解讀食品營養強化劑和新食品原料雙屬性物質的使用、標識與申報

2020-12-20 食品夥伴網

  在

食品生產

中,有些物品既可以作為

營養強化

劑,又是

新食品原料

,企業在生產運用中有很多困惑。事實上作為營養強化劑和新

食品

原料,其質量規格和使用要求各有不同,為此,

食品夥伴網

梳理了一些既屬於

食品營養

強化劑又屬於新食品原料的物質以及他們在食品中的使用和標示方法,並討論了若有一種國內未批准的既符合食品營養強化劑又符合新食品原料的物質該如何申報。

 

  既是食品營養強化劑又是新食品原料的物質

 

  例如:DHA、ARA、低聚半乳糖、多聚果糖和酵母β-葡聚糖。

  如何使用與標示

 

  對於既是食品營養強化劑又是新食品原料的物質來說,應按其在終產品中的實際功能來使用並標示。

 

  《食品營養強化劑使用標準》(GB 14880-2012)問答中指出,「對於部分既屬於營養強化劑又屬於新資源食品的物質,如二十二碳六烯酸、低聚半乳糖、多聚果糖、花生四烯酸等,如果以營養強化為目的,其使用應符合本標準的要求;如果作為食品原料,應符合新資源食品相關公告的規定。」

 

  當作為營養強化劑標示時,強化的營養素應當在營養成分表中標示其含量及營養素參考值NRV%(無NRV值的無需標識)(特殊膳食可選擇性標示NRV%)。其營養成分的標示(包括名稱、順序、表達單位、修約間隔等)應按照《預包裝食品營養標籤通則》 (GB28050-2011)中表1的要求執行。對於表1中沒有列出但本標準允許強化的營養物質,其標示順序應按照GB28050-2011的規定位於表1所列營養素之後。

 

  當作為食品配料標示時,應當標出公告中的食用限量和不適宜人群。

 

  當某一物質在國內還未被批准,本身既可作為食品營養強化劑又可作為食品原料,該如何申報?

 

  新品種在選擇申報時,可以根據使用目的、適宜人群、使用範圍和用量來決定是申報新食品原料還是營養強化劑。

 

  《新食品原料安全性審查管理辦法》(2013)及《新食品原料申報與受理規定》中指出,新食品原料是指在我國無傳統食用習慣的以下物品:動物、植物和微生物;從動物、植物和微生物中分離的成分;原有結構發生改變的食品成分;其他新研製的食品原料。屬於上述情形之一的物品,如需開發用於普通食品的生產經營,應當按照《新食品原料安全性審查管理辦法》的規定申報批准。並且規定不屬於新食品原料申報範圍的有:不具有食品原料特性;已列入食品安全國家標準《

食品添加劑使用標準

》(GB2760)、《食品營養強化劑使用標準》(GB14880)的;國家衛健委已作出不予行政許可決定的;其他不符合有關法律、法規規定和新食品原料管理要求的。

 

  GB 14880中指出,營養強化劑是指為了增加食品的營養成分(價值)而加入到食品中的天然或人工合成的營養素和其他營養成分。在我國,營養強化劑屬於食品添加劑,申報時應申報食品添加劑新品種。

 

  食品原料與營養強化劑的相同之處在於,他們都沒有功能、功效,也不在食品中起到工藝作用,只提供營養。一些多糖或寡糖就符合這樣的條件,例如第一部分圖表所示。

 

  如果開發用於普通食品,適宜人群較多(譬如除孕期哺乳期婦女、嬰幼兒之外的人群均可以,或者不限制),使用範圍較廣(譬如適用於多類食品),可直接使用且(食)用量不低的,一般屬於新食品原料申報範圍。而營養強化劑允許的使用量和使用範圍則比較窄,並需要證明工藝必要性和使用效果等。

 

  另外,依據《新食品原料安全性審查管理辦法》(2013),一種物質已經成功申報為營養強化劑,就不可以再申報成為新食品原料了。但相反,如果先申請新食品原料用於普通食品中,之後也有可能被批准成為營養強化劑,例如表中所列的酵母β-葡聚糖。


      食品夥伴網註冊部竭誠為國內外企業提供特殊食品(保健食品註冊備案、特殊醫學用途配方食品註冊、嬰幼兒配方乳粉產品配方註冊)註冊諮詢、「三新」產品(食品添加劑新品種、新食品原料、食品相關產品新品種)申報諮詢和進口食品境外生產企業註冊諮詢服務。歡迎致電0535-2129246洽詢。

