張桂梅校長和清華大學劉瑜教授,兩者傳遞的教育主張完全相反嗎?

2020-12-25 Tina育兒

文丨Tina育兒 原創文章,轉載請註明。

全文1803字,閱讀需要3分鐘。

最近,兩位女人,在教育界引發了軒然大波。她們就是——張桂梅和劉瑜。很多人表示,看完了劉瑜教授的演講,再看張桂梅校長的教育理念,覺得這分明是兩完全不同的教育理念。

我們先來看看這兩位偉大的女人都分別持有怎樣的觀點:

張桂梅校長是麗江華坪女子高級中學書記、校長。在她的帶領下,山區裡1800多位女生走出大山,踏上了大城市的求學之路。張桂梅校長說:培養一個女孩子可以影響三代人的命運。

2020年12月10日,中宣部決定授予張桂梅時代楷模稱號。

張桂梅帶領下的女子高中的教育理念是:必須要努力刻苦學習,因為只有這條路,才能給大山裡的女孩子們帶來希望和新生。

劉瑜,清華大學社會科學學院政治學系副教授。11月,劉瑜教授做了一次演講。演講的題目是:我們的社會充滿了成功學,但是卻沒有「失敗學」

在這次演講中,她給我們講了3個方面(我做了一些簡單的梳理):

1、不確定性,進步的代價2、「軍備競賽」的後果3、如何緩解軍備競賽壓力?01 認識你自己a、人生的目的並不是越高、越快、越多,而是找到適合自己的位置。b、要從競爭中勝出,你要做1,不要去做10001。c、不幸的人都在走別人的路,而幸福的人都在另闢蹊徑。02 失敗的勇氣a、失敗是一個信號機制,提醒我們該拐彎的時候拐彎,而不是一條路走到黑。03 何謂成功?我作為一個家長的使命就是:沿著孩子的這種獨特性,幫他找到他所歡喜的事。

在演講中,劉瑜教授說了一句話:我的女兒正在勢不可擋的成為一個普通人。這也讓所有人更有所觸動。

有人說:劉瑜的女兒從出生就註定是起點比別人高的,因為有父母優秀的基因。

有人說:這句話得是有底氣的人才能說的。

有人說:普通人有什麼不好呢?成為普通人也是一種生活方式。

張桂梅校長的觀點是:必須要足夠努力,才可以考上大學走出打上,有所收穫。劉瑜教育的觀點是:人生目標不一定要多高,但是作為家長,一定要沿著孩子獨特性,幫他找到他喜歡的事情。

有很多人表示:同一個時代的兩個人,卻對教育有著截然不同的觀點,到底哪個是對的?從大方向來看,我想說:她們兩位的觀點都是非常正確的。而且他們兩位都是值得被尊重的女性。

那些認為他們的教育觀點是背道而馳的人,未免看問題太片面了。中國大約有14億人口,每個區域的人口特徵都不盡相同。

張校長所在的區域是資源匱乏,教育,交通以及各方面都相對落後的大山深處。劉瑜教授所在的區域是資源豐富,教育、交通以及各方面都相對富足的一線城市。

我想說,他們站在各自的位置上,用他們在教育領域中面對的學生群體,以及這些群體面臨的問題,提出了有針對性的、可實施的教育觀點和理論體系。她們都是能夠思考問題,找出因果,並且解決問題的教育家。從這一點來說,她們兩位都是非常睿智明理之人,即知道自己是誰,在做什麼,以及怎麼做。她們對自己目前的工作有著非常明確的目標,這是她們更值得我們學習和借鑑的地方。

也來看看幾位教育圈網友的觀點吧:

網友教育反思者:兩個人的出發點不同,思維不同。 張校長是在維護現有高考方法的前提下,如何博取高分。而不針對這種高考方法是否恰當發表看法。 劉教授明顯是在針對現有的高考方法不當,談如何做好教育。以興趣為導向進行學習,讓各種人才按照自己的擅長去成長,而不是按照統一規定的模式去奮鬥,這就勢必與一刀切的高考方法相牴觸。 我贊同劉教授的教育觀點。張校長是培訓理念,是在當下的不正常高考狀態下的無奈應對。

網友:我覺得他們的觀點是站在不同的兩類人群的角度出發的。而且他們的觀點適合各自面對的群體。從這個角度來說,他們兩個都是在為孩子們家長們謀求更長遠的發展,他們都是值得被尊重的人。張校長面對的是窮苦家庭出身的孩子,必須要努力;而劉教授面對的是在一線城市擁有好資源但是被學習壓力壓得喘不過氣來的孩子,這些孩子可能比窮苦家孩子有更多的選擇,家長過分給孩子壓力,反而會讓孩子迷失自我。觀點不同的時候,一定要考慮是站在什麼角度提出的觀點,這才是重點。兩位女人都是楷模!!!

