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下管線探挖作業指導書

2020-12-13 施工工藝

一、探挖目的

了解管線產權單位出具的管線圖紙所示管線的具體分布位置,並確保工程施工安全,進一步調查施工範圍內地下管線的分布情況,避免在施工過程中發生事故。

二、坑探範圍

所有涉及動土開挖作業施工工點如:溝槽、頂管井施工等可能觸碰管線的部位。

三、施工準備

1、按照《地下管線設施安全保護管理標準一覽表》要求施工準備完成,開工條件驗收通過後方可進行管線探挖作業。

2、每班辦理《管線附近作業令》籤字完善後方可進行動土作業;

3、測量準備:在探溝開挖前,測量人員按照溝槽、頂管井施工平面布置圖的樁中心坐標放線,按現狀既有管線圖在施工現場進行放樣標誌管線的平面實際位置。

4、首先沿既有管線兩側預留保護範圍開挖探溝,再根據產權單位交底、管線設計圖紙、物探報告、管線工程師現場指示的管線位置, 探坑應平行於管線,逐漸靠近管線探挖,直至探明管線。

5、機具準備:鐵鍬、鐵鏟,嚴禁使用尖頭鎬、尖頭鐵鍬。

6、人員準備:班組長、作業隊管線專職安全員、工程部安全監督必須在崗監控,成立探挖小隊,人員2-3人。

四、開挖探溝具體要求

1、開挖時必須小心,嚴禁使用機械挖坑,用鐵鍬輕輕挖掘,不得用鎬。發現土質發生變化時應改用木釺將覆蓋物清除乾淨,以保證不損壞地下管線。

2、探溝施工時,如果管線埋深小於2m的坑壁自穩能力強且無地下水時,做放坡開挖,放坡為1:0.5,可不做臨時支護,若局部坑壁無自穩能力則做局部防護。當埋深大於2m時且地下水較小時,需做臨時支護。當埋深大於2m且地下水較大時,需做剛性結構臨時支護且用抽水機不間斷抽水,確保坑內無水。

3、在開挖過程中,發現地下管線要及時報告安全監督,在安全監督的指導下輕輕擴寬範圍,探明管線的種類、規格、根數、走向和深度並作記錄。同時要採取清理周邊大塊石渣土塊,用細土託住管線底部,上用沙袋、木板封蓋,用護欄圍敝並掛管線警示標誌,專人負責監護等重點防護措施。

4、將發現的地下管線全部清理暴露出地面,不留死角,探明管線路徑、埋深。現場施工人員需認真檢查,不能漏挖、錯挖。在挖出管線旁立警示牌,並用磚、沙袋等暫時覆蓋保護並及時上報相關產權進行確認,確定保護方案並及時進行保護。

五、施工注意事項:

1、每天開挖前在檢查溝槽四周與上部環境的同時,派專人檢查已開挖坑壁的穩定性。若有變形,應將變形土體挖除或加固後,才可進入施工。

2、相鄰開挖作業人員的保持安全距離不得小於0.5m。

3、探溝開挖作業時應對各類地下管線進行有效的防護,防止管線挖斷損壞導致漏水、漏電、漏氣等,威脅作業人員及周邊行人的安全健康。

4、探溝開挖前應由管線工程師放線標記,經生產副經理檢查確認合格後方可開挖。遇不良土質時應適當加大開挖坡度。

5、探坑挖出來的土方臨時堆放距離坑邊1m以上且坑邊不能有動載經過。

6、如探坑位於現況道路範圍內,應避開尖峰時段,並按公路交通安全要求設置交通警示牌、警示燈等標誌,保證安全防護距離(不小於50m),保證車輛的正常通行。探坑邊需設活動防護欄、警示標誌,防止行人墜入坑內。

