狹基線紋香茶菜被國家列入新食品原料

2020-12-20 國際財經網

近日「狹基線紋香茶菜(溪黃草)被國家列入新食品原料暨粵北行品牌戰略研討會」召開。中國中醫科學院中藥研究所、國家食品安全風險評估中心、中國食品工業協會、廣東省疾病預防控制中心、廣州中醫藥大學、廣東省食品行業學會的專家及企業代表500餘人參會。與會人員一致認定溪黃草作為新資源食品,為保護廣東涼茶這一非物質文化遺產的傳承與發展做出的貢獻。

會議由廣東粵北行健康食品有限公司董事長蔡能強致詞,中國中醫科學院中藥研究所藥物安全評價中心主任,首席研究員葉祖關宣讀由國家衛生計生委發布的關於狹基線蚊香茶菜(溪黃草)被國家列入新食品原料的通告。這標誌著溪黃草作為食品原料的「身份」得到了國家的許可與保護。

據了解,在廣東僅溪黃草涼茶生產企業就有好幾百家,去年九月添加門事件發生後,擁有非物質文化遺產稱號的「廣東涼茶」飽受公眾質疑,產業鏈上下一片蕭條。不少專家都在事件發生後力挺溪黃草,呼籲出臺行業標準,保護廣東涼茶的傳承與發展。

為此,粵北行在添加門事件發生後收集「溪黃草」系列資料,將唇形科的狹基線紋香茶菜「溪黃草」系列產品向國家衛生部申請為新資源食品衛生許可,並進行過毒理化驗和測試,也通過了專家組討論。2013年10月30日,國家衛計委發布公告,批准狹基線紋香茶菜(溪黃草)等八種新食品原料為國家承認的藥食同源食品。這一公告的發布,非法添加溪黃草這一事件得以正名,或將使涼茶產業重拾信心。

廣中醫藥大學養生研究所所長劉煥蘭教授認為,粵北行所用狹基線紋香茶菜(溪黃草)能有效提高人體免疫力,平衡陰陽,清熱利溼、退黃祛溼、涼血散瘀等功效。這一正名,對於廣東涼茶產業的發展是一個利好消息,也標誌我國的食品安全立法和標準的完善又取得了進步。中國食品工業協會副會長,廣東省食品行業協會黨委書記、會長張俊修也建議,企業能認認真真做好自己的事,能嚴格按照國家法律法規辦事,尤其在配方,工藝等方面多下功夫,以技術為基礎,品牌為效命,珍惜品牌,珍惜資源,為廣東涼茶的發展創造更有力的條件。「隨著市場秩序的不斷完善和科研水平的不斷提高,通過粵北行,以及通過參與這個行業,從事這項事業的每個人努力,更主要是依靠企業發展過程中現代意識的不斷增強,相信我們能夠擁有自己響亮的品牌,能夠實現食品安全夢,中國健康夢」,國家食品安全風險評估中心張英勇博士如是說。

