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有軫穗,今有流蘇,為什麼中國人這麼喜歡它?

2020-12-12 老劉話古今

談起「流蘇」,小編心中就不由的產生一絲絲激動,但小編心中「流蘇」一直是我喜愛和憧憬之物,大家是否也是如此呢?張愛玲的名著《傾城之戀》相信大家都不陌生,裡邊的女主角叫白流蘇,大家肯定對這個名字也印象深刻,可大家知道這裡中說的「流蘇」到底是什麼嗎?肯定有小夥伴還是缺乏了解的,下面小編帶著大家去認識這個陌生而又熟悉的「流蘇」?

其實呢「流蘇」是一種下垂的穗子,一般主要是用羽毛和絲線製成的裝飾物,古代流行於婦女的頭飾物品中,但在男子官場中也不乏存在,比如古代帝王將相頭上戴的,就是利用珍珠或者其他絲線製成的流蘇。古代有個部落,名叫鮮卑族,其有流蘇姓氏,直到後來演變為慕容姓氏。除了衣物飾品外,最常見的流蘇還用於掛與帳中窗簾四角或玉佩扇子手柄,傳遞著古雅與婉約的韻味。

而在現如今,相信很多男孩子和女孩子在送禮物時肯定知道,我們在一些禮品盒上也有著這個美麗的飾品流蘇,但不知道小夥伴也不要著急,大家肯定都領略過它的風採,小夥伴們在畢業時我們就要面對面的去接觸到它,有的小夥伴可能直到畢業時才知道這個原來叫流蘇,畢業的學生都要參加撥流蘇儀式,這時肯定有小夥伴想問,問什麼要撥流蘇呢?

一般學士帽的流蘇為黃色、學士袍為黑、紅兩色。其實當我們未獲得學位時,我們的流蘇是要垂掛在我們所戴學位帽的帽簷右前中側位置的,當我們在獲得學位後,也就是在學位授予儀式上,由大學裡的校長或院系領導要將我們頭上的流蘇從右側扶正垂於帽簷左側的前中部。學生被頒授學位且通過這個撥正流蘇的儀式之後,代表著本校畢業生已學有所成,可以展翅高飛,迎接未來,走出校園、面向社會。所以小編很期待大家能夠在畢業的時候體會到這神聖而又莊嚴的一刻。

我們中華民族是一個禮儀之邦、衣冠上國,其文化燦爛奪目,別具一格。我們的漢族服飾華麗而不失莊嚴,現如今不少青年婚禮都追求傳統漢民族婚禮,除了我們漢族服飾外,尤其是少數民族服飾上有更多各種各樣色彩斑斕的流蘇。比如雲南的一些少數名族,他們的服飾豔麗明快、莊重素雅、別致特色。服飾文化可謂五彩斑斕,製作工藝精湛,體現了少數名族的勤勞和智慧。

在晉代之前,流蘇專用於古琴的裝飾,裝飾在古琴系弦線的小柱上,而這個小柱一般是用來調節弦的鬆緊,當時人們把它也叫「軫」,於是流蘇當時又被稱作古琴軫穗。古人對古琴軫穗較有講究,為使古琴的韻律得以延伸,一般要使古琴軫穗自然下垂,尤其是處在山間彈奏,當微風吹拂,軫穗便可隨微風拂動,這種畫面,恰恰符合古人彈琴的意境美。至於流蘇的顏色,有「道家崇尚玄色,才子愛好姜紅佳人綠」的說法,由此可以想像張愛玲在取的「白流蘇」的這一名字的時候有多麼悽豔,含有多少決絕的成分在內。

「流蘇」的「蘇」是指家蘇,一年生草本植物,取其開花芳香之意。以五彩盤線錯結為同心,下垂如水之流下,故稱「流蘇」。漢代起開始裝飾車馬,張衡《東京賦》中有「飛流蘇之騷殺」的詩句,晉代以後也開始裝飾帷帳。

更有趣的是,因金庸老先生的武俠小說《天龍八部》而廣為人知的「幕容」這個姓氏居然也跟「流蘇」流放有一段公案。漢代有種附在簪上的流蘇首飾叫「步搖」,綴以五彩玉,步則搖動」,男女皆可佩戴。在當地的方中,「步搖」和「慕容」同音,本來是稱美麗的步搖冠呢,結果一不留神成為了氏族的姓氏。