相關焦點

  • KODIN FJ-9/10埋地管道防腐層探測檢漏儀 地下管線探測儀
    今日要聞KODIN FJ-9/10埋地管道防腐層探測檢漏儀FJ-10埋地管道防腐層探測檢漏儀、地下管線探測儀是數字式、智能化、多功能的埋地管道防腐層探測檢漏儀。該儀器能在不挖開覆土的情況下,探出埋地管線的位置、走向、深度、防腐層破損點以及破損大小、防腐層的絕緣電阻。是在地表檢測埋地管道防腐層狀況、管體腐蝕狀況及定位管體腐蝕點的的儀器。是油田、化工、輸油、輸氣、水電、供暖等部門保證管線運行,提高單位經濟效益,提前發現管道腐蝕點,預防腐蝕洩漏事故的儀器。
  • 挖地施工可查地下管線圖
    本報訊(記者劉揚)今後施工隊在幹活時挖斷地下管線的事可能會大大減少了。因為在施工前將可查詢地下管線綜合圖,按圖索驥,避開隱患。為了繪製並完善這張圖,建設單位在地下管線工程竣工驗收備案前,要向城建檔案管理機構移交檔案資料,否則將被處以最高10萬元的處罰。這是建設部昨天出臺的新規定,將於5月1日起執行。
  • 安全、文明及綜合管線補充監理實施細則
    所有管線保護措施在不同的合同背景中涉及費用問題應按合同約定進行處理。同時,要求施工單位根據管線單位提供的管線位置圖,人工開挖探坑,確認管線的準確位置、走向、高程、管徑等,根據變化情況分段人工開挖探坑,根據探坑的結果再實施小型機械開挖,主要以人工為主。
  • 「小推車」提供地下管線「大數據」 助鄭州四環98公裡電線入地
    工作人員使用「探地雷達」進行地下探測空中,無人機在勤勞地工作;地上,價值不菲的「小推車」在緩慢移動;而工作人員手裡,還拿著一個「7」字形柱狀物,邊走邊搜尋……這種場景,看起來是不是非常玄妙?怪不得路過的市民都會上前詢問:恁這是弄啥嘞?
  • 埋地管道防腐層探測檢漏儀FJ-10地下管線探測儀的說明及應用
    早期興建的輸油管線、天然氣管線以及各油田內部的集輸管線,已經到了運行壽命的中後期,不少管線已因腐蝕發生穿孔,引起洩漏。打孔盜油在我國各主要油田均有發生,油、水、氣管線洩漏引起管線修復費用、介質損失費用、環境汙染、氣體爆炸造成人身傷亡醫療賠償等費用,使得管道運輸企業的成本居高不下,嚴重影響了正常生產和人身安全。
  • 地理平臺亮相2015國際地下管線展覽會
    11月23-25日,2015國際地下管線展覽會在北京國家會議中心成功召開。此次展會由中國城市規劃協會地下管線專業委員會和商務部經濟技術交流中心聯合主辦,展覽面積近7000平米,展商逾120家,共有來自全國的1500餘位關注城市地下管線普查、地下綜合管廊、海綿城市建設等領域的業內人士參加了展覽會。
  • 繪就一萬公裡「地下管線圖」
    魯網12月30日訊 12月29日,記者了解到,為全面掌握中心城區地下管線的基礎信息,濰坊市於今年5月啟動了中心城區地下管線普查項目。截至目前,中心城區地下管線已完成外業普查,正式進入了產權單位審核確認階段,確認完成後將把普查成果數據準確入庫。
  • 地下管線探測儀的操作方法
    地下管線探測儀的使用教程及安裝方法:管線探測儀是當前埋地管道定位以及外防腐層檢測中廣泛使用的設備,由於受使用者技巧和經驗的局限,儀器在使用過程中存在著對儀器原理理解不深,使用方法不當,而未發揮出儀器本該有的功效。
  • 讓管線不再打架!探訪寧波東部新城地下的"神秘走廊"
    記者唐嚴攝  浙江在線03月25日訊現代化的城市高樓林立,地表之下,延伸著成千上萬的各種管線,涵蓋供水、排水、燃氣、熱力、電力、通信等管線。而將這些管線在地下實施統一規劃、設計、施工和維護的市政設施,稱為綜合管廊。  日前,全部建設完成的寧穿路地下管廊,接入東部新城管廊系統,正式開始運營。早在2001年,寧波就提出了建設綜合管廊的構想。
  • 武漢實例:特大城市地下管線綜合規劃編制如何做?
    1.2編制技術標準有待完善目前實施的《城市工程管線綜合規劃規範》(GB 50289-2016)更多地側重於建設階段的管線修建性工程規劃,以指導具體項目的管線設計、施工為目的,而宏觀層面的管線綜合規劃作為新型規劃類型,其編制技術標準尚不明確。
  • 瀋陽整合地下管線信息為地下空間「畫地圖」
