真的不想聽「還是第一版好!」,咱能不能有點兒有溝通?

2020-12-09 騰訊網

#有效溝通並不是你說我聽#

同樣的話,不同的溝通方式會產生截然不同的效果。在不同場合選擇恰當的溝通方式,不僅關乎情商,更直接體現一個人的職業性。

姑且談談我認知中到底什麼叫「有效溝通!」

1

#你說,我做!大錯特錯#

職場永遠需要服從性,這一點是毋庸置疑的,作為職場小白,可能大多數認為「做好的領導交代的工作」,這就是成長。

I say 「no」

當你這樣想的時候,你腦子裡已經種下了「工作機器」的標籤,撕都撕不掉的那種!

不過還是需要看你的訴求是什麼,當然,若果僅僅只是為了那不多不少的工資,能夠滿足自己物質上的需求,你當然可以這麼做。

不過,要是你的目光如此短淺,不好意思,請你滾出我的公眾號。

一個職場人,除了加薪升職,更需要的東西是打開自己的短淺的視野,就需要和比你層次更高的人做有效溝通。

#勇氣#

這個詞就是溝通的關鍵,有的人往往覺得隨意在領導階層面前發表自己的意見是一種「愛表現」的事情,其實打錯特錯,領導層需要的往往是更多的思維碰撞,誰知道呢?搞不好你就是領導層心中疑惑的那把鑰匙。

2

#我只看結果,我又不懂#

我想很多人都有過這樣的一種經歷,你這個方案不行,拿回去重做;你這張圖不好,拿回去改一下;你這篇文案差點意思,拿回去修改一下,最後,換來的是這樣一句話:「我還是覺得第一版要好一點」

面對這樣的情況,心裡總是一萬頭草泥馬奔騰而過,為什麼不開始就說好需求呢?哪怕是在過程中看看進度呢?

「我又不懂,這不是你的問題嗎?」

對,沒錯,畢竟不是專業人員,我們能理解。

您需要啥,您想看到啥,您想要什麼樣的結果,這個能說出來吧,咱熬夜叼著煙,瘋狂碼字摳圖後,給一句「這不是我要的效果」

我哪知道你要什麼樣的效果?

「五彩斑斕的黑?」

提前告知需求,且詳細說明調性,這不是讓工作方向簡單明了嗎?有效溝通往往帶來更有效的結果!

3

#我要聽的不是雞血,是未來的發展方向!!#

身在職場,我想大家都聽了太多雞湯了,我不敢說到底有沒有用,但是對於我來說,這玩意兒,卵用!!

雞湯永遠存在,但我更想聽到的是我能得到什麼,我能學到什麼,我能成長到什麼地步!

一周五天工作日,三天和老闆交流,然後喝了三天雞湯!

excuse me?

別人不知道,還以為我和老闆在做多大的交流,談多大的項目呢!

我們真的不需要雞湯,我們的確需要交流,可我們希望的是從老闆身上學習到他(她)的價值觀,世界觀,策劃觀等等!!

適當的鼓勵是要有的,不過不是天天早晨拍拍手掌,喊喊口號就能有的。(得罪某些公司莫怪,要怪就鑽出屏幕來打我!)

到底什麼是所謂的有效溝通

雙方有同樣的訴求,並且就事論事,不摻雜外物,且在出現問題,發現問題,第一時間相互探討,提出解決方案,而不是一味馬後炮!

在交流層次,不切實際的東西不用講,講出來也沒人聽,聽了也沒人記得!多溝通一些乾貨,遠比雞湯來的實際,也更能留住員工的心!

總而言之!多問,多答!鼓起勇氣!放低姿態!

這!!就是溝通的本質!!

-END-

作者:五少爺。一個長得年輕的老年人,每天沉溺在做夢中!

你確定不來關注一下?

