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看待學生回答問題及作業錯誤的反思

2020-12-14 農村小學數學教育

在課堂上,我們的孩子在回答問題及作業時通常都會犯錯誤,不可能全部都是正確的答案,包括我們的老師可能也有犯錯的時候,因為人總有犯錯誤的可能性,但如果學生犯了回答及作業的錯誤,作為我們的老師,應該如何去看待和處理好這些問題呢?

其實我們的身邊有很多這樣的老師,可能都是一味的批評和責備,剛剛才講過,剛剛才在黑板上板書過,怎麼又不會了,真笨等等這些不好聽的評價方式,或者是給回答問題的同學一個酸溜溜的眼神,直接讓他坐下,簡直就是給孩子潑了一盆冷水,可以想像我們的孩子此刻的內心多難受,我們的老師又想過嗎?其實這樣會打擊我們的孩子的自尊心,讓孩子們信心受到重挫,心靈受到極大的傷害,這種不科學不明智的評價方式是不可取的,同時也是不提倡的。

我們的孩子在學習的過程總是會犯錯誤的,也許他真的是這個知識點沒有掌握紮實,在接受知識的過程中,有的較快,有的屬於慢熱型,我們只要用心慢慢的引導,關注,關愛她們,花兒總是會開放的,只是時間的長短問題。

北京芳草地集團的某教育專家曾說過,我們要從孩子的課堂上去找錯誤,沒有怎麼辦?作業中去找,單元檢測中去找,期末檢測中去找,以問題為導向,找出問題錯誤背後的原因,深層次去剖析問題錯誤的相關知識。用她的話說,一個錯誤的問題就是一連串的知識點。孩子們有問題了是好事,就有助於我們的教師開展教育教學,想想看,孩子們都沒有問題了還談什麼教學,教學的過程就是不斷探索,不斷創新,不斷探密的過程。讓孩子們真正融入進去,他們會感覺到知識就像海洋一樣,浩瀚無垠。

所以我覺得在課堂上孩子們有了問題,不要打擊孩子們的信心,不要給孩子們潑冷水,有問題就要馬上抓住這個問題進行展開,讓更多有問題的學生參與進來,共同研究,共同學習,共同進步。沒有問題,也需要讓孩子們多提問題,善於提問題,同時也培養了孩子提出問題的能力,語言組織及表達的能力等。