    新華社瀋陽11月20日電(記者汪偉)瀋陽市近日出臺了《瀋陽市城市地下管線管理辦法》,其中要求定期開展城市地下管線專項普查,制定地下管線普查實施方案,並組織開展地下管線普查和補測補繪工作。瀋陽市城鄉建設局總工程師朱昌偉說,由於地下管線信息不準確、不全面,從而造成施工中破壞既有管線的現象時有發生。此次出臺的管理辦法要求市、縣(市)人民政府應當建立城市地下管線綜合信息管理系統,地下管線權屬單位應當建立和完善專業管線信息系統,並納入城市地下管線綜合信息管理系統,實現信息的即時交換、共建共享、動態更新。
  • 關於召開中國城市規劃協會地下管線專業委員會2018年會通知
    2018年,正值改革開放四十周年,也是地下管線行業轉型升級的關鍵之年,地下管線產業鏈向上下遊延伸,從專業管網走向綜合管網,從地下管線走向地下空間,從工程管理走向智能管理,其轉型升級為行業帶來更大的發展機遇和市場空間。
  • 地下管線宛如地底迷宮 IoT結合AR將管線配置立體化
    打開APP 地下管線宛如地底迷宮 IoT結合AR將管線配置立體化 發表於 2018-04-16 11:52:00   地下管線系統深埋在城市底下,許多管線配置錯綜複雜,宛如地底迷宮,配置圖更容易與實際情況產生誤差,這對於城市管理上來說極為不便。
  • 監理內部管理作業指導書,修改急用
    7.監理作業指導書7.1監理作業指導書是指導監理作業的內部體系文件;7.2總監應根據監理規劃中確定的關鍵工序、特殊工序組織專業監理工程師編製作業指導書;若公司已頒布該項通用版本作業指導書,項目監理部可不再編制該項工序的作業指導書;也可有針對性地進行增、刪修訂;7.3作業指導書經總監審定後及時報公司(總工辦)備案。
  • 探地雷達、無人機……鄭州街頭這群人的架勢驚呆市民
    大河報·大河客戶端記者 王悅生 文圖5月16日上午,鄭州文繡路河清路交叉口,幾名電力工人有的提著金屬管線探測儀,有的在推著探地雷達,有的在操作無人機,這樣的陣仗讓不少市民很好奇。原來,這些電力工人在探測地下的金屬管線和管網結構,為正在進行的電力線纜入地做準備。據介紹,備受市民關注的鄭州四大中心「奧體中心、文博藝術中心、市民活動中心、現代傳媒中心」附近的電力設施遷移改造,也將用到這種高科技的組合探測套餐。「你看,儀器上能清晰地看到一條黑線。」
  • 【蚌山區城管局】《蚌埠市地下管線管理辦法》政策解讀
    ,結合我市實際,起草了《蚌埠市地下管線管理辦法》。,進一步合理開發、利用和保護地下空間資源,規範地下管線建設管理、明確地下管線工作範圍和安全運行職責,推動全市地下管線管理規範化、信息化建設,整體提升全市地下管線管理水平。
  • 蚌埠市中心城區地下管線信息管理平臺建成
    2014年,蚌埠市啟動中心城區地下綜合管線普查與信息化建設工作,3年已過,中心城區地下管線信息管理平臺在全省率先建成,至此蚌埠市地下管網「3D經絡圖」已經繪就。  「地下迷宮」應建「3D經絡圖」  因為地下某根管道被挖斷,造成停水、停電、停氣……相信這是包括蚌埠在內許多城市中常見的場景之一。
  • 地下管線探測儀原理-臺灣思祿克TAM系列
    臺灣思祿克地下管線探測儀LOGO公司價值觀:以客戶為中心,以實現價值為目標,付出不亞於任何人的努力;公司使命:為客戶提供獨特的價值,信號最強的走向即為地下管線的走向,通過兩組接受裝置同時接受電磁波信號比較可以確定其深度。
  • 臺灣高雄地下管線大爆炸
    根據「中央災害應變中心」8月4日信息,已造成28人死、305人受傷。高雄市環保局長陳金德大罵榮化輕忽風險,「洩漏丙烯的就是榮化,證據確鑿。」
  • AR技術首次應用於地下管網系統,9900公裡地下管線三維立體圖建成
    (工作人員利用三維平臺可隨時查看地下管線排布情況。唐建 攝)打開手機APP,一張清晰的城市副中心「地下經絡」三維立體圖呈現出來。任意點擊一條道路,路面下的自來水管道及排水、路燈管線等一目了然。筆者從通州區城市管理委獲悉,通州區地下管線三維系統已成功建成,在全市率先實現全境地下管線普查。這也是本市首次將AR增強現實技術應用於地下管網系統,為探查檢修安上「透視眼」,解決以往看不到、查不清等問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