相關焦點

  • 「看老婆子咱買點兒啥?空手去不合適,拿個花圈又齁沉!」
    -01-娘家窮一直都被婆家瞧不起,雖然窮但是我媽卻是個很有骨氣的人。她常說,既然看不起那就儘量少來往,又不靠你們吃穿,少給我甩臉子。因此婚後我媽極少插手我們的事兒,哪怕是我跟婆婆吵的再兇她也不會摻和。不幫我交也就算了,就不能告訴我一聲?」老公委屈的嘟囔了一句「這是咱媽交的,我也是剛知道啊!」「好好好,這事兒我算是記住了,以後再說!」我氣的渾身顫抖。就在這時候,婆婆一把推開門瞪著眼指著我說「喲,你記住了咋地,想幹啥?」
  • 中國紅參可不是高麗參,咱紅參的品類一起懂點兒
    總是因為人參的科普知識少,外圍勢力品牌宣傳比較到位,咱中國作為人參得宗祖國,但了解人參的人太少,前幾天參娃狗蛋,直接問我咱中國的高麗參情況,我有點不知所措,解釋完後,還是寫一下文章,讓不了解人參的朋友,稍微懂一些人參知識。
  • 工作中不是不想溝通,而是有社交恐懼症……
    尤其是跟自己上司溝通工作上的事時,總不能任性的一句「雨女無瓜」,就代替各項工作事宜的匯報,該要做的口頭溝通還是得做。都怪那該死的社交恐懼……現在正值畢業季,很多畢業生在網上搜索最多的居然是「有沒有不用跟人交流的工作」,這個話題還掛上了微博熱搜,瞬間引爆了網友們的議論。
  • 家長如何與老師溝通,才是真的對孩子好?
    今天就跟大家聊聊,怎麼跟老師溝通才是真的對孩子好。 1 管好自家孩子,不給老師添麻煩 跟老師溝通的第一個層面:把自己的孩子管好,不給老師添麻煩。這也是跟老師溝通的最基本要求。
  • 不想少吃,不想運動,想一直瘦?人生總有取捨,有付出才有收穫!
    說說被報導的這個事兒:一個姑娘去一個美容機構做埋線減肥,美容院號稱「無痛」,並且能每天能至少減一斤,甚至好幾斤。但是真的做的時候,這位姑娘說:「很疼,很痛,能哭出來那種。」 往肚子,大腿,小腿上扎針,然後把類似金屬材質的線,埋進去,針拔出來,線在裡面(聽著都疼,毛骨悚然)。 有人敢做容嬤嬤,就有人敢去當紫薇啊。效果?呵呵。
  • 青春期的孩子難溝通?《如何說少年才會聽?怎麼聽少年才肯說?》
    通常孩子不肯跟父母多說,是因為父母根本不會聽,不會聊,聊著聊著就把天聊死了。例如:當孩子抱怨作業太多,媽媽會如何應對呢?孩子:媽媽,今天作業太多了,我都不想做了。媽媽:不做作業怎麼行,老師明天不會批評你嗎?再說,老師布置作業也是為了你們好,別抱怨了,有這抱怨的功夫還不如趕緊做呢!孩子:煩死了,我知道了,不跟你說了。
  • 當我聽不懂你的語言/服務員與客人的溝通故事
    走在長長的走廊,聽到嘰哩哇啦的聲音,真的想問,這麼大聲音,您都說的什麼?有些地方的口音雖然很重,但是因為同屬北方,還是很容易能夠溝通。但是如果是南方客人,那就剩下懵圈茫然,真的聽不懂啊聽不懂。好像北方人只要不是跑的很遠,就會溝通無障礙,壓根不想去糾正自己的方言。所以,客房樓層的服務員是河南話,東北話,山東話,怎麼說都能懂。但是把客人說的Waifai聽成「外賣」,把水果刀聽成「洗頭膏」,鬧了一出出烏龍,都是我們的曾經歷史。自己滿口方言,客人的話更是連猜帶蒙,倆人都是急的瞪眼。
