建設和諧社會,要從建設和諧家庭做起。忠誠的熱愛你的家庭吧,不要等到永遠失去的時候,再苦苦地尋找它!
孩子和家人的溫馨畫面
文‖大眼睛媽咪 文章是原創性文章,歡迎您的分享與轉載,喜歡點關注哦!
在生活中,我們隨處遇到的都是奶奶在看孩子,當然,偶爾也遇到有姥姥看孩子的情況。但是在現在人的認知中,好像是奶奶看孩子是應該的,是他們的孫子,而姥姥看孩子卻能得到子女意外的偏愛。
其實對於看孩子這個情況,大家都是有誤解的。但是因為社會風氣的影響,很多人都認為奶奶看孩子是應該的,看的是他們的孫子或者孫女。俺姥姥看孩子一般是父母要求的,有的時候甚至會父母被拒絕的。
老人們對孩子的愛護
案例:
文文,今年28歲了,剛生了一胎,是個兒子。這時候看孩子就成了兩口子議論的話題。文文是讓孩子他奶奶看的。據文文說,最開始的時候是想讓孩子的姥姥看孩子。給孩子姥姥說過這個事情,但是被孩子的姥姥一口否決了。孩子的姥姥的回答的理由很簡單,這個孩子又不姓我們家的姓,應該讓他們去看。這時候文文也沒說什麼,但是相信聽到這樣的話文文的心裡是不舒服的。
後來文文就給孩子奶奶打電話,讓孩子奶奶給看的孩子。孩子奶奶也沒說什麼,直接就給看了。在日後的相處過程中,文文和孩子奶奶也有很多矛盾。但是文文考慮到如果和孩子奶奶鬧矛盾,就沒人給看孩子了,很多時候就把自己將要發脾氣的性格給壓制了下來。
老人在撫摸孩子
在文文那心裡也知道,看孩子不容易,也是非常辛苦的,但是在日常生活中,很多時候就會因為看孩子產生很多矛盾,很多問題。因為不同時代,不同性格的看法也不一樣。所以說,婆媳矛盾也是這樣產生的。
那麼為什麼在現在很多人眼裡,奶奶看孩子是應該的,姥姥給看孩子就不應該呢?
01、傳統思想在作怪
很多老人或者是年輕人的心裡其實都有傳統的思想。那麼就是嫁出去的閨女潑出去的水。感覺女兒嫁給別人了就是人家的人,女兒的孩子就是人家的孩子,和自己沒有關係。很多人都是因為傳統思想在作怪,老人有、年輕人也有。
很多時候老人們有傳統的思想
在老人的錯誤認知裡,好像這個孩子不信他們家的信就是人家的,不是自己的。其實他們疏忽了,那個孩子是他們女兒生的,也是他們自己的孩子。
02、老人偏心眼
在老人的認知裡,好像從小就有一個自己喜歡的,或者是不喜歡的孩子區別對待。那麼就有現在我們說的老人偏心眼。好像只要我們一說到老人偏心眼,老人們就愛說:手心手背都是肉,怎麼會不疼你呢?那在我們年輕人的認知裡,手心和手背的肉也是不一樣的。手背的肉好像天生就是為手心的肉遮風擋雨的。
老人們總會選擇一個自己特別喜歡的孩子去疼愛
所以說,不管老人和年輕人在認知裡都有偏差。我們覺得老人偏心眼兒,老人還覺得我們這樣不講道理。
03、奶奶是孩子他爸的娘
也不知道是從社會角度看,還是從人情世故上看。在家庭的生活中,很多人都覺著,奶奶是孩子他爸的娘看孩子是應該的。有的時候甚至認為這個孩子就是為他生的。這樣的錯誤認知也會導致我們偏差的認為,奶奶看孩子是應該的。
不管是哪種情況,作為父母的都不容易。所以說也沒有什麼應該和不應該。孩子奶奶看孩子也是因為疼這個家庭疼這個孩子。那如果姥姥去拒絕看孩子,那會不會從另一方面反映姥姥不愛這個女兒不愛這個家呢?
孩子和家人在交流互動
事情要從多方面考慮,有的時候,老人的身體狀況可能不允許老人再繼續給您看孩子。還有的時候可能孩子姥姥有其他的孩子要看,所以女兒家的孩子只能退後了。
不管到最後是誰給看的孩子,其實我們都應該做到感恩。因為在生活中的每個人都是不容易的,看孩子辛苦,相信每個過來的寶爸寶媽都是知道的。對於我們自己的父母,要懷著感恩的心。
那麼在看孩子的相處過程中,怎麼做會相處的比較融洽呢?
01、多體諒和理解長輩的不易
看孩子也是一個苦活累活。那既然看孩子都這麼苦,這麼累,我們又何必老是找長輩的麻煩?或者是說有看不順眼的儘量壓制下來。多體諒一下和理解一下長輩,這樣在看孩子的過程中也能融洽的相處。
孩子們調皮不好看護,也要理解老人的辛苦
02、表達對父母的感謝
對於父母也是一點一點把我們自己看大的,那麼現在父母來看我們的孩子,我們應該表示感謝和感恩。時常表達一下對父母的感謝,可以給父母買一些小禮物。讓父母知道我們知道他們不容易。
生活中,也要表達對老人的感激
【溫暖寄語】:
關於是奶奶還是姥姥看孩子的事情上,其實老人也是不容易的。作為小輩的我們也多一點體諒和理解。讓咱們在看孩子的同時,也能體會到看孩子的樂趣,豈不是也是很好看的一張畫面。
圖片來源於網絡,如有侵權可聯繫刪除。
今日話題:你們家是奶奶看孩子還是姥姥看孩子呢?你們覺得是應該的嗎?歡迎討論。
大家好,我是大眼睛媽咪。如果您在育兒的問題上有不解,或者疑惑可隨時聯繫我。給您最專業,最耐心的回答。願在育兒的路上伴您左右,與您共同見證孩子的健康成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