相關焦點

  • 衛計委:有關新食品原料、普通食品名單匯總
    中國經濟網北京8月13日訊 據國家衛生和計劃生育委員會網站消息,為進一步貫徹實施《新食品原料安全性審查管理辦法》,更好地方便公眾查詢和獲取政府信息。現將2008年以來原衛生部和我委公告批准的新資源食品(現已改稱新食品原料)名單和以公告、批覆、復函形式同意作為食品原料名單匯總如下。
  • 新食品原料知多少
    2013年10月1日,原國家衛生和計劃生育委員會新修訂實施的《新食品原料安全性審查管理辦法》將「新資源食品」修改為「新食品原料」,並修改新食品原料的定義,新食品原料是指在我國無傳統食用習慣的以下物品:動物、植物和微生物;從動物、植物和微生物中分離的成分;原有結構發生改變的食品成分以及其他新研製的食品原料。
  • 國家衛計委發布《新食品原料安全性審查管理辦法》
    近期,國家衛生和計劃生育委員會公布《新食品原料安全性審查管理辦法》,自2013年10月1日起施行。  為什麼要修訂出臺《新食品原料安全性審查管理辦法》?  2007年7月,原衛生部依據《食品衛生法》制定公布了《新資源食品管理辦法》,並於同年12月1日起施行。
  • 新食品原料目錄大全
    01 新食品原料 《新食品原料安全性審查管理辦法》規定,新食品原料是指在我國無傳統食用習慣的以下物品:動物、植物和微生物;從動物、植物和微生物中分離的成分;原有結構發生改變的食品成分;其他新研製的食品原料
  • 2020年新食品原料受理及審批信息盤點
    2020年是新食品原料穩步發展的一年,年度內國家衛生健康委員會(以下簡稱衛健委)共受理10種新食品原料的申請,發布了4種新食品原料的批准公告並對7種物質給出了終止審查的結論;此外,國家食品安全風險評估中心發布了7種新食品原料的徵求意見。食品夥伴網整理了2020年新食品原料受理及審批相關信息,供相關從業者參考。
  • 2019上半年新食品原料受理情況盤點,呈現出哪些趨勢?
    此次申報的新食品原料為明日葉的莖和葉,鮮品推薦食用量為≤50克/天,幹品推薦食用量以鮮品折算。      根據《食品安全法》和《新食品原料安全性審查管理辦法》規定,審評機構依照法定程序,組織專家對明日葉的安全性評估材料進行審查並通過。新食品原料生產和使用應當符合公告內容以及食品安全相關法規要求。
  • 解讀食品營養強化劑和新食品原料雙屬性物質的使用、標識與申報
    事實上作為營養強化劑和新食品原料,其質量規格和使用要求各有不同,為此,食品夥伴網梳理了一些既屬於食品營養強化劑又屬於新食品原料的物質以及他們在食品中的使用和標示方法,並討論了若有一種國內未批准的既符合食品營養強化劑又符合新食品原料的物質該如何申報。
  • 香茶菜屬植物內生真菌新穎活性次生代謝產物研究中取得進展
    中國科學院昆明植物研究所重要類群植物化學及功能研究團隊普諾·白瑪丹增研究組長期以來著重關注於「一科一屬」,即「五味子科和香茶菜屬」植物次生代謝產物的系統性研究,作為拓展性的研究內容,研究組近期通過使用多級篩選策略,即LC-UV、LC-MS/MS以及Global Natural Products Social Molecular Networking(GNPS
  • 南國都市報數字報-使用非食品原料生產食品靚湯料禾日香公司被罰...
    根據我國《食品安全法》的相關規定:食品內不得加入藥物,但是按照傳統既是食品又是藥品的作為原料、調料或者營養強化劑加入的除外,並非所有的中藥材都能加入到食品當中。  近日,記者從海口市食藥監局獲悉,海南禾日香食品有限公司(以下簡稱「禾日香公司」)因使用非食品原料「當歸」、「黨參」作為靚湯料的食品原料,被沒收違法所得並予以罰款64221元。
  • 手指一碰就會散發香味:「碰碰香」絨毛香茶菜的種植管理方法介紹
    今天種花小許就和大家簡單的分享一下這種「一碰就香」的碰碰香。「碰碰香」—絨毛香茶菜的特點介紹碰碰香有些人也稱為「蘋果香」「絨毛香茶菜」,不過我認為這個味道雖然有一點點蘋果的香氣,不過比較多有點類似薄荷香,比薄荷香氣濃鬱一點,澆水的時候會有一股很舒服的清香。有時候用手一碰,整個手指都會留香很久。
  • 新食品原料名單再添新成員—明日葉、枇杷花、彎曲乳桿菌通過審查
    時隔一年,新食品原料名單再添新成員——明日葉、枇杷花、彎曲乳桿菌! 近日國家衛健委發布公告,公布明日葉、枇杷花、彎曲乳桿菌3種新食品原料通過審查成為新食品原料。至近日正式獲批新食品原料身份,前後近2年半時間,這在新食品原料審批中已屬於較為順利的。早在2013年,「明日葉提取物」就開啟了新食品原料的申報,但至今未果。這是為什麼呢?
  • 解讀《乳木果油等10種新食品原料的公告》