相關焦點

  • 《增廣賢文》觀今宜鑑古,無古不成今
    最近不知為何在許多文章、視頻中好多人經常提到《增廣賢文》一書,它是一部哲理性很強的書,今天就此句(觀今宜鑑古,無古不成今)來聊聊,它是出自於《增廣賢文》中開篇句:「昔時賢文,誨汝諄諄。 集韻增廣,多見多聞。 觀今宜鑑古,無古不成今」。
  • 古有哮天犬,今有哮天豬
    古有哮天犬,今有哮天豬 有沒有萌到你 1、一農夫明天準備殺雞,晚上餵雞時,對雞說:「快吃吧,這是你最後一頓!」第二日,農夫發現雞已倒地身亡。
  • 非洲人不明白,為什麼中國人這麼喜歡吃海鮮,那麼腥有啥好吃的?
    我國是一個地大物博且美食資源豐富的國家,在我國有一群非常強大吃貨,像是一些國外泛濫成為了災害的物種,到了我國都被吃個精光,就比如小龍蝦在別的國家都已經成了災害了,但是在我國都不夠吃了,像是國外的蝗蟲災害,到了我國,這些蝗蟲跑不跑贏,全被抓到來炸著吃了。
  • 古有孟母三遷,今有孫娘娘以身作則
    投票 今天是9月25日一個個平平無奇的周五,但是有一件事引起了我的興趣,當我上班出門要趕著坐電梯的時候,看到家長在領著一個大概3歲不到的小男孩,但是手裡捧著一個手機,奇怪的不是孩子拿了一個手機
  • 古有孟母三遷,今有狼爸虎媽,「望子成龍」讓孩子離成功更近!
    望子成龍是每一個父母的心願,古有孟母三遷,今有狼爸虎媽。爸爸媽媽期待的背後,是希望孩子能成為一個有成就的人,那麼,我們是怎麼來理解成功呢?按成功心理學的創始人唐納德克裡夫頓博士的解注,成功心理學是關於發揮人的最佳效能的科學。
  • 有一種時尚叫「流蘇」,精緻靈動又時髦,這樣穿好看又吸睛!
    文 | 寰寰天氣這麼炎熱,小可愛們在選擇穿搭的時候可不要為了美觀而忘記散熱啊。那麼問題來了,有什么元素是好看又不悶熱的呢?小編今天就要提名我們的流蘇!說起流蘇,在姐妹們的心中都是什麼樣的形象?是不是一種飄逸感?那連衣裙加上流蘇呢?是不是瞬間就覺得連衣裙都變得搖曳生姿啦?
  • 「每日一習話」觀今宜鑑古,無古不成今
    2016年6月22日,習近平主席在烏茲別克斯坦最高會議立法院發表重要演講指出,「觀今宜鑑古,無古不成今。」歷史是一面鏡子,它照亮現實,也照亮未來。了解歷史、尊重歷史才能更好把握當下,以史為鑑、與時俱進才能更好走向未來。
  • 老外:為啥中國人這麼喜歡吃豬肉,而很少吃牛肉?網友的話扎心了
    說到肉類,人們餐桌上常見的肉類就有豬肉、牛肉、羊肉、雞肉等等,不知道大家平時喜歡吃什麼肉類呢?而老外:為啥中國人這麼喜歡吃豬肉,而很少吃牛肉?網友的話扎心了。而在世界上不同的國家都有各自喜歡吃的肉類,像最近小優子上網的時候,就看到一個有趣的話題,就是一個老外在網上向網友們提問說「為什麼中國人那麼喜歡吃豬肉而很少吃牛肉?」這個問題在貼吧上瞬間評論就炸開了鍋,網友們議論紛紛。
  • 李冰冰一身流蘇短裙現身,黑色裙子搭配紅色流蘇裝飾,典雅大氣
    近日李冰冰參加了《我就是演員》這大型的綜藝節目,在這個節目中表現的也是非常的優秀,令大家非常的喜歡,在最新的一期《我就是演員之巔峰對決》節目中,李冰冰一改往日的造型,令觀眾和粉絲也是眼前一亮。李冰冰當天身穿流蘇短裙現身,黑色裙子搭配紅色流蘇裝飾,典雅大氣,短裙設計凸顯腿部比例,頗顯幹練,尤其是哪大長腿,真的非常優秀,氣場大開,非常的大方得體顏值在線,氣質超好。並一人分飾兩角為觀眾們帶來作品《冬之光》,深受觀眾的好評。
  • 古有嶽母刺字,今有身上刻保證書,希望你不會再犯錯
    7、可不可以不要這樣誇張8、你們一毛不拔還能有這麼多朋友,在下佩服佩服9、真-火中送炭?10、個圈是奧迪,那麼問題來了,個圈呢?11、村裡的路不太平整,需要兩輛車來找平衡!12、古有嶽母刺字,今有身上刻保證書,希望你不會再犯錯。13、你竟然用你家的鍋玩遊戲,太厲害了把!14、這車是怎麼回事,沒飛起來?
  • 古之學者為己,今之學者為人
    子曰:古之學者為己,今之學者為人。
  • 老來得子,古有齊白石,今有韓美林 笑稱其:「寶刀未老」!