  • 孩子不想起床、不想寫作業、不想上學…無法跟孩子溝通怎麼辦?
    ,不想刷牙,不想吃飯,不想上學,到回家不想寫作業,不想睡覺,家長几乎每天都在孩子的各種挑戰中度過,孩子越來越不聽話,越來越沒法跟孩子溝通……好父母,除了愛還需要智慧。親密的陪伴,讓孩子有安全感,有愉悅感之後,再嘗試跟孩子溝通,提出自己的要求。比如陪孩子玩了會遊戲之後,可以嘗試跟孩子溝通:「今天因為考試成績的事情,老師找媽媽了。你不用擔心,這個談話我並不是要責怪你。
  • 為什麼全世界那麼多人都多少懂點兒英語?
    但要想讓這份驕傲變成讓國家更加強大的動力,恐怕就得往理性方向去引導、詮釋、領悟——因為掌握核心技術,所以有資格用自己的語言而不是「他們的」語言「說給他們聽」,不反對!個中有什麼必須這樣做的技術性因由,不懂,也不知道,當然就不敢亂講。但是,因為國家強大,就可以丟開英語,不說是什麼「主義」,只說,「力道」上,有點兒「過猛」。
  • 兩個人在一起溝通困難?難的不是「說」,而是「聽」
    可真的是不能溝通,還是你不願意聆聽? 你真的有放下自己的固執,去好好的聽過愛人說話嗎? 可能大多數的人認為,溝通就是自己說話讓對方聽,事實上是如此嗎?所謂「溝通」,是兩個人彼此都需要坦露自己的想法,也都需要聆聽對方的感受。
  • 胡可表白沙溢:珍惜最近的愛人,儘管他真的有點兒囉嗦!
    胡可:「和三五好友到郊外過周末,哥哥下周一最後一批返校,慶祝孩子們重返校園,慶祝我們逃出生天,開車前往預定好的民宿,孩子們坐在後面放歌聽,忽然響起了《愛人啊》,於是想起了那段浪漫的旅行!參加節目的初衷是想放鬆,放肆,放飛自己,射手座的我,不喜歡被約束,不喜歡聽嘮叨,可朝夕相處的他,絮叨,喜歡管著我,習慣媽媽式的關心,外出工作會打電話問我吃飯了沒有,天氣轉涼了,會提醒我穿秋褲了沒有,在家裡總是告訴我要把東西收好,不要找不見的時候抓耳撓腮,我想控制體重,他總是說,都多大歲數了,還是身體重要,多吃一點兒。
  • 問卷大調查:小學生們最不想聽的話有哪些?
    但韓偉傑認為,孩子不是一個學習機器,不能只允許孩子成功不允許失敗,也不能要求孩子必須按照父母的選擇來走,在孩子成長的過程中,孩子學習的過程,經歷、閱歷等有時候比學業更重要。數據顯示,「不準看電視不準玩」這類命令語成為孩子們最不想聽的話,有24.83%的孩子選擇;「快去寫作業」「動作快點」等催促類話語,排名第二,令24.73%的孩子心生厭惡;沒有比較就沒有傷害,「別人家的孩子……」也成為打擊孩子的重點語句,有22.14%的孩子不想聽父母將自己和別人家的孩子比較,成為孩子最不喜歡聽的話第三名。
  • 素顏霜是真的好用,還是雞肋產品?
    記得最早接觸的就有一款產品叫素顏霜,當年的廣告可是把我迷得七葷八素,什麼一抹無暇、養膚護膚、清透滋潤、可代替防曬粉底巴拉巴拉之類的,而且你有沒有感覺,素顏霜這個詞聽起來就具有誘惑性啊~不過激情消費之後覺得,也就這樣,我果然還是太年輕。然鵝後臺還是有很多人問素顏霜這個東西怎麼樣,我還以為不流行了,但是總是有成長到合適年紀開始接觸化妝的妹子呀。
  • 爸爸,我真的不想去幼兒園了!