    歐盟和美國等多個國家/地區允許乳木果油作為食品原料使用。乳木果油主要用於巧克力、糖果、冰激淋、烘焙產品及煎炸油。     根據《食品安全法》規定,審評機構組織專家對乳木果油的安全性評估材料審查並通過。新食品原料生產單位應當按照公告內容生產和使用,符合食品安全要求。
  • 新食品原料解讀系列:改善記憶新原料--順-15-二十四碳烯酸(神經酸)
    導語:今年5月底,國家衛計委批准順-15-二十四碳烯酸(神經酸)作為新食品原料,該原料有助於改善記憶,具有預防和治療腦病的作用。因此,開發利用神經酸作為預防腦病的保健食品具有十分深遠的意義。   據世界衛生組織統計,全世界大約有4700萬痴呆症患者,其中近60%生活在低收入和中等收入國家。每年新增病例為990萬。隨著我國的老齡化進程不斷加快,我國的老年痴呆患者也顯著增加,嚴重影響老年人的健康。今年5月底,國家衛計委批准順-15-二十四碳烯酸(神經酸)作為新食品原料,該原料有助於改善記憶,具有預防和治療腦病的作用。
  • 食品藥品監管總局關於徵求《保健食品功能目錄原料目錄管理辦法...
    第二十條 [再評價] 有下列情形之一的,國家食品藥品監督管理總局應當會同國家衛生和計劃生育委員會、國家中醫藥管理局,及時組織對保健功能目錄中的保健功能進行再評價:  (一)實際應用和新的科學共識發現保健功能評價方法與判定標準存在問題,需要重新進行評價和論證的;  (二)列入保健功能目錄中的保健功能與實際健康需求存在較大差距的;  (三)其他需要再評價的情形。
  • 新食品安全法倡導餐企公示食品原料和加工過程
    中國網4月24日訊 新食品安全法如何監管餐飲服務?國家食品藥品監督管理總局副局長滕佳材今日表示,新食品安全法倡導餐飲服務提供者公示食品原料和加工過程。我們正積極推廣「陽光廚房」、「名廚亮灶」。
  • 天津科技大學王豔萍團隊研究乳酸菌獲批國家新食品原料
    據悉,天津科技大學食品學院王豔萍教授團隊歷時18年持續研究攻關,第一次從我國微生物資源中開發出具有自主智慧財產權的、馬乳酒樣乳桿菌馬乳酒樣亞種,為我國首次分離得到,進一步擴充了我國功能食品原料目錄,為我國自主智慧財產權菌種庫的構建、優質菌種的研發、益生菌的產業化推進作出了重要貢獻,開創了「中國菌新紀元」。
  • 臺現工業原料添加食品新案例
    順丁烯二酸酐、乙烯二胺四醋酸二鈉……這些普通人完全沒聽說過的工業原料、化學物質,最近曝出竟被臺灣不法廠商加入澱粉等食品中。順丁烯二酸酐化制澱粉,臺灣食品衛生主管部門稱之為「問題澱粉」,媒體則不客氣地稱為「毒澱粉」。幾天來,在稽查人員的徹查下,臺灣從南到北,從珍珠奶茶、肉圓、蚵仔煎、甜不辣等使用澱粉類小吃,都發現了「毒澱粉」的蹤跡。
  • 臺灣現工業原料添加食品新案例 統一等中招
    黑化學製劑、工業原料都成了食品添加劑  「毒澱粉」重創臺灣美食形象  順丁烯二酸酐、乙烯二胺四醋酸二鈉……這些普通人完全沒聽說過的工業原料、化學物質,最近曝出竟被臺灣不法廠商加入澱粉等食品中。兩年前,「塑化劑」醜聞還餘波未了,又一以化學製劑、工業原料添加食品的新案例,重創臺灣美食形象。  3月獲舉報 5月公布調查結果  與2011年「塑化劑」事件十分類似,也是3月,臺灣相關部門接到來自嘉義縣的舉報,隸屬「法務部」調查局的嘉義縣調查站據此抽查了74件澱粉及相關產品,發現5件含有順丁烯二酸(Maleic acid)。
  • 國家藥監局通報華海藥業纈沙坦原料藥有關情況
    中新網7月29日電 據國家藥監局網站消息,7月29日,國家藥監局新聞發言人介紹浙江華海藥業股份有限公司(以下簡稱華海藥業)纈沙坦原料藥中檢出微量N-亞硝基二甲胺(NDMA)雜質有關情況。發言人稱,截至7月23日,華海藥業已完成國內所有原料藥召回工作。  7月6日,華海藥業向國家藥監局報告在用於出口的纈沙坦原料藥中檢出微量N-亞硝基二甲胺(NDMA)雜質的情況,按照有關規定和要求,主動向社會披露了相關信息。華海藥業在檢出該雜質後,立即暫停了所有纈沙坦原料藥國內外市場放行和發貨,並啟動了主動召回的措施。
  • 衛生部政務公開辦公室關於普通食品、保健食品和新資源食品原料有...
    為方便群眾了解相關政策法規,增加食品衛生工作的透明度,特就普通食品、保健食品和新資源食品原料有關問題說明如下:一、普通食品、新資源食品原料的界定與管理1.我部於2007年發布《新資源食品管理辦法》(中華人民共和國衛生部令第56號),規定新資源食品包括:(一)在我國無食用習慣的動物、植物和微生物;(二)從動物、植物、微生物中分離的在我國無食用習慣的食品原料;(三)在食品加工過程中使用的微生物新品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