教學就是啟發孩子心智的過程,教師要不斷創新教學過程,正確看待孩子們的問題錯誤,從問題中不斷去拓展知識結構,從而引導,啟發孩子們更多更新的思考。

相關焦點

  • 高校輔導員布置作業反思為啥沒對象 學生:我是來上學的
    日前,湖北一位高校輔導員給大學生布置的暑假作業引來了一場議論。作業內容是剖析自己的優缺點,反思自己為啥沒對象,寫一封表白信給未來的Ta,要求微博提交,並@老師。這份新奇有趣的作業讓學生總結自身反思當下,不乏創意,但質疑聲也隨之而來,言下之意是大學生必須得脫單找對象嗎?當然不能指望一份暑假作業就能找到自己的愛情,老師的這番小心思你讀懂了嗎?
  • 正確看待學生的家庭作業
    正確看待學生的家庭作業時間:2020-12-10 15:32   來源:搜狐   責任編輯:青青 川北在線核心提示:不知從何時起,家長和老師因為作業產生矛盾的新聞頻發,有的是因為老師要求家長批改作業引起家長的不滿,認為批改作業是老師的工作內容;還有因為作業量問題產生的矛盾,有老師布置的家庭作業太多,造成孩子學習任務過重
  • 如何從錯誤中反思並擺脫負面情緒?
    每個人都會犯錯,如何從錯誤中學習,如何從錯誤中解脫自己的負面情緒,作者向我們講述了這樣的幾個方法。文章譯自Medium,作者Patricia Haddock,原標題How to Recover, Release, and Revamp After Mistakes。
  • 58同城:面對「如何看待加班」問題,這樣回答更加分!
    比如說,我們在面試中經常會遇到一些比較刁鑽的問題,如果回答不好,就可能會成為減分項。像是「你如何看待加班」這個面試問題更是經常會被問起,如果回答接受加班,可能會給自己挖坑;如果回答不願意,又會給自己的工作態度減分。那麼如何回答才會更好呢?
  • 作業中對同位角的理解錯誤剖析
    作業中對同位角的理解錯誤剖析人教版七年級下冊《相交線與平行線》中,對三線八角的理解是基礎,然後再學習平行線,通常情況下,教材中對三線八角的識別難度並不高,因此,學生在面對後續章節中較複雜的圖形時,如果在前面對同位角理解不夠透徹,那麼,便會導致一系列識圖問題
  • 10張學生的試卷告訴你,應該如何分析試卷,如何反思錯誤?
    對於初三的學生來說,中考是人生的一大轉折點,而中考模擬的最大的意義就是幫助你完善自己,從而從容面對中考。模擬考試可以幫助學生找出自己複習的漏洞,從而查漏補缺提升自己;還可以鍛鍊學生的考試心理,訓練學生快速的進入考試的狀態;還能培養的學生的應試技巧,積累考試經驗;所以一定要重視模擬考試,筆者認為:結果不重要,重要的是對試卷的分析,對錯誤的反思。所以老師分析了很多學生的試卷,找出他們的錯誤的原因,從而切實有效的提升他們的成績。
  • 學生不願回答問題?也許是課堂提問的方式不對
    提問是教學的靈魂,是完成教學目標的主要方式,也是激發學生積極思維的動力。肯尼基·胡德曾說:「教學的藝術全在於如何恰當地提出問題和巧妙地引導學生作答。」但現階段,大部分教師未能認識到這一點,認為提問就是提出一個問題,然後讓學生做出正確解答。這種提問方式不但機械性強,而且很難促進教學質量的提高。
  • 如何看待在線教育中的學生角色
    反思深刻。每一次出現問題,她都能深刻反思,並系統解決問題。計劃、應變和決策能力極強。該同學的計劃性比A同學更強,她不僅計劃下一回合的管理,甚至計劃到下下回合的管理。而她在應變過程中表現出來的決策能力也讓我大吃一驚。
  • 老師給孩子批改的作業,讓我這個做家長的反思自己
    引子最近孩子一直居家學習,作業基本都是拍照上傳,老師在網上批改反饋。孩子的作業我都把過關,但是並不是都能全對,有時候仍然有錯。這引起了我的反思。01有一次是這麼一道題:判斷:「縣」的部首是「丨」。你或許會問了,你不是說你給孩子檢查作業了嗎?你怎麼檢查的?用眼看看?憑藉經驗?你不是老說:要認真檢查,不能想當然嗎?你自己也沒做得多好啊!懟得好!這正是我要反思的。我確實給孩子檢查作業了。確實不是只用眼看了一下,我還查了字典。我挺認真的。
  • 如何看待學生的主體地位
    當中國的高等教育從「精英型」向「大眾化」發展,從「賣方市場」向「買方市場」轉變的今天,一個問題越來越凸顯在眾多高等學校面前——在高校擴招後的新形勢下,學生與學校教育教學到底是一種什麼樣的關係?如何看待高校學生的主體地位?記者就此問題採訪了首都師範大學黨委書記謝維和教授。