相關焦點

  • GB14880食品營養強化劑使用標準解讀
    標準的基本框架  本標準包括正文和四個附錄。正文包括了範圍、術語和定義、營養強化的主要目的、使用營養強化劑的要求、可強化食品類別的選擇要求、營養強化劑的使用規定、食品類別(名稱)說明和營養強化劑質量標準八個部分。
  • 奶粉中的營養強化劑和食品添加劑是怎麼一回事?
    大家都知道奶粉是由乳粉原料+營養強化劑+食品添加劑構成的,可每次提起奶粉中的配料表,大家還是會抱怨紛紛,說裡面的內容太多了,尤其是聽到食品添加劑就聞之色變。今天我們不談乳粉原料,就說說營養強化劑和食品添加劑是怎麼一回事?
  • 新食品原料知多少
    2013年10月1日,原國家衛生和計劃生育委員會新修訂實施的《新食品原料安全性審查管理辦法》將「新資源食品」修改為「新食品原料」,並修改新食品原料的定義,新食品原料是指在我國無傳統食用習慣的以下物品:動物、植物和微生物;從動物、植物和微生物中分離的成分;原有結構發生改變的食品成分以及其他新研製的食品原料。
  • 中國食品原料判定依據及方法
    目前我國可以用作食品原料的物質主要包括普通食品原料(包括可食用的農副產品、取得SC的加工食品)、新食品原料、按照傳統既是食品又是中藥材物質(簡稱藥食同源物質)、保健食品原料、可用於食品的菌種、食品添加劑、營養強化劑等。
  • ...種食品添加劑擴大使用範圍和食品營養強化劑鈣擴大使用範圍的公告
    2016年 第14號  根據《食品安全法》規定,審評機構組織專家對食品用香料新品種9-癸烯-2-酮、茶多酚等7種食品添加劑擴大使用範圍和食品營養強化劑鈣擴大使用範圍的安全性評估材料審查並通過。  特此公告。  附件:1.
  • 日本新食品標識法解讀(5)
    該《食品標識法》整合《JAS》法、《食品衛生法》、《健康增進法》中食品標識相關內容,統一規定食品標識相關整體內容,具體的食品標識規則通過內閤府政令《食品標識基準》(2015年3月20日公布)來進行了規定。為進一步深入了解日本新食品標識方法,食品夥伴網日韓信息組將分5期對新法做介紹和淺析,歡迎各位朋友一起交流、探討。
  • GB 7718《預包裝食品標籤通則》解讀之四:配料表
    當加工過程中所用的原料已改變為其他成分(如酒、醬油、食醋等發酵產品)時,可用「原料」或「原料與輔料」代替「配料」、「配料表」,並按本標準相應條款的要求標示各種原料、輔料和食品添加劑。加工助劑不需要標示。4.1.3.1.2 各種配料應按製造或加工食品時加入量的遞減順序一一排列;加入量不超過 2%的配料可以不按遞減順序排列。
  • 每立康特醫食品因超限量使用食品營養強化劑被拒入境 後果有多嚴重
    近日,海關總署發布了2019年10月未準入境的食品化妝品信息,全國海關在口岸監管環節檢出安全衛生項目不合格並未準入境的食品171批次,其中,2批次每立康特醫食品因不合格被海關拒入境。據專家介紹,超限量使用營養強化劑可能導致嚴重後果。
  • 《食品安全國家標準 預包裝食品標籤通則》解讀之一:範圍與定義
    本標準不適用於為預包裝食品在儲藏運輸過程中提供保護的食品儲運包裝標籤、散裝食品和現制現售食品的標識。2.2 食品標籤食品包裝上的文字、圖形、符號及一切說明物。2.3 配料在製造或加工食品時使用的,並存在(包括以改性的形式存在)於產品中的任何物質,包括食品添加劑。
  • 食品添加劑使用常見問題的實證分析
    、保鮮和加工工藝的需要而加入食品中的人工合成或者天然物質,包括營養強化劑。關於本底,食品安全法、食品添加劑使用標準中均沒有提到。但衛計委曾答覆指出:「《食品安全國家標準食品添加劑使用標準》(GB2760-2014)是規範食品添加劑使用的標準,有明確的適用範圍。食品本身天然存在的物質(本底)如天然存在的苯甲酸、鋁等不屬於食品添加劑的範疇,不適用於本標準。
  • 涉案食品超範圍使用營養強化劑 法院:支持打假人「退一賠十」!
    打擊和懲處這種違法行為的全過程統稱為」打假」。神秘人正在努力,歡迎您的加入! 涉案食品超範圍使用營養強化劑 四川省青白江區法院:支持打假人「退一賠十」! 法院認為,涉案壓片糖果超範圍使用營養強化劑鈣、鋅;商家承擔首負賠償責任;「知假買假」屬於消費者。支持「退一賠十」! 1、案產品標籤含有鈣、鋅,超範圍使用營養強化劑;廠家舉證不能,不符合食品安全標準。