說到最後,大家就會發現,這兩個觀點其實並不相對立,也並不矛盾。因為所站立場不同,針對群體用戶不同。

家長們,要針對自家孩子的實際情況,做自己的教育反思。

您覺得呢?

(圖片來源網絡,侵刪!)

希望看完這篇文章,能幫助您,成為更好的自己。

關注我@Tina育兒,查閱更多精彩熱文。

千萬別讓小學生玩手機,因為你不知道會發生什麼事情……

相關焦點

  • 張桂梅校長和劉瑜教授的「對話」,讓人看到了人生起跑線的距離
    教育的價值是什麼? 張桂梅校長說: 「我們必須拼了,要不停刷題,要死記硬背,要用填鴨式教育逼孩子走出貧困和大山,要考上浙大、武大、廈大和川大。」
  • 時代楷模張桂梅和清華大學副教授劉瑜的教育觀點是相輔相成的!
    剛剛被中宣部授予「時代楷模」稱號的張桂梅老師的事跡感動國人。張桂梅老師說:「拼了,不停地刷題,人家說刷題對孩子們不好,但我們也沒有別的辦法啊。不這樣,我們的孩子就去不了浙大、廈大、武大和川大。」「我們不拿出這樣拼的架勢,孩子們怎麼和外麵條件好、基礎好的孩子比?」
  • 劉瑜PK張桂梅:不要調笑被階層固化壓在山底的人
    今天要和大家掏心窩子,說說教育和階層固化的事。話題由最近很多人持續在懟劉瑜的事說起。前些天,劉瑜弄了個演講,叫《不確定的年代,教育的價值》,讓很多人覺得反感。這個演講,在網上被提煉出一個很接地氣的標題——《我的女兒正勢不可擋地成為一個普通人》,隨即,火透了。
  • 野人獻曝|為什麼我能同時理解劉瑜和張桂梅?只因為我已用40年活了幾輩子
    TA有所盼請問:     你說:「當我同時理解了清華大學副教授和張桂梅老師,我的內心充滿了喜悅。因為,我找到了掙扎向前者改變命運的路徑。」能具體說說嗎?關於考研,我是極力主張所有二本院校的學生去努力爭取的。畢竟,考上研究生,對於很多寒門學生而言,絕對是遇到更多明師的可靠路徑。當然,我也很想跟所有的考研人說:用平常心去認真對待考研就好,它是我們改變命運的一條道路,但我們改變命運並不是只有這一條路。條條道路通羅馬,任何一條道路上,都有它獨特的風景和它獨有的風險。
  • 張桂梅PK清華教授:不要站在高樓,傲慢地指點被階層固化壓在山底的人
    張桂梅老師的魔鬼,清華教授的普通人,你選擇哪種教育方式? 清華大學副教授劉瑜說:我們要鬆弛下來,要發現孩子的喜愛,要尊重孩子的個性,要引領孩子發現自我,而不是一定要考上名牌大學。
  • 別不拿清華大學教授不當普通人
    我剛想談談清華大學劉瑜教授掀起的風浪,還沒想好怎麼寫,朋友圈就流行起另一個話題「教育是用來社會分層的」——搜索這個話題真是如山似海,還能帶出另一個話題「西方寬鬆的教育在偷偷地完成了教育分層」。說得跟千層蛋糕。感覺家長眼睛賊亮說啥都知道。自媒體和背後的教育機構則不斷地製造焦慮給你灌迷魂湯。
  • 一位大學教授的吶喊:沒有人告訴你,教育是為了實現社會分層
    清華大學教授劉瑜教授說:「我的女兒正勢不可擋成為一個普通人。」中國人民大學教授儲殷說:「清華附小出來的能是普通人嗎?至少也是一個高曉松啊!」這句話雖稍嫌刻薄,卻含有很深的真理。最近,儲殷教授很火,在參加某網舉辦的教育專場盛典時,他提出了一個振聾發聵的觀點:沒有人告訴你,教育是為了實現社會分層。
  • 清華教授遭吐槽:你眼中的普通人,是張桂梅奮鬥幾十年才有的結果
    清華副教授劉瑜:「我女兒正勢不可擋地成為一個普通人。」張桂梅校長:「我不希望你當全職太太。」兩個教書育人的老師,兩種不同的育人理念,驚醒了無數父母。你的孩子面臨的是「嚴學」還是「樂學」?孩子的快樂重要,還是未來安逸的生活更重要?一、清華副教授一段演講,被群嘲:不要站在高樓,指點大山。
  • 「張桂梅搞填鴨式教育,憑什麼當時代楷模?」
    原創首發 | 高考金刊  作者 | 瑪嘉烈  瘦小的身板,樸素的衣裝,微微佝僂著背,利落的短髮已有不少銀絲,臉上遍布著歲月留下的溝壑——這便是最近榮獲「時代楷模」的校長張桂梅。