  • 中國人如何看待外國人對於中國的刻板印象?路人回答挺精彩
    (中國人對外國人對於中國的刻板印象感覺如何?)。說實話,外國人認識中國多數是通過新聞媒體和電影。類似「中國人都會功夫」這樣的觀念還有不少老外信以為真。在知乎上也有不少類似這方面的個人回答,然而普通中國人是如何看待外國人對中國的看法的?看看下面路人對於類似問題的回答吧。▲中國人如何看待外國人對於中國的刻板印象?
  • 家長應該怎樣看待孩子的作業?
    家長應該怎樣看待孩子的作業?最近經常看到各種與「作業」相關的新聞,比如幼兒園老師讓學生帶1億顆糧食到學校、家長深夜發微信問老師睡了沒?(因為家長和孩子都還沒有睡,還在做作業)、老師批評家長未幫孩子批改作業等。
  • 面試每日練 | 小雅上課不積極回答問題,你會怎麼辦?
    可從上課回答問題的必要性,入手進行點題,並且進行原因分析學生是不是有牴觸心理,還是對知識掌握的不牢固,反思自己的授課方式,提問方式有沒有問題。在學生方面要溝通,學生做好預習樹立信心,通過班會溝通,討論學習的方法,教師科學備課,預設提問。調動學生的積極性主動性,最後總結反思。
  • 如何向有限的英語作業要質量
    英語作業是教師教學中不可缺少的一部分,是課堂教學的有效延續,是檢測學生英語學習,掌握英語知識的反饋,也是檢測教師教學效果的一架反光鏡。那麼怎樣使作業發揮它該有的作用呢?  作業前,囑咐一二。教師在布置作業前對學生的作業質量提出嚴格的要求。
  • 「代寫寒假作業」現象走俏值得反思
    「代寫寒假作業」現象走俏值得反思 發表時間:2015-03-03   來源:  筆者在一些信息分類網站上輸入「代寫寒假作業」,就出現了近百條搜索結果。有「槍手」發布的代寫信息,按照作業內容的多少和難易程度,價格從幾十元到幾百元不等,也有學生發布的捉刀代筆的一長串的消息貼。寒假作業代寫的需求之旺盛令人咋舌。   誠然,學生網上尋找「槍手」代寫寒假作業是一種學習態度不端正的行為,這是懶惰的表現,亦是失信的行為,需要家長、老師批評教育,加以引導。
  • 屢屢出現學生自殺事件,你如何看待!
    學生自殺,跳樓,跳河都是什麼原因造成的?作為父母的我們,該當如何呢?辛辛苦苦整的血汗錢,都是為了自己的孩子,省吃儉用留點積蓄也是為了孩子,而如今孩子不但不學會珍惜,還選擇自殺,放棄了父母眼一閉就這樣解脫了,也不理解大人的心痛。
  • 《老師請回答》大中小學生同上一堂課;如何看待網絡直播?
    隨著當下直播帶貨的熱潮,網絡直播成為今年最受追捧的全民互動形式,同時學生群體也成為網絡主力軍。本期節目邀請到了北京師範大學新聞傳播學院副院長張洪忠,清華大學電機系黨委書記於歆傑,中國人民大學附屬中學教師李永樂,以及歌手、主播馮提莫,共同講述如何正確看待和利用網絡直播。
  • 錯誤的自我「反思」,反而有害 | 如何區別反思和反芻?
    今天,我想將自己學到的與大家分享,聊聊什麼是反芻、什麼又是真正的反思,以及如何反思。01.什麼是反芻?反芻指的是人們過度地、反覆地重溫過往的負面經歷和感受。它具有兩大特點。首先,反芻是侵入性的。(Eurich, 2017)△ 佟掌柜每次遇到不開心的事,仍然是歸咎為同一個原因而反思注重成效(productivity)與對問題的解決。
  • 「作業寫一半馬桶炸了」,老師以為學生撒謊,聯繫父母后秒打臉
    炸聲響亮在家中迅速引起了家人的關注,就連正在寫作業的孩子都被吸引過來了,導致作業沒有寫完。>孩子回答道:作業寫一半馬桶炸了,面對這個「因為馬桶炸了,才沒寫完作業」的理由,老師當然是不相信,認為學生撒謊。
  • 學生作業變家長作業?解決批改作業問題要減少作業量
    小編碎碎念  12月10日,教育部召開新聞發布會,針對「杜絕將學生作業變成家長作業」的問題,教育部表示對於教師布置懲罰性作業、要求家長完成或批改作業等明令禁止的行為,要進行嚴處。  關於孩子學習,家長老師該怎樣各負其責?如何做好家校聯動,在不同層面對孩子提供更優的教育?小編有話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