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編是從小被奶奶帶大的孩子,童年時期奶奶在胡同養貓,是非常有名的。所以從童年小編就跟著貓咪一起長大,結果到了現在,從事了寵物行業,還開了自己的收容所,看來童年經歷真的會影響職業規劃。在這29年裡,一直都有各種各樣的小動物陪伴著小編。我們那個年代,動物表演還是非常流行的,所以爸爸媽媽經常帶我去全國各地遊玩,就難免會經常欣賞動物表演,不論是水族館的海豚白鯨,還是馬戲團的狗熊大象,還是雜技城的動物特技表演,小編從小就看了很多。那個時候,我還是個孩子,社會上也沒有流行抵制動物表演這一說法,不知道大家有沒有印象:90年代的馬路上耍猴是經常可見的。
那個時候大家並沒有覺得動物表演是很殘忍的事情,畢竟小編童年那個年代,娛樂活動的確匱乏,廣大居民也會把看看動物園的動物表演噹噹娛樂活動,當時的娛樂行業落後,確實也造就了動物表演行業的火熱。不像現在,大家打發時間的活動越來越多了,海洋館和動物園修建的越來越大設施越來越多,以前一個動物園1個小時就逛完了,現在去北京動物園,沒有個三四個小時都走不完。
這篇文章的起因是這樣的,上個月小編閒著沒事,去了一趟「中國雜技之鄉」吳橋,本來是打發打發時間看看江湖演義什麼的表演,結果誤打誤撞發現廣播在呼喚大家去動物演繹場看動物表演。在這之前,小編已經有10年沒看過動物表演了,於是就把 「來都來了」的思想落實到了實際,跟著人群去看了大象和老虎的表演。說實話,沒有童年那種開心歡樂的感覺。因為慢慢了解到了動物表演背後的殘忍,再加上身在動物行業,知道不少訓練內幕,所以看表演的時候也是一直在嘆氣,看了十分鐘就離開了。回來之後就看到了世界動物保護協會的郵箱推送給我我這樣一個新聞:
在這裡想和大家解釋一下大象展覽,其實就是巡迴表演。只不過因為近年國際上不允許出現以盈利為目的虐待性動物表演,所以動物表演都改名叫「動物展覽」了。
借著這個機會,想跟大家說一下關於動物表演的一些個人見解,這篇文章不是呼籲各位強烈抵制動物表演,也不是支持各位去欣賞動物表演,只是把小編知道的一些事實展示給大家,讓大家對「動物表演」有一個更深的理解。
動物表演是什麼形式?
動物表演的形式主要分為兩種:模仿人類的動作以及表演高難度或具有危險性的雜技動作。大部分從事表演的動物是野生動物,如大象、老虎、獅子、熊、猴子、海豚、海豹等。常見的表演內容包括:大象騎自行車/踢足球、與獅子散步、黑熊走鋼絲、頭入虎口、老虎獅子鑽火圈以及海豚和海獅頂球等。
這種表演形式在我國興起於上世紀80年代,目的是增加經濟收入。這種表演形式,以虐待性訓練然後上臺後虐待性表演為主。迫使年幼動物從小和父母群體分離,強迫與天敵同臺,藉助殘忍的訓練來消除野生動物的天性。例如:老虎和馬同場表演;強行讓獅子老虎這些天生懼怕火焰的動物接近火焰;讓四足著地的動物長時間兩足站立等等。
用以表演的野生動物,是不太可能被放歸自然的,因為老虎會鋸斷爪子,狗熊會被鋸斷獠牙等。往往只能一輩子就被圈養在表演場所了。
動物表演的背後,隱藏著殘酷的現實
天生與各類生物為敵的動物,例如老虎獅子和西班牙鬥牛使用的純野生公牛,是根本沒有被完全馴化的。那麼如何防止在訓練中出現傷人事件呢?
我們來看看以下人民日報的部分採訪調查。因為小編保存的圖片過於殘忍和血腥,每看一次小編的心都流血一次,所以不便公布太多。
大象:訓練者採用各種手法來使大象屈服,包括將大象毆打倒地、剝奪睡眠以及強迫挨餓、脫水。若大象有任何牴觸,都會在斥責聲中被馴象專用的棒刺或鐵鏈毆打。
老虎:被用於馬戲表演的老虎,牙齒被磨平,甚至被拔掉。那些被強迫表演一輩子的老虎,當老年後,往往逃脫不了被做成虎骨酒的結局。
黑熊:黑熊從小就被施加殘忍的訓練。用鐵鏈拴住小熊的喉嚨,強迫小熊站立。儘管小熊很累很害怕,但仍然要持續站著,否則就會嗆到或者窒息。
還有猴子、公牛……等等你能看到的任何用於表演的動物,背後的訓練大多都是慘無人道。因為這種訓練可以在最短時間內馴服動物,讓動物上臺表演實現盈利。(相對來說,海洋動物的訓練並不殘忍,尤其是海豚,因為本身智商就很高,而且非常親近人類,只要用食物引導大多數表演用海豚是非常願意配合表演的,海豚把表演當做和飼養員的日常遊戲互動,很多海豚和飼養員關係非常緊密,其實這是一個好現象。但就海豚的飼養場所來說,是不能適應海豚每天的遊泳需求的。)
動物表演背後如此殘忍,為何還在繼續?
