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課堂上,我們的孩子在回答問題及作業時通常都會犯錯誤,不可能全部都是正確的答案,包括我們的老師可能也有犯錯的時候,因為人總有犯錯誤的可能性,但如果學生犯了回答及作業的錯誤,作為我們的老師,應該如何去看待和處理好這些問題呢?
其實我們的身邊有很多這樣的老師,可能都是一味的批評和責備,剛剛才講過,剛剛才在黑板上板書過,怎麼又不會了,真笨等等這些不好聽的評價方式,或者是給回答問題的同學一個酸溜溜的眼神,直接讓他坐下,簡直就是給孩子潑了一盆冷水,可以想像我們的孩子此刻的內心多難受,我們的老師又想過嗎?其實這樣會打擊我們的孩子的自尊心,讓孩子們信心受到重挫,心靈受到極大的傷害,這種不科學不明智的評價方式是不可取的,同時也是不提倡的。
我們的孩子在學習的過程總是會犯錯誤的,也許他真的是這個知識點沒有掌握紮實,在接受知識的過程中,有的較快,有的屬於慢熱型,我們只要用心慢慢的引導,關注,關愛她們,花兒總是會開放的,只是時間的長短問題。
北京芳草地集團的某教育專家曾說過,我們要從孩子的課堂上去找錯誤,沒有怎麼辦?作業中去找,單元檢測中去找,期末檢測中去找,以問題為導向,找出問題錯誤背後的原因,深層次去剖析問題錯誤的相關知識。用她的話說,一個錯誤的問題就是一連串的知識點。孩子們有問題了是好事,就有助於我們的教師開展教育教學,想想看,孩子們都沒有問題了還談什麼教學,教學的過程就是不斷探索,不斷創新,不斷探密的過程。讓孩子們真正融入進去,他們會感覺到知識就像海洋一樣,浩瀚無垠。
所以我覺得在課堂上孩子們有了問題,不要打擊孩子們的信心,不要給孩子們潑冷水,有問題就要馬上抓住這個問題進行展開,讓更多有問題的學生參與進來,共同研究,共同學習,共同進步。沒有問題,也需要讓孩子們多提問題,善於提問題,同時也培養了孩子提出問題的能力,語言組織及表達的能力等。
教學就是啟發孩子心智的過程,教師要不斷創新教學過程,正確看待孩子們的問題錯誤,從問題中不斷去拓展知識結構,從而引導,啟發孩子們更多更新的思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