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標題:朱清建:從「早知道咱啥也不說了」聽出了什麼?
在1月20日下午,鄭州的環衛工老魏看到有個男子在路邊站著嗑瓜子,瓜子皮扔了一地,就走到面前笑著說,「老師,看著你也是個明白人,咋這樣嗑瓜子嘞。」沒想到,就是這麼一句話,招來了男子的謾罵和拳打,還被男子打破了眼球。一輩子沒和人打過架的老魏,就因為一句勸解的話,莫名其妙地挨了一頓打。傷心不已的老魏無奈的說,早知道咱啥也不說了。(1月25日中國廣播網)
「早知道咱啥也不說了」,帶著深深的自責,是一種「早知日此,何必當初」的懊悔,是「吃一塹長一智」的體現,在環衛工老魏這裡,則是現實版的「挨一次打,學一回乖」,不過,這個懊悔、自責、教訓、學乖卻帶著濃濃的異樣味道,因為挨打怪異,教訓也詭異。
假如你是環衛工老魏,面對有人在路邊嗑瓜子,瓜子扔一地,你會怎麼做?熟視無睹,還是笑臉相勸?熟視無睹似乎在事理和道理、倫理上都說不過去,但笑臉相勸總該對了吧,然而,現實告訴我們,這只是理論上、道理上的「對」,而現實生活往往是不講道理的,這不,「對」的做法引來的是謾罵和一頓胖揍。對此,只能說,社會病了,社會倫理和道德也病了。
一頓謾罵和胖揍之後,老魏心中肯定會有反思,對於挨罵和挨揍,老魏把它歸因為自己「不該說」,而不是對方打和罵「不該做」,這一點區別很大。根據心理學理論,遭遇失敗或者挫折(就像老魏勸說挨揍),人們的心理學歸因有兩類,一類是自我歸因,是自己的原因,這會促使自身做出相應的調整。老魏正是此類,既然「不該說」,以後自然就「早知道咱啥也不說了」,也會對亂丟垃圾行為變得熟視無睹。
而另一類,則是社會歸因,歸因於外在的、社會問題,在這裡,如果老魏也是這樣的思路,就會得出是男子亂扔瓜子「不該做「,打和罵也「不該做」,是對方的原因,不是我老魏的問題,那麼,下次遇到類似情況,老魏還會站出來。
不幸的是,老魏把挨罵和挨揍的原因歸到自己個兒身上,自然,下次會熟視無睹。從這個角度來看,老魏錯了,但更為讓人心痛的是,老魏只是千千萬萬國人中的一個,是現實中的千千萬萬個老魏,促成了老魏的錯,而且,在人人以錯為對的社會,才會有「早知道咱啥也不說了」的錯誤歸因。總而言之,把老魏推向錯誤歸因思想的,是病了的社會、滑坡的道德、淪喪的倫理。
為警示社會,警示千千萬萬個「老魏」,應該把「早知道咱啥也不說了」列入年度警示語。對此,需要在提高社會道德方面下力氣,弘揚社會正能量,批判醜惡假;建立信用體系,將各種細小無德無信行為納入與個人生活息息相關的生活中;強化法制判例的正向引導,減少或者避免像彭宇案這樣的不良社會導向判例,以法治引導社會走向真善美。
稿源:荊楚網
(來源:荊楚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