既然動物表演背後的訓練如此殘忍,為何還有如此多的表演在繼續?尤其是一些三線城市,動物園中依舊能看到動物表演的演出場所。這一切無非是為了用動物表演的噱頭,來吸引遊客賺取門票。當然,有些高端的動物園例如北京海洋館、樂島海洋公園等也依舊在進行動物表演,但是我們在這種動物園看到的表演,並非「虐待性動物表演」,而且大多數這種動物園,是國家野生動物研究基地,有動物行為研究的工作在身,動物表演賺取門票並非主要目的而已。
這裡面進行動物表演的動物,全都是受到非常優秀的對待的,從飼養和馴練上來說,採用的人工繁殖的野生動物,從小就少了一部分野性,享受到科學合理的飼養和符合動物行為學的訓練,從生到老,都安排地妥妥噹噹的。這種動物表演,即為正常的動物表演。對於這種符合動物天性的合理的帶有宣傳性質的表演,不僅能為大家帶來歡樂和知識的科普,也能為園區帶來非常可觀的收入,這部分收入,也是提升動物園中動物生活質量,進行動物行為研究經費的重要來源。
其實早在2010年國家林業局就下發了《關於對野生動物觀賞展演單位野生動物馴養繁殖活動進行清理整頓和監督檢查的通知》,要求全面禁止虐待性動物表演。同年住建部也發布了《關於進一步加強動物園管理的意見》,要求城市動物園及公園停止動物表演。隨著我國法令和社會文明發展越來越快速,2013年7月2日,住建部又發布了《全國動物園發展綱要》,明確指出動物園"嚴禁動物表演"
很多朋友看到的非著名的馬戲團動物表演、普通動物園的動物表演,其實大多數都是「虐待性表演」,是不符合規定的。如果真的想看動物表演,請一定要去省級以上的4A以上動物園。
抵制動物表演,傳統的西班牙鬥牛怎麼辦?
很多人有這個疑問:動物表演被明令禁止,那代表西班牙傳統的鬥牛怎麼辦?
西班牙鬥牛運動,和玉林狗肉節一樣,是西班牙傳統的運動。最早被用來祭祀使用,一開始被作為彰顯西班牙人民的英勇而被視為藝術,只流行在皇室內部。
其實西班牙鬥牛早在18世紀中期,西班牙國王菲利佩五世就對於這項運動深惡痛絕,認為這種容易對皇室成員造成傷害的殘酷運動應該被禁止。結果在皇宮中被杜絕後,反而流傳到了民間。其西班牙的鬥牛活動到現在,在西班牙國內都慢慢被禁止了。例如西班牙加泰隆尼亞、巴塞隆納、加納利群島等地區,都頒布了法令嚴格禁止鬥牛。原因非常之直觀:
第一:社會的進步讓娛樂互動越來越豐富,這種反人道的運動並不能帶來積極影響;
第二:從動物保護角度看,「可以殺,但不可以虐」的思想慢慢被大家接受,西班牙群眾也開始抵制了鬥牛期間殘忍的虐殺過程;
第三:哪怕是傳統的鬥牛,現在這項運動也早已喪失了原本的尊嚴。靠虐殺公牛,的確能體現原始時期工具落後的情況下人類的英勇,但現在看來,人類的英勇不應該在虐殺動物身上體現出來。畢竟文化的流傳在於取其精華去其糟粕。
所以就連傳統的西班牙鬥牛都在慢慢停止發展了,也越來越少人願意去欣賞鬥牛表演了。這就好像,現在飲食豐盛的社會,食用狗肉的必要性也很低了,因為當初的社會是因為食物來源少而發展成吃狗肉的習俗。
一句話總結依舊是世界動物保護協會說的道理:可以人性地殺,但不可以虐。
如果碰到非法的動物表演,你會讓孩子看嗎?
動物保護人士會說:抵制動物表演,堅決不看。
但小編想傳達一個新的看法,這個看法僅代表自己:
我已經不會去主動尋找動物表演看了,兩個原因:第一是我已經在童年看了很多;第二:我明白動物表演背後的殘忍。
但是如果帶著孩子在遊園時候偶遇了動物表演,小編會給孩子買一張票,帶他去看一看,然後會告訴我的孩子:
「我們的地球上,有各種各樣的物種,有你能在這看到的老虎大象,獅子黑熊,也有你不容易看到的海豚白鯨。我們人類不是地球上的唯一群體,你現在看到的動物表演,可能會給你帶來歡樂,滿足你的好奇心。
但是孩子,你知道嗎,在這些動物表演背後,隱藏著你不知道的血腥和殘酷:熊寶寶和小老虎從小就離開了媽媽,被關禁閉在一個暗無天日的小籠子裡。它們沒有小夥伴一起在野外自由地奔跑,被我們人類去掉了賴以生存的牙齒和利爪,每天從早到晚被強迫著表演和訓練。
這就好像每天都把你關在屋子裡,讓你不停寫作業一樣,你覺得它們快樂嗎?它們奉獻了自由,才把歡樂的一面展示給了觀眾,它們是非常偉大的。
如果你喜歡它們,覺得它們很可愛很聰明,我們應該在這裡它們表演嗎?我們應該儘自己所能,保護環境,讓它們能在更適合它們的原始草原上自由的成長。你看到的大象如果再這樣被我們人類違法捕獵下去,可能很快你就再也看不到它們了。
以後爸爸媽媽也不會制止你來觀看動物表演,因為這是你的權力,但是孩子你不能忘記:我們的快樂是建立在它們痛苦之上的。它們是我們的朋友,我們不能這樣對待朋友。」
我還會給孩子和大象合一張影,放在還在他的房間告訴他:「現在我們已經看過動物表演了,也和它們合影過了,好奇的心理滿足了,如果你喜歡她們,長大後你要為了改善它們的生活而努力,我們以後看它們在野外自由奔跑的樣子,不要再來看失去自由的它們表演了好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