手勢操控技術,簡潔美觀的功能頁面布局,先進的懸浮虛擬按鍵助手,詳細的常用功能操作流程指引,儘可能縮短你加工前的準備時間。你的「好幫手」,方方面面幫你一手。
  • APP每日一薦|Prio 簡單操作待辦事項
    當你每天辦公時最需要記錄待辦事項,不然便會忘記在待辦應用的功能逐漸完善的今天,操作也愈加複雜,而 Prio的特點是它能夠通過簡單的操作,和最小化的操作界面,完成最全面的待辦列表。     【科技訊】9月14日消息,當你每天辦公時最需要記錄待辦事項,不然便會忘記在待辦應用的功能逐漸完善的今天,操作也愈加複雜,而 Prio的特點是它能夠通過簡單的操作,和最小化的操作界面,完成最全面的待辦列表。
  • 將應用文格式化繁為簡
    但考試中,可考察我們的文種五花八門,而不同文種對格式要求又不盡相同,大家在記憶過程中很難準確記憶每個文種的具體格式要求,而且常常會出現一些大家不了解的文種,故此應用文格式常常讓大家很頭疼,今天我們梳理一下應用文格式的一些規律,化繁為簡,方便大家記憶。
  • 培訓人必備思考工具——ORID焦點呈現法
    同時,ORID 能夠聯動左腦和右腦,理性和感性,將外在世界主觀化,將內在世界客觀化。這也是為什麼相比於以邏輯思維為主的決策方式,ORID能產出更多兼具創意性和落地性的方案。接下來,為你分享《培訓人必備思考工具——ORID焦點呈現法》,enjoy:1、什麼是 「ORID焦點呈現法」2、「ORID焦點呈現法」的四個層次3、如何應用「ORID焦點呈現法」4、 如何用「ORID焦點呈現法」進行每日反思5、TIPS【ORID】焦點呈現法
  • 「正念祈禱文」《道德經》:智者簡單做人踏實做事,用智慧化難為簡
    讓我看得到、聽得到、感覺到,我知道:老子在《道德經》言:「萬物之始,大道至簡,衍化至繁。」大意是萬物最開始的時候,一切都是最簡單的,經過衍化後變得複雜。要想有真正的智慧就要學會洞察事物的本質和相互關係。本質的東西看起來都是很簡單的,但本質的來源卻是錯綜複雜的。認識事情的道理較易,實行其事較難;明白認知事物的規律道理是一回事,能夠做到做好是另外一回事。
  • 選擇合適的比例式化繁為簡
    中考數學幾何綜合題中,關於相似三角形的考點非常常見,其中較為困難的則是比例式的變換,從題目條件出發,選擇合適比例式,往往能起到化繁為簡的作用。基於這個原則,我們選擇兩對相似三角形,即上圖中的後兩種,下面一起來推導:於是我們可以在Rt△DPQ中再次利用勾股定理列方程,(8-r)+x=(4-x),將x=1/4(r-4)代入並化簡,得3r-32r+80=0,解r=4(不合要求,因為M點在C點右側,而r=4時不是)或r=20/3,最後將它代回到上圖中左式,即可求得x=16/9.