    「爸,我真的不想去幼兒園了!」兒子眼淚汪汪地哀求。這孩子,還在為昨天的事兒耿耿於懷!昨天晚上,已經做好了他的心理工作,現在又打退堂鼓了。聽他媽媽講了事情的來龍去脈,我摸了摸兒子的小腦瓜,抽了幾張紙巾,拭去他臉上的淚水,安慰他:「好了好了,不哭了!我以為多大的事兒呢。你又不是故意的!
  • 我也不想吼孩子,可他不聽啊!家有「耳旁風」,溝通是父母必修課
    你怎麼不聽呢?」「耳朵長哪兒了?媽媽在跟你說話呢!怎麼沒反應?」「好好說不聽是不是?非得我跟你吼才高興?」想想看,這些話是不是很耳熟?你對孩子是不是也說過無數次?★ 吼的聲音越大,說明你越弱 ★在家庭中,我們總是認為父母是權威,是發號施令的人,擁有絕對的強勢地位,可以指揮孩子做這做那,可你有沒有想過?你的吼叫真的有效果嗎?
  • 一生氣便無法溝通的星座,不聽就不聽,就是任性你奈我何
    十二星座中的這三個星座便是如此,他們一生氣便無法溝通,不聽就不聽,擺出一副繼續任性你奈我何的樣子來,讓人非常無奈。處女座無論在工作還是生活中,處女座給人的印象一直都是彬彬有禮的,他們極少在別人面前表現出有損自己形象的態度來,哪怕被人招惹了也暫時克制住自己的脾氣。
  • 優秀學校的標誌:對老師有點兒寵愛
    他的新同事裡,有來自耶魯大學、倫敦政治經濟學院的畢業生,以及北京大學和中國科學院畢業的博士。「十一學校為何能吸引這麼多傑出的人才?有這個必要嗎?」校長問。他幾乎不給學生們留課後作業,但從來沒有忽視對學生的觀察,悄悄地為他們分層:有6人能在一年內學完高中三年的內容;有幾個很用功,基本上不用管;有幾個實力很強,但經常偷懶,屬於潛力股,得不時刺激他們;有不到10人處於末端,滿足高考的要求就行了。
  • 我媽說:媳婦懷胎十月給咱生孩子,咱對她好,過分嗎
    我媽說:媳婦懷胎十月,歷經艱辛給咱生孩子,還冠上咱的姓,咱對她好,過分嗎? 所以當我們遇見媽寶男,我們下意識的就想跑,總不能拿自己的一輩子去賭媽寶男的自我覺醒或者被我們改變吧,至少我肯定自己沒這種「改造」能力,我寧願繞過媽寶男再去尋找自己的另一半。 但是凡是都有例外,有一種「與眾不同」的媽寶男還是我們喜聞樂見的。我朋友樂兒的先生就是這種特殊的媽寶男。
  • 智慧父母課程之四《你說我聽,溝通有妙招》
    10月13日晚上,國家二級心理諮詢師陳曉笑老師在上塘城市書房主講智慧父母課程第四課《你說我聽?溝通有妙招》,此次活動由縣文廣旅體局主辦,縣圖書館承辦。比如:與孩子溝通不好,孩子不聽話,玩遊戲,厭學等等問題,現場的氣氛是非常的活躍。大家好像都迫不及待的想知道解決的方法。這時陳老師給我們放了個視頻,看了之後發現一個問題。一個人不能只顧自己說,要感受對方的回應,說多不如會聽。大家又紛紛的議論起來,說出自己的想法和意見,可見大家的積極性比當年上學時更高。
  • 老師:家長您直說,咱的孩子到底能不能揍
    少數派耳根子軟,一聽說老家人有了事兒,立刻大手一揮的把事兒給包攬了下來。當時說的輕鬆,實際上,少數派可是求爺爺告奶奶的央求著前同事給點面子,拍著胸脯保證咱家的孩子多麼的聰明伶俐、多麼的乖巧懂事,可結果呢……▎孩子做錯事,能不能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