  • 《食品安全國家標準 預包裝食品營養標籤通則》常見問題解答(中)
    不同特性的食品宜選擇不同的方法(加法或減法)測定碳水化合物的含量。如蛋白質、脂肪為0的飲料,宜使用加法計算其碳水化合物含量。同時,不同的方法計算出的碳水化合物含量也有差異。請分別列出加法、減法的適用範圍以及不適宜採用計算法的情況。例如對有發酵工藝的產品,因發酵工藝會把碳水化合物和蛋白質分解,最終產品的蛋白質含量和碳水化合物含量跟原料有很大的區別。這樣的情況下是否不能採用計算法?
  • 嬰幼兒穀類輔助食品(GB 10769)標準解讀
    嬰幼兒穀類輔助食品是指以一種或多種穀物(如小麥、大米、大麥、燕麥、黑麥、玉米等)為主要原料,且穀物佔乾物質組成的25%以上,添加適量的營養強化劑和(或)其他輔料,經加工製成的適於6月齡以上嬰兒和幼兒食用的輔助食品。
  • 解讀《關於食品營養強化劑新品種6S-5-甲基四氫葉酸鈣以及氮氣等8...
    葉酸作為食品營養強化劑已列入《食品安全國家標準 食品營養強化劑使用標準》(GB 14880),允許用於調製乳粉和固體飲料等食品類別。本次申請的6S-5-甲基四氫葉酸鈣是葉酸的一種化合物來源,用於調製乳粉(兒童用乳粉和孕產婦用乳粉除外)(食品類別01.03.02)和固體飲料(食品類別14.06),使用量與GB 14880中規定葉酸的使用量一致。
  • 食品標識監督管理辦法提出禁止使用零添加新規範
    禁止食品生產經營企業在食品外包裝標註「無添加」「零添加」等,不僅有助於規範和約束企業的生產和經營行為,還能充分保障消費者的知情權。近期,《食品標識監督管理辦法(徵求意見稿)》(以下簡稱《徵求意見稿》)正在國家市場監督管理總局網站上公開徵求意見,將持續收集意見至今年8月26日。以前食品標識上一些讓人頭疼的問題,在《徵求意見稿》中都提出了新規範。
  • 解讀│進口預包裝食品營養標籤
    02強制標識的條件   A. 企業自願選擇標識營養標籤的;   B. 標籤中有任何營養信息(如「蛋白質≥3.3%」等)的(產品標準中允許使用的工藝、分類等內容描述除外);   C.使用了營養強化劑、氫化和(或)部分氫化植物油的;   D. 標籤中有營養聲稱或營養成分功能聲稱的。   01預包裝速凍面米製品和冷凍調理食品雖屬於生鮮食品,但不屬於豁免範圍,如速凍餃子、包子、湯圓、蝦丸等,此類產品仍需標註營養標籤。
  • 新食品原料解讀系列:改善記憶新原料--順-15-二十四碳烯酸(神經酸)
    導語:今年5月底,國家衛計委批准順-15-二十四碳烯酸(神經酸)作為新食品原料,該原料有助於改善記憶,具有預防和治療腦病的作用。因此,開發利用神經酸作為預防腦病的保健食品具有十分深遠的意義。   據世界衛生組織統計,全世界大約有4700萬痴呆症患者,其中近60%生活在低收入和中等收入國家。每年新增病例為990萬。隨著我國的老齡化進程不斷加快,我國的老年痴呆患者也顯著增加,嚴重影響老年人的健康。今年5月底,國家衛計委批准順-15-二十四碳烯酸(神經酸)作為新食品原料,該原料有助於改善記憶,具有預防和治療腦病的作用。
  • GB 7718預包裝食品標籤標準再次徵求意見,有哪些變化?
    除明確屬性名稱定義之外,食品名稱的技術要求在認可「國家標準、行業標準和地方標準」規定的食品名稱的基礎上,增加認可了「國務院衛生行政部門發布的公告」的食品名稱。在使用『屬性名稱』的同時,增加了「同義或本質相同的等效的名稱」。
  • 《食品標識監督管理辦法》再次徵求意見 食品標識不得標註「零添加...
    來源:經濟日報-中國經濟網經濟日報-中國經濟網北京7月30日訊 據國家市場監督管理總局消息,為規範食品標識的標註,保護消費者和食品生產經營者合法權益,市場監管總局組織起草了《食品標識監督管理辦法(徵求意見稿)》,已於2019年11月21日至12月20日通過司法部網站(中國政府法制信息網
  • 《食品安全國家標準 預包裝食品營養標籤通則》常見問題解答(上)
    > 2.對於既是食品添加劑又是營養強化劑的物質,當僅作為食品添加劑使用時,可否在營養成分表中進行標示,並進行營養聲稱?  答:對於既是食品添加劑又是營養強化劑的物質,若作為食品添加劑使用時,可自願選擇是否在營養成分表中標示,當其含量滿足本標準要求時,也可進行相應的營養聲稱。