  • 張桂梅PK清華副教授:不要站在高樓上,傲慢地指著大山
    而後來,自媒體的渲染傳播,恰好抓住並放大了這一點,也擊中了很多老父老母的焦慮。劉老師,您是清華大學的副教授,您全家都是清北博士,您女兒在清華附小讀書,你竟然說你家孩子正勢不可擋地成為一個普通人?請問,您對普通人是不是有什麼誤解?現在哪個學校不是用成績和分數說話?
  • 應試教育就是大家一起「死磕」,素質教育則是家庭資源的「比拼」
    近日,清華副教授劉瑜的演講和「時代楷模」張桂梅校長的訪談,也許正能夠說明這個問題。 而與之截然相反的是來自張桂梅的認知,張桂梅是華坪女子高中的校長,她中年喪夫,無兒無女,本來是想到到山區忘卻愛人過世的悲傷,她卻看到了山區貧困孩子一張張渴望知識的純真面龐,愛的本能讓這位女教師在山區紮下了根
  • 張桂梅校長的填鴨式教育,憑什麼被點讚?
    「這種死記硬背的填鴨式教育,只能培養出背答案的機器,怎麼算得上是培養人才?」張桂梅校長沒有迴避,而是做出了正面解釋。「我們的教育是填鴨式。問題是孩子們基礎太差,不這麼做是救不出她們的,這是沒有辦法的辦法。」
  • 緊跟新高考、編製作文原創題:探討教育內卷話題高三學生不可缺席
    而清華大學副教授劉瑜則在《不確定的年代,教育的價值》演講中說:「教育要追求個性、鼓勵孩子發現自我,做最好的自己。不要拼命刷題,小心成為空心人。」對此,網友們議論紛紛,爭論不休,有人挺劉瑜,有人挺張桂梅,有人對比張桂梅和劉瑜,狠批劉瑜,有人推崇劉瑜,批評張桂梅.......
  • 果然,張桂梅還是出事了
    張桂梅校長最近受表彰了!在2月17日時,她還是走著上臺,去領「感動中國」的獎章:某清華大學畢業的網紅是這樣評價張校長的:「張桂梅就是個沒生過小孩,不知道養育子女的偉大和辛苦,自己斷子絕孫,又拼命洗腦女學生的xxx」「張桂梅不僅僅是過譽了,她的錯誤的極端思想,根本不應該得到任何的宣傳。整天想著去縣城、去北上廣,這是大錯特錯的。」
  • 張桂梅 | 大山裡的女校長
    她就是華坪女子高中的校長——張桂梅。2008年8月,全國第一所全免費的女子高級中學在華坪建成。這所學校的建成凝聚了張桂梅無數的汗水和淚水,也承載了她要改變一代人的夢想。張桂梅是東北人,17歲那年來到雲南支教,後隨丈夫在大理白族自治州喜洲鎮第一中學任教。喜洲是張桂梅丈夫的故鄉,張桂梅一度以為那裡將會是她的歸宿。
  • 清華教授讓女兒開奶茶店,這就是突破內卷的方法嗎?
    ——遇言姐 前陣子,清華大學政治學系副教授劉瑜有個關於教育的演講在網上刷屏。 這篇文章的大致意思是—— 內卷的教育,無限的競爭,沒完沒了的興趣班,花樣百出的補習班,令家長疲憊不堪。
  • ...孩子的心靈——「時代楷模」張桂梅先進事跡引發教育戰線熱烈反響
    紮根邊疆教育一線40餘年,推動創建了一所免費招收貧困女生的高中,幫助1800多位女孩走出大山走進大學,被大家稱為「燃燈校長」……近日,時代楷模張桂梅的事跡經媒體報導後,在教育戰線引發熱烈反響。致敬時代楷模張桂梅!」11日,光明日報微信公眾號第一時間刊發了時代楷模張桂梅的感人事跡,眾多網友紛紛留言,向「燃燈校長」致敬。  北京一零一中學校長陸雲泉深深地為張桂梅的事跡所感動:「張桂梅老師長期紮根大山深處民族地區辦教育的事跡,不斷地感動著我們。
  • 張桂梅校長令人感動,但教育理念依然需要刷新
    近日,雲南省麗江市華坪女子高中張桂梅校長被授予「時代楷模」稱號。張桂梅不顧自己多病體弱,全身心投入偏遠山區的教育事業,「嘔心瀝血」用來描寫張桂梅,很寫實,一點都不誇張。網上有很多關於張老師的視頻,看這些視頻,很難做到不落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