    網友調侃道,「老來得子,古有齊白石,今有韓美林」,笑稱其「寶刀未老」。因為活在這個世上,人的追求與享受都想的不一樣,有的人不管身體是否能承受的了,不該吃的還吃,不該喝的還喝,他們只管當時的享受,沒想到會給後來的自己埋上了隱患。同樣的人,同樣的心,有的人心為什麼那麼廣闊,有的人又為什麼那麼小。有一顆好的心,人生會活的更快樂更久。
  • 為什麼中國人這麼喜歡算命
    明明知道算命是「封建迷信」,但許多中國人仍然對算命深信不疑。小到外出打工,大到婚姻好壞,中國人常常將自己的命運交付給算命先生。這是為什麼?而且,超過40%的受訪者表示自己曾經算過命,其中更有2/3的人表示日常的行為會受到算命結果的影響。另據上海市科教團工委在2005年公布的《當代上海市青少年科學素養調查報告》,22%的受訪青少年表示完全相信網絡算命。為什麼會有這麼多中國人仍然相信算命這一典型的「封建迷信」呢?對此,中國科協的解釋是,中國普通民眾的科學素養不高。
  • 中國人為什麼喜歡這種顏色?有種說法令人臉紅
    世界各國都有其不被人理解的傳統文化,尤其是東西方的差異之大更是令人費解,就拿簡單的結婚來說,西方人喜歡白色,而白色在我國卻是用在葬禮上,西方人以紅色為不詳,而紅色卻被用在我國的婚禮上,兩種截然相反的顏色崇拜,背後都有歷史淵源。
  • 外國人納悶,這個東西這麼方便,為什麼中國人不喜歡用?
    大家都知道中國一直有「三大件」的說法,而這些年「三大件」也變成了冰箱、彩電、洗衣機。不過隨著科技進步,這些東西肯定也會隨之變化。不過有一種家具其實在很早的時候就進入了中國,但是卻一直在中國都沒有普及起來,是為什麼呢?
  • 古有四大才子,今有四大公子;他們意氣風發,少年英雄
    古有江南四大才子唐伯虎、祝枝山、文徵明、徐禎卿之美譽,今有四大公子之美德。今天我們來簡談說民國四公子,他們各個才華橫溢,風度翩翩,而且都有一個愛國報國的心。他們分別是:袁克文、張伯駒、張學良、溥侗。風流才子「袁克文」,他是袁世凱的次子,生性放蕩,喜好詩詞歌賦,通四書明五經,精通書法繪畫,他還有一個特別的愛好就是喜歡風花雪月花天酒地,妻妾成群。後來因為反對其父親袁世凱的帝制,而外出上海。
  • 古有孔融讓梨,今有隊友讓藍!阿泰愛死這群可愛隊友了
    圖文:賽事小編相信每個小夥伴都有和小編一樣的煩惱,排位總是遇到各種神奇的隊友,操作不好倒是其次,但他們易燃易爆炸的心態、悲觀的遊戲態度總讓你在上分的過程中心有餘而力不足。只要有我孫臏一口吃的,就不會餓著貂蟬你一個藍buff!」簡單地兩局對話就清晰地塑造出了兩個不為小我,無私奉獻的親隊友形象,看的小編我都要哭了。至於為什麼叫孫臏小迷弟?還不是因為看到阿泰前期兇猛的進攻節奏和操作,一時間驚為天人,一邊刷著「666」,一邊緊緊地跟在阿泰身邊,完完全全變成了一個被阿泰「徵服」了的小迷弟。
  • 古有《琵琶行》,今有《琵琶語》|琵琶曲
    因為修建長城的日子非常辛苦,所以大家便把長柄鼓倒過來,在鼓上安了琴弦,休息的時候用它來彈奏音樂,這就是琵琶另外一個名稱「弦鞀(táo)」的來源。鞀,即鞀鼓,也就是俗稱的撥浪鼓。到了西漢,為了抗擊匈奴,漢武帝命「江都公主」劉細君前往烏孫國和親。
  • 古有唐僧肉,今有熱瑪吉
    俗話說:古有唐僧肉,今有熱瑪吉。你若想年輕,只有打格子。想必這樣的句子已經點名了開篇主題。又有俗話說:今年炫富的方式就是在臉上打格子,其實我覺得炫不炫富是其次,可以炫臉,炫素顏臉才是正道,畢竟中年少女對自己的各種紋還是很在意的。
  • 亦古亦今西津渡
    鬧中取靜,遐思邇想,細細尋思西津渡的衰而復興,深感其奧秘就在於其又新又舊、又古又今,亦中亦西、亦山亦水的絕佳組合,堪稱「古今、中外、山水」渾然一體匯聚於斯。   鎮江西津渡始建於六朝,因渡成街、因渡成名,渡連著街、街倚著渡。渡是浪漫的,目睹了太多的兒女情長、悲歡離合;渡更是歷史的,見證了大江大河裡的千帆競發、百舸爭流。「千年古渡、千年老街」,延續著鎮江的文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