  • 何炅客廳細節曝光:原來高級的人生,做的是減法,拼的是素與簡
    也許正是因為物慾沒有那麼強烈,所以何炅才能在紛繁複雜的娛樂圈,始終保持自己難得的初心。與他類似的,還有他的好朋友汪涵。汪涵曾爆料,當自己朋友圈人數達到100多時,他就會覺得「有些可怕,要把一些沒有意義的,全都刪掉。」
  • 20年老房翻新日記,去繁為簡無印混搭風,零壓迫感更舒適
    20年老房翻新日記,去繁為簡無印混搭風,零壓迫感更舒適今天介紹這套房子已經有將近20年,在買這套房子的時候主人也有考慮預算問題,對房子的要求是簡單為好,所以在設計櫥櫃時他要求很高,認為櫥櫃收納做得好就一定能讓空間變得簡單。
  • 世界上,越複雜的事本質越簡單,網絡創業賺錢同樣不複雜
    大千世界,雜亂紛繁,越是複雜的事情,其本質越是簡單,一切事物的本質都是簡單,一棵大樹生長的枝葉再繁茂,其本質也來源於樹的根基。只是一些有心人將簡單的事情複雜化了。只有那些做事符合現有條件,遵循規律辦事的人,他們只不過是找到那些,大家都懂得的道理,卻極少人去做的事,他們認準一件事,把事情極力簡化,然後去堅持反覆操作。【大道至簡】!他們做的都是春種秋收,種瓜得瓜、種豆得豆,就如同魔方,看似六個面雜亂無章,有人終其一生也許不能對齊一面,有人卻能數分鐘內把雜亂不堪的六個面全部復原。
  • 聚師網聚焦教資:化繁為簡併不難!教資心理學知識點匯總來襲
    今天聚師網便為大家帶來了這份化繁為簡,剝離大部分知識點的教資寶典,一起來看。接下來聚師網小編便以具體為大家講解我們如何才能做到化繁為簡,減輕備考負擔的同時提高答題正確率。教資小寶典:整體感知知覺的基本特性:選擇性:人在知覺過程中把知覺對象從背景中區分出來優先加以清晰地反映的特性就叫知覺的選擇性。
  • 學會這個思考模式,你也能化繁為簡
    不,是因為我們缺少化繁為簡的能力——用邏輯樹分析問題。什麼是邏輯樹分析法?邏輯樹,又稱問題樹、演繹樹或分解樹,英文叫做Issue Tree。更重要的是,通過邏輯樹的分析,可以把複雜的問題分解為更簡單可行的事情。當邏輯樹完成時,我們就像站在高層往下看,能夠看見問題的全貌。只有清楚地知道問題的各個部分所在何處,「腦中有全局,心中不慌張」,才能做出更好的判斷。
  • 「領導力的關鍵是化繁為簡」
    點擊上方藍字,關注插座學院經常有人問我領導力的問題,其實領導力的底層思維就是:化繁為簡
  • 永康市廚立潔公司化 繁為簡 樂於為大家帶來優質的垃圾處理器
    其實有更好的解決方法呢,永康市廚立潔實業有限公司就化繁為簡,為大家提供了垃圾處理器。因為並不是每個人都會立刻出門,將廚餘垃圾丟棄而放置到一邊的話,很容易忘了丟棄。對於一日三餐都需要做飯的人來說,這個問題就需要慎重對待了,特別是在炎炎夏日。現在就有不同的選擇,永康市廚立潔實業有限公司的幫助影響巨大,他能夠化繁為簡化,改變大家的生活煩惱,旗下擁有高品質的垃圾處理器,直接安裝到廚房下水槽地方,平時可以隱藏起來,在需要使用的時候,一鍵開啟,一鍵就可以操作,相當不錯。
  • 在生活中:美好總是簡單的,別把事情想得太複雜
    通過仔細觀察和深入思考,對眼前的合理性加以有效質疑和顛覆,才能將問題抽象化、簡單化,得到真正合理的效果。很多時候,我們都選擇了不假思索,放棄了自我改變權利,而是直接按照所謂常理,將事情看得過於複雜。如果我們按照先觀察再思考的原則,對問題進行分析處理,做起事就能事倍功半,從簡單的過程中,得到不簡單的效果。
  • 繁簡分流 | 文書改革做「簡」法 訴訟體驗再加分
    繁簡分流 | 文書改革做「簡」法 訴訟體驗再加分 2020-12-07 10:32 來源:澎湃新聞·澎湃號·政務
  • 劉東風:基於東西方文化背景下對「簡意美學」設計理念的探析
    中國寫意水墨畫、宋代瓷器、宋式家具、明式家具等都是「大道至簡」的哲學理念引導下誕生的產物,並將老子的美學思想和哲學理念有機統一起來。比如,中國寫意水墨畫中的「留白」。「萬物始於無而生於有」,留白是「計白當黑」、「虛實相生」的體現,白居易《琵琶行》中:「別有憂愁暗恨生,此處無聲勝有聲」,即是